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16集
由 正超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視頻弘法節目,這一季所講的主題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二)」,這一個系列當中,法義要旨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法華經講義》作為藍本,再加以進一步論述當中義理。這五集的範圍,各位菩薩可參考第十二輯154到253頁,歡迎各位菩薩能繼續熏習這一乘圓教清淨了義、究竟圓滿而無上微妙的《妙法蓮華經》。
上一集說到第二法,這個「安樂行」中之「不樂說經典過」,也就是不樂於演述經典中的過失。這一集我們繼續來說明,因為每一部經典都有它宣說的因緣跟對象,佛陀要講那麼多的經典是因為各有不同的聽眾,這些聽聞不同勝妙法的聽眾層次與因緣都是不同的,他們所須證的法義層次也是不同的,所以要講很多種不同的經典。世尊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各有它的時空背景,各有它的聽眾的法緣差別,因此不可能一部經典圓滿一切佛法。如果只有閱讀一部經典,而要從其中要義找出經典的過失,都是可以找得出來的,因為沒有一部經典是具足圓滿三乘菩提的。譬如《般若經》,如果有人說:「般若經典都沒有講到一切種智,沒有辦法使人成佛,怎麼能夠說它是成佛之法?」我們可以這樣去責備般若系的經典嗎?這樣責備有道理嗎?這是沒道理的!因為我們說法時一定要有其層次和次第,不能夠一開始整個一部就包含了三乘菩提,不可能是這樣講經,否則眾生是無法實證三乘菩提的。所以說法要依照眾生的因緣,既是針對五濁惡世的眾生說法,我們就必須要有次第的宣說。必須要先在第一時,以《華嚴經》把整個佛道的內涵具足宣說完畢,之後眾生在聽聞最粗淺的聲聞解脫道時,就沒有誹謗的理由可以來講說法者,否則眾生會誹謗:「佛陀當初講《阿含》時還是不懂《般若》,所以只能講《阿含》。那個《般若》是後來才知道的!那佛講《般若》的時候其實不知道《唯識》,那是三轉法輪一切種智,那時佛陀還不知道,是後來才知道講出來的!」為了眾生會造下這樣的惡業,佛陀必須先講《華嚴》。而《華嚴經》是從初信位一直講到佛地,整個都講完了;這是從人間講到天上,全部都講完了之後,接著才在人間開始演說聲聞解脫之道,就是最淺的《阿含經》中說的解脫道。即使是這樣,都還會有人誹謗。所以,世尊可以用一部經典去函蓋一切佛法而具足宣講出來嗎?不可能啦!除非 世尊教導的,就像是 文殊菩薩在海龍王宮講的,都是為了八地以上諸菩薩們講,才不會有人誹謗。因此一定要施設方便,依照次第廣設方便而為眾生宣說,當然不可能一部經典就能函蓋三乘菩提一切法。
這意思是說,為人演說《法華經》的菩薩法師們,都不能從經典裡面去找過失出來講說:「哎呀!這部《阿含經》真的不究竟啦!怎麼可以說是阿含?這個應該不是佛說的啦!」等等這些言論是不可以說,否則他就錯了。我們可以定義三轉法輪諸經的各自位階,但不應該否定這些經典,說它們不究竟。因為 世尊必須要方便施設,先讓眾生證得解脫果,所以宣講聲聞解脫道時,當然不可能函蓋般若與唯識增上慧學。當大眾實證聲聞菩提以後,心中有了極深厚的信心說:「我確實是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了。」當他確定了這一點以後,知道「我生已盡」而可以出離三界生死苦了,就會說:「佛是實語者、不誑語者。」所以 佛陀接著說《般若》,他就願意接受了;乃至於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佛的佛菩提道,他也就聽得進去了,否則誰能相信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就的佛菩提道呢?這樣先後次第的宣講三轉法輪,才能夠把完整的佛法全部講完,最後再用《法華經》來收攝圓滿。所以不能夠在閱讀經典的時候,心裡面想:「這部經典也不夠圓滿,不能具足所有三乘菩提。」因為根本找不到一部經典是圓滿具足三乘菩提的。也就是說,要先施設五時三教,然後以三轉法輪的次第說法,最後再用《法華經》把這三轉法輪所有的經典都函蓋進來時,才能說是圓滿,這時候才能稱為圓教,也就是以《法華經》來圓滿一切教法。所以,說法時一定要有次第,要從二乘菩提的經、律、論三藏教開始,也就是要講聲聞、緣覺菩提;一定要先從這三藏教開始講,然後為了度化眾生成為菩薩,才講通教之法,教大眾不要入無餘涅槃,要繼續利樂眾生,成為通教的菩薩,但是真的有解脫果可實證。然後教他們以解脫果來起惑潤生繼續受生,廣行菩薩道,這就要教導大眾如何實證般若;大眾實證般若以後,就成為別教菩薩。在成為別教菩薩以後,接著教他們怎麼樣可以入地;那入地以後,教導他們怎麼樣具足十度波羅蜜而能夠成佛;這些都教完了,然後再用《法華經》收攝圓滿三乘法教,這才能稱為圓教。所以佛教在判教裡面才有藏、通、別、圓四種法教的說法,要這樣子施設次第演說三乘菩提,才能夠圓滿一切佛法。沒有單單一部佛經可以圓滿全部佛法,所以不能夠去尋找經典的缺失說:「這部經典不圓滿,那一部也不圓滿!」以這樣偏斜的知見來看每一部經典時,都不會圓滿的。可是當我們把每一部經典把它聚合完整來看,次第井然,佛法就圓滿了!最後就用《法華經》來含攝一切佛法,都收攝在《法華經》之中,這樣佛法就全部圓滿了。所以閱讀經典時,不應該尋找經典的過失。
可是這裡「經典」二字是指什麼呢?是指佛教的經典,還是外道的經典呢?當然指的是佛教的啦!你不可以面對那些附佛外道創造的佛經時也說:「欸!不可以講經典的過失。」那就叫作顢頇。所以外道創造了假的佛經,他們也是套用了佛經的方式: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然後講著講著就講出了外道法。也有一貫道創造了《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一開始也是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達摩城……」,結果這部偽經裡面講什麼呢?竟然說「佛陀」還會跟中國人一樣拆字欸!拆字只有在中國裡面才有的東西,那偽經裡面竟然還說:「左撇為真,右捺為正。」還在跟你這樣子拆中國字,難道 世尊當時也講中國話、寫中國字?拆字是在什麼地方最常用?就是在路邊的算命攤啊!結果這種民俗文化竟然也混到中國佛門的經典中,如今也有佛教的寺院在倡印。各位菩薩!您說這樣的經典,究竟是佛經還是外道偽經呢?當然是外道寫的偽經滲入到佛門裡面來了,就像密教部的《大日經》、《金剛頂經》,以及《蘇悉地羯羅經》等,全部都是附佛外道創造的偽經,都不是佛經,那竟然也被日本人編入《大正藏》中。那我們知道了以後,就應該為大眾辨正清楚。但不應該像呂澂一樣妄評《楞嚴經》,把真經妄判為偽經。所以「不樂說經典過失」的前提是指真正的佛經,外道經與偽經都不函蓋在內;若是混入佛門中的偽經,則是一定要一一加以舉證詳細破斥的。
接著說:「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這就是說,同樣是佛門中說法的人,他說的法若是正確的,就不要為了名聞利養或者眷屬的緣故去批評說:「某甲法師喔!他那個人最愛錢了。」那意思就是暗喻說:「你們不要去親近他,親近我就好了。」那有時候也會講:「那個某乙法師喔!他最喜歡人家恭敬了。你見了他,先禮拜再說,其他的都別講了;拜完了以後,趕快奉茶或是奉水果什麼的,他就高興了。」那若是雙方都這樣同樣在弘揚正法,那這樣子說就很不好,這就是在比高下了,這個比高下是很不好的。也就是說,對於其他演述正法之師,不應該去說他的好惡、長短,縱使他真的貪財,你也不要講,何況人家並沒有真的很貪財啊!那眾生將來知道了,自己體驗到了,眾生自然不會去供養。你自己若是真的不貪財,別人是否貪財的事,你就無所謂了。又譬如說,有時候又會說:「某乙大師最喜歡罵人了!」像這一類的評論其實都不好,因為他喜不喜歡罵人,大家都很清楚。愛罵人的人,大家都會自動跟他疏遠,你也不必去講。縱使剛來親近的信徒不知道,不必多久,他們也會知道,用不著你去說他們。所以,同樣是在正法之中,不必去說他人的好惡或者長短。假使某一個法師很會攝受眾生,那他就故意把它舉出來講,而且講得酸溜溜的,講說:「哎呀!你不知道喔,他是多麼會攝受眾生喔!所以他的眷屬一大堆,你都不知道!」這聽起來好像沒有在誹謗他啊,可是口氣酸溜溜的,那意思在講說什麼呢?是在暗示說:那個人就是喜歡聚集眷屬啦!人家聰明的人一聽就知道,那人家馬上接著就會想:「我知道了,原來你怕眷屬跑到他那裡去,才會這樣子講。」聰明的人一聽就懂了。
所以「好惡」與「長短」,這方面屬於人身攻擊的身口意行部分,我們就不要去講它。如果他有好處,你想要讚歎,那乾脆就直接讚歎,不要讚歎得酸溜溜的;那他如果有不好的過失,那當面就跟他講,不要在背後去眾人面前講他。這就是「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換句話說,就是不要作人身攻擊,假使對方所說的法義是正確的,我們可以讚歎,不可以否定,否則否定是有因果的。如果對方的法義是正確的,我們說他講錯了,其實是我們誤會或者故意貶抑,那我們是有過失的,這樣的人就不適合講《法華經》,這樣來講《法華經》的時候就會出問題。
我們在宣講《法華經》的時候,怎麼樣才可以得到「安樂行」呢?首先就是「不觸忤眾生」,讓眾生聽《法華經》時心中是很歡喜,心中沒有壓力,心裡面就會知道說:「不管哪一次去聽你講《法華經》,都不會被你當眾指責。」他心裡面就可以聽得很歡喜;他聽得很歡喜,你講《法華經》時就安樂了,因為不會被破壞,不會被扯後腿。那你出來弘法,來為眾生講解《法華經》,不論講得多麼勝妙,講得多麼難可思議,眾生都會相信,也都會信解,那你攝受佛土就成功了。這就是當你在演述《法華經》時應該要作到的「安樂行」的地方,也就是「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也就是說,凡是佛法中的說法之師,我們不要對他們作人身攻擊。那如果他所說的法義正確,我們也不該當眾說他說法講錯了;即使他說錯了,也不應該當眾說他錯了。這個是 佛陀給我們的聖教。我們以前在寺院中常常看見牆壁上貼著六個字:僧讚僧,佛法興。各位菩薩有沒有看過呢?有啊!這個意思就是說不要互相攻訐。佛門裡面自己罵自己,是自亂陣腳,那外道要滲透就很容易。但是「僧讚僧,佛法興」這六個字,有它的大前提:假使有人戕害眾生的法身慧命,並且誹謗壞法,那我們就不能讚歎他。例如 佛說:「意識是意法因緣生,非常住法。」可是有人偏偏與 佛唱反調說:「意識卻是常住的。」那時我們還要不要僧讚僧呢?不行囉!又如 佛說:「開悟是證第八識如來藏,現觀如來藏的真實如如法性。」凡是佛弟子都應該讚歎這樣的說法;可是有人卻說:「證如來藏的說法是自性見外道的邪見,要懂得緣起性空才是證法。緣起性空之後,有細意識常住不滅,所以不是斷滅空。」那這個就是應成派中觀裡面印順派的標準說法,他們這樣子說那就是佛法,反而把真正的佛法—如來藏妙義—否定了,然後把弘揚如來藏妙義的真正菩薩貶抑為自性見外道,這時各位菩薩還要不要僧讚僧呢?不要啊!因為你不能再讚歎了,你再讚歎他,就變成壞法的行為了。所以「僧讚僧」本身是正確的,是說人家所說的法義是正確的,要在這個前提下來讚歎。即使他的說法有些錯了,但他只是依文解義,並沒有否定正法,那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也都應該要讚歎。所以即使你去聽別人講經說法的場合,當他為人解說五陰、十八界、如來藏,你明知道他講的是依文解義,有些地方他是說錯了,但至少他是在維護正法、是在弘揚正法,但是尚未實證所以不得不依文解義,那你絕不能當眾指責他,只能在沒有旁人的地方,私下當面告訴他,否則他以後要怎麼樣繼續弘揚正法呢?這才是「僧讚僧,佛法興」的真義所在。
接下來就是「不要輕慢諸餘法師」,一切演說正法之師,我們都不要輕慢。那什麼叫作「法師」呢?在《阿含》中 佛說解脫道的聖教裡面,其中「法師」是說:「何謂法師?為人演說色陰虛妄,應該要厭離、要滅盡。」這樣說的人,才是 佛所說的法師;對於「受想行識虛妄,應當要厭離、要滅盡,不應當貪愛受想行識。」這樣為人演說的人,才是真正的法師;佛陀一向都是宣說這樣的聖教。如果主張說:「粗意識、細意識、平常的意識,都是常住不滅的。」這樣的人能不能稱為法師呢?顯然不能。依照 佛陀的聖教,這樣的人是外道,不能稱為佛法中的法師。不管他有沒有剃頭,不管他的頭上有沒有燙戒疤,有沒有受過三壇大戒,都一樣,都不是佛法中的法師,都是外道法師。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