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法

第019集
由 正慈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述著的《法華經講義》這部書來為大家說明。

上一集說到,世尊以偈來重新宣說這些從地踴出的無量恆河沙數菩薩摩訶薩們,關於他們的因緣以及道心殊勝之處。

「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上集說到這句「如是諸子等」,這集接著來說「學習我道法」,這就牽涉道與法了。關於「道」,我們先來談世間道,例如老子《道德經》裡面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其中並沒有說求生天界,所以他那個世間道的定位是人間道。

那麼如果有人講,如何正心、誠意、修身、齊家,並且去救濟貧窮、求生天堂,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天道。以臺灣的宗教來看,一貫道是天道,一貫道所講的求生無極理天,其實就是欲界天,所以他們也自稱天道,但那個天道不究竟,因為還到不了色界天與無色界天。還有基督教、天主教也是天道,他們希望死後要生到天堂去,永遠當上帝的子民,想求得去那邊不會死亡,然後人間的一家人可以在那裡重新團圓,所以這樣的天堂還是在欲界,不外於欲界天。但若真要探討起來,欲界六天之中,也沒有哪一天是他們說的境界;生到四王天去,歸四大天王所統領,不是耶和華上帝,所以他們的天堂境界,顯然不是四王天的境界;若說是忉利天,忉利天中每一個天子有五百天女奉侍,每一個天女又各有七個婢女,那這與他們來世生到那邊是去一家團圓,不是去當天子或天女,顯然他們的天堂也不是忉利天;再往上推尋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境界,都跟他們講的天堂不一樣,那他們的天堂是什麼境界呢?其實是因為不知道欲界六天的境界,而推想出來的一個想像的天堂而已!那麼就算他們死後真的可以生到天堂好了,仍然是在欲界天的範圍裡,所以是天道,及不上解脫道,更及不上佛菩提道。

而 佛陀講的道,他們是都不懂的;佛講的道是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佛陀所傳的是這三種道,這三種道的修行就有不同的法門與內涵;聲聞道是以斷我見、斷我所執以及斷我執,這樣就足夠成為阿羅漢,出離三界生死;緣覺道要學的法就是十因緣、十二因緣,經由因緣觀來實證辟支佛的果位,也能出離三界生死。所以有「道」就一定有「法」,道只是一個總稱,其中就有應該修學的法。不同的道所修學的法就不同,所以菩薩道要修的法函蓋面就廣了,除了要修聲聞道的四聖諦、八正道以外,也得要修緣覺道的因緣觀;主修是佛菩提道的六度波羅蜜多,再求證明心開悟,實證真見道,即能瞭解法界的實相,發起般若智慧,這就是菩薩道中的第一個部分。那這個部分實證了,還得要繼續進修,要圓滿別相智,也就是要轉入相見道位之中,好好把般若的別相智熏習圓滿,具足了才能進入初地的智慧與心境中,所以這時是連聲聞緣覺道都得要有一定的實證。

也就是說,已經能夠斷除五個下分結,身口意行猶如阿羅漢一樣,有能力不再受生於人間,然後才能夠依其他部分的實證而入地,而這只是菩薩道在入地前的部分而已。所以入地前一定要通達三乘菩提,那麼這樣的菩薩道才是 佛所說的道與法;而這個時候只是剛剛具備了被具體授記的果位而已。也就是說,入地的時候一定會被佛陀授記,就可以指稱:將來你多少劫以後成佛?佛號是什麼?國土名稱是什麼?聲聞弟子、菩薩弟子共有多少人?將來正法、像法、末法時期各住世多久?這就可以明確授記。要從第二大阿僧祇劫之後才可以正式的分明授記,也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已經過去了,進入第二大阿僧祇劫才會被作這樣的很清楚的授記,否則都只是一般性的授記:多久以後可以成佛,但是佛號、四眾弟子等都還沒有完全定案。

那麼佛菩提道,因為它可以使人成佛,因此從第二大阿僧祇劫開始,就要修證無生法忍,修習十度波羅蜜多;當滿足七地的修行時,那是同時要把習氣種子給斷盡,不單單是斷除三界愛的現行而已,這時無始無明也斷除很多了,才能轉入第八地中,進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這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所修,是針對如來藏中的各類無記性法種,這樣完全修除異熟性之後,還要在等覺位中整整百劫布施內外財,才能夠具足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成為一生補處的妙覺菩薩,然後才能成佛,這就是佛菩提的道以及所修的法。

所以佛菩提道所修的法,除了把二乘菩提函蓋在內,還得要明心和見性,然後依於真如心的別相以及對真如心所有一切種子的實證,才能夠圓滿。因此佛菩提道所修的內涵,與二乘菩提之道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聲聞緣覺道屬於同樣必修;但也有不共之處,就是三界愛習氣種子的斷除,以及斷除一切非關三界愛的異熟愚,這是屬於無始無明的部分。正因為這個部分不共二乘聖人,所以這部分的修學內涵就稱為別教—有別於二乘的解脫道;至於佛菩提道中所修三界愛現行的斷除—斷除我見與我執,就通於二乘的解脫道,稱為大乘通教之法。這樣函蓋圓滿了,才能夠成為 佛陀所說的道與法。

那我們再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道還有另一層意涵,就是要循於正規之理,也就是要有德才能稱有道。先說在世間法中有很多種道,行俠仗義、替天行道,那叫作俠道。還有五術,就是山、醫、命、卜、相,也稱之為道,例如看風水,會觀山看水,可是如果收人錢財,卻去破壞人家的地理風水,人家就會說這個人沒有道德;他有這個技術而沒有道德,就稱他是有術而無道。道是正面的,光明的心行,而技術純粹只談技術面。如果有術而無道的話,他就不談道德,也不管後世的果報好或不好,就只看這一世有沒有利益;山類的風水師是如此,醫術也是如此,算命、卜卦的,以及看臉相、手相、骨相的也是如此。所以有術的人也得要有道才行,下一世就可以有好果報;若是有術而無道,下一世就沒有好果報。道與術應該兼而有之,也就是要有德,若是有術而無道德,就會被世人所看輕。

同樣的道理,來到佛法中學的是三乘菩提之道,是無所得的實相智慧與解脫生死之道;可是如果學了三乘菩提的目的,是要謀取錢財、謀取眷屬,或者謀取名聲、社會地位,這個人其實是愚癡人,因為他變成有術而無道的下等人了。他學成以後知道三乘菩提該怎麼修,然後用這個法去謀取世間利益;本來修學三乘菩提是要出離世間,結果他運用三乘菩提的實證來謀取世間的利益,那到底是上升還是下墮呢?當然是要下墮了,因為他已經迷失於三乘菩提。當已經在三乘菩提上有所實證之後,應該是繼續往前進發,而繼續往前進發所應作的事情,應該是今世利、後世利,也就是對後世的道業也是好的。如果實證了三乘菩提之後,落回世間法中去求財色名食睡,去求世間的名聞利養,那是反墮於世間法中,那就是後世不利,這時就說他的道心退了,他其實是只有乾慧而不是實證三乘菩提的人,那麼也是今世不利了。

雖然他還有三乘菩提的實證,可是那實證已經變成他的知識,只成為知識而沒有智慧與解脫的實質;他的智慧與解脫的功德並沒有現前,所以反墮於世間法去追求,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有術而無道。他如果道心堅固,就依於三乘菩提之道,不論法或者次法都繼續往前去修行,那就有道也有術。也就是說,術就是方法,菩薩必須有道德也有方法,否則若是有方法而無道德,那就是退轉的人。本來是轉依於三乘菩提的智慧來安身立命,結果卻因為貪著人間的五欲而退轉了,回到世間法財色名食睡裡面打滾,那就變成有方法而無道德。

那麼 佛陀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這是說這些無量無數的菩薩摩訶薩們都在學習 世尊所說的道,也在修學 世尊所說的三乘菩提勝法,這樣才叫作學習道與法。所以道有技術面,偏在心性的改正上面;法也有技術面,偏在方法的實踐上面。總合起來能夠使人心性向上提升,就稱為道,而法即是實修的次第與方法;所以道是提出一個終極目標,法只是一個層次又一個層次的細節。那麼有道也有法的人,他利樂眾生的時候不計較自己的世間利益,而是純粹去付出,那就是有道也有法。

如果有法可以傳,但傳法時卻一定要求學人供養,學人若沒有作大供養,就不肯傳法,那其實是不利於自己的。就像密宗那些人都是這樣,不論傳個什麼法,就一定要有多少錢供養,而他們傳的法是什麼呢?也許只跟你傳一個咒語,把那個咒語相應的打手印也告訴你,身印怎麼安住也告訴你,但是傳給你這個咒,要價臺幣五十萬元,若是另一個咒,要收費一百萬元臺幣;可是喇嘛們傳那個咒法,是真的可以利益眾生嗎?答案是不行!這就表示他們既無道,亦無法,因為那只是藉著鬼神感應而已!可是藉著鬼神感應來達成所求的目的,將來得要回報鬼神啊!萬一將來沒有能力回報的時候又該怎麼辦?或者將來鬼神所求的回報不如其分,那時候該怎麼辦?這是喇嘛們自己也不知道的。結果持咒的人三、五年內一時解決了問題,然而後面呢?鬼神要求回報的時候,他作不到,那時更大的問題就來了。像這樣的傳法者跟受法者,雙方都是今世、後世無益,所以那就是無道亦無法。

那麼有道也有法的人,該怎麼傳法?一定要把如實的人天道,以及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加以一一宣說,要如實解說而不是曲解了來說,也不是誤會以後隨便亂說。並且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傳法的時候,「法」以及為實證法所應修的「次法」全都要傳。聲聞緣覺道的次法是「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以及「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佛菩提道的次法就是六度波羅蜜多;這些次法都要說明,不能只傳法而不傳次法。如果只傳法而不傳次法,那就會有過失。

而至於法,我們可以從聖 平實導師的書上讀出來,那如何在次法上同樣可以修集到福德,這就是我們親教師們要教給諸位的地方。如果諸位這方面也能學好,那你們就可以快速具足法與次法;法與次法具足的時候,那您的道業進展就會非常快速。所以在學法的時候,越精明、越靈光的人,往往在佛菩提道中越吃虧,因為他們只看到世間法以及法的本身,可是他們沒有看到佛菩提道裡面應該修的次法,因此他們的今世利、後世利,就被自己所耽誤,這就是我們學佛菩提道的時候,為什麼要談到道與法的緣故。

因此在佛菩提道裡面,道與法兩者都必須要兼顧,不能單單注重於法的實證,而不注重於道的次第修習,如此也是無法實證法。也就是說,法與次法應當互相配合。那麼 世尊這時說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無量無邊,都學習 世尊所傳的道與法;表示這些人對法與次法全部都在修學,不是單單只要法。

那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集就為大家說明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願您:身心安樂,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