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11集
由 正倖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我們要依聖 平實導師的 《法華經講義》內容來說。
我們接續經文:【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妙法蓮華經》卷5〈從地踊出品15〉)
法華會上在場的四眾菩薩摩訶薩,因為 佛陀神力的緣故,看見了「從地踊出」的諸菩薩摩訶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之中。而這一些從地踊出的菩薩摩訶薩眾中,有四位導師:第一位導師名為上行,第二位導師名為無邊行,第三位導師名為淨行,第四位導師名為安立行。這四位菩薩摩訶薩,在這無邊眾生之中是「上首唱導之師」,他們代表從地踊出的無量菩薩摩訶薩們,在這些大眾面前各自合掌,仰觀 釋迦牟尼佛而這樣子問訊說:「世尊!少病少惱不?安樂行不?所應度的眾生,容易受教嗎?會不會令世尊產生疲勞呢?」這樣問訊完了,這四大菩薩就以一首偈這麼說:「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是否沒有疲倦呢?而且諸眾生接受您教化的時候,是不是很容易呢?有沒有令世尊因為教化眾生而生起疲勞呢?」
其他本來就已在座的四眾菩薩摩訶薩們,由於 佛陀神力加持的緣故,看見「從地踊出」的無量恆河沙數菩薩眾,遍滿了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之中。這得要 佛陀的神力加持才能看見,否則單是想要看見一個娑婆世界的所有菩薩摩訶薩們,就已經瞧不見了;因為這得要三地滿心之後,才能遍見這一個娑婆世界的所有菩薩摩訶薩們(編案:未滿三地心無法遍見,除非是戒定直往菩薩)。這些菩薩摩訶薩們不是人類這樣的肉身。「從地踊出」的菩薩們數量就有六萬恆河沙數,他們遍滿虛空!「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即使是戒定直往的二地滿心菩薩,所能看見的只不過是一千個佛世界,還是看不盡的,因為這些菩薩們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的虛空,得要靠佛加持,才能夠盡數皆見。
這些菩薩眾無量無邊,主要是由四位導師: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共同率領這些菩薩眾,四位菩薩的行止就以這四種為主,所以攝受這無量無邊的菩薩摩訶薩們的時候,他們是分工合作:一個人專門教導大家如何往上進修一切善法,一切佛法無不修學,要讓大家往上行;所以他教導給大家的就是一切佛法,凡是菩薩所應學習的智慧,他就次第往上一直傳授,所以被稱為「上行菩薩」。他是讓大家知道佛法有多麼深、多麼廣,不是狹隘的,不是侷限的,不是割裂的,而是全面性的無邊深廣佛法。他一一教導大家,讓大家不會得少為足,可以繼續往上修進。
第二位導師菩薩摩訶薩叫作「無邊行」。無邊行屬於次法,教導大家要修種種菩薩行,一切次法無不修學;這不是專在佛法的修持上面前進,而是無量無邊的菩薩行都應該修行。這位「無邊行」導師教大家要精進,無量無邊的種種次法都應該修學,要很努力精進才能叫作菩薩萬行。菩薩不論什麼善行,全都要去行;只要對自己的道業有利,對眾生有利,對正法的弘傳有利,就要努力去作,都得要精進。
第三位是「淨行導師」。「淨行」是要修梵行,修清淨行,把自己的心地修行清淨,就是在心地上面去作垃圾掃除,每天都在作掃除的工作。要掃除的不清淨法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把三界愛的現行掃除掉,第二個階段是要掃除三界愛的習氣種子。在第一個階段是要把我見、我執、我所執掃除掉,讓心地清淨,這就是「清淨行」。我見的掃除沒有問題,但我執可就難了。佛世的阿羅漢們,有的人是聞法當下斷盡我執,有的人是聞法之後得法眼淨,然後到閑靜處思惟,過一會兒來向 佛陀報告斷盡我執了。有人是思惟到第二天、第三天,來向 佛陀報告斷盡我執。他們來到 佛前,向 佛陀禮拜之後就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自己向 佛陀稟報。佛陀有時候會勘驗,有時候沒有勘驗就直接認定了——因為已經確定他沒有問題,有時會勘驗是因為他曾經有一些遮障,譬如慧力或定力不很好,就要再勘驗一下:「你如何已得阿羅漢呢?」於是他就要說明他的觀行過程,最後結果是如何,然後 佛陀給予印證:「是啊!你是阿羅漢!」但這只是除掉三界愛的現行。
關於現行,還有一部分,就是我所執。有許多人連我所執都還具足存在,例如貪愛法眷屬、名聲、錢財,甚至都還貪愛煙酒,竟敢自稱是阿羅漢,都是因中說果的大妄語人。所以,我所的執著範圍很廣,內我所是屬於我執裡的一部分,而我所執最主要的是外我所,例如財、色、名、食、睡。這是針對一般世俗人來說,若是從修行人來講:名聲、道場、徒眾,這三個就很難斷除了。而淨行菩薩卻是專門教人家,趕快把這些現行給斷除掉。
我們是行菩薩道的人,當然要趕快斷這個執著!彌勒菩薩來人間成佛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證阿羅漢了,現在至少也要證得二果;至少應該要薄貪瞋癡,因為 彌勒菩薩來人間成佛的時候,你就是要證四果的人。三界愛的現行是必須要趕快斷,彌勒菩薩下來人間成佛時,就是你應該斷盡的時候了。如果能夠在這一世斷除五下分結,證明解脫道法義都是如實可證的,那也是一分大功德!這是清淨行的第一個部分。
第二部分的清淨行,是要斷除三界愛的習氣種子,這是第二阿僧祇劫要作的事。如果現在就有人說:「我已經在斷習氣種子了。」那代表他宣稱入地了。習氣種子的斷除,是在現行斷除以後才能斷的,現行還沒有斷除而空言他在斷習氣種子,那叫作誇大其辭!也是因中說果。所以這個階段雖然不必斷習氣種子,但應該要努力斷除現行。對我執的現行、我所執的現行,都要努力去斷,才能夠修清淨行,否則就不是梵行了。這第三位導師菩薩,所教的就是怎樣斷除種種的習氣種子;這一些菩薩摩訶薩們全都是大菩薩,現行早就斷盡了,他們要斷的是習氣種子。
第三個層次的清淨行,叫作異熟愚。異熟愚純屬無始無明,跟習氣種子無關,非煩惱障所攝,所以跟三界愛的現行無關。這個部分通常是要隨於 佛陀修學,因為異熟愚是太深廣的法,所以八地以後都隨同諸佛修學。淨行導師菩薩的傳授,我們就把它定位在現行的斷除以及習氣種子的斷除,這都屬於三界愛。
第四名導師菩薩名為「安立行」。假使你是菩薩摩訶薩,當你出來弘法時,必須要依於如來藏,講了總相之後還要講祂的種種別相,別相講完了還要講祂的各類的種子,然後講解祂的一切種子,也就是一切功能差別,這就必須要有很多種的「安立」的法行,才能夠利樂眾生。
例如 釋迦如來在人間示現成佛時,祂先作了一些安立:該如何為眾生轉法輪?於是施設了五時、三教。接著先從華嚴時來講,從人間講到天上,所有的成佛之道概說,第一時就頓時全部講完。接著第二時講聲聞教,就是三教中的第一教;為大眾演說如何證二乘菩提,教導弟子們親自證實「人類修行可以超出三界」——超過諸天天主的境界。這是第二時第一教的聲聞緣覺教,就是四阿含諸經中所記載的二乘菩提。第三時就講第二教,也就是般若教,宣說大乘佛法中的實相法界,把實相法界的總相、別相一一演說。這樣安立了以後,接下來再講第四時的唯識教,就是第三教而函蓋方廣,讓大家可以在第三時第二教的般若教中證悟後,深入於如來藏的諸法功能差別之中,去一一現觀、一一證驗。
這樣把佛法經由這四時三教說完了,最後進入第五時,作一個圓滿的收攝,所以先講《無量義經》,以一法說無量義,就因為一個如來藏具足函蓋了一切諸法;這樣講完了,也只是在法上講的啊!而十方諸佛的真實境界相,大家還是不明白的,所以最後講了這部《妙法蓮華經》,把諸佛如來的不可思議境界,以及諸佛如來所有境界全部攝歸於第八識如來藏中,這樣為大家說明出來,這就是第五時的法華時;又稱為圓教,因為《法華》演說完了,就把所有佛法全部圓滿了;這才終於圓滿了五時三教,整個佛法就全部演說圓滿。這就是一種安立!如果沒有這樣施設安立,一開始就講《法華經》,大家都不懂,完全不明白,眾生都無法得利,所以必須要有種種的安立。但不能因為有種種的安立,就說這些安立出來的諸法是虛妄不實。
就好像對於恐懼斷滅的眾生,安立如來藏之教,令其趣入大乘菩提。這當然是個安立,遇見了恐懼斷滅的眾生,你這樣教導他,他就很容易接受。若是那些喜歡流轉的眾生,沉淪於欲界愛的眾生,你就告訴他:「人身或者天人之身都很難得,而且很容易失去;想要長保人身或天人身,必須持五戒、修十善。」這也是安立之教!但不能因此就說這個安立教虛妄,因為這是修學佛道的基礎,持五戒行十善,永遠都是修學解脫道的基礎。如果這些聽得進去了,再告訴他色界天有什麼境界,如何修證;無色界天是什麼境界,又是如何修證,它們的優劣如何。全都告訴大家,這也是安立之教,因為那也是佛法中的一部分;雖然那只是人天善法,卻得要這樣安立施設,讓眾生次第走進來,否則一般眾生都走不進三乘菩提中來。
如果成佛之道以總共五十三樓來說,等覺位是第五十一樓,妙覺位是第五十二樓,那麼第五十三樓就是佛地。如果以一棟五十三樓的大樓來講,你如果把十信位完成,就到了第十樓;如果把第十住眼見佛性完成,就是第二十樓。會外那些學佛的人們,他們有多少人完成十信位了?大多數人都還沒有。因為對於大乘的佛法僧還沒有具足信心,所以無法信受大乘勝義僧所說的法。沒有具足信心的時候,還會再退轉。
來到正覺學法,讓大家怎樣搭乘電梯一直往上去,就是我們的安立施設。為了這個目的,我們的安立施設,就是開闢出一方最肥沃的、最廣大的福田讓大家種,種了這個天下最勝福田以後,福德增長非常快速,這也是安立方便。接著再施設功夫,讓大家從無相念佛入手,然後轉進練成動中看話頭的功夫,成就了動中的未到地定;再施設三乘菩提正知正見的次第,一一教導大家;然後再施設戒法,讓大家受菩薩戒而有所遵循;再施設禪三精進共修,快速提升大家的道業,這都是安立啊!如果不是這樣安立,大家的道業增長如何能夠這麼快速?所以安立的目的是為了利樂眾生,為了被教導的菩薩眾可以快速生起種種自利利他的方便善巧。「安立行菩薩」摩訶薩就是教導這些道理,教導大家如何安立各種權巧方便,使得廣大眾生可以在他們的教導下迅速提升。此外,法與次法應該如何安立呢?這位「安立行」導師菩薩就這樣子教導大家如何次第安立。
在這四位菩薩導師的教導之下,大家的道業進步當然非常神速。因為有四位導師輪著教,第一位教你如何快速上行;第二位教你要具備無邊行,可以廣大的收集福德;第三位教你要修清淨行,讓你心地快速清淨,道業也會跟著快速進步;第四位教你安立行,讓你知道該怎麼樣修安立行。當你有很多方便善巧的時候,就能夠利樂無量無邊的眾生,那麼你的福德也跟著快速增長。這些菩薩們真的有福報啊!有四位導師菩薩為上首,共同來教導這一些菩薩眾;大家都承受了他們教導的利益,所以說這四位菩薩在這一些大眾之中「最為上首」。他們同時也是「唱導之師」,這四位菩薩分工合作,攝受六萬恆河沙數的菩薩摩訶薩,以及由六萬恆河沙數摩訶薩再轉授給更多的徒眾們,所以這四位是「最為上首」,也是「唱導之師」。
這四位菩薩在大眾前,合掌瞻仰 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說:「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集我們就談到這裡。
祝您:色身康泰、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