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阁所建立错误的“真如”定义(二)

第077集
由 正钧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今天要和大家谈谈“琅琊阁所建立错误的‘真如’定义”第二集。

上一次的辨正内容之中,这一位琅琊阁的论主建立了“真如的广义意涵”,接着又进一步把其真如的广义意涵拆解成为两个层面;那么,到底这一位论主其“所建立的佛法”是否如理?接下来就依其条目在这里分述。

第一,他说真如是“一切真实的事与理”,也就是“事实、真相、真理”。然而,否定了万法所依的第八识,或者是不依止第八识而说法的前提之下,所谓的“一切真实的事与理”,或者其“事实、真相、真理”,就会变成很笼统,常常就会凭空想像而成为各说各话的情况。譬如说,某甲说了一件事情,那么大家因此而众说纷纭,正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位智者就出来说:“我们应该针对某甲所说的,分头去调查了解之后再作道理!”那么经过分头调查了解的结果之后,发现根本没有某甲所说的事项,证明“某甲在说谎”。那么某甲说谎被拆穿了之后,这一件事情的真相、事实,就是某甲在说谎;所以,是不是可以说“‘某甲说谎’就是真如”?然而,这与真如有什么相干啊?因此,不依止第八识而说法的前提之下,现见世间法就会有这样的情况;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无量事项中的一例而已。因此显见否定了第八识,或者是不依于第八识,也就是说,不依止于一个本来就有的实体法,而只是凭着自身的想像演说佛法,必然会产生的一个重大过失,而这就是第一个“了义法因此被世俗化”的重大过失。

再者,假若真如就是“一切真实的事与理”,也就是“事实、真相、真理”的话,那么饶有世间智慧者以其聪明才智,就可以推想出很多真如的定义,因为现见世间是有很多的事与理;然而在这一种情况之下,其所推想出的真如之定义,一定就只是一个名相、语言相应的法尘境界嘛!变成以后一切真实的事与理,那只要某一个人说出来以后,大家立刻就知道是什么了!而真如却是“无名相法、无语言法”,是佛菩萨之唯证乃知,是佛菩萨依其所证,以名相法、语言法方便为有缘的众生之开示;而方便开示的毕竟只是名相、语言,其实都还不是佛法的真实义。所以,这就是第二个“了义法因此就被浅化”的重大过失。

这样子把佛法世俗化、浅化的状况,又好像这一位论主在他所建立的〈唯识学中“真如”的正确定义〉文章,其后半部之中也提到了:【世俗谛是凡夫的智慧层次(世俗层次)所认为的真理或真相,而胜义谛是经由圣者无漏智慧(无分别智、圣智)所看到的真理或真相。……譬如“张三从中国北京市坐飞机至美国纽约市”是一个世间共许的客观事实,称为“世俗谛”。】 (〈唯识学中“真如”的正确定义〉,琅琊阁。)你看看,大家一听:“张三从中国北京市坐飞机至美国纽约市”,就知道在说什么,那其结果就是普天下的凡夫都证了“世俗谛”啊!然而,“张三从中国北京市坐飞机到美国纽约市”这一件事情,究竟与佛法有什么相干呢?只如这一位论主这样随性地定义佛法,佛法又有何殊胜之处,而能令三界至尊的 释迦牟尼佛,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而倒驾慈航?想当然尔,他所说的胜义谛一定也是错误的;但现在先不说这个部分。

三者,假如真如就是“一切真实的事与理”,也就是“事实、真相、真理”的话,那么饶有世间智慧者,以其聪明才智,推想出很多世间法真实的事与理,会产生什么状况呢?譬如说,这一位有世间智慧的人,他看到了“一切法生灭不实”,这一件事情一般人可能一时还无法接受;那么,这一位有世间智慧者之所见的“一切法生灭不实”,这个一切法生灭不实是其所见的事实、真相、真理,那么是不是要说“生灭不实”就是真如?或者是说“一切法生灭不实”即为真如?然而,真实法的思惟、演述,一定是要依止于一个本来就有的实体法,不能凭着自身的想像而演说佛法;在否定了这个实体法,而建立了“一切法生灭不实”,必然会产生了重大过失,因为一切法就会变成无因而生灭了,那这不是变成外道法了吗?因此这就是第三个“了义法因此即被外道化”的重大过失。

其二,他说:【圣者各种高下不同的净智(无漏智、无分别智)所证知、体验、受用、展现的境界,因为部分或全部远离颠倒、并且具真实性,所以都称为真如。】(〈唯识学中“真如”的正确定义〉,琅琊阁。)然而,此中的过失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接下来思惟,先看第一个过失。这一位论主说:“圣者各种高下不同……(一直到)展现的境界……都称为真如。”首先要请问的是:“圣者是从哪一个阶位开始算起?”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这一位论主之所说,是“圣者各种高下不同……(一直到)展现的境界……都称为真如。”而佛菩提道之中的阶位,一般是以入地称为圣者,这是稍有佛法知见的人之所知;换句话说,他所主张的只有初地以上的圣者才证真如,初地以下的菩萨都没有见道而证真如。这与琅琊阁之中有人主张:“佛法中的见道位,是从初地开始,所以佛法之中没有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地的阶位。”这是如出一辙的。

现在回头来说这一个过失的第一点,到底初地以下的菩萨有没有见道而证真如呢?来看看《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之中,佛为敬首菩萨所开示的一段话:【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学人满足十信位之后,进入了十个住位,当然这是从初住位开始;一直到了六住位,进而修学菩萨六度中的第六度——般若波罗蜜,此时正观现在前,既然是修“般若波罗蜜”,而又是“正观现在前”,当然就已经见道了,这是再清楚不过的道理了。

世尊接着开示,这样子的善男子,因为值遇蒙受诸佛、菩萨、知识的护持摄受缘故,就说是离开前六住位而进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那么,要请问这一位论主:“第七住位以后,初地以下的菩萨有没有见道?”难道这一位论主此时还要继续否定 世尊的开示而坚持“佛法中的见道位是从初地开始”吗?若继续坚持,首先就已经成就谤僧的恶因,因为否定了“第七住位之后,初地以下的菩萨已经见道的事实”;同时,不但是《菩萨璎珞本业经》之中,已经分明开示佛法之中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世尊示现成佛之初所开示的《华严经》,也明白开示了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所以,真的是没有办法明白,为什么琅琊阁之中会有人主张说“佛法之中没有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地的阶位”?如是,又已经成就谤佛、谤法的恶因;乃至是还有人会认同这样子的看法,而共同造作了谤佛、谤法、谤僧的恶因。

接着说这一个过失的第二点。姑且就如同这一位论主之所说,是“圣者各种高下不同……(一直到)展现的境界……都称为真如”。既然是圣者各种高下不同的境界,那么请问:“初地之所证与二地之所证,乃至十地菩萨之所证,到底是一还是异?”若说是一,则不应该有初地到十地菩萨的施设;若说是异,那岂不在说真如应该有很多种吗?但是这是很荒谬的主张啊!因为怎么可能法界的实相是有多种、多样呢?更何况“圣者各种高下不同的境界”,乃至是智慧,都是先无后有的缘故,如此一说,法界的实相就变成有所得法了,这位论主所建立的“真如”,也是本无而后有的;然而,法界实相是本然就有的,众生先不知,后方便施设为“证得”,因为是本有的缘故,所以也是无所得的。

接着说这一个过失的第三点。这一位论主所说的“圣者……的境界,部分或全部远离颠倒、并且具真实性……”,既然所说的是“部分或全部远离颠倒”,那么“部分远离颠倒”就显示出还有没有远离颠倒的。现在就要请问:“没有远离颠倒者有没有真如?”如果他回答说“有”,则其所说“部分或〔全部〕远离颠倒称为真如”,就变成虚妄之说,因为没有远离颠倒者就已经有真如啦!也许这一位论主他会辩驳说:“没有远离颠倒者就已经有真如,但是他们还没有证得啊!”但是,既然是圣者所证的境界才称为真如,你怎么可以反过来主张说“没有远离颠倒者就已经有真如”?那不就是在说“没有远离颠倒者就已经是圣者”了吗?若其回答说“没有”,那所说的就是谤佛,因为 佛具足宣说四种涅槃,其一则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说的是本来就已经有;而其所建立的“真如”,却是本无而后有的。

接着说这一个过失的第四点。这一位论主所说:“……部分或全部远离颠倒、并且具真实性,所以都称为真如。”他特别说的是“远离颠倒、‘并且’具真实性”,换句话,得要“远离颠倒”与“具真实性”两个条件同时达到,才能够称为“真如”。那么且先不谈其施设的“部分或全部”的前提,先要问问这位论主:“‘远离颠倒’与‘具真实性’二者,是一还是异?”那么假如其回答说是“异”,就表示说其所说的“远离颠倒者”,对于其不具真实性的内涵的情况,还得要“具真实性”才可以称为真如;然而不具真实性者,其实不就是还有颠倒性吗?何来其所说的“‘远离颠倒’与‘具真实性’二者是异”的情况呢?若其回答说是“一”,一者则与其自说相违,因为他所说的是“远离颠倒、并且具真实性”,表示那是有两个不同的条件。其次,佛所说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中乃至是无有“远离颠倒、具真实性”者,在《佛藏经》之中 世尊也开示:【我所说法为至彼岸,是中亦无至彼岸者。……我所说法为净垢故,是中亦无有净垢者。】(《佛藏经》卷上)由于这样的缘故,哪里来的“二者是一”的说法?

而这第四点的过失,还有第四点之二,那就是把这一位论主所说的“部分或全部”的前提加入,也一样会产生种种的过失啊!各位就可以依上述的道理而明白,在此就不加以累述;但各位可以明白的是,这一位论主所说的“圣者各种高下不同……(一直到)展现的境界……都称为真如”之说,完全是他自己的妄想罢了,与佛法没有丝毫的关系啊!

今天就暂时说到这里。

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点击数: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