- 背景资料
第029集
由 正娴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单元。
既然想要修学真正的大乘法,就得了解三乘法的次第,尤其行菩萨道的菩萨,若没有正行资粮修集、没有庄严资粮,在学法当中就无法有正道稳健支撑,这时就得要了解菩萨于布施中对法与次法正行的重要性。我们这个单元是希望想学佛的人,不但要知法,更要实际体会实践次法的重要性,这将会影响以后对于见道位后的相见道修学心态。故此一系列的法与次法的宣讲,期盼学人对佛法有更深入理解与体验。
菩萨修学佛菩提道,以大悲心故,不忍心众生于六道轮回中不离贪瞋痴而增长无明,身心都被贪爱热恼之苦所系、出离无期。以四宏誓愿及十无尽愿作为自利利他的增上意乐,因此不以取证二乘断尽思惑入无余涅槃之解脱法为首要,乃以大悲愿为前导,行布施之实。菩萨修道一定要有福德,如果您说:“我们学习明心见性的法,既然完全是慧学,那为什么又说一定要有福德呢?”好像不相干。其实不然,因为这个明心见性的法,它是菩萨的根本大法、是大乘菩萨道的入道之法、是唯一佛乘的法,必须从这个大乘法的见道开始。大乘法见道的这一关过了,才算开始修行大乘的法道;还没有证悟之前的修行,都只是在修集见道所应具备的福德资粮而已,都不能称为修道。菩萨想要在大乘法中见道,而这个法又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那就表示说:您想要悟道的话,必须要有证得这个法的福德因缘——您必须是一位菩萨——必须具足当菩萨的条件。
过去世的您纵然没有证道,但是今生有希望证道,可是过去世没有证道的时候,必须要在事相上广修菩萨的六度万行: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这些都必须要去熏习。您过去世不断地在熏习这六度,虽然没有办法进入内门修六度万行,但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当中,您就累积了很多的福德;当您修证大乘般若的福德具足的时候,才能够遇见真正的善知识,否则您遇不见。福德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就算是善知识住在隔壁,或者对门而住,您也不会相信他,就错过了,所以菩萨修行一定要有福德因缘。
福德最初修集怎么来的?当然不免要从布施谈起。如果您布施给众生饮食的话,都不能称为种福田,因为他的真如一向无所受的缘故。假如您认为自己是福田,而以此心受供的话,若是众生执著你是福田,而产生求福的心来供养您,这些人和您都不能解脱。因为这种不明真如非福田的心,而起福德的贪著,将来出生于人间、天道、修罗道之中,而受各种人天有为福报,就不能远离生死。在人天有为福报之中生活,不离色声香味触诸法,和众魔一样不离五欲。
另有人知道学佛最基本的部分是布施,但是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布施,这是可以的。若非双亲或家人心甘情愿而克扣他们的钱财去布施,称之为假名布施,而非真实布施。真实布施应是自己付出较多之劳力或心力,把多赚的钱用来布施;或由减少享乐所节省的钱提出布施,才是真布施。又譬如父母要去散心,由于一周才有一天不须上班,要求陪伴同往,而您却以寺院或讲堂有课为理由婉拒,这是不对的;因为孝养父母是第一重要的事,如果不能孝养父母,不能善待父母,常对年老的父母冷言冷语或恶口辱骂,而说要学佛,它是假的。因为“学做人尚且都做不好了,要如何学佛”?所以应该孝养父母,行有余力再来护持道场,这才是修行佛法者应有的知见。
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想要求得禅定、智慧的功德,如果过去生没有作好布施,今生就会有许多的障碍。如果认为布施就是救济,那也是误解布施的意涵。菩萨修行无论是外门修行还是内门修行,倘若从不作布施的人,可能连佛门的后门都进不来,所以从佛道次第五十二个位阶,没有哪个菩萨位阶可以离开布施而能成满的。所以既然来学法,总得弄清楚布施的一切行才是。布施乃次法之首,对于想要实证解脱果的人而言,是最基本的条件;无法舍弃悭贪而行布施,执著我所粗重欲界法,这样在修学解脱道是无法成就的。
佛谓:外道供养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神祇,菩萨亦供养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唯有菩萨乃能供养。然此菩萨性非人人皆有,若菩萨性是人人皆有者,则不应和合众善业因缘才能供养布施乃至智慧等六方。若人人皆有菩萨性,不必修诸善业因缘,便自己能修布施乃至智慧——也就是供养六方。所以学习菩萨性应于大乘正法中学习,则需发心及无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而供养六方,这样才能称名有菩萨性。
其实说到次法总共有三论三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20)三论中的首论就是布施之论——也就是布施的因果正理,对于想要实证解脱果的人而言,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心中不信布施以后必然会发生的此世、后世因果,依见道、修道而言五盖的伏除,已伏者必得未到地定,已除者必定发起初禅。世间因果,若心中只是悭贪于欲界法而成为世俗人,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或者虽然富有却只愿以微少及粗劣的物品布施,这种人仍然贪著于欲界法,一定不会有想要求出三界生死的坚强意愿;因为他连最粗重的欲界法都不肯舍弃,都还落在我所的执著中,何况能够舍弃较轻的色界法及最轻的无色界法呢?更何况要他舍弃五阴自己而证涅槃?即使他有跟着大众在修学解脱道,也只是附庸风雅而学,并非真的想要求出三界生死诸苦;这是因为他对欲界境界仍有极大的贪爱,怎么可能愿意实证放舍三界一切诸法及放弃自我的涅槃果证?若是想要勉强取证声闻涅槃而为他解说四圣谛、八正道等法,他听了以后都只成为知识,绝不可能是真正的解脱道妙法,因为他都没有如实履践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说法及闻法,对于善知识与他,双方都无意义,也只是浪费了说法者的宝贵光阴,所以只要为他讲“施论、戒论”而到“生天之论”也就够了。至于是否有因缘继续为他宣讲“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三种次法,就得观察他以后的因缘了。若是涅槃正法解脱道正理——演述四圣谛、八正道乃至不受后有等法义,可就不必了。学人在这个道理上面必须如实理解及完全信受,也愿意如实履践,否则所谓的求出三界生死,终究只是空言,不过是跟风流行而没有实证的可能;将其修学解脱道的各种行,说之为熏习对于声闻涅槃的信心而非能证之人,允为恰当。
所谓的“施论”是说布施的因果,属于十善业道的范围。布施的人在未来世可以获得世间资财上的福德,由于已有这个福德,可以用来回向声闻菩提的实证,乃至回向缘觉菩提、佛菩提的实证,所以经由布施所获得的福德,可以成为实证三乘菩提的资粮。
至于布施的最基本因果,犹如《优婆塞戒经》卷5〈杂品第19之余〉中,佛如是说:【如为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施主施已亦复如是,随其所施获其福报。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辩,施主亦得如是五报;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
布施时有三种要义必须了知:施主、福田、施事。假使三者都殊胜,所获未来世的福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上段经文中所说者,即是较量福田的殊胜或下劣;若人布施时即是种福田,所种福田越殊胜,未来世获得的福果也就越殊胜;所种福田若不殊胜,未来世获得的福果也跟着下劣。譬如受施者已经接受布施了,施主就能在未来世获得五种福果,使他寿命增长而不短寿,色身康泰而不会一生病痛缠身无法远离,也能获得从事营生之时所必须的气力,一生际遇安和利乐,言语方面也能与人正常论辩而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这五种福果在下一世中会跟着他,犹如影子随逐于人一样不会失去。这种福果,依 世尊的开示,若施于无力回报施主的畜生时,来世可得百倍之报;若是施于持戒者,来世可得十万报;若是施于外道法中远离欲界贪爱而证得初禅的人,来世可得百万倍福果;若是施予即将证得声闻初果的佛弟子,来世可得千亿倍之报;若是施于声闻法中的初果人、菩萨法中的证悟者,乃至施给于现前之佛,来世都是得到无量倍的福报。
这种布施的世间因果,若不信受,表示他对解脱道出世间法尚无法信受,对解脱果也一定无法信受,为他演述解脱道的四圣谛、八正道,都是没有意义的。此类人若是自称已得初果、已经开悟,都是大妄语人;若是自称祖师再来,都已造下异生业,来世必在三恶道中;因为凡是有因缘断三缚结证初果的人,以及证初果以后明心开悟的人,都不可能不信布施的因果。懂得布施因果的人,绝对不会求受他人供养世间财物;若有人宣称已得阿罗汉果,而竟然继续饮酒、抽烟、求五欲之乐,未来世必在地狱,出期遥远,是具足异生性的人,何况能是阿罗汉?
若是福田不殊胜,而施主殊胜,而所获得的果报亦是无量无边;若是所施殊胜,譬如以胜妙法布施于有缘人,或以广大资财普遍布施于一切贫穷者而不分别高下,所获得的果报亦是无量无边;若是布施时以少量财物布施于良福田、善福田,譬如布施于外道离欲而证初禅者,来世得百万倍果报;若是布施时以少量财物布施给初果或证悟不退之菩萨,未来世都得无量无边之福报。此外还有至心施、自手施、信心施、时节施、如法求财施,以及布施时应注意的其他不同事项等,都会影响布施的因果,使布施的福果大为增上或大为减少。
乃至有人布施以后获得未来世下堕恶因果,譬如布施给专门利用双身法淫人妻女的邪教,使邪教更有资财势力而可大力推广邪法,使人间残害众生、淫人妻女的恶行更加扩散;或如布施给否定大乘法者,或如布施给大乘法中专门以常见、断见等外道法,来取代佛门正法的弘法者,必使 世尊破斥的相似像法更加扩散而抑制了义正法的流传,都会在未来世获得恶果,未来多世将与恶法相应而逐渐下堕于三恶道中。这是由于不如法的布施,在未来世必定得恶果,所得果报必与所布施的内涵相应而不相舍离,他想要以布施所得小劣福果相应于正法的实证,必将遥遥无期,这是一切努力勤作布施的佛弟子所必须留意之处。当然,布施之论并非只有上面所说的内涵而已,其中的因果与变异相也是很广的。
又,针对法与次法的关系,次法修习时的次第性,都应当了知然后实行,方能实证涅槃;不是未修次法、未伏五盖的人直接修习观行之法便可以实证初果解脱。例如《中阿含经》卷10〈习相应品 第5〉说:【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无惭无愧,便害爱恭敬;若无爱恭敬,便害其信;若无其信,便害正思惟;若无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无正念、正智,便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槃。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若无惭无愧,则不起恭敬心,于法、于师悉皆不敬,只想得法,并非解脱道的亲身履践者;于是得法过程中只对得法的事有兴趣,对于事奉师长之道、学法的基础悉皆弃之不顾,便使“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等法全部不能成就,于是了知观行内容与所得智慧之后,只成为知识而无解脱功德,永世不得涅槃解脱而自以为已得涅槃解脱,轻视一切人乃至其师;此类人都不免未证谓证、未得言得,来世不得继续生于人间,诚可怜悯,是故应当于此告知欲求实证涅槃解脱之学人。
话说回来,既然大乘修学要从心地法门下手,那布施当然也是从心地法门着手,从《地藏经》里也告诉我们,以大悲心布施贫穷,其福德等同供佛一般,可见布施需有正确观念跟教导,佛陀在《地藏经》中还讲到 地藏王菩萨过去生的一个故事,也就是佛典光目女故事。诸位菩萨可自行搜阅正觉官网相关资料﹝数据﹞。
累积福德资粮,是正修行非常重要之事;经由布施的修行,在世间的资财上,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今世的安乐,也能后世得圆满、富贵、长寿福报;在出世间的圣财上,布施这一法门,更是能够让我们修行直驱佛道的成就快速道路。从凡夫地迈向佛地,布施能够成就如是功德。《佛说布施经》中,佛开示云:【以妙色、名香、珍味、软触,亲手布施,得众人尊重、眷属圆满、富贵安乐之报;或以饮食布施,而得大力;或以酥油之灯布施,而得天眼;或以音乐布施,而得天耳;或以汤药布施,而得长寿;或以住处布施,而得楼阁、田园;或以法说布施,而得甘露。】
故契经 佛如是说:【菩萨善能观,人法二无我;观已即便舍,不住于真际。若住于真际,便舍大悲心;功业悉不成,不得成正觉。】(《大乘密严经》卷下)由此可知,菩萨利益世间、利益一切众生的时候,其心体本身固然是无为无作的,但是菩萨并不住于“无为无作”的无余涅槃真际,若住于无余涅槃真际,则是舍弃大悲心——也就是舍弃广大众生,则将取证无余涅槃;则如来地所应有之一切功业悉不能成,不得成就正等正觉故。
因为时间关系,留待下一集解说。
祝愿福慧增长、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