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說此經

第89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今天子題是「廣說此經」。

我們來看經文以及相關的解釋。這一段說到是《法華經》的〈勸持品〉:【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此經。」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淺薄,瞋濁諂曲,心不實故。」】(《妙法蓮華經》卷4)

這一段是在說明,有五百個阿羅漢們,然後還有數千位學、無學的聲聞人,他們雖然都已經得到 如來的授記,可是他們對於在這個世界要繼續待下來護持這個法,廣宣這個《妙法蓮華經》是有猶豫的,他們沒有辦法來接受這樣的任務。他們想的是:「我如果到其他的清淨國土,那邊的眾生比較好攝受,比較不容易像這地方的人,人多弊惡,而且有很多瞋和慢。」你都很難以說服他們來聽聞這個法,更何況是叫他們要如實修行。他們心裡面想的可能是如何來應付我們的講法,所以不是真正的願意誠心向佛道來修學;因此雖然有三乘菩提的妙法,對他們來說是沒有辦法接受的。

所以這些人,這些在座的佛弟子們,他們想的是:「那我不如就到其他世界,我也願意像藥王菩薩他們的發願,願意廣宣這個《妙法蓮華經》。」因為這部經實在是太難得了!尤其我們從法界來說,只有應身佛才會宣說《妙法蓮華經》,所以不是一般化身佛可以說這部經的。因為化身佛祂們都要來到這應身佛的地方,所以祂們不會特別來宣講這《妙法蓮華經》。然後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得阿羅漢心生猶豫,他們也覺得說:「我雖然被如來授記了,我將來確實是可以成佛,可是那到底會在這世界上發生什麼狀況呢?」他們不清楚。他們評量之後覺得說:「雖然這末法時間不是很長,正法、像法也都很短,可是我還是不要待在這裡。」即使這時間很短,他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夠堪受,這樣的眾生給予的種種的誹謗、侮辱等等,所以就只得作罷!

那經文主要的意旨就在談,這世界為什麼稱為「娑婆」?因為這世界是一個堪忍的世界。可是這樣看起來,眾生受的是業道的果報,所以他業道果報都是一些不可愛的異熟果;那來這邊的眾生,實際上也沒有經過很好的修學,然後因為業力出生在這裡,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沒辦法堪受這樣的果報。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稱為「娑婆」呢?「娑婆」是因為在這裡的 佛世尊和菩薩來立名的。因為從菩薩角度來說,攝受眾生就是攝受佛土,不管眾生是多麼難以對治,只要他們還願意學一點,那就有機會。那也不可能說,一個世界全部都沒有人要來學嘛!既然有人要來學,那他某一個程度還算是可以尊師重道,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尊敬的很少,那也算是有尊師;即使對法的敬重也很少,也算是有一點敬重,所以就可以攝受他們。

那至於其他大部分的人,如果沒有辦法接受,那他們自然就會離開;就算是他們在其他地方作種種誹謗,那我們只要不要特別去挑釁他們,不要特別招惹他們,只要他們不要危害到正法、破壞正法流傳,去籠罩眾生、害苦眾生,讓眾生法身慧命受到剝奪,那我們也可以不用理會,因為總是有種種的邪法在這個世間橫行。所以菩薩就願意繼續待下來。即使是有的菩薩,他會因此而受到他自己以往心性上的缺失、性障影響而下墮,可是他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埋怨諸佛世尊或佛菩薩讓他到這裡來。因為他下墮的時候,還是想:「我心性不好,是我自己造成的,這不能夠怪佛世尊沒有憐愍我。」因此他自然就會懺悔。那也因為懺悔的功德力,加上他以往素行在佛菩提道的修學,他也能夠很快地脫離這個惡趣,在這個末法中繼續攝受眾生、繼續行佛菩提道。

所以菩薩在這個地方,不說他是完全無有畏懼,因為真正的無有畏懼,實際上是到了入地的時候,這四種畏懼就離開了,然後就不怕這個世間如何。但是一般三賢位的菩薩,雖然有這樣的(四種)畏懼,但是因為歸依三寶的信念驅動著他,以及他的願力驅動他,所以他會從其他的世界來到這裡,繼續地護持這邊的正法;乃至隨著這個因緣,然後為這個時代的眾生種下發菩提心的種子,所以這樣的情操、這樣的菩薩志行,是很令人讚歎的!這種情況下,我們相比於這些聲聞,那我們就知道他們實際上也是菩薩,可是他們的志氣受限於他們有些的聲聞習氣;所以他們今天才曉得「原來他們不是退席的五千人那樣的定性聲聞人,而是真正的菩薩」。只是說他的習氣還是免不了就會先考慮到自己,並沒有在佛菩提道修學穩固,來這邊護持正法,真的是太冒險了。

那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在這邊娑婆世界如果是要修學這個法,它變成說,你一方面是聽佛菩薩的這種教誨,然後根據經典來修學;然後同時你也在利益眾生的時候,累積自己的種種福德資糧,因此這樣是不可偏廢的。不能說只修福德,然後不修智慧;不能只利益眾生,然後沒有依照佛菩提道、佛菩薩的囑咐,然後自己的功課也沒有修學。所以在佛菩提道是一起兼具,然後這樣穩定地一直往前的。雖然即使在娑婆世界,看似功德性,你沒有辦法透過自己修學那麼多的時間,因為這地方有很多的惱害,乃至天魔、煩惱魔、生死魔種種;這樣的話,來作這種惱害的時候,自己也還有五陰魔,所以不容易得到許多看似可以立竿見影的進步;但實際上,這進步已經在其中了,這些都會慢慢地展現出來。

尤其娑婆世界的修行,我們單單說自修,在這裡能夠一日一夜八關齋戒,他功德就勝過在極樂世界修學一百年。我們都知道極樂世界一天,就等於這邊一大劫,就是說在那邊過一天,這個賢劫就整個過去了。這樣情況下,那邊修學一百年,就一百乘以三百六十天,所以這樣算是一個大劫。那你再除以一天,一天總共有八萬六千四百秒,你除下來就可以知道說,一秒到底會經過多少劫;所以相同於極樂世界,這邊大約是0.4大劫,一秒鐘在這樣滴答就過了0.4大劫,然後滴答又過了0.4大劫。所以我們在這邊修學,即使是自修,即使是只有純粹利益自己,功德也是非常、非常快可以累積的。所以不論是功德、福德都是如此。

乃至於經典也說得很清楚,這個世界如果能夠在一彈指頃,就是像用手指頭,然後兩根手指彈發出聲音,短短時間大概不到一秒,這樣的話就勝過在一個安樂的佛國度那邊的人修學都非常好,這樣的話等於那邊是千俱胝,就是說經過了等於非常多的年數。那如果我們以非常正式的來講,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有說,如果一個人在這邊護持正法的話,他只要經過一須臾的時間,就可以超越在極樂世界淨土世界這樣修行一大劫。所以一大劫到底有多少呢?我們如果相對於賢劫來說就好了,我們假設賢劫,都是由諸佛的時間,然後這樣來推算、計算的話,一尊佛因為要在兜率陀天,兜率陀天盡壽(就圓滿壽命)等於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這樣有一千尊;雖然最後一尊佛——樓至佛,祂比較特別,那我們先再乘一千,然後再乘以二,為什麼?因為 樓至佛,祂的發願是跟以往一切諸佛,賢劫其他諸佛所有的壽命、所有教化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我就把這個一千乘以二。所以這樣就是年份;然後再乘上三百六十(就等於三百六十天),這樣來作很粗略、很粗略的估算,也不用去計算成住壞空等等;那這樣乘起來數字也非常非常大了,所以就等於是一大劫這樣來推算的時間了。這樣的時間只要在一須臾裡面,然後去完成,就等於是說,就可以成就如是的功德。

那「須臾」又是多少?因為印度,他們是用三十、三十、三十來作一個計量的方式,這樣也比較好容易理解。當然你也可以說,再乘上二就等於六十,那以三十來說比較容易懂。一個月有三十天,一天有三十須臾,那從下面繼續再作連續的切割,第一個切割也是三十,第二次再作一個更微細的切割,是三十乘以二,就等於六十;再來的話,再作一次,那當然就要再乘以二,所以就三十乘上二,再乘上二,這樣就得到佛法所說的「剎那」。那簡單來說,計算出來一秒就是七十五個剎那。那因此一須臾就是三十分之一天,就等於是兩千八百八十秒,然後再乘上七十五,就這麼多剎那裡面,去成就五億七千六百萬年,然後乘上一千,再乘上二,再乘上三百六十(天)大劫;然後你再作這個相除,就可以得到一個大略的數字;這邊大概算出來,記得大概好像是十九億大劫。

也就是說,一個剎那之間,學佛人只要他作的是護持正法,他就可以非常快的速度來前進了,就等於相對於極樂世界。所以十九億大劫這樣的話,在轉眼之間就過去了。如果是一秒鐘,那就再乘上七十五。所以不要小看在娑婆世界的修行,就覺得說,好像修行也沒有什麼,反正我只是來幫幫忙啊!可是這幫幫忙,所有的功德都功不唐捐呢!因為佛法所說,就是如是不可思議。因為要親證的這個心,心體就是不可思議心;所謂的「不可思議心」呢,是一直到佛地的時候都是如此。那你們說:「那我因地的時候就只有這樣啊!那應該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喔,話不是如此!佛有說,一切的眾生就是都有這個如來藏,這如來藏的功德是跟如來是一樣的,就是如來成佛的時候,第八識是改名叫無垢識,可是所含有的成佛的功德,和因地的時候、沒有學佛的時候是一樣的。為什麼?因為種子的功德沒有變異過。

所以每一尊佛都是圓滿的,就是示化(示現)有一些不同,但是這些功德種子沒有差異。所以因為沒有差異的緣故,就可以怎樣?就可以「佛佛道同」!那這尊佛不會比另外一尊佛高,另外一尊佛也不會比這一尊佛低等等,所以彼此在佛道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個世界只要一尊如來,就可以攝受,不用第二尊如來;因為出現第二尊如來,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一時只有一尊佛成就如來,這就是佛經告訴我們。因此這樣不可思議事,就是心、佛及眾生三者無差別,這個心就是如來藏心,不是眾生以為的意識心。那因為這樣的法很難思議,眾生種種是會從見聞覺知心來去套用,但是這樣一定沒有辦法來觸證這個心體,因為如來藏心是無有六塵上的見聞覺知的,這跟意識心是完全不同的。

意識心總是在六塵覺知上,無法來領會說:「那沒有見聞覺知這樣的心,要這樣的心有什麼用呢?」然而如來藏祂有無數的功德,也就是說,祂要到佛地的時候,大家才會完全依佛地的果證成就「我」,這就是真實我的一個完成,所以「常、樂、我、淨」就在說明這個道理。這時候六、七識,祂們都可以跟第八識無垢識完全相同,然後擁有這樣的心所法——清淨的善法心所法,所以二十一心所法這樣具足,六、七、八識都具足。第八識因為這樣的修學的成果,祂就沒有遮障了;第八識本來就無須修學,是眾生六、七識在修學,所以這時候就可以成佛,這樣的過程是難以思議的。

因為如果說要證得一個心體,可是他什麼時候成佛,是要等到三大阿僧祇劫以後,眾生根本沒有辦法相信。他想:「你是不是在籠罩我?我找到這個心呢,我竟然還不是直接就是祂。那你說,祂最後會等於真正的我,可是要等到那麼久!雖然我呢,是您所說的《菩薩瓔珞本業經》的第七住位,可是還要那麼久,還要經過兩大阿僧祇劫以後。這種事誰會相信哪!」所以確實才剛發心,後來知道修學還是要很久,很多人就會退轉了。就像是一隻魚,牠有很多魚卵,可是最後能成為真正的成魚、大魚,是很少的。就像一隻車輪魚,我記得車輪魚的卵大概有十億隻吧,或是以億為單位,可是真正能夠成就的,這是非常、非常的少。那同樣的,《妙法蓮華經》所說的「應身佛的不可思議」,這是在其他化身佛小世界是不會宣演的。所以經典如是不可思議,我們遇到這樣的經典,就應該來聽從善知識的說明解釋的宣演,然後瞭解這樣的義理。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