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的淨土

第017集
由 正慈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述著的《法華經講義》這部書來為大家說明。

上集說到 世尊回答 彌勒菩薩的請問,而宣示告知法華會大眾,這些從地踊出的無量無數阿僧祇的菩薩摩訶薩們,是大家往昔所不曾見過的;世尊是在這個娑婆世界成佛以後,才開始教化他們,令他們發起佛菩提道的堅固意願。

這就顯示出諸佛如來的智慧力與功德力不可想像!大眾真的應將心量放大,不能只看 釋迦如來在人間弘法四十九年的表相。因為應身佛是可以化現無量無數化身佛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當然所度的眾生亦是無量。不說如來,其實三地滿心菩薩就已經有能力發起意生身,到千佛、萬佛世界去隨緣度化有情;那麼再往上,一地勝過一地;所以對諸佛而言,變出化身去度無量眾生,是稀鬆平常的事。

關於地上菩薩的境界,我們上集已有說明三地住心與三地滿心,差別就已經很大了;而十地之中每一地又都各有不同現觀的境界,然而這一些現觀的實證也是少有人知!古時有無著菩薩聽聞 彌勒菩薩所說,把十地的境界記述在《瑜伽師地論》裡面,還有 玄奘菩薩也寫在《成唯識論》裡面,可是到末法時代都已經失傳了,這些現觀的內涵已經沒有人知道,連這一些現觀的名稱也都沒聽過,更不要說去解釋它,直到 平實導師出世弘法才講出來。那麼從這裡來看,佛陀所說諸佛的境界就值得信受了!就好像以前 平實導師剛出來弘法時,講出如來藏的妙義竟沒有人相信;經過 導師不斷加以宣揚、闡釋,廣泛地註解,而且配合著見道報告逐漸披露出來,所以佛教界漸漸相信了;然後又加上有人自以為是地出來否定第八識正法,結果否定不了,因為 平實導師把更勝妙的正法寫出來證明為真,那麼佛教界才終於篤定信受如來藏妙法才是真正的佛菩提道,卻已經是正覺弘法二十年後的事了。

諸位想想看,光是弘揚明心與見性,在多元化社會的臺灣都已經這麼不容易,前後得要歷經二十年的努力奮鬥;而這還只是見道位的功德而已,都已經這麼困難了,何況諸佛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因為連等覺、妙覺菩薩都無法想像的境界,當然就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信受的;然而如果願意信受並且是從深心之中發起信心來,就顯示出是善根深厚的人!

世尊這裡說:「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世尊說:「我在這個娑婆世界示現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後,教化和開示引導這些菩薩們,也調伏了他們的心,使他們能夠安住於佛菩提道中,對佛菩提道發起了堅固勇猛的心智。」所以 世尊教化這一些菩薩們,是在這個世界示現成佛之後,才開始教化,並且引導、開示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在實證上面更加增上,發起真菩提心。接著說:「這一些菩薩們都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之下的虛空中住。」這在告訴我們,娑婆世界並不是只有人間這一種汙穢的國土。

我們先來說諸佛世界有四種佛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淨土。以娑婆世界來說,三賢位的菩薩在人間和一般人類所住的是凡聖同居土,阿羅漢的心境中所住的就是方便有餘土;入地了以後住在人間時,既住在凡聖同居土裡面,同時也是住在實報莊嚴土;那麼 釋迦如來所住的就是常寂光淨土。又例如極樂世界,一樣有四種淨土,極樂世界下品下生到下品上生的人,這三等人所住的是凡聖同居土。為什麼是凡聖同居土?因為從下品下生到下品上生的人,將來蓮花開敷而離開蓮花以後,聽聞兩大菩薩的音聲說法而實證了佛法,接著繼續進修,所得證量最高可到初地。初地菩薩就是聖人了,再過不久以後將會轉入實報莊嚴土中。那麼未到初地,以下的人都只在三賢位中,所以下品生人所住的淨土就是凡聖同居土。

那麼中品生人呢?中品生人所證的都是聲聞果,沒有菩薩果;既然是聲聞果,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諸佛方便施設而演說的解脫道,對於真實法沒有實證,也就沒有實報莊嚴可說了,那他們所住的境界就叫作方便有餘土。因為那一種淨土境界只是諸佛如來的方便施設,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同樣施設了這種聲聞人的淨土,讓聲聞種性的凡夫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可以證果和安住下來。他們所證的不過是斷我見、斷思惑、斷除我所執,並不是佛法中的究竟實證;這只是諸佛如來對聲聞種性的人所作的方便施設,所以他們住的是方便有餘土。

諸佛如來本意不是要他們一直住在這個淨土中,因為那只是個方便施設的淨土。那為什麼是有餘呢?因為他們還有餘惑未斷,也有餘智待證;那因為他們在方便有餘土中的壽命無量,沒那麼快就捨報;所以 阿彌陀佛就會找機會為他們演說大乘法,讓他們慢慢熏習、慢慢轉變心性,最後還是會成為菩薩種姓,長時間以後也可以一起紹隆佛種。所以中品生人所住都是方便有餘土。

那麼從上品上生到上品下生的人都是菩薩種姓,這些人將來都可以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心境,是以實相智慧所住,這就是實報莊嚴土;因為所證的是真實報身!哪個真實報身呢?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藉著 阿彌陀佛的加持,他的身量可以無邊廣大,智慧勝妙而可以來往十方諸佛世界,每天都能親承諸佛如來而禮拜、恭敬、供養、受法,到了下午再回來極樂世界中承事 阿彌陀佛。至於極樂世界常寂光淨土,就只有 阿彌陀佛所住了。所以極樂世界也同樣具足四種淨土,不只 釋迦如來的娑婆世界有四種淨土。

那麼這裡還有一點要瞭解的:上品生人花開見佛,悟無生法忍,住於實報莊嚴土;中品生人花開見佛,悟無生忍,證得聲聞果,住於方便有餘土;下品生人花開時見不到佛,只能見到 觀世音與 大勢至菩薩的化身說法,修習很久以後所證最高是初地,一般都是在三賢位中,他們所住的是凡聖同居土。所以極樂世界有很多凡夫,就是下品生人,那些凡夫們花開之後離開寶蓮花大宮殿,也住在極樂世界中活動。那麼請問諸位:這三品生人,一類住實報莊嚴土,一類住於方便有餘土,最後一類住在凡聖同居土中,是不是極樂世界被切成三層,給這三品人分開來住呢?不是的!其實全都在一起,這三品人也是可以相見。所以這三種淨土,其實是依他們各自不同的智慧與心境而施設不同的名稱。

因此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也是一樣;至於能不能相見,就看雙方有沒有緣!可能相遇了卻錯過,因為不懂得判斷賢聖,落在表相上,這樣就是沒有緣。如果有緣,在極樂世界一個凡夫,也可以見到實報莊嚴土的諸地菩薩;如果沒有緣,那就怎麼樣都見不到。而我們在娑婆這裡是一樣的道理,古來有人住於方便有餘土,捨壽後就離開人間;也有人住於實報莊嚴土,有更多的人住於凡聖同居土,都是跟著 釋迦如來修學三乘菩提,世世不離三界。

然而時至今日末法時期,人間要看見方便有餘土,已經很困難了;但還是有機會讓方便有餘土開始出現及增廣,是因為有很多人讀了聖 平實導師所著的《識蘊真義》或是《阿含正義》,努力把心性降伏下來得到定心,然後又去觀行斷了三縛結,於是人間又有方便有餘土了!所以我們這個地球上,現在也已經有三種淨土,而 釋迦如來仍然在娑婆世界其他的星球繼續示現八相成道;至少我們求 佛或是向 佛請示時,也還可以感應到,顯然這地球上也還有常寂光淨土,所以也是四土具足。

如果再談到整個娑婆世界,那就有百億人間、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百億四王天等等,那就不可以排除還有其他淨土的存在,所以看不見的不表示就不存在。但一般人往往都要先證明是存在的,才會相信;比如科學界都想要用科學儀器檢驗,才願意相信,但儀器只能檢驗色陰物質的法,例如心電圖、腦波等等,儀器可以檢驗一個人的覺知心是惡毒或清淨嗎?不行啊!更何況世出世間的如來藏,更無法檢驗。

所以檢驗菩薩有沒有開悟的事,當然不能夠用儀器檢驗。另一方面,學術界也有一樣的問題,想用學術研究來檢驗佛法,問題是佛法不屬於學術,佛法是唯證乃知的;開悟的境界不是學術研究者所能猜測的,更不是他們所能管轄的,因為開悟實相以後有沒有般若智慧,並不是學術界所知的內涵或範圍。同樣的道理,其實每一個世界不管是純一無雜的清淨土,或是像娑婆這種既是淨土同時也是垢穢土,同樣都是有四種淨土,因此不知道的人就不能把它輕率地推翻。

那這裡說,這一些菩薩們住在娑婆世界下方的虛空中,也許有人想:「有沒有辦法證明呢?」這就同樣落入一些世俗人跟學術界的想法一樣,因為這不是人間未證者所能理解的範圍;但不能因為不能理解、不能證實就把它推翻。而我們依照 佛陀的教導,從斷我見、斷三縛結到斷除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以及明心、見性乃至無生法忍,這樣一路走來,至少這些大家所曾經歷過的、實證過的,佛陀都沒有騙我們。那麼為何 佛陀所說而我們眼前還不能證實的,就一定要把它推翻?因為 佛陀沒有騙過我們啊!所以這裡 世尊這麼說,我們就應該依於至信和仰信來信受。等到哪一天我們有能力去娑婆世界下方虛空拜訪那些菩薩摩訶薩們,那時再來說我們已得證信了,也就是實證上的信受。

接下來 世尊又說,這一些菩薩們,「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這並不容易!「於諸經典」能夠「讀誦通利」,這第一步就不簡單了。因為能夠讀誦而且能通利,表示對這一些經典已經有如實理解;可是如實理解,還沒有辦法舉一反三!如果能夠再深入加以思惟分別,就可以舉一反三,那時由他來為別人解說經典,大眾一定可以獲得很大的利益,因為已經不是依文解義;可是能夠如理「思惟分別」的時候,也還會有缺點;因為有時往往漏掉了許多重要的法義,沒有辦法為大眾詳細演述,就會是大眾的損失了。

而這一些菩薩們很不簡單,不但能「思惟分別」舉一反三,而且可以「正憶念」,也就是正確的憶念,不會記錯;凡有讀誦就能夠憶念,不會錯謬也不會遺失。可是「正憶念」的根源是什麼?就是勝解。也就是這些菩薩對 釋迦如來所說的諸法,都能夠如實勝解,而且能夠為人細加演說,所以他們的「正憶念」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

這就是說,這一些菩薩摩訶薩的智慧和神通境界,目前我們不能想像,那我們為什麼要相信呢?因為 佛陀沒有騙過我們!佛如此說了,我們就該如此信受。因為從初信位開始,到完成十信位,接著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進入初地、二地、三地,到三地滿心為止的境界,已經證明是可證的;平實導師都已在書中說明其中所該修習的內涵及完成的現觀境界,表示都是可以實證的。因此,至少到這裡為止 佛陀都沒有騙我們,那麼後面我們所不知道的,佛陀說了以後我們何需懷疑呢?根本不需要。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要如實信受 世尊的所說。

那麼我們瞭解這一些菩薩以後,接著應該要知道他們是怎麼樣在修道的,這部分就留到下集再聽 世尊的開示。

這集就先談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願您:身心安樂、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