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18集
由 正慈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述著的《法華經講義》這部書來為大家說明。
上一集說到 世尊回答 彌勒菩薩的請問,而宣示告知法華會的大眾,說這些從地踊出的無量無數阿僧祇的菩薩摩訶薩們,是 世尊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後,才開始教化、調伏他們的心地,令他們發起佛菩提道的堅固意願。這些菩薩們都是在娑婆世界之下的虛空中住,對於諸經典已能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那麼他們是怎麼樣在修道的?
世尊接著開示說:「慈氏啊!這一些善男子們『不樂在眾多有所說』。」這是說他們在大眾之中平常都是靜默的,他們很少處在大眾之中。一個修行人若老是喜歡處在大眾之中,那麼想想他的目的是為何?不外乎攀緣!為了要顯示他的證量很高,那跟著眷屬就會有很多,這其實就是攀緣心。攀緣的目的不過是一個炫耀,可是攀緣和炫耀並不能使證量有所提升,也不能消除性障,不能發起或增進禪定;所以一般的情況下,應該離開喧鬧,好好為眾生作事、好好精進用功,這才是菩薩行者所行之道。
所以這些菩薩們都「不樂在眾多有所說」,那他們都在做什麼呢?「常樂靜處,懃行精進未曾休息。」他們始終都愛樂住於安靜之處,在沒有人打擾的地方,很努力精懃地在修行,從頭到尾都不休息。那諸位會不會覺得,這樣不是很苦嗎?其實不會。只要心不苦、身就不苦,而且他們的身不同於我們人類這種粗糙物質之身,是類似色界天人之身。只有人類之身打坐久了才會覺得痠,若是到了欲界天,打坐再久都不會痠,因為欲界天人的色身,已經沒有痠以及病等等這些毛病存在。所以生病只是人間才有,因為人間這個身體就是會跟細菌相應、會跟病毒相應、會跟疲勞痠痛等等相應,可是從欲界天以上的天身,就不會有這個問題。那我們既然受生在人間取得人身,當然就會生病,這也是正常的事。
而他們住的是超過欲界天的境界,因為他們「亦不依止人天而住」。所以我們不用替他們擔心說:「那他們修行很苦喔?每天努力精進修禪定,他們的腿不是痛死了嗎?」不會的,因為他們住的境界不是人間的境界,也不是欲界天、色界天的境界,他們是住於 釋迦如來應化的一個淨土世界;他們在這個境界安住努力精進,不依止於人類的境界,也不依止天界的境界而安住。而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常樂深智,無有障礙」,始終都是一貫不變地愛樂深妙智慧;當有菩薩演述勝妙的佛法,不論那個法有多深,他們跟著去聽了就會懂,不會有障礙,這就是他們的果報。
這六萬恆河沙數的菩薩摩訶薩,每一位菩薩摩訶薩的眷屬,或有六萬恆河沙、或有五萬恆河沙,或有四萬乃至一萬恆河沙,也有獨自一人而無眷屬的,當然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一定可以聽聞到正法。除了 佛陀化現為化佛來說法,平常就是由六萬恆河沙數的大菩薩們,為其餘無量無數恆河沙數的菩薩們說法。他們聽法時不但不會有所障礙,而且還常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他們不樂於諸羅漢之法,也不樂於諸緣覺之法,而是樂於諸佛之法。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瞭解到,傳授阿羅漢和緣覺的法門是只有在人間,那為什麼不在欲界天、色界天傳授聲聞緣覺法呢?有兩個原因:第一、會出生在那邊的人不會是聲聞種姓;另一個原因是,在欲界天、色界天為眾生演說四聖諦、八正道,他們不容易相應。例如假使到欲界天去為天人演說二乘菩提的苦、空、無我、無常之法,不一會兒天人們都走光了。因為他們會想:「我們在這裡明明好快樂,你為什麼老是說苦?」他們享樂都來不及了,哪會靜下來聽什麼是苦、空、無我、無常,所以二乘法只適合在人間說。
原則上,非人間的淨土世界裡,大約都是演說諸佛之法,因為聲聞緣覺的智慧,他們無法理解和相應。那色界天為什麼也不列作弘法的主要範圍呢?因為凡是會生到色界天的人,都是愛樂禪定境界,所以他們喜歡的是單純;大家可以一念不生,住在定中一會兒就好幾天過去了。色界天中好幾天,那可是人間多少年呢?還真不好算,所以為了讓道業能快速進展,還是不要生到色界天會比較好。因此諸佛世界必須要另外施設淨土,讓不喜歡人間和天界的菩薩摩訶薩們,可以安住修學;而這一個娑婆世界下方虛空施設出來的淨土,就是在攝受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因此說,這些菩薩們永遠都是樂於諸佛之法,他們不想要聲聞緣覺法。因為如果想要聲聞緣覺法,到人間來聽聞 釋迦如來說完了,一世實證就可以取無餘涅槃,何必到那邊去住?但他們就是要住那裡,這是為了求得諸佛如來究竟完整的佛法,所以他們就在那邊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接著經文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懃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妙法蓮華經》卷5〈從地踊出品 15〉)這時 世尊想要重新宣示這個道理,就用偈來說:「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這是說:「慈氏菩薩!你們應當要知道,這一些大菩薩們從無數劫以來,就已經在修學熏習佛菩提的智慧;並且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都是我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有情,由我教化他們,令他們發起大道之心。」
這就是說,這些菩薩摩訶薩們,並不是 世尊在這一世才度來的,而是過去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的過程之中就已經度他們了,所以是從無數劫以來他們就在修習佛智慧,都是 釋迦牟尼佛所化度的,並且教導他們不要發二乘菩提之心,要他們發大道心。大道有別於小道,那麼以三乘菩提來講,二乘菩提之道就是小道。二乘菩提之道既然說是小道,那麼外道修學的那些法門叫什麼道?只能說是非道。因為不能得解脫,更不可能有法界實相的智慧,所以當然叫作非道。也就是說,佛菩提是偉大的成佛之道,既然是大道,當然不可能是小法,所以不可能在一世之中就能全部成就;假使一世就能全部成就的,你就不會覺得它很珍貴了。
佛菩提之所以常常要強調三大無量數劫,也是在強調它的珍貴,強調它的至高無上、無與倫比啊!所以真正偉大的成佛之道,它的實證標的是絕對無法被毀壞的。我們就以人的意識來說,意識不論修到多微細的境界,都是可以暫時被中斷的,例如悶絕以及睡著無夢,這兩個時候意識中斷了,等到醒來,意識才重新現前;還有入兩種定中,意識也是中斷的,就是無想定與滅盡定,等出定了,意識才又現起;最後一種就是正死位,意識當然斷滅,要到下一世投胎,才會有新的意識生起。可是這個如來藏金剛心名為阿賴耶識,誰都沒有辦法毀壞祂,也永遠終止不了祂的運作,所以這個金剛心才是偉大的成佛之道所應該求證之標的。
如果以生滅的意識覺知心,想要作為將來成佛時的果地心,那就表示他在因地的所悟是錯誤的,那他就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佛菩提道。而 世尊這幾句話是在告訴我們,這一些菩薩們是無數劫以來,一直在修學佛智慧而不修學二乘菩提小法,都是 世尊無數劫以來,不斷地教化他們,不斷地觸發他們堅固的大道之心,永遠不會退轉。
「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世尊接著說:「這一些人都是我的兒子。」這在說明什麼?說明他們最少都已經入地了,要被 佛陀認定作兒子,真的不容易!表示這一些大菩薩們全都已經入地,也追隨 世尊很久了。那如果是六萬恆河沙數眷屬之首的那位菩薩,會已是幾地菩薩?所以一位大菩薩統帥六萬恆河沙數的已入地大菩薩,也有一位大菩薩統帥五萬恆河沙數的大菩薩,像這樣子,這些統帥六萬恆河沙數的大菩薩們,總共就有六萬恆河沙數之多;想想看,世尊實在是好命,有這麼多兒子。所以 釋迦如來不是只有地球上這麼幾個兒子,是有數不盡的兒子。
然後又說:「這一些兒子都依止於這樣的世界,在這些世界裡面都不攀緣,永遠都行於頭陀之事。」所以他們在那邊,不會到處去化緣,他們修頭陀行,用不著金錢;並且那裡也不需要飲食,不需要買衣服,那是一個淨土;他們常行頭陀事,他們的心志就是愛樂於安靜之處,捨離大眾憒鬧、精進修行。有很多大眾的地方,聲音就會很吵雜,現代一般的佛教道場,一坐下來總聽見左鄰右舍都在講話,講個不停,很吵鬧,所以要開始講經前,大磬要很用力敲;但在正覺講堂敲引罄的聲音都很小,大家全都清楚聽到了,就知道和尚要講經了,這是因為大家很安靜,不必敲很用力,這就是正覺的門風。那麼正覺這個門風其實就是如來的門風,因為如果比丘、比丘尼眾喧鬧的話,如來是會趕人的。所以這些菩薩們的行儀就是「捨大眾憒鬧」,當然也就「不樂多所說」。
釋迦如來接著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懃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這段 世尊先說:「從地踊出的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們,這些人都是我的兒子,他們學習我的道和我所教授的法,白天與黑夜一直都很精進,目的是為了追求佛道的緣故。」那麼這裡說「如是諸子等」,這些菩薩摩訶薩他們都有智慧的威德,福德的威德以及神通的威德,所以都是大菩薩,都稱得上是 佛陀的兒子。我們想想看,能夠當佛的兒子是非常殊勝的,因為那代表已經進入初地了,入地了才算真的當上佛的兒子。所以即使是已經完成解脫道實證的聖者,在今生就能出離三界生死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們,他們都還當不上,因為還未具有佛菩提道的實證。
那麼佛菩提道的實證,需要經歷哪些過程才能入地呢?首先要修行一劫,乃至鈍根的人要修一萬大劫,才能具足十信位;十信位圓滿之後,進入第一大阿僧祇劫正式開始學法,須要一一經歷三十個階位。先到第六階位過完了,也就是第六住位的菩薩,已經能夠伏除能取與所取,這樣就得通教的初果斷我見了;接著再求明心,明心後就是開悟,進入第七住位,稱為真見道位;這對二乘法來講已是個聖人,然而在大乘法中只得個賢人的美稱,還不能稱為佛子,還得要再努力去奮鬥,把後面相見道位的別相智都熏習完成,接著還要有頂級的三果,必須是中般涅槃的實證者,然後發起了初分的道種智。
而這些實證的背後,其實是要有廣大的福德作支持,也就是於護持正法與救護眾生上面是無私無我的付出,那麼所得的福德,於相對應的實相智慧與解脫道智慧就得以親證了;但這時還不能入地,必須還要發十無盡願,一直發到增上意樂完全清淨,在無盡的未來際絕不入無餘涅槃,這樣佛陀才會承認說你是祂的兒子,所以被佛陀承認是兒子,這真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只要被佛陀承認是兒子,以後寫書、寫文章都可以自稱佛子。那麼我們瞭解了佛子的真實內涵之後,對於他們是如何在修道的就容易理解了,這部分就留到下集再繼續聽 世尊的開示。
這集就先談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願您:身心安樂、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