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的真義(五)

第043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視頻弘法節目。我們繼續來解析 平實導師演繹的《妙法蓮華經》〈法師品〉。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根據 釋迦世尊開示的聖教,以及 平實導師所演繹的經文真義,歸納出 如來在《法華經》中定義法師的第二個條件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並且引述 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的開示,說明 如來在《法華經》中定義的法師,通常都是已經證悟「此經」第八識如來藏,才能夠「於諸佛所成就大願,愍眾生故,生此人間」。(《妙法蓮華經》卷4)正如 導師在《法華經講義》第十六輯的開示:【受持的前提是勝解,勝解的原因是因為實證——證得「此經」;而 佛陀說的《法華經》就是指如來藏,這在前面那幾品已經都講過了;那麼這樣子才是懂得讀誦,也才懂得書寫!所以真懂《法華經》的人,跟不懂《法華經》的人,他們在受持、讀誦、書寫上面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法華經講義》第十六輯,正智出版社,頁282。)

此一正理,平實導師在《大法鼓經講義》自序中,也有完整的闡釋。導師說:【今此《大法鼓經》中則以法與非法二者建立世間法及出世間法,而以出世間大法的第八識如來藏含攝世間諸法的非法,由此攝盡世間、出世間一切有情及一切諸法。然而此一大法亦名「此經」,即是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者何?謂一切世間法及一切有情,莫不從此一大法而生住異滅,致有三界眾生的輪迴生死無盡,亦因此第八識而有三乘菩提的存在與施教。若無此一大法者,則十方三世一切諸有全歸於無;而 世尊一代聖教所說諸經,悉皆依此大法而開演、而教導弟子實證此一大法,故有三藏十二分教諸部經典的演示與教誡,莫不皆從此一大法而出,從各個不同層面而有極多演示,具令諸菩薩弟子得以早日進道乃至成佛;是故舉凡直接演示此一大法之經典,不論名稱為何,同樣皆名之為「此經」,謂此大法第八識如來藏也。】(《大法鼓經講義》第一輯,正智出版社,(自序)頁1-2。)

也就是說,不只《大法鼓經》,其他像《金剛經》、《實相經》、《維摩詰經》、《法華經》、《佛藏經》、《不退轉法輪經》、《解深密經》等,都直接在演示第八識如來藏的經典,只是 如來為了善覆密意而隱覆說法,期令多生多劫深心信受的學人,得有因緣實證;這些經典中所說的「此經」或「是經」,幾乎都是用來指稱第八識如來藏。導師進一步開示:【此第八識即是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一切器世間及有情生,莫不從之生,莫不從之滅,如是輪迴不已;是故證得此第八識而能現觀其真如法性並轉依成功者,即謂之為賢聖。】(《大法鼓經講義》第一輯,正智出版社,(自序)頁3。)

而上一集節目中,我們也舉了釋印順所著《般若經講記》卷2一段解說《金剛經》中「此經」意涵的內容。簡單說他的大意就是:經文中的「此經」,就是在讚歎這一能令眾生依之修行,最後也能證得諸佛「無上遍正覺」的「般若性空法門」、「般若無相法門」;並且讚歎這般若法門,契會實相。他雖然也說,不限於《金剛經》,凡是跟這般若法門相契應的經典,同樣都是可尊重、可讚歎的。但是既然是法門,就是 如來所說的法義;既是經典,就是結集記錄才會有;這樣的法門和經典,雖然契會實相,卻不是實相本身。更何況他所說的「無上遍正覺」,就是指經中所說唯有佛才能圓滿究竟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依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闡述如來藏阿賴耶識「覺」的意涵的開示中這麼說:【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大乘起信論》卷1)

也就是說,諸佛如來歷經至少三大阿僧祇劫修證的圓滿究竟果德——這無上正等正覺,所依的一切如來平等法身,其實還是因地的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的本覺心體。雖然因地凡夫由於無明所障,不能覺知這本覺心體,而稱為不覺;故而相對於凡夫的不覺,說菩薩真見道初證第八識如來藏是始覺,等到成佛究竟覺了第八識心的底源,那就是諸佛的究竟覺。但是真見道始覺所證,乃至佛地究竟覺所覺了的,還是這個第八識心體的本覺,不是另外有別的「覺」生起了。

從這一段《起信論》中 馬鳴菩薩開示,或許有人會以為釋印順他在《般若經講記》中也說「無上遍正覺,即是老般若」,就是認為諸佛所證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覺智,是般若的起源;那麼,釋印順解釋經文中的「此經」,是指諸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般若性空法門」、「般若無相法門」,那應該就與 平實導師闡釋「此經」是指第八識如來藏的開示是一致的啊!

但是其實這是粗糙的錯誤類比。首先,無上正等正覺既然是如來究竟圓滿覺悟第八識(佛地稱為無垢識)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簡稱無上覺智,或者直接稱為一切種智;那麼,就如同菩薩真見道證悟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時,生起根本無分別智一樣,都是所生法,不是不生不滅的實相心第八識心體。馬鳴菩薩《起信論》中分別說:不覺、始覺、相似覺、隨分覺乃至究竟覺等,覺悟與否的這些種種的差別,也都是依菩薩長劫修習佛菩提道,漸次實證覺了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本覺心的無量無邊功德,而作不同位階的界定。這也顯示了始覺、相似覺、隨分覺乃至諸佛究竟覺,雖然都不離第八識的本覺,但也都是從原本的不覺而來,所謂的「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那麼,佛未出世前那個世界,或者本初佛未成佛前的一切十方恆河沙世界,都還沒有有情證得究竟無上正等正覺,又何來「老般若」?何來「般若性空法門」或「般若無相法門」?然而,相對於眾生的不覺,其第八識如來藏的本覺,卻是始終存在著。

其次,釋印順認為「此經」是指「般若性空法門——經典」;他說:「不限於《金剛經》,凡與此般若無相法門相契的,都同樣的可尊。」但是,他所說:「般若性空法門」和「般若無相法門」的真實意涵,卻得要小心細究;否則輕率認可他說的,就是 如來在諸經典中所尊重、讚歎的「此經」,實際上卻是違背 佛陀意旨的錯說、謬說,豈不是要和他共同承擔謗佛、謗法的深重罪業?

有關釋印順以「性空、無相」等名相,妄解三乘菩提經論意旨的重大錯謬;為免眾生受其誤導,盲從附和,不僅戕害自己的法身慧命,還可能造下破法共業;平實導師從《楞伽經詳解》第三輯開始,就在出版的每輯書中指名道姓加以破斥辨正。以 平實導師在《勝鬘經講記》第四輯中的開示為例,導師說:【印順認為如來藏智和如來空智這兩個智慧,都叫作緣起性空:如來藏智就是因地的蘊處界緣起性空,如來空智就是佛地的蘊處界緣起性空。所以印順認為是同一個,因此而叫作理智一如。這個說法有一點奇怪吧?是有一點奇怪。但事實上並不奇怪,因為印順認為尚在因地時就是對蘊處界的緣起性空還沒有通達,如果通達了蘊處界的緣起性空,就成為阿羅漢了,成阿羅漢時就是成佛了。】(《勝鬘經講記》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318-319。)導師又說:【印順的意思是:如來藏就是緣起性空,就是一切法空;而這個一切法空、緣起性空,從無始以來就被煩惱垢所纏縛,所以這個緣起性空智慧生不起來,一切法空智也無法生起,這個智慧就不存在。若能弄通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會發覺緣起性空是本來存在的,因此印順說緣起性空不是生滅法,仍是常住而非斷滅法;但是印順認為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是如來藏,所以他也跟著經文說:如來藏是無始以來本來就在的。但卻已經曲解了經文的意思,已經不是我們講的第八識心本來就在,而是緣起性空本來就在。】(《勝鬘經講記》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320。)

平實導師這兩段開示,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理解釋印順所說的「般若性空法門」和「般若無相法門」的真義以及其中的誤謬所在。也就是,他是以蘊處界諸法緣起性空來界定「般若性空」;以諸法緣生緣滅,本質是「無」,來界定「般若無相」;然後認定諸法緣生緣滅——緣起性空——是常住而非斷滅,說這就是如來藏,就是法界實相。所以,他認為能教導讓人通達諸法緣生緣滅——緣起性空,就是般若性空法門、般若無相法門,而記載這些法門的經典,就稱之為「此經」,而加以尊重、讚歎。

然而,釋印順否定《楞伽經》、《勝鬘經》、《起信論》等三乘菩提唯識經論,明載第八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的聖教,等於否定包括蘊處界世間法在內的世間、出世間、世出世間萬法的根本因;那麼,他的緣起性空,就變成無因唯緣的緣生性空,只是思惟想像後,用來說明蘊處界緣生緣滅現象的一個代名詞,離開了意識覺知心,就沒有任何實質可言,根本落在 馬鳴菩薩判定為「不覺」的凡夫數中,連最粗淺的「始覺」都沒有,更別說諸佛無上正等正覺所依的本覺心體,這一切如來平等法身啊!又怎能奢談什麼般若性空法門、無相法門?

這也證明了 龍樹菩薩「般若是諸佛母」的教說,正是依眾生第八識如來藏本覺心體,這一切如來平等法身而說。而 佛陀在第二轉法輪般若期,演述大小品般若諸經典,也是為了助益學人真見道證悟此心,成為始覺位菩薩,進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乃至通達見道位後入地,進入修道位精修無量的無生法忍增上學。只是這第八識如來藏無形無相,非意識思惟可得,若非長劫修諸善根因緣,實難以知解、難以信受。因此經中聖教,佛陀屢屢告誡說:【諸比丘!從今已往於不信前勿說此經,求經過者慎勿示之,於尼乾子尼乾部眾諸外道中亦勿說之,不恭敬渴請亦勿為說;若違我教虧損法事,此人則為虧損如來。諸比丘!若有禮拜供養此經典者,應當恭敬供養是人,斯人則為持如來藏。】(《大寶積經》卷110)這整段經文可以看出,佛陀在這部經中所說的「此經」,也是指如來藏;因為 如來都已為弟子完整宣演這部經典,卻告誡「勿說此經、慎勿示之」,如果說的是「法門——經典」,豈不自相矛盾?而弟子們結集記錄下來,不也嚴重違背了 如來的告誡嗎?所以「此經」不是指「法門——經典」,而是指第八識如來藏的密意。

然而,平實導師也說:【雖然一般而言是證悟後來為人說《法華經》,但是也沒有作嚴格的限定,所以如果凡夫為人家演說《法華經》也是非常好的;因為不管怎麼樣,至少他演說了,總比「一念隨喜」要好。所以即使是凡夫為人家演說《法華經》,我們都仍然應該隨喜,而且要讚歎。不管他說得好、不好,都應該隨喜讚歎。除非有自稱成佛的宇宙大覺者,卻是依六識論邪見,來講 世尊的《法華經》而不是宣講她自己入涅槃前的《法華經》。】(《法華經講義》第九輯,正智出版社,頁72-73。)

那麼根據前面論述「此經」的真義,以及 平實導師這段開示所闡述《法華經》中「法師」的第二個條件「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的標準,對於像釋印順一類錯謬說法者,是否符合《法華經》中 如來界定的「法師」,就更有能力判別了。這五集節目,我們探討《法華經》中定義「法師」的兩個條件,就論述到此。

阿彌陀佛!


點擊數: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