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宣講《法華經》之安樂行處(二)

第108集
由 正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視頻弘法節目,目前導讀的主題是以 蕭平實導師著作《法華經講義》為藍本。

我們接續上一集所說,如果我們能夠依於法、行菩薩行,符合這個「菩薩行處」時,心裡面不會畏懼,就敢在「後惡世」以「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是經」是什麼?就是如來藏《妙法蓮華經》「此經」,也是《心經》主說的心——如來藏真心。「此經」無形無相,是科學儀器無法測出的。「此經」的經義是很難解說的,因為我們不跟大眾一般講諸法緣起性空,卻說有一個常住法;那些聽不懂的人,他們一聽這句話,就扣一個帽子說:「你是常見外道,所以有常住法。」然而,這不是常見外道法,其中的差別在哪裡,我們很清楚。

佛陀在《楞伽經》中,也預說後世眾生的心想,早已經與 大慧菩薩對話解說:【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佛陀清楚解說,祂說如來藏不同外道以意識心所想像的我,未來以及現在的菩薩們,不應該錯誤的落入「我見」之中而執著。佛陀所說的如來藏,是第二轉法輪中廣說的不生不滅、中道空性心;也是於最早期四阿含經中,處處有說之涅槃本際、萬法本源、一切法之實際,世出世間一切法,皆依本際如來藏之空性及有性而生。涅槃、法身真如都是如來藏的別名,涅槃是依真如不再有三界受生的現象而稱為涅槃;也不是離開如來藏而有涅槃可證,所以涅槃絕不是死後成為斷滅空無。世出世間一切法,法相有生滅,而其本際、根源從來不滅,亦無有生。所以一切法滅已又能再出生,此能生一切法的真如,即是法性,即是如來藏,就是「此經」。

《楞伽經》經文中還解說,佛法中所說的解脫三昧:空、無相、無願,還是依於本際如來藏而生,有大乘如來藏法之三三昧,以及聲聞法之蘊處界三三昧。聲聞法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終歸於空——五陰無常空、十八界無常空、六入十二處空。由於空,因此無有相貌,無相則無所願求,於是心得止息;心止息的緣故,捨壽之後不再起心,則無有我;無我的緣故,不再有未來世三界我受生,是名解脫。

而大乘菩薩法所說如來藏之三三昧,是依於藏識空性——無有形體,故說為空;空的緣故,所以無相。意識證知此空性的緣故,確認意識自己之無常空,以及緣起性空,也確認藏識空性的本無所得,所以其意根心無願求,得證解脫。

佛陀所說的如來藏法門,甚深微妙,假使沒有真善知識的次第教導,如何得以瞭解呢?我們依經論,也能如實為人詳細解說,而對方聽了無言可對,只能默然而受。當然,我們心中沒有怖畏之心,可以為人演說《妙法蓮華經》「此經」。但是要為人說此經的時候,菩薩們應入的行處以及親近處,就得有講究了。經文中,佛陀提醒應入的行處是說,有一些忌諱是不應該去觸犯的,就是要常遠離國王、王子、大臣、高官,乃至其他的兇險戲者,包括旃陀羅、外道、梵志等。就是說,要講「此經」得要遵守「菩薩行處」,不該去攀緣世間的權位高官、富商;還有那些「兇險戲者」,是說他們的威儀是很不好的。例如屠宰漁獵者、特種行業的人,因為生活環境不同,應對行止的方式也與一般大眾不同,習氣種子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流注出來。若是親近這一類的人,人家會說:「你身為菩薩,應該是修行人,為什麼會跟這種凶狠的人在一起呢?」所以那一些殺豬宰羊的人,菩薩們都不應該親近。

那麼外道也不能親近,因為眾所周知:物以類聚。若菩薩修行人是跟外道混在一起,就等於在認同那些外道。不論佛門內或是佛門外的外道,都不該親近;他們若是嚮往,可以來親近我們,可以藉機度化他們,但是我們不應該主動去親近他們。除了這些外道以外,就是「不親近增上慢人」。佛法中,增上慢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通世間法的禪定上面未證言證;第二個層次是在佛法中,在三乘菩提中未悟言悟,都是增上慢。還有一種增上慢,就是他自己在實證的果位上判斷錯誤,以為自己證量很高,變成增上慢。之所以會犯如此的過失,最主要是因為無知——就是無明,又稱為愚癡,全然無知於佛法的真實內涵,又因為福德不夠,沒有真善知識的指導,或者不肯跟隨善知識修學所致。

經典中,佛陀屢屢教導,相信諸位也都耳熟能詳,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所說:【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我們修行菩薩道,需要如何累積最基本的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都得仰賴真善知識的開示引導;因為佛法世出世間的智慧,歸屬於不思議法,尤其解脫生死所依之軸心——第八識如來藏,此生命實相,亙古至今,仍然是現代尖端科技尋思不解的探討主題,唯有依於 佛陀的智慧,使令有緣、有福德的佛弟子,方能有因緣觸及如來藏識的內涵。親近善友列為第一,也正是世間法中師長們諄諄告誡︰物以類聚、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老生常談,也出現在佛典之中。各位菩薩!我們回想看看,當初會接觸佛法、接觸正覺同修會,進而共修、接受三歸依、菩薩戒等等,最初始,是否也是善友親眷的因緣,逐次接引而修學至今?

再回來說,佛陀偈中提醒,還有一種人不能親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那些貪著於小乘經、律、論的學人,都不應該親近,因於他們是聲聞種姓。為什麼 世尊特地用「貪著」兩個字?因為這些人都是沒有實證佛法的凡夫,無有佛法智慧上的功德受用。若是在聲聞法三藏上有所實證的修行人,都不會有貪著,他們只有認同小乘三藏而無貪著;而「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卻會用小乘三藏來抵制大乘三藏。這一兩百年來,從日本發端,接著就是台灣鼎鼎有名一位某某導師與之相應;接著就是松本史朗、宇井伯壽、袴谷憲昭,這三人一直在倡導「大乘非佛說」,就是一項事實。

日本這些沒有斷我見、在佛法中全無真修行、沒有實證者,他們依著表面文字,作學術研究《阿含經》時,畢生鑽研,自然會執著於自己的專長,會用《阿含經》來排斥一切大乘經典。他們極力主張「大乘非佛說」,也大力主張「如來藏是外道神我思想」,因為他們對《阿含經》很貪著,對大乘經呢,是不瞧在眼裡的,因為他們不懂真實佛法核心如來藏的勝妙意涵。他們認為大乘經典都不是 佛陀親口講出來的,認為只有《阿含經》「原始佛法」,才是親耳聽聞 世尊所說的真正佛法,以後的大乘經典都是日後再發展出來的,不是 佛說,以此而尊阿含、貶抑大乘。所以如果我們說《阿含經》不究竟、不了義,屬於初轉法輪的基礎佛法,他們會很生氣。如此公然違背事實而亂講「大乘非佛說」,使中國佛教的大乘法被研究學術的非修行者無根貶抑,流風所及,正法就會漸漸消滅、無法弘傳了。

正覺同修會 蕭平實導師是有真修行、實證的善知識,當然需要對治這佛法存亡的大業,於2009年寫出《阿含正義》共計七輯;書中所引用、列舉《阿含經》的內容,廣為證明四大部《阿含經》根本就是一次結集完成的,也證明《阿含經》的內容,許多其實是大乘經的義理,而被聲聞人結集錯了;因為聲聞人聽不懂其中的大乘法義,沒有念心所,只聽懂其中跟二乘法有關的部分,他們結集起來就變成二乘經典。事實上,有許多大乘經的法教,聲聞人是跟菩薩們同時聽聞 佛陀演說大乘法的。如今 蕭平實導師將《阿含正義》寫出來,如實徵引經典內文公開流通,誰能反駁呢?

所以那些貪著小乘三藏者,他們特別排斥的是第三轉法輪的唯識增上慧學經典,對於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倒不怎麼排斥。因為他們誤會《般若經》,以為《般若經》的內容講的是一切法空,與《阿含經》講的蘊處界緣起性空是一樣的,都是講一切法空,實在是嚴重誤會了經典。《般若經》講的是:「此經」真實不虛,而「此經」所生的諸法緣起性空,「此經」又對諸法沒有任何執著。所以這一群「貪著小乘三藏」的人,道道地地都是誤會小乘經、律、論等三藏的凡夫,他們排斥「此經」真如心。由於全然無知於第八識如來藏妙心真實存在,這一些人最具體的表現就會是:尊阿含、貶大乘。

再說三藏中的律藏,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大乘律,另一個部分是聲聞律。聲聞律就是「比丘戒、比丘尼戒」,附帶的「八關齋戒」等等;本質為別解脫戒,是依「五陰身」而受持之解脫戒,只有一世,不是成佛之道應受的正解脫戒。那菩薩的戒律是什麼呢?就是菩薩戒,是依如來藏而受持。菩薩戒一受永受,我們這一世受了,就算下一世沒有受,戒體也還在,因為菩薩戒有犯無捨;包括《優婆塞戒經》,也包括《菩薩瓔珞本業經》,都屬於「菩薩律」,這才是成佛之道中所應該永生永世受持不捨的正解脫戒。

貪著小乘律的時候,就會曲解大乘律;若曲解大乘律,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就會綁手綁腳,很多事情就不能作,很多不該作的事情他就敢去作。例如有某一個大師說法錯了,誤導眾生,菩薩要去救他,那就寫書說明他這裡錯、那裡錯,結果人家竟然用聲聞律指責,說寫書者是在謗僧。可是這個謗僧的聲聞律,在菩薩道中的摧邪顯正、救護眾生的事相上,是用不上的,這反而是救護大師以及救護他座下的廣大群眾的大功德,正符合菩薩戒;這跟聲聞戒完全不同,只有依如來藏受持的菩薩戒,可以陪著我們一直到達佛地。

我們說明到此,下一集再繼續和大家分享。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康,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