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是如來方便施設

第024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二)。

上一集我們說到,佛陀化現大城讓大眾休息,等大眾的身心安息了,身心力氣恢復了,那時 佛陀再把它滅掉,大眾這一看,怎麼沒有大城了?再一看,我怎麼不是八地?好,接著 世尊就開示說:【爾時導師知此人眾既得止息,無復疲惓。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妙法蓮華經》卷3)

意思是說,大眾本來以為說,得解脫果就等於八地初心,現在一看:「原來我還不是真的證得八地菩薩的解脫,這解脫的大城已經不見了。」原來那個解脫果是假的,只是方便施設的;真正的解脫果是八地心,已經斷盡很多的無始無明所知障,同時也把煩惱障所含攝的一切三界愛有漏習氣種子斷盡了,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果——雖然也還有變易生死尚未斷除。所以這時候一看大城不見了,怎麼我所以為的解脫果不見了?我還不是八地菩薩,只好從初地又開始修行了;因此就乖乖地從斷除習氣種子方面,一分一分去修行。這個斷除習氣種子要多久呢?要一大阿僧祇劫,就是第二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不但要修無生法忍等道種智,還得同時修除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

所以,佛陀是大導師,善有智慧,先化作這一個涅槃大城——二乘涅槃,讓大家有了基礎與希望,就會繼續趕路,往前進入那個變化出來的大城去;等過了一段時間覺得很安隱了,心境與身力都恢復了,再把這個大城滅掉,佛陀就說:「你們證得這個無餘涅槃,其實不是究竟的涅槃,這只是方便的施設。」於是大家看一看,果然是如此,因為這個大城是化現的,不然怎麼會突然消失呢?因此說,化作這個大城是必須的,如果不化作這個大城,大眾會覺得身心疲累而退卻。因為先化了這個大城以後,大眾一看:我們得安止,不用在這個險難惡道繼續辛苦前進了,心中安定了下來,才能再為大家作進一步修行的開示。

所以大眾證得二乘涅槃而安定下來之後,佛陀開始教導他們應該修什麼、應該作什麼;這就是為阿羅漢位的弟子們設想,因此 佛陀開始為他們演講般若、唯識種智方廣諸經的義理;當大家對般若有實證了,也有初分道種智了,然後 佛陀就把變化的大城滅了,這些阿羅漢們才知道說:「之前佛陀給我們很多東西,我們都隨意亂丟,不以為意……」當阿羅漢們還沒有迴心大乘,在 佛陀授記之前對般若、種智等法都有一點不以為意。等 佛陀把所變的大城滅了以後,大家才發覺:「原來佛陀為我們講的那些般若與唯識,全都是我們的寶物;而我們一直以來都輕心大意,沒有注意把它們保管好,也沒有好好留心在那上面勤修。」這下才知道糟了,原來成佛之道都要依靠這些妙法,所以得要重新再去撿回來。這時終於知道應該回去把 佛陀給的那一些寶物一一去撿回來,於是大家開始努力溫習般若及道種智,也開始努力斷除習氣種子等等,同時也真的發起十大願,願意盡未來際行菩薩道。這就是阿羅漢們迴小向大以後的所修,這時他們已經知道成佛之道所在不遙——已經不很遙遠了,但也知道這些都是依靠 佛陀的方便施設才能達成。

所以,佛陀知道大家已經身心止息而不再疲倦了,就把這個化城滅掉,告訴大家:「這個阿羅漢果不是究竟的解脫,究竟的解脫是佛地,那才是究竟解脫。究竟的安樂不是這個化城中的境界,而是前去不遠的那個寶藏之處。」換句話說,大家已經完成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位了,如今只剩下十地與等覺、妙覺位的修行內容,就可以成佛而得究竟解脫了。於是「即滅化城,語眾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把這個譬喻說完之後,世尊告訴比丘們:「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因為只有到達佛地才是究竟了生死,阿羅漢只不過是分段生死斷除而已,廣大無邊的變易生死還沒有絲毫斷除,與煩惱障相應的三界生死習氣種子也還沒有斷除。那麼這樣看來,「生死煩惱惡道」確實「險難長遠」;可是終究「應去」——終究應該去走上這一條路。就是說,那一些煩惱應該去除,如果那些煩惱不去除,這個「險難」的「惡道」就無法度過。現在大家終於真的知道佛菩提的大道該怎麼走了,這就是 如來的方便善巧。

那麼,世尊就用這個譬喻告訴我們說,初轉法輪所講的二乘解脫是 如來的方便施設,不是究竟的解脫;所以證阿羅漢果是一個方便施設,是針對畏懼久遠劫修菩薩道的人方便演說的,不是真實的究竟法。但是 佛陀在幫助阿羅漢們成就解脫果——除掉分段生死以後,二轉法輪時期開始宣講般若,想要幫助大家快速走完五十二個位階的前面四十個位階;於是在阿羅漢們隨從 佛陀行道的過程中,佛陀就常常有教外別傳的機鋒,幫助迴心大乘的阿羅漢們開悟明心。明心的人漸漸增加以後,開始宣講般若諸經,才會有第二轉法輪般若諸經裡面的阿羅漢們與 佛陀的對答,因此成就了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系列經典。這就是說,他們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心中很快樂:「我不必再輪迴生死了。」心中得以止息,然後 佛陀開始把寶物塞給他們,就是明心、見性、般若的種種別相智,幫大家完成三賢位中應修應證的智慧,就是《成唯識論》中說的非安立諦三品心,以及安立諦十六品心、九品心等。

當那些大阿羅漢們都已經完成三賢位的修證而入地了,接著第三轉法輪時期,又開始演講方廣諸經及唯識妙法,幫助大家開始發起道種智,這些大阿羅漢們才能快速完成「中過三百由旬」的道業,把五十二個階位完成了四十個階位;又經過十幾年修學一切種智,如今被 佛陀授記成佛。可是,大阿羅漢們座下的阿羅漢弟子們,卻還得繼續實修三賢位中的種種法,要等未來佛才會為他們授記。話說回來,當時的大阿羅漢們有沒有覺得很珍惜?大部分人沒有。直到講授《法華經》而開始授記了,才知道說:「原來這一些珍寶都是我們未來想要到達佛地的過程中,必須仰賴的各種工具;若沒有這一些珍寶作憑藉,無法獲得最大的佛地珍寶。」所以,到三轉法輪即將完成的最後時期才發覺:佛陀給的那些寶物實在太重要了。

佛陀親自來度眾,尚且這麼難,那麼諸位想想,我們距離 佛陀的境界還那麼遙遠,程度相差太多了:證量差太多了,智慧又差更多,那我們度眾時可能比 佛陀容易嗎?所以,大家都不用抱怨弘法的困難,其實這個困難,不是現在才如此,佛陀在世時已經如此。所以度化眾生本來就很困難,為什麼難呢?因為這個了義法很難學、很難懂、很難修、很難證,這是對有緣修學正法的人說的。如果是對那些流轉於相似像法中的人來講,就得說這個法是難信、難知、難解,因為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相信。所以佛菩提道的妙法弘揚時,一定要有許多的方便善巧,也要善觀時節因緣;然後善知抉擇:什麼階段你該作什麼,不該作什麼。必須如此,否則正法會像曇花一現就不見了。

所以說,「生死煩惱惡道險難」裡面有什麼地方是可以通過,什麼地方是險阻難過,只有 如來全部知道。入地以後知道這條路怎麼走,可是能夠克服那些艱險阻難的能力,遠遠不如 佛陀;但是入地以後已經大略知道應該如何對治了,這才能成為入地菩薩。如果十地之道有些什麼內涵都還不知道,三賢位滿心應該有的現觀也都還不知道,那就不能稱為是入地的菩薩。此外,入地菩薩還能夠施設種種方便善巧來讓大家實證,如果不先施設種種方便善巧來讓大家實證,一開始就講佛地的境界,即使所說是如實而不虛妄的,但眾生將會很害怕,不敢走上這條長遠辛苦的路。那麼,佛陀是怎麼樣對治這個狀況?佛陀對這樣的現象又是怎麼說的呢?

經文說:【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這就是說,眾生的心量小,不能夠一開始就宣揚唯一佛乘。如果一開始就宣揚唯一佛乘,眾生就不想要來覲見 佛陀,不會想要來親近的。在五濁惡世弘揚佛法,不能一開始就講唯一佛乘,因此 佛陀必須具足各種方便善巧施設三乘菩提,從一無所有當中去度化眾生,最後成就了佛法在人間的種種基業。然而施設三乘菩提是很困難的,並不容易,但 佛陀能從一無所有當中去施設出來,所以顯見 佛陀的智慧勝妙到何種程度,顯然 佛陀很清楚看見說:「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因為眾生什麼都還沒有實證,一開始就聽聞到出離三界生死得要到三大阿僧祇劫以後,全都沒有興趣了;因為不論是二大或三大阿僧祇劫都是不可期待的,因為人壽不過百歲,那三大阿僧祇劫根本不是眾生所能看見的,他們不免會懷疑:「你這樣說,我要如何相信?」所以必須先給眾生一個可信的法,就是出離生死現前可證、一生可得,所以他們實證了出三界的涅槃以後,就不會再這樣想:「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因為出離三界生死的法已經實證了,現前看見、現前證實,證明 佛陀都不欺人,也就願意接受 佛陀所說的「這只是個化城」的說法,就願意老老實實、本本分分走上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道。

這就是說,眾生無法想像唯一佛乘,也就是無法想像佛菩提道實證成就的長遠,因此假使聽聞一佛乘的妙法,他對於成佛是沒有信心的。那麼 如來知道眾生的心對三大阿僧祇劫的實修是畏怯懦弱,而且心志不夠高廣,是下劣的,就以方便智慧之力,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中間再過去一些的地方,為了讓大眾得以止息的緣故,宣說了聲聞、緣覺的涅槃;如果眾生已經住於聲聞、緣覺涅槃之中,又已確定自己在佛菩提中是可以實證的,他心中就有了信心,這時 如來就為大眾說明:「你們對於真正解脫之道其實還是所作未辦,而你們現在所住的解脫境界、智慧境界,已經接近於佛地智慧了,所以你們應當要觀察籌量,你們目前所得的這個涅槃都不是真實的,只是如來以方便善巧的力量,把唯一佛乘加以區別出來而宣說三乘菩提,讓你們可以證得出離三界生死的果報。」

這意思就是說,在佛菩提道中,從初住位開始到達佛地是三大阿僧祇劫,再加上剛開始時信位修行的一個大劫乃至一萬大劫才能夠成就。而要走完這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不先講二乘菩提,不先讓大家實證二乘涅槃,直接就講大乘菩提,大家很難信受。所以,這時諸佛以方便善巧從唯一佛乘裡面,分析出二乘菩提來,方便引導眾生進入佛法中來。其實本來沒有二乘菩提,就只是成佛之道;但是要先讓眾生有所實證,他們心中才能證實佛菩提是可以完成的。

那麼我們這一集就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點擊數: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