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057集
由 正才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我们前一集引了《杂阿含经》中的一段经文,为各位说明阿含解脱道的缘起性空真实义,绝对不是某些法师所说藏密外道应成派中观——断灭本质的一切法空,也不是他们另外建立意识常住不灭的常见外道;所以是与断见、常见外道完全不同。
阿含绝对是依能生名色的本识,来说本识所生的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在《杂阿含经》的那一段经文中,有一句经文说:“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杂阿含经》卷12)既然无为界是不曾有生也不会灭的,并且是于诸法都无住,又是从来都不曾、也不会变异心性的,所以必须是亲证不生也不灭、不住也不变异的无为法,才是真正的诸行、众苦都已经寂灭、涅槃;绝对不是有生的蕴处界法灭后成为断灭空而可说是无为。
由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涅槃并不是某位号称佛教界导师的法师所认知的蕴处界有为法的断灭空,绝对不是他所认知的:蕴处界灭尽后的灭相已经不会再灭了,所以是常住。他这样的说法,其实都是依蕴处界有为法而生起的错误认知,他所认知的是有生、有灭的有为法——蕴处界断灭后的空无,不是本来就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他所另外建立的意识细心,也是有生、有灭的、也是不断地住于六尘万法当中、也是可以变异心性的生灭法,那当然都是属于有为法。因为前一句经文就说“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有为法是这样生、住、异、灭的虚妄法;所以他所新创的“灭相不灭”是绝对与“不生、不住、不异、不灭的无为法”不相应的。
在那一段经文中,佛说的“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证的涅槃,已经明说是不生灭的,那当然就是常、而且也是不住与不异的,因为无为法是不生也不灭的、是本来就不生的,是在五蕴出现以前就不生也不灭的。不是那位法师主张的有生的五蕴永灭以后才不生的,显然 佛所说的无为法并不是像这位法师所主张的:灭尽以前有生而现前存在的蕴处界,将来成为灭尽的无常空、断灭空以后,不再出生蕴处界而成为无生-这是“将灭止生”而不是“从来无生”,这六祖惠能大师早就骂过了-所以他所认知的无为,是灭除有生之法的五蕴以后成为断灭空了,所灭的是有生的缘生法、有为法,这已经不是 佛所说的本来不生的无为法,本来不生的常住的入胎识、本识。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佛在这段《杂阿含经》中所说的涅槃是无为法,是不生、不灭、不住、不异的,这个是只有依本识不再出生五蕴诸法,只剩下本识常住不灭而说为不生也不灭,才讲得通。但是那位法师所说的涅槃,却是依有生会坏灭的五蕴,是依三界中有所住、不断变异的五蕴断灭后的空无、无常空而说的;他是以有生灭性、有住异性的五蕴来修灭,否定本识而将蕴处界修灭以后成为断灭空,而说为涅槃;这是将有生灭的法灭尽而说为涅槃,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有为法而说,这与 佛陀在阿含所说的:本就不生不灭、不住不异的本识独住而不再出生五蕴,是常而不断的无余涅槃境界,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所认知的涅槃只是想象法,绝对不是佛法,这个道理我们在上一集也说过,佛陀的弟子们只要实证了,所说的法一定是与 佛陀法同一味,不会有所偏差;只要所说的与 佛陀不同,那就不是佛法。那为什么说他所认知的涅槃是想象法呢?因为他恐怕落入断灭空的后果里面,所以自己另外施设“灭相不灭”来自我安慰。其实他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灭相不灭说已经掉进断灭空里面,将来不免会遭遇其他人提出质疑,所以只好又另外建立一个所谓的意识细心不坏说。
他主张意识有粗心与细心两个部分,说粗心在死后会断灭,而细心是可以去到未来世,所以是常住不坏的;他认为这个意识的细心,是可以常住而持种不坏,可以使得因果业报昭昭不爽,以便符合法界中因果报应的事实。可是意识心不论粗、细,毕竟都是意根与法尘相触而出生的,这个在《杂阿含经》中佛就说得很清楚。佛说:“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杂阿含经》卷9),而且意识种子也是由本识执藏,而藉意根、法尘为缘才流注出来的,所以意识细心当然是有生之法;既然是生灭法,当然就无法持种,更不能出生五色根、五尘等等法。所以他的意识细心常住说的建立,终究也只是一种名言施设而没有实质,像这样地主张“性空唯名”而无实质的法相,当然是虚相法、是想象法了;然而 佛所说的涅槃,不论是这一段经文中声闻阿含道的涅槃、或者是大乘菩萨所修的佛菩提道的涅槃,却都是不生也不灭、不住也不异的,与这位法师所认知的断灭后空无的涅槃是大异其趣的。
而我们所说的这一段经文,正是二乘圣人所结集的《杂阿含经》—如同 平实导师所说:《杂阿含经》与《增壹阿含经》本来就是大乘法的佛菩提道的经典,但是二乘圣人结集成为解脱道的经典以后,终究无法避免的会存有许多大乘法的蛛丝马迹、也必然要以这些大乘法的真实义理来护持二乘解脱道,使二乘解脱道不会落入断灭见中—虽然二乘圣人是不必修证本识如来藏的,在无余涅槃中是本来不生的入胎识独自存在,而永远不会坏灭的。不是那位法师说的:有生的五蕴灭后不再出生五蕴的所谓灭相,并且五蕴在人间时是有住、而且有变异性的;但入胎识在三界万法当中,却是无始以来就不住、也不变异的。五蕴包括意识的细心、极细心存在的时候,一定会住于六尘境界中,入胎识则是出生六尘境界而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所以从来都不住在三界六尘境界中;入胎识在三界中运行的时候,祂的自心体性从来都不变异,无始劫以来就一向如此,绝对不会因为修行而有改变,但是意识的粗心、细心,存在三界中的时候,却是常常在变异的。
譬如打从刚出生时的无知,经历了一生的学习,到舍寿前的聪明而有一些世间智慧,或者从出生时的没有善、恶性,之后依种种不同的外缘的际会而变异为大善人或大恶人;一直都是这样有所变异的,而这个变异性的五蕴,如果入了无余涅槃时,全部都断灭不存在了,又如何可以说是不变也不异?又如何可以说是不生也不灭?但是无余涅槃中的入胎识,祂的心性却是从无始劫以来,甚至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时,乃至入了无余涅槃以后的无量阿僧祇劫以后,这个心性仍然是不住也不变异的。根据阿含佛法这一段经文中,佛陀所说的涅槃,正是这样的不生也不灭、不住也不异的,并不是那位法师所说——五蕴灭尽以后的断灭空,而可以说是不生、不灭、不住、不异的。所以三乘不同的涅槃,正是依本识入胎识的不同状况而施设的,外于本识就没有涅槃可修、可证了,因此涅槃虽然只是假法,但是涅槃的“无境界”境界却是真实有;说的正是依本识在三界中的自住境界,或者依本识不再出生蕴处界的无境界的境界来施设涅槃。大乘菩萨所证,才真正是有为法与无为法都函盖的涅槃,而声闻圣者所证则是纯无为法的涅槃。
所以这一段经文中说解脱界是“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说是一切取都远离了,包括一切我所的取受、蕴处界诸法的自我贪爱都已经灭除,欲界爱的贪着也都灭尽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不再有六尘的无境界的境界,这样叫作寂灭;这样子就是无余涅槃,而这样的无余涅槃,在舍寿前其实是函盖无为与有为两个法的:无为是本识的自住境界、有为是本识所出生的蕴处界等诸法的境界与功能;而这样同时具有有为与无为的解脱,才是正确的“空相应缘起随顺法”。当比丘们这样观察缘起,知道有为法是从无为法中出生的,知道有为法应该灭尽,知道有为法若生、若住、若异、若灭,也知道无为法的涅槃是灭尽,而且不生、不住、不异、不灭,这样就可以使身口意三行的苦都断尽,于是蕴处界所有的种种行苦就跟着灭尽而寂静,这样就是亲证涅槃。在这样的正确见解下,来看待因缘观而说“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这个时候就可以“断诸径路”,将各种生死流转有关的烦恼都灭尽,而不再相续了。
所以“灭于相续”,舍寿之后就不会再有来世的五苦阴相续不断了;可是为了确保这个不受后有的解脱界实现,还得要再把“相续灭”的灭相灭除了,不再于觉知心中使相续灭除的觉受或作意存在着,连极微细的自我都已经可以不再存在了,这就是“相续灭灭,是名苦边”。这才是 佛所说的:诸行之苦已经灭除而灭尽——寂静的涅槃境界。所以说涅槃不是灭尽蕴处界以后成为空无的断灭法,那位法师不应该把蕴处界灭尽之后的空无——也就是灭相当作涅槃;因为涅槃是不生、也不灭的,不是有生的蕴处界磨灭后的有生、也有灭的空无,灭相是蕴处界灭后才有的法相,所以是有生,灭相又是灭后之相,是灭,不是不灭;所以不是 佛所说的涅槃。
涅槃是依本识而施设的,本识入胎识才是涅槃的主体,所以涅槃其实只是假名言说,并无实质;如果是离开真实心本识而说有涅槃,那个涅槃当然只是假名言说,并无实质。当然正好是那位法师所讲的性空唯名,然而大乘般若诸经所讲的,却正是依这个本识为中心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只是这位法师以及他的徒众们读不懂、只是应成派中观师们读不懂,才会有种种邪见从西天传入西藏,才会有今天的藏密黄教外道邪见广传于全世界来荼毒世人。然而有为与无为其实是不二的,因为本来都摄归本识如来藏的缘故,而缘起性空之法则都是有为界的无常、暂时而有的法,是属世俗谛,不属于胜义、实相,因为都不离蕴处界等三界世俗法的缘故。这些道理都是修学二乘声闻解脱道的人,应该特别注意的正见,否则就无法真正地断除我见,因为一定会被断灭空的恐惧所遮障。
譬如二乘的无我法,都是依世俗法蕴处界来观察,证知这些世俗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蕴处界世俗法的真谛,所以叫作世俗谛。但是蕴处界等世俗法,都是依无为法的如来藏心体才能生起,而如来藏自身却又有能生万法的无漏有为而常住的法性,所以既是“空”如来藏、也是“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是说入胎识自身并没有色蕴之法、也与六尘中的种种烦恼不相应,从来没有我见、我执、我所执,所以叫作空如来藏,这是祂无为法性的功能。而不空如来藏是说祂真实存在,是真实心、有真实的自性,因为能出生万法——能出生十八界及识阴相应的我见等等烦恼、也出生了山河大地种种法,所以叫祂作不空如来藏,这是祂的无漏有为法上的功能。
因为这样的缘故,本识如来藏同时包含了有为界与无为界,这是说如来藏心体的自性是无为界,但能感应无明与业种而生起种种三界中的世俗有为法;而二乘解脱道的世俗谛,都只是在入胎识如来藏所出生的蕴处界等等世俗法上来观行,所断的是依世俗法蕴处界所生的我见、我执、我所执,所修的是依蕴处界等世俗法而修的四圣谛、八正道等等三十七道品法,从来都不涉及万法的实相,所以说一般人所知道的世俗谛-所观、所修、所证绝非真实法-都不是法界实相的修证。而真正世俗谛所修、所观、所断、所证的,都是依本识的确实存在为大前提来闻、熏、修、观的,所闻熏修观的对象,则是本识如来藏所生的有为界的蕴处界等等种种法。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说阿含道的蕴处界缘起性空之法,绝对不是真谛、胜义谛,只能说是世俗谛。
今天这个单元就为各位说明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