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23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三)」,這一集我們就從 彌勒菩薩所講的偈來說: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踊出。
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是事難思議,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髮白而面皺,
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
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讚;善能分別說,
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
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妙法蓮華經》卷5〈從地踊出品15〉)
我們先語譯,這是說:這時 彌勒菩薩想要重新宣誓說,這種疑惑是應該加以澄清的,因此以偈頌重新說了一遍:
「佛陀您以前從釋迦種族出家,來到了距離伽耶城不遠的郊外,坐在菩提樹下,在那時成佛到今天以來不過四十餘年,時間並不是很久;這些在法華會上從地踊出的佛弟子們,他們的數目無量無邊阿僧祇,人數是無法測量的,而且他們也已經很久以來就修行佛菩提道,每一個人也都住於神通力之中,他們都善於修學菩薩道,也都不染著於世間法,他們心地清淨猶如蓮花從淤泥中出生而示現在水面,今天他們從地下踊了出來。
這些菩薩們全都生起了恭敬心,安住於世尊面前;這種事情確實很難令人思議,根本無法想像,如何能夠叫世間人信受呢?佛陀得道以來並不是很久遠,才只有四十幾年,而您所成就的弟子們竟然有這麼多,祈願世尊您為大眾解除無量無邊的疑惑,依據實際上的情況來為大眾廣作分別和說明。
就好像一個少壯之人,長成以來才不過二十五歲,竟然出示了一百歲的兒子們給別人看,這些百歲之子的頭髮都已經斑駁,顏面也已經有了許多的皺紋,而這少壯之人向大家說:『這一些百歲之子都是我所生。』這一些百歲的兒子們也說:『這位少壯的二十五歲年輕人是父親。』像這樣子,父親年少然而兒子卻是年老,這是全世界的人都無法相信的。世尊您現在的示現也是像這樣子,得道以來才不過四十餘年,而從地踊出的這些無量阿僧祇菩薩眾,他們的心志堅固、膽識很高,沒有絲毫的怯弱之心,他們卻是從無量劫以來就已經很精勤地世世清淨修行菩薩道;而且他們都有方便善巧,對於別人的質難請問都善於解答,所以他們的心志從來沒有任何的畏懼,而且他們能夠忍於種種苦,忍於一切眾生的加害,而且能於甚深法中得忍不退,並且這無量阿僧祇菩薩眾們,每一個人都是生來就很端正威嚴而且威德很重,全部都是十方諸佛所讚歎的菩薩;他們也都善能為人分別諸法,並且一一加以詳細解釋演說給眾生聽,心地清淨而不樂於在大眾之中喧鬧,永遠都愛好住在禪定之中;他們都是為了求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菩提道,所以在娑婆世界下方的虛空中住,不與汙濁的人類住於人間。
我們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隨從世尊以來,對於您所說的法從來信受不疑,對這些從地踊出的無量阿僧祇菩薩們都是您所度化的事情,我們心中也不曾懷疑;但我們一心祈願佛陀,您要為未來的眾生針對此事加以演說,令未來世聽聞的眾生可以心開意解而無懷疑;未來世中,如果有人對這一部《妙法蓮華經》中從地踊出的這些菩薩眾難可思議之事,產生了疑惑而不相信的人,他們可能會因此毀謗正法而下墮於惡道。我們祈願世尊於現在為大眾解說,這無量阿僧祇的大菩薩們,您是怎麼樣能夠在短短的四十幾年之中,教化他們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而且還可以住於行不退的地步呢?」
以上是 彌勒菩薩於重頌重新再問一遍的大致意思。世尊出家的時候,祂的父王很擔心;因為祂出生的時候很奇特,接生的女人為祂沐浴時,自然而然就是一股清涼冷水與一股溫暖的熱水混合起來,剛好可以為祂清洗乾淨。但這只是肉身的出生,世尊的意生身卻是由應身的肉胎中出現,再從佛母摩耶夫人腋下先行出離。因為祂的如來藏來人間受生,當然是在應身的色身中,可是無妨意生身先離開;意生身要從哪裡離開都行,但不能從母親頭上離開,這對母親就太不敬;既然在人間示現為人,也要遵守人間的禮儀,所以摩耶夫人剛好扶著那棵樹的時候,祂的意生身就在這個時候從腋下出離,然後色身一樣從產道出生。
當色身出生了,正在為那個身體沐浴的時候,九龍吐水供養,也有溫水也有清涼水,混起來時溫度剛剛好。沐浴完了,意生身就回到色身裡面,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了一句名言,就是禪宗祖師們早就講過、聽過的一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當大家每年五月浴佛的時候,那尊 悉達多太子的像不就是這樣雕成的嗎?請問,祂一個小孩子怎麼可以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當然不是講 悉達多太子這個身體,祂是在告訴大眾: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心。所以 佛陀剛降生時,指天指地行走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只是為了要示現給眾生看:以一個人類的五陰來修行是可以解脫生死,是可以實證唯我獨尊的生命本源,而且悟後次第進修以後是可以成佛的。這樣可以讓大家看得見,才願意努力修學。
而且 佛陀才一下生就告訴大家「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先把應化來生人間所要教導的宗旨宣示給人們。接著就是最困難的事了:示現成什麼都不知道而如同一般的嬰兒一樣。這事情最是難。然後就示現如同一般人類這樣成長,這是真正的人類,絕對不是神、不是鬼,經由修行證悟而可以成佛,來利益人們。
那麼大家看到說,佛菩薩是真正的人類:來人間受生出胎成長,然後也成就家庭生了孩子,最後出家修行成佛;這證明人類經由正確的修行,最後是可以成佛的;成佛以後的智慧,諸天天神不能測量。世尊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人」才是最珍貴的。人間是三界六道的樞紐,想要上升天界的人,可以在人間設法上升;會下墮的人,也是因為在人間造惡業而下墮;想要上升或下墮,都是各人自己選擇造作出來的,所以出生以後若是果報不好,都別怪天怪地。佛法中不談宿命論,而是由自己選擇及造業來受福報或惡報的。往世所造的業在這裡可以受報,但是你也可以轉變它,成為重罪輕報、輕罪免報,就看你怎麼作!所以佛教不是宿命論的,你是可以轉變它的。
那麼這樣示現之後,讓大家知道如法的修行真的可以成佛,而且是以人身來成佛,不是以天身或者鬼神之身來成佛的,人類之偉大就在這裡。那麼 悉達多太子出家了,遠到伽耶城,在伽耶城的郊外出家修行;可是祂剛出生的時候,淨飯王很擔心,是因為太子出生時都會請相師來看,相師才剛一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因為若是向國王講了占相的結果,國王一定很憂心,歡喜的卻是:「啊!我遇見了即將成佛的聖者。」卻又因為自己年紀大了無法親承受學而難過起來,所以抱著嬰兒在端詳時就說:「可惜我沒有因緣隨祂受學妙法了。」因此就掉下淚來。這是因為太子成長而出家的時候,他知道自己一定早就死了,不在人間了。
國王不知道他的想法,以為有什麼壞事,當然很憂心地問:「你為什麼哭啊?難道有什麼不祥嗎?」「不是!您這位太子將來如果不是出家成佛,就是當轉輪聖王。可是我看祂不會去當轉輪聖王,因為轉輪聖王三十二大人相不明顯,您這位太子三十二大人相非常清楚分明,所以祂將來會出家成佛。」糟糕!這麼一講,換國王擔心了:「那我王位要傳給誰?」所以就趕快興建太子住的宮殿,想要留住太子別出家。因此就有春宮、夏宮、秋宮、冬宮四季不同的宮殿,然後找來好多美麗的女子陪著祂,想要讓祂不出家。若是太子貪著於五欲時,從佛法的本質來說就是下墮了,而淨飯王的目的是希望祂流連於人間五欲的。但是祂來示現成佛,一定不違初衷,所以最後還是出家,於伽耶城不遠處出家修行。最後放棄六年苦行,於菩提樹下參禪成佛,這就是 世尊特地示現的因緣。
可是 世尊這樣示現成佛,接著三轉法輪以來,畢竟才四十幾年;這四十幾年能度得多少人?大家都跟在身邊看著:今天什麼人來,明天什麼人來,都成為佛的弟子;昨天半夜裡有天神來求法等等,全都看得見啊!然而從來沒看過這麼多的大菩薩們被 世尊所教化,所以大家沒有辦法想像「從地踊出」的這件事情。並且這一些無量無邊的菩薩眾們,智慧勝妙,威德深厚,而且各有神通力,住於這個娑婆世界下方的虛空中,數量太多了根本沒辦法計算。如果看到這些大菩薩的證量,當然就知道這些菩薩絕對不是一世、二世修行佛法,而是無量劫前就已經開始修行的了。問題是 世尊成佛才四十餘年,如何可能教化這麼多的菩薩眾?而且這些菩薩眾的證量都是很高的,那些二乘聖者們也難以想像啊!所以他們都是「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而他們都在這個時機突然「從地踊出」,卻不因為他們的證量那麼高而對 佛陀有慢心,各個都生起恭敬心在 世尊之前安住,這如何能令人相信?從人間的表相上來看,真的不能令人相信啊!因為 佛陀成道的時間才四十餘年,所成就的這些菩薩摩訶薩們,數目太多了沒辦法計算,他們的證量卻一定是修學很多劫的了,這當然要請 世尊為大眾說明。
這個事情當然是像世間人說的:二十五歲而年輕少壯、容顏俊美的人,指著百歲人說那是他的兒子。從世間法來講,這是沒有辦法信受的,沒有任何人會信受。然而這其實就是在說明,佛道的修行不是只有一世可以成就的。明明就告訴你說:這一些菩薩弟子們都是菩薩摩訶薩,已經是無量劫以來修行佛菩提道了。如果這一些大菩薩眾們,無量劫以來久已修行佛菩提道,那麼度這一些菩薩們的 世尊不正是更早嗎?怎麼可能只有四十幾年中才度化他們。只是大眾一時間腦袋瓜糾結著,轉不過來,所以要為大眾釋疑。
由此證明了什麼道理?證明了佛菩提道就是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阿羅漢可以一世成就——如果自己的條件具足又遇到真善知識,但佛菩提道卻不可能。這就證明 世尊在人間示現成佛,真的要叫作示現;一定有過去世的實證,為了我們大家得度的因緣成熟了,所以祂感應我們而來人間受生示現。因此說這一些菩薩眾們的證量那麼高,他們所證的佛菩提道顯然不是一世所得;而他們「志固無怯弱」,也顯示他們是從無量劫來就是久行菩薩道的人;那諸位看看這一些菩薩們,他們這樣的證量若是沒有三地滿心,一定是辦不到的;所以每一個人都「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不管誰來質難或者依善心而提出請問,他們都能答覆,為人解惑釋疑。
不但如此,他們「忍辱心決定」,這個就不容易了。可是這個部分就要等下一集才能為各位說明了。
這一集就先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