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而住(上)

第156集
由 正墩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由佛教正觉同修会为各位准备的弘法节目“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系列佛法讲座。

琅琊阁在不少公开的文章中提出了所谓“正知而住”,并当作是一个重要的修行方法。琅琊阁对于其所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由于没有举出在经论上的根据,目前也查无确切的引据来源,唯一可以得知的是,琅琊阁自称这是无意中找到的南传小乘练习观行的方法。但关于南传小乘内观法门,在贴文中也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因此只能从琅琊阁贴文内容,试图来解读一下琅琊阁所主张的这个“正知而住”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可以发现的是,同样是发表在琅琊阁的文章中,在许多有关“正知而住”的议题上,却存在了不少不尽相同而彼此矛盾的说法。比方说,琅琊阁中有人说正知而住就是一种定:“正知而住”是一种刹那定;但有时候也有说正知而住是修定的方法:修正知而住,这是练刹那定的最好的一种方法;也有说“正知而住是观的前行,培育的是观力”;也有说“正知而住就是观行”。也有人说“正知而住是一种戒”,比方有人说是四威仪,也有人说是小乘持戒入手;甚至说正知而住才可以有效忏悔,但这都并没有进一步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是属于戒的道理。

若有人辩解说正知而住也是《瑜伽师地论》中所说,不是也是有关于戒的防护道理吗?若真是如此,却没有看到琅琊阁有特别声明这是根源于《瑜伽师地论》。况且琅琊阁所说正知而住与《瑜伽师地论》在修习的意趣及方法上,毕竟有显著的不同;比方说,《瑜伽师地论》所说的正知而住的精神,是包括了自己自身身口意行的应所行、不应所行的抉择的正念。单就这一点,是琅琊阁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所说的内容当中毫无提及;而且相反的,琅琊阁所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修行精神,不但没有如此正念的作意,而且还把正念定义成六识对于现前的六尘境界的直观了知,因为琅琊阁说“正知”就是知道就行了。并且《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也不是如琅琊阁所说的只在动态上观察,也不是只在所谓的现前的境界观察;显然两者是不同的。

至于琅琊阁所说的“刹那定”指的又是什么?琅琊阁说:【刹那定也是定,一秒钟的一刹那的心一境性。】(〈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一)〉,琅琊阁。)但若依琅琊阁贴文中内容所叙述的修行方法,这样的刹那定并不是心一境性,而是心多散乱。因为不停地缘知现前出现的任何境界,且企图要缘知所有的境界,最好是所有境界都不放过;了知境界的作意一刻都不能放松,意识心忙得不得了,这样不能说是于所观境专注、令心安住,如何能得心一境性?而琅琊阁宣称一秒钟的一刹那的心一境性,以此种说法企图支持自己的立论——所谓的在一刹那中也能有定心。所以琅琊阁说在不断地缘知境界时,不论是同时多个所缘境,或者不断地变换不同的所缘境,都可以有定心的存在。但事实上,琅琊阁这种说法是痴人说梦的,是违反定的原则,不是修定的方法,也不是定力的展现;相反的,这是散乱心的表现。依照这种方式修行,是不会修证禅定境界。

真正的定,是必须将意识觉知心系于与定相应的所缘境界,这才算是心一境性。而这种与定相应的所缘境界,是指同样性质种类的所知境界的同分所缘;并且还得要是数数不断地随顺缘念着这个同分的所缘境界,在缘这样的境界的同时,还得心是相续地保持着没有散乱、没有间断、没有染污;这样才能说是定,或者说是三摩地,或者说是心一境性。另一方面,若是修观,则要也在依于这样心一境性所得身心轻安下去修观;对于佛法中的修观,更是要以佛法中胜妙的智慧义理的作意下进行观察简择。由此看来,琅琊阁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也好,所说的刹那定也好,都不是定,也不是观。

那什么是琅琊阁所认定的正知而住呢?其中琅琊阁中有人说:“正知而住”中所谓的“正知”就是知道就行了,而“正知而住”中所谓的“住”就是长时间住在知道的状态下。针对这样的说法,显然琅琊阁主张正知而住的实际操作,就是只要知道要了知的对象,并且长时间的知道就算数了。但另外也有琅琊阁说:正知而住就是如实知道、如实了知,并安住所缘境;并且还同时强调了这里最重要的是“正”和“知”两个字。所以,先不论他们所认知的“如实地了知”背后所代表的实质意涵究竟如何,这里至少就有人对于是不是需要如实地了知,并没有一致的看法。

并且针对琅琊阁所主张的“正知而住中所谓的住就是长时间住在知道的状态下”,这也会与琅琊阁其他的说法——如前所说的“正知而住”是一种刹那定,“一秒钟的一刹那的心一境性”的说法——发生矛盾。因为若是长时间住一境界,刹那定便不复存在;若是刹那定,便非长时间而住。若言“长时间住在知道的状态下”是在同一所缘境界,则正知即不复缘其他的所缘,原本正知而住的刹那义以及缘现前境界定义便不存在。若言“长时间住在知道的状态下”是在非同一所缘境界,这正显示令心长时间处在散乱的状态。另外,对于正知而住中所了知的对象,琅琊阁也有提出来说:【正知而住的意思是如实的了知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专题讨论:关于正知而住如何起手练习的问题答疑〉,琅琊阁。)琅琊阁这里所说“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所指涉的意涵,根据其他发表在琅琊阁的贴文中推断,应当是以围绕着身根为主的扶尘根五根以及六识相应的境界,因为这是有情最直接可以观察到较粗的境界,也是最接近琅琊阁贴文中所描述的正知而住的所缘境界。

琅琊阁有人提出说:【在正知而住的语境里说“观身体动作”,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了知身体的一种触觉境界”。】(〈专题讨论:关于正知而住如何起手练习的问题答疑〉,琅琊阁。)单就这一段说明的文字,其中却也是存在着矛盾的,因为身体动作与触觉境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范畴;前者是身根动转的身行,是属于色阴与行阴;而后者则是相对于身根接触到相应对的触尘,因而生起身识对于触尘的觉受。这其中过程,除了有身识与身识俱的意识,还有接下来的受阴;无论指的是单纯对触尘领纳的境界受,或者是进一步出现的苦、乐、不苦不乐受,都是属于受阴的一种;而这种受阴的发起,也是因为识阴的存在才有,但绝不会是五色根中身根的行阴。行阴、受阴这两者所定义的范畴之间,不能就这样轻易画上等号。

以琅琊阁所要表达“观察身体动作”的这个事件而言,极有可能是作者在佛法基本名相上的了解有所误会。所以在这里琅琊阁所说正知而住观察的语意,意思是把了知受阴归类成观察行阴的其中一部分;但像这样对五阴内容的解读并不恰当,若依所观行的对象不能如实知,当然便不能有观行的智慧。但琅琊阁也有人说:【“所缘”就是“所正对的境界”,或者说是“了知的对象”。正知而住的所缘就是所有的一切身心现象、或者说一切法、五蕴十八界。】(〈专题讨论:关于正知而住如何起手练习的问题答疑〉,琅琊阁。)这样的说法,似乎与前者主张的方向是相反的,把所观察了知的境界对象更扩大了,因为这里提到了观察的对象如果会是一切法,那么就有可能所指的就不是只有发生在五根及六识境界的身心现象。因为还有可能很容易观察到的有情身外较粗的境界,包括山河大地等器世间的境界等,并不能草率地说这山河大地器世间境界也是身心界的现象。毕竟从琅琊阁其他说法中也可以了解,所指的身心现象的意涵不包括无情的这个范畴;除非他们在这里所定义的一切法,只是局限在身心的现象,并不是真正的一切法。

此外,琅琊阁以夜市摊贩的种种人事物情境作为观察的对象,并且还说明了要能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的细节都能够观察到,而以这样来当作是练习成功的目标方向。但对这样纷扰的外境或者无情境界所缘的观察注意,到底对修道有什么作用?因此,可以发现琅琊阁之中对于正知而住的所缘对象的说法相当分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唯一的共通点,那就是同样都宣称了有许多好处,但实际上却同样与佛法修证无关。

此外,我们也发现对于缘五阴十八界的内涵,琅琊阁之中也有提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概念;但琅琊阁一向否定第八阿赖耶识的真实法性,所以琅琊阁的唯识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否定第八识如来藏的琅琊阁,却攀附“万法唯识”的正理而归纳出的道理,便令人瞠目结舌。琅琊阁说:【三界中除了你的六根和五蕴,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法了。……宇宙一切万物都可以被你的六根境界所界定?】(〈琅琊阁微课堂——那些年我们练过的正知而住(上、下)听写笔记〉,琅琊阁。)并且接着举例解释自己的立论:眼前肉眼所见的,比方说看见一辆车,琅琊阁宣称这个是“眼根的境界”。若以琅琊阁这样的主张,琅琊阁应当主张的不是万法唯识,而是“万法唯根”才是啊!在另一处的文章之中则说:【首先要建立一个正见:没有色身和外境这回事,你观到的,你觉知到的一切的这些现象,都要标注为六根境界或者说我们的五蕴身。】(〈琅琊阁微课堂——那些年我们练过的正知而住(上、下)听写笔记〉,琅琊阁。)所以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可以确认,琅琊阁把能了别的觉知心、所了别的六尘境界称作六根境界;而这并不是一时的口误,这又是琅琊阁对于基本名相的严重误解的一例。

琅琊阁又说:【正知而住的所缘是开放的,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正知于炒菜,你炒菜的动作是一个连贯的动作,又是抬手又是抬胳膊,又是在锅里镬来镬去,这个心是刹那刹那在缘的,但是缘的所缘是变化的。所以正知而住的所缘,它是开放的、变化的,而禅定的所缘是稳定的,这个一定要注意区分和把握。】(〈正知而住、五蕴观、六入观、唯心识观(一)〉,琅琊阁。)从此处,琅琊阁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所观察的对象,是否同时去缘超过一个的境界?在这里可以确认,不但是去缘超过一个,而且是远远超过。并且因为特别强调所谓开放的、变化的,所以在所缘的境事的属性上,是没有限制、是同分的所缘;而且所缘范围中的所有境事,是可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在缘知的方式是跳跃式的,在缘知的对象是没有一致性的,更不用说是否心早已因此处在散乱不已的状态。因此,这样的观察方式,也是违背佛法修行止观的精神。

由琅琊阁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所观察的对象来看,不但是意识心被设定在极散乱的状态,并且也拉了前五识一同奋力地去攀缘五尘。如琅琊阁说:【“周遍的”在这里指的是正知的所缘能够涵盖一切的身心现象——没有一处遗漏。比如,你现在如果在正知而住的话,那么正知的所缘应当包含:眼看、想、受、耳听、全身的触觉、了知等在六根上现起的一切境界,而不仅仅是“眼看”这一件事。】透过琅琊阁所举夜市摊贩的例子来看,可以证实这个说法;如琅琊阁说:【看清楚摊位局部或者全部的细节,就是“正知”。】(〈专题讨论:关于正知而住如何起手练习的问题答疑〉,琅琊阁。)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琅琊阁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当中的所缘境界及能缘的心,皆无一刻安住专一。所缘境界很快速地转换,这是因为心中对所缘外境的作意就是要不停地转换;并且刻意去寻求更多的境界,包括要将所谓正知而住的成就达到“周遍”,是要观察到所有境界的细节。我们可以从琅琊阁文中所举的夜市摊贩的例子,可以明白地看出琅琊阁这个自我定义施设的正知而住修行的方法及意趣确实如此;但这绝非是修定的方法,更非定境,也没有定力可言。在缺乏定力之下,以及正确佛法智慧的作意下,这也不是正确的修观。

综合以上有关琅琊阁正知而住文中所举出一部分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纳如下:这是一种透过自我六识去觉知六尘境界的方法,不离六识境界,甚至说以散乱意识相应的境界为主;这是一种与佛法智慧无关的修习方法,因为没有以任何佛法的正见为前导,所以没有因此而有正智,更没有因正见的基础而发起正念,所以所造作的一切都非正业。可以确定的是,琅琊阁所举出的方法与修练的精神,与佛法当中的修观无关,也与佛法修定无关。但有趣的是,琅琊阁们对于正知而住的看法及定义是如此地分歧,正如他们之中也有人公开坦承说:【每一个不同的人对正知而住的理解都不同,也都会偏向于不同的方向。】(〈琅琊阁微课堂——那些年我们练过的正知而住(上、下)听写笔记〉,琅琊阁。)针对这样的说法,是否琅琊阁是为自己留下一个模糊的空间,随时可以作调整及改善?当然无法得知,我们也不作臆测。

对于所犯的错误,若将来能改过,我们也随喜;但因为琅琊阁成员之间,并不是对一个彼此皆有共同认可的修行法门或者善知识有所依止随从学习,会有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或许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摒弃善知识,聚集一起各自发表想法的现象算不算好事?这样算不算是真的最好的学佛的模式?这就留待由琅琊阁诸君们自己的智慧好好去思考判断。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集的解说到此。

阿弥陀佛!


点击数: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