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圓滿

第60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他圓滿」的相關法義,在佛法的修學過程中,除了依靠個人的努力及善根福德之外,修學者所處的大環境也佔了很重要的位置;瞭解這個道理之後,就會好好珍惜修學的因緣及懂得恭敬善知識了。

我們先來看,在《法華經講義》第十輯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所以因緣的不同,在成佛之道中,有的人就是要整整三大阿僧祇劫,有的人就會化長劫入短劫,便能提早完成道業,就看你有沒有智慧,就看你有沒有好的福德去遇到好的善知識。】(《法華經講義》第十輯,正智出版社,頁9。)也就是說,修學者在長劫的修學過程之中,應當要善加利用各種因緣,讓自己的菩提道能夠快速成就。譬如,雖然是出生在五濁惡世,但相對的卻是提供菩薩快速累積福德的環境,包括有許多機會能夠破邪顯正救護眾生,因此就能「化長劫入短劫」;同時菩薩也應當跟隨善知識修學,並且依教奉行,避免走入岔路;而當然能夠值遇善知識,也需要有深厚的福德,否則雖然遇到了,還是很可能當面錯過。

接著,我們先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44中,聖 彌勒菩薩的開示:【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為艱嶮,甚為愚闇;所謂雖有生老及死,數數死生,而諸有情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這段開示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指出雖然有情已經在五趣中「數數死生」,無始來已經輪迴過無數次,但是如果沒有佛菩薩或善知識的教導,還是不曉得上昇與出離之道,仍然繼續輪轉生死;也就是雖然一直在經歷生死輪轉,但是卻無法於其中自行了知生死輪轉的原因及其對治之道,這真的是很痛苦和無奈的事情。所以在聖教中,有時稱這樣的生死輪轉為「長夜輪轉」,也就是在不知道為何生死輪轉之中而輪轉五趣,枉受諸苦,因此說這樣的輪轉是「長夜」或者「愚闇」,這真的是很可憐的事。

瞭解了上述的道理之後,相信大家就可以相信,有些修學者為何為了求法而願意棄捨身命。譬如在《大寶積經》卷80中 世尊開示:【我昔為求一句法,棄捨身命為菩提,……我昔為求善教故,投身高崖及火聚。】實際上也是在說明正法真的是很難值遇,所以菩薩有時候甚至為了求一句法,都願意付出很高的代價,因為真的是很難自己就透過思惟而瞭解某些佛法道理。譬如,有誰能夠不經由教導,自己就可以知道斷我見乃至證悟生命實相的道理?有誰自己可以知道眾生都有八個識?有誰自己可以知道可以了別色塵的是眼識而非眼根肉眼?或者有誰知道山河大地如何出生及為何會成住壞空等等?基本上都是需要先從聽聞中來;乃至獨覺辟支佛,他在前世也是要聽聞佛法,在無佛之世才能自己覺悟。而在末法時期,邪說與相似佛法充斥,讓修學者深陷迷惑,縱使聽聞正法亦難以分辨,加上真善知識通常很低調,因此眾生能與正法相應真的是很不容易。

上面所述,都還是在有佛法住世的年代,此時聽聞正法或與正法相應都很困難了,何況有時候是無佛出世的年代。譬如在《賢劫經》卷8中,世尊開示:【人命難得,經道難值,佛世難遇,所以知難。千佛過已六十五劫世無有佛,中間曠絕,過大稱劫八十劫中亦復無佛。】同樣的,在《佛藏經》卷3中 世尊也開示:【舍利弗!是九千劫無有諸佛、辟支佛,多諸眾生墮在惡道。】也就是說,其實有時候,有些世界在很多劫之中是沒有佛出世的,在這個時期修學佛法便成為極為困難之事,乃至幾乎不可能!在上述經典中的開示,包括六十五劫、八十劫、九千劫等,這真的是非常長久的時間,所以用「中間曠絕」來形容;而無佛出世,則造成「多諸眾生墮在惡道」,可見得世間有佛出世或有佛法存在並不容易。由此可知,現在賢劫有千佛出世,確實是極為難得,故應當是要把握機會好好修行。

上述《瑜伽師地論》中開示之「菩薩善知世間」,這是修學者所應當努力的。也就是菩薩應當知道,無論是五陰世間或器世間,都是自心如來藏或共業有情如來藏所出生;五陰世間有生老病死,而且只能存在一世,器世間也有成住壞空,都沒有真實不壞的自性;同時了知眾生因無明貪愛,所以無法解脫,因為眾生心性及所造善惡諸業不同,而有三界二十五有之差異;所以「菩薩善知世間」,才有智慧自利利他。雖然有些世界,在很多劫是沒有佛出世,不過菩薩是能夠與有佛的世界相應而常值諸佛,所以在《大智度論》卷37中聖 龍樹菩薩開示:【是諸菩薩愛敬於佛及實相般若波羅蜜,及修念佛三昧業故,所生處常值諸佛。】也就是菩薩深知佛恩甚深無比,及佛地之廣大功德與大慈大悲,故一定是「愛敬於佛」;菩薩當然也是愛樂「實相般若波羅蜜」的勝妙智慧,及發願一定要親證之,因為這是成就佛道的基礎。而菩薩心心念念於佛世尊與佛的廣大恩德及教導,同時欲親證及深入了知自性彌陀,所以也必然「修念佛三昧」。所以,我們如果能常修上面三種法,那就可以「所生處常值諸佛」,這也是在佛道修學中的重要保障。

接著,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21中聖 彌勒菩薩的開示:【云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乃至世尊壽量久住,及涅槃後;經爾所時,正行未滅、正法未隱,如是名為正法久住。……云何名為法住隨轉?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如是名為法住隨轉。】這裡所開示的「他圓滿」,是相對於「自圓滿」來說,主要是在強調修學佛法時,當時所處的大環境也是有很重要的影響。從這裡來看,這也顯示了要順利學佛,是要具足種種內在與外在的條件,真的是很不容易!這裡所開示的「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是先決條件,因為一定要有佛出世傳法,說正法教,眾生才能夠有機會聽聞正法。

然而,要注意的是在這個世界,佛陀的法教並不是無限期的弘傳,在《佛說法滅盡經》中開示:【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也就是說,十二部經將會先後滅去,而現今已進入末法時期,離正法滅盡的時間越來越近,因此這也是給修行人的一個警訊。以人間末法一萬年來說,如果以兜率陀天的時間來計算,相當於只有兜率陀天二十五天的時間,實際上並不長。所以還得要在佛法未滅之前有聽聞與修學的機會,因此論中的第三個「他圓滿」中說「法教久住」,也就是「正行未滅、正法未隱」,需要還有法教及正確的修行方法弘傳於世間,眾生才能依教奉行。

然而「人能弘道,道藉人弘」,需要有善知識住世來弘傳正法,所以論中需要說第四個「他圓滿」,也就是「法住隨轉」,這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自己要正確解讀經教是非常困難的事,即使把先要克服不易瞭解的文言文擺在一旁,最主要的困難之處在於:要真懂佛經需要具備「聞思修證」,絕對不是單純閱讀或研究文字表面的意思,就可以正確瞭解的。所以一定需要有過來人指導,這是無可避免的事,除非已經具有無師智。所以很多修行人的問題便是出在這裡,以自己閱讀及意識思惟所得,便自認為一定是正確的,乃至以此來非議真善知識的法義;這就落入見取見中,而也有極大的毀謗之風險,所以這確實是值得大家要非常留意的。

在論中很明確指出「法住隨轉」,吻合這個條件的必須是「證正法者」,也相當於是說能夠正確弘傳正法者,他必須有見道、有實證,如此才能正確解讀經教與能正確傳法。由此可知,能夠正確解讀經教背後的真正義理並不簡單,而這也相對提醒我們:佛法修學並不單純只是從文字表面研究,或單純作學術研究,而是必須配合實修與實證,這樣才能真正瞭解經教的意旨,以及有解脫受用與智慧。同時在這段論中也特別指出「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也就是傳法者需要善觀根器而給予適當的教導,想證法其實是需要有相對應的福德與智慧資糧方可成辦,所以在修學上必須按部就班依正確次第而學,否則可能醍醐反而成為毒藥,所以這時候已經走過這條路的善知識就顯得非常重要。

而這裡也特別說明「教授教誡」,善知識除了「教授」應當成就何法及應當如何成就之外,還有包含非常重要的「教誡」,也就是對弟子沒有依教奉行或者有所違犯的部分,應當加以糾正與導正;所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論中開示與強調的其實是真正的實修與實證。所以對於「他圓滿」,論中要特別說明「法住隨轉」這第四點「他圓滿」。瞭解這個道理之後,有智慧的修學者,他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便是尋覓有實證之善知識的正法道場,這樣才能滿足「他圓滿」的條件,如此才有實證的機會。第五個,「他所哀愍」,主要是說出家眾之修學必須有施主護持,才能有基本的生活條件而能安心辦道。相對的,在家修學之菩薩,因為多世以來久修六度,因此在資財道糧方面一般是比較沒有問題的;然而如何在菩薩不壞世間法的原則下,同時能兼顧道業、與世間事業及家庭等,也是需要用心與需要應用方便善巧。

上面所述,主要是強調菩薩修學善淨法時,需要的外在環境條件。另外一方面,我們必須知道在五濁惡世一定有許多邪法或相似正法混雜在正法之中,也會有許多眾生遮障菩薩的修學,或令修學者生起種種的煩惱,然而菩薩內心中卻要安忍於這樣的環境,並且能正面地面對與處理。在《瑜伽師地論》卷45中開示:【云何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三者菩薩恒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

這一段開示也可以作為菩薩在五濁惡世修學時的方便善巧,其中第一與第四項,是以慈悲心為出發點,能夠對於有情「顧戀不捨」,也願意發願生生世世於此五濁惡世利樂眾生。因為多數眾生雖然沒有修學正法,但卻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眷屬朋友,其中也有許多對我們是有恩情的;因此,雖然環境艱難,仍然必須予以救護,這也吻合菩薩的心性及所發的大願,因為這樣,菩薩就能安忍於有許多無明煩惱眾生的五濁惡世。

第三與第六項開示的是菩薩因為有非常究竟殊勝的目標,也就是「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所以心中有欣樂之心,而堅定想要成就;而因為這個目標是第一殊勝,所以因而能夠發起「熾然精進」而能安忍於這個世界。從這點也可以知道,對於佛菩薩智慧、福德,及廣大慈悲與無量三昧神通的基本認識,是有需要的,可以成為激勵修學者前進的動力及克服逆境的力量。

接下來第二點,「於一切行,如實遍知」,與第五點,「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強調的是菩薩要有抉擇的智慧,如實了知諸法,並於一切行中知道要離染得淨、自利利他。這裡面特別指出是要「如實遍知」,也就是需要有智慧去作正確的理解與抉擇判斷。所以《心經》中也開示:「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就是要正確瞭解眾生所執為自我之五蘊的真實相貌,祂是所生法,雖然是虛妄而剎那生滅沒有真實體性,但卻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可以攝歸於空性心如來藏。依據這樣的觀察,能令眾生漸漸棄捨各種執著與遠離苦難;而當然要深入完整並正確觀察,是要能行「深般若般羅蜜多」,這當然是大家要努力的目標!

諸位觀眾由此可以知道,聖 彌勒菩薩真的是非常慈悲,把菩薩修證佛法的方便善巧都開示得非常完整,令修學者可以依之而快速成就;尤其是在末法時代,面對種種的艱難逆境與煩惱眾生,更應當學習這樣的方便善巧,而能當成逆增上緣,令修行能夠快速增上。

上面我們把修學者所需要的修學環境條件,即「他圓滿」,作了一些說明;另外,也把修學時所需要的六種方便善巧略作介紹,相信對於大家的修行能夠有所助益。因此,如果大家再回想節目一開始我們引用的《法華經講義》中,平實導師開示的「化長劫入短劫」與「提前完成道業」,相信諸位觀眾就比較能夠體會這是有可能,而且是需要的。譬如,大家現在可以透過網路,輕鬆在家聽聞法義,這不就是拜科技之賜而可以節省大家非常多的時間,不須要來回奔波,並且不懂之處,還可以重複播放;同時透過網路,也可以在幾分鐘或幾秒鐘的時間輕易取得經教,這是在古代所無法想像的方便。而且社會自由安定進步,最重要的是有大善知識出世,可以成為大家所依止的導師;那這樣的環境,不就是大家超劫精進的最佳環境,也就是「他圓滿」的條件在現代是相當具足,而需要好好珍惜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修學佛法時,外在的環境條件也是相當重要,也就是「他圓滿」的部分。第二點,有些世界,在很多劫是沒有佛出世、沒有佛法的,因此,雖然我們這個世界現在有佛法存在,但是不能想說這本來就應當有佛法存在,而是需要好好珍惜聽聞正法的因緣。第三點,跟隨有實證的善知識,可以給予弟子正確的教授教誡,對於修學之路才有真實的保障。第四點,菩薩的修學,需要學習種種方便善巧,修學之路才能快速成就。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