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宣講《法華經》之安樂行處(三)

第109集
由 正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視頻弘法節目,目前導讀的主題,是以 蕭平實導師著作《法華經講義》為藍本。

我們接續上一集所說,菩薩戒跟聲聞戒完全不同,只有依如來藏而受之菩薩戒,可以陪著我們一直到達佛地;聲聞戒卻只能陪五陰身這一世,所以聲聞戒是才一捨壽戒體就不在了,那這樣的戒能夠陪著菩薩修行到達佛地嗎?不行。只能陪一世而已,所以應該是屬於別解脫戒。而且,若要是依照聲聞律去行菩薩道,三大阿僧祇劫之中,很多地方都會窒礙難行,使菩薩們無法具足修行菩薩道。如此,我們再說一個事相問題。如果有一位居士捨壽時,請求一位法師幫他剃度,幫他授戒,請問諸位:這位捨壽居士的僧寶身分成不成立?不成立。因為聲聞戒只有一世受,是依五陰身存活而受,那他是死了再受,根本沒有戒體啊,完全沒有!顯然那位法師及居士,都還不懂聲聞戒是盡形壽受,不是盡未來際受。

同時,菩薩戒判定犯戒的依止,是依造作者之「根本、方便、成已」的事實狀況,來判定方便與成已究竟是罪或是功德,全看根本與所作的事實。若是所作的方便、成已都顯示出當初是救人;救了很多人,當然得依根本來確定是功德或是罪惡。菩薩律是這樣的,我們才有辦法行菩薩道直到成佛;而這個盡未來際受的菩薩戒,會陪著我們一直到成佛。戒律的精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是從菩薩行的因地一直到佛地都不會改變的。所以真正有證果的聲聞人,一定不敢否定菩薩戒,也不敢推翻菩薩戒,更不敢用聲聞戒來規範菩薩戒。只有貪著小乘三藏的學者,沒有真正悟入大乘法而只是解悟的人,才會尊聲聞律來貶菩薩戒。

接著說小乘三藏的論,聲聞人結集的《阿含經》中說是「雜藏」。經藏、律藏、雜藏,叫作小乘三藏。比方說《俱舍論》所說,只在聲聞法解脫道範圍內涵,談不到菩薩藏第一義諦,也不可能違背菩薩藏,否則就一定會違背佛法解脫道的正理;有真實開悟且具備道種智的菩薩,才有能力作這樣的判定。所以說,貪著於小乘三藏的學者,即使在善知識幫助下明心了,當他不肯被大乘善知識攝受的時候,他會以聲聞律來規範菩薩律,也一樣會用聲聞藏來破菩薩藏。

最後作一個小總結:為什麼要遠離貪著小乘三藏學者呢?這就是指遠離「僧衣崇拜」。僧衣本身沒有過失,示現聲聞相的菩薩們也沒有過失,問題出在僧衣崇拜的人本身心態的問題。崇拜僧衣的人有兩類:一種是他自己穿著僧衣,另一種是沒有穿僧衣的信徒。問題在於聲聞凡夫僧們認為佛法就只有解脫道,最高只能證阿羅漢果,阿羅漢就是佛。所以他們認為「只要穿起僧衣,身分就是在一切人之上」,認為出家了就是僧寶,從來不談大乘菩薩的五十二階位,也不承認有如來藏,當然不承認人們都各有八個識;他們不承認大乘佛法,也認為這五十二階位的實證是後人所建立,不是世尊所建立的,所以佛法的實證,總共就只有初果到四果,以至於每當有人送正覺同修會的書給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說:「我們不讀居士寫的書,我們不讀在家人寫的書。」這就是僧衣崇拜,他們只看重那一件僧衣;至於僧衣崇拜的根源在哪裡?在於不懂三乘菩提,不懂佛法的真實內涵。佛陀為什麼在重頌之中,還要特地講這一句?正是教我們不要親近這種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這類人就是一個崇拜聲聞法、崇拜聲聞律、崇拜聲聞經的人,他們不懂三乘菩提,當我們宣講《法華經》妙義時,他們聽不進去。所以這一句聖教簡單地說,就是要遠離僧衣崇拜的人,因為那是聲聞種性的人。

世尊接著說,要遠離的還有這幾種人:「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這是講出家菩薩或者出家的聲聞人。有許多比丘、比丘尼破法、破律儀戒,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例如他們這樣說法:「大乘非佛說。大乘法是佛陀入滅後,後代的弟子們長期集體創作出來的。」又說:「沒有第七識與第八識存在,那只是經中的方便說。」又說:「第七識跟第八識是後來佛法有所演變,然後才產生出來的。」

事實上,當他們這樣說的時候,已經是「謗菩薩藏」的重罪成就。因為菩薩藏的根本就是第八識,這樣否定大乘法所依的根本,同時也否定二乘法根本的第八識,「謗菩薩藏」的戒罪——這是最重罪,已經成就了。還有一種要遠離的人叫作「名字羅漢」,也就是說他的果位名稱叫作阿羅漢,可是他的本質並不是阿羅漢。諸位菩薩!一般大眾不懂三乘菩提,只會看表相;我們親近了這類人,等於我們在表相上是認同他們的修證。接著再說,還有一種人也不能親近:「比丘尼好戲笑者。」也就是說出家以後成為比丘尼了,可是她一天到晚的行誼喜歡笑鬧,跟世俗人沒有兩樣;對於這一類的比丘尼,也是應該要遠離,免得被人誤會我們認同她們的行為。

還有要遠離的就是:「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古天竺的環境背景,女人歸屬於男人的財產,男人隨時可以把妻子賣掉,所以那時的女子是很沒有安全感,於是會產生兩種現象:第一種就是「深著五欲」,能夠得到好的享受,就儘量追求享受,雖然有因緣會信佛,只是停留在信仰階段,不會真修行。另外一種就是「求現滅度」,因為她根本沒有任何五欲可說,雖然有因緣學佛了,但她還是窮困,很努力又辛苦,依舊三餐不繼;由於日子很難過,一心只求解脫生死、想求滅度。我們若親近這樣的眾生,等於在變相鼓勵大家,要求取現生、現世的滅度,會產生這一種暗示的作用。然而《法華經》講的,不是鼓勵大眾求自己解脫生死的道理,《法華經》說的,是我們要永生、永世、永劫,在無量無數劫、盡未來際要去利樂眾生的,乃至成佛以後,還是繼續再利樂眾生,沒有休止,永無盡期。

以上所舉出的這一些人,如果他們是以好心主動而來,想要聽聞我們演說的《法華經》佛菩提道的內容,那菩薩們應該接受,因為他們願意來聽說佛菩提,表示菩薩們還有機會轉變他們的心性,他們如果轉變就會有很多人得到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要以無所畏懼之心為他們說法,但是心中「不懷悕望」;是不懷世間財利的希望,還是藉機可以把大乘佛法帶進來,這就是菩薩的方便善巧。可是卻要從另外一方面懷著希望,希望他們可以迴小向大成為菩薩;但是菩薩對世間法上的利益不懷悕望,這就是菩薩的安樂行處。如果我們要為人如實演講《法華經》,一定要遵守這個行處,若不能遵守這個菩薩行處,演講《法華經》的時候將會誤導眾生,因為眾生都是看表相。

此外,還有一部分的菩薩行處得要注意。經文中說:【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妙法蓮華經》卷5)這是說,對眾生說法時,不應該對眾生施行上中下的分別法,不要分別眾生是要來求有為法或者無為法、實法或者不實法,也不要分別來求法的眾生是男人或是女人,或者等級差異看待;說法菩薩應該住於不得諸法的境界中,轉依真如對世間諸法不知不見的境界,這就是 佛陀所說的菩薩行處。只要有求法者他有那一念愛樂大乘法,菩薩就應該要教他;要設法轉變他,使他從定性聲聞轉變為菩薩,身為菩薩就應該要不捨一切眾生。菩薩性不是人人本有的,菩薩性是一世一世熏習、長養,最後才能具足的。若有人從聲聞種姓中迴心過來,菩薩性剛剛萌芽,我們要給他養分、要鼓勵他,有包容性;因為成佛之道的根本依——第八識如來寶藏識,是每一位眾生本自具足,皆是平等平等。所以宣講《法華經》的菩薩自心所住的境界,心中是轉依如來藏的。菩薩僧團中沒有男尊女卑,也沒有女尊男卑這回事,全都一體平等;因為菩薩法是「不得諸法不知不見」的,證悟菩薩是轉依如來藏的。從如來藏的立場來看,沒有一切法可說,也無男女、六塵的分別;對聽法者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行上中下法」。所以,菩薩「初親近處」是要注意威儀,可是這些威儀,是為了弘法的事相而作的施設,但是菩薩自心的所住,是因為「不得諸法」也是「不知不見」,所以「不行上中下法」,也就不區別「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這樣才是「菩薩行處」。

讓我們再引一段《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2,世尊開示:【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三乘者,示地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來說三乘者,說法相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來說三乘者,說人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來說三乘者,示少功德,知多功德,而佛法中無乘差別。何以故?以法界性無差別故。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三乘者,令諸眾生悉入如來諸佛法門,令諸眾生漸入如來大乘法門;如學諸伎,次第修習。」】佛陀於此經文中解說,諸佛如來以三乘菩提的前後淺深,不同次第的階段開演佛法,就是方便施設的法門,讓各種不同根器的學佛人,能夠先進入佛法之門,再逐漸深入經藏。如同世間法上的各種謀生技藝,由淺入深、熏聞串習,最終能夠使令所有眾生,都能進入如來大乘法門,三轉法輪所依止的軸心第八識如來藏,是萬法本源,眾生本自具足成佛的本質;體性恆、實、堅住、不變異,萬法依此而開展、出生。此段經文中,佛陀解釋「以法界性無差別故」,是說佛法的根本體性、本質,沒有三乘的差別。而諸佛如來演說三乘菩提,是在顯示學佛者的前後階段證得的心性境界,以及佛法中菩薩行者、聲聞行者、緣覺行者的不同心量,智慧功德、福德差異,是在呈現修行者本身的進程,強化增上的懸殊,並非是佛道三乘有差別。

各位菩薩!我們能夠在親近處,以及這個依止處上面去如實履踐,我們行菩薩道對《法華經》的宣講就可以順利無礙,該怎麼講就怎麼說,不必顧慮太多,諸佛示現人間,施設次第漸修的三乘菩提方便法門;佛陀在《法華經》中闡述,最終意旨是要使令眾生都能進入 如來大乘法門唯一佛乘,以之成就佛道,廣利有情。我們說明到此。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康、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點擊數: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