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化現大城譬喻解脫果

第023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二)。

我們上一集講到「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妙法蓮華經》卷3)的這一段經文,也舉了悟錯的例子來說明這一條成佛之道確實是險難惡道。那麼,悟錯而犯大妄語業固然可憐,更可憐的是,那一些明明知道悟錯了,卻還要繼續堅持他已經開悟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為人家印證錯了,明明知道害人大妄語了,竟還要繼續堅持不改。而那一些追隨的人,由於迷信的緣故,寧可繼續信受到底,送給他們正法的書都不肯讀,只想要繼續保持開悟者的假光環,死後的果報可想而知。那麼諸位想想,對那些學佛的人來講,成佛之道是不是險難惡道?確實如此!所以,世尊說的真是如實語,真的是險難惡道。而這一條險難惡道長達五百由旬,如果是平路坦途,一天走上五十公里,並不為難。但如果是險難惡道呢?遇到急流、峽谷、險山,一天能走幾公里?也許遇到一個懸崖峭壁,整整一天能夠通過那個懸崖峭壁就算很行了,還敢奢望一天要走五公里嗎?所以,險難惡道而且是五百由旬,真的困難重重。

徵之於大乘地區,眼前海峽兩岸的大乘佛教大法師及修行人,可見一斑。至於迷途的羔羊,被人家牽著鼻子走入假藏傳佛教四大派中,那可就完了!那根本不叫險難惡道,而是極快速的地獄道。可是他們也號稱是學佛,心中也真的認為自己是在學佛;本來是以善心去學佛而走入密宗,只因為在正統佛教中學不到真正的法,而那密宗宣稱可以快速成佛,一生成辦,所以上面法師們說:「學密去吧!」下面信徒自然就跟著去了,那真是相將入火坑。但這也叫作成佛之道,卻沒有人知道那只是一條走向斷崖的短路。所以成佛之道真的是險難惡道,因為這條險難惡道,有時候一走上岔路,直接就是個懸崖;也許正道是要在那裡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而繞回來,才能繼續正確的道路,可是大家都看不見那個懸崖。因此,這一條路永遠都不是絕大多數人所能正確行走的路,這一條路上有許多地方都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

臺灣號稱一千二、三百萬的學佛人,他們真正在學佛嗎?他們絕大多數都沒有在學佛,那一些人只是在行善而號稱學佛而已。當你跟他們說苦聖諦,他們就聽不進去了!這都還沒有涉及學佛,只是學聲聞而已,他們就聽不下去了。所以那些人只是藉佛教的名義在修善,不是真的學佛。而且想一想,《楞嚴經》中說的五十種五陰魔的境界,有多少人能通過考驗?所以說,成佛之道絕對不是一條坦途,正是處處都有「曠絕無人怖畏之處」。

言歸正傳,真正有心學佛的人,一開始通常會念佛、打坐、修禪等等,可是他們其實只是把打坐當作是學禪、修禪,大多數人只是把念佛當作是在學佛,但畢竟他們已經努力在學佛了。而其中有許多人認為自己在學佛,其實只是在學羅漢。其餘不是真正有心學佛的所謂佛教徒,他們所謂的學佛,就是到處去行善,認為這樣就是學佛,卻連佛法的基本知見都沒有。

所以,真要說到學佛的人就真的是極少數了。那想想看,這一條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是不是「曠絕無人」?只有我們同修會幾千個人大家手牽著手,戰戰兢兢亦步亦趨,沒有走入惡道之中,所以成佛之道真的處處都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所以,當大家都想要通過這「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時,得要先檢查一下: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如果你已看見這一條路是「曠絕無人怖畏之處」,那你就走對了。

所以,這麼少的人走在這一條「五百由旬」的「險難惡道」中,大家真的要互相扶持,千萬別作自了漢;這一世你幫了某位師兄,下一世也許換他來幫你。也就是說,在成佛之道上,有很多岔路,也有很多懸崖、惡水、群山峻嶺難行之處;此外,也有很多像密宗這樣的虎狼野獸,還有一些看起來不會傷害人的小白兔;如果不小心跟著走,走久了就沒辦法脫離了。這些小白兔就是看起來道貌岸然,很清淨的模樣的大法師們,他們說的看起來也都是佛法,然而卻都是相似佛法。而一旦相似佛法開始流行了,正法就開始消滅了,這就是 世尊在《阿含經》中告訴我們的道理。那麼,大家既然走在這一條「五百由旬險難惡道」中,得要走上整整三大阿僧祇劫,所以大家一定要互相提攜,不要妄想自己單獨一個人可以通過。

而 如來是大導師,很清楚知道這個道理,就告訴我們說:「如果有許多眾生想要通過此道,到達大珍寶所收藏之處,就得要依靠導師的充分領導。」這就是說,如來善知整個成佛之道,從因地到果地的一切內涵與轉折,當然包括所有的岔路;所以 如來是眾生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這一條險道什麼地方可通,什麼地方阻塞,如來全都知道,可以指導眾生避開阻塞之處,換一個方向,拐一下彎就有通達之道,於是又可以繼續進發,這樣子攝受了眾人來通過這一條險難惡道。可是眾生畢竟不同於 如來,沒有 如來的那個大雄猛之心,於是往往「中路懈退」。

大家常聽到的:「念佛一年,佛在心田;念佛二年,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西天。」是不是這樣子呢?學佛是這麼辛苦,要很努力精進,如果能夠學了多年還堅持不退,這不簡單。這表示過去已經修行很多、很多劫了,就只差還沒有超過一大阿僧祇劫;總而言之,能在這麼辛苦的修學過程中而堅持下來,這很不容易;若是一般人,早就退失了;因為學得不辛苦的都會退轉了,更何況是辛苦修學的人呢?所以這一條路不容易走。

這一條成佛之道,真是「險難惡道」,岔路處處、險惡萬端。因此,如果有人「中路懈退」也是正常的,特別是告訴你說未來世要精進實修三大阿僧祇劫,一般人聽到這裡,腳底都涼了,不能再像以前熱血奔騰活力無窮,於是有一些懈怠。眾人在這一條路上就是這樣,所以就向導師說:「我等疲極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因為才走到一半就已經恐怖到極點了,而且覺得沒有體力了,心裡面也覺得好累、好累,所以開始打起退堂鼓了。

於是 世尊又開示說:【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念已,以方便力,於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眾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於中止,隨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隱。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是時疲極之眾,心大歡喜,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隱。」於是眾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隱想。】

這意思是說,對於那些想打退堂鼓的人,這位導師怎麼可能就這樣作罷?而且他有很高的證量,於是心裡面想:「這些人真的可悲憫,已經走到一半了還要退回去,不如把退回去的那一些心力、體力來往前走剩下的另一半路,那不是更好嗎?」可是大眾沒辦法信受,怎麼辦呢?只好以方便力在這個險道中間,就在這路途一半的再往前五十由旬的三百由旬之處,化作一個大城,因為要使他們休息,又要使他們再走一段路,卻比回去原地要近得多。

所以至少得讓大眾再走一小段路,不能馬上給他們休息;就用這個化城來誘導他們再走一小段路,前方有個大城已經稍微可以看得見了,若再回頭去看,原來出發的地方根本都看不見了,顯然那個大城比較近;所以大導師就在那裡化作一個大城,讓大家看見了,就告訴他們:「你們不要再恐怖了,也不要想再退還了,如今這個大城,你們可以在其中止息;住了進去以後,你要睡覺、要沐浴按摩,或者想要怎麼樣都行,可以隨意所作。」這個大城,是說佛法中的大城,是成佛之道中間的大城,就是阿羅漢果。因為努力修學苦集滅道、八正道、十二因緣,可是什麼時候可以出三界,還有猶疑,於是就鼓勵他們先證得解脫果再說。先證解脫果,等於是告訴他們說:「你們只要努力把八背捨完成,努力把最後最難斷的五個上分結,或者是我慢斷除,就可以成為大阿羅漢了,那麼你便可以在阿羅漢境界裡面好好止息吧!」於是大家接受了,往前努力,所以這個大城就是解脫果。

那麼,這個大城,為什麼譬喻說在這個五百由旬的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呢?就是這一條險道中間再過去的三百由旬的地方,化作一個大城。這就是說,斷了我執成就解脫果,那就是第三大阿僧祇劫的開始。等大眾都入城了,再告訴他:「你看,你距離成佛,剩下一大阿僧祇劫,已經過二大阿僧祇劫了,你難道還要回去凡夫地嗎?」於是大家下定決心要繼續走了,這時再告訴他們:「可是第二大阿僧祇劫有好多東西,你還沒有得到,你要設法得到啊!」這一下知道上當了,可是想一想,幾經思索還是得要上路,畢竟以前已經過去的那一大阿僧祇劫,原來是 世尊以神力來幫助才過得去的,可是自己沒有親自走過,那路上的珍寶都沒有得到。那路上的珍寶沒有得到,你前面的路就沒辦法走。

這表示什麼?表示說大家經由 佛陀的開示,幾經思索之後,確定往回走是不智之舉,一定得要繼續努力向前走,所以 佛陀教導大家成就解脫果之後,開始為這一些阿羅漢們解說道種智、一切種智之學,十地之道就是十度波羅蜜,開始廣為演述。這時從初地來看整個成佛之道,五十二個階位已經完成四十個階位了;雖然距離佛地還有二大阿僧祇劫之遠,卻是只剩下十二個階位,看來還真的是中路二百五十由旬再過去一些的三百由旬之處的大城。於是從七地滿心的解脫果退回來,死心塌地把大乘無生法忍好好修學,同時把三界愛的習氣種子一起斷除。這個過程是什麼呢?就是讓這些阿羅漢們在 佛陀的幫助之下,退後一大阿僧祇劫開始把路上應該得的珍寶,一樣一樣開始收拾回來,大家都能確定不再退回聲聞解脫果中,佛教才能繼續流傳,否則度了那些阿羅漢們,大家死後都入涅槃去了,能靠誰繼續住持如來正法呢?

如果那些阿羅漢們沒有迴小向大成為菩薩,也不會有今天臺灣的佛教正覺同修會存在;因為如果每一個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捨壽都入無餘涅槃,那就沒有人再來人間,人間也就不會有法繼續弘傳,想要修學佛法的人就沒有法可以依循。那你說,這一條佛菩提道好走嗎?還好佛世那一些大阿羅漢們大多不想走人,才會有今天的正覺菩薩僧團繼續把正法弘傳起來。話說回來,這個大城指的就是解脫果,已經能夠出離三界生死苦了;八地初心或者七地滿心者,是已經斷盡分段生死的菩薩。可是佛世的阿羅漢們同樣已斷盡分段生死,為什麼迴小向大修完般若以後,他們還得要從初地開始走?因為初地開始所應該得到的寶物,他們都沒有得到。那個寶物講的就是所知障中一部分的斷除,以及煩惱障中習氣種子的全部斷除。阿羅漢們還要回頭從這裡開始收拾,這些寶物還沒有收拾圓滿,就不能稱為八地菩薩。可是阿羅漢的解脫果看起來畢竟很像八地初心,因為同樣是可以出離三界生死。所以 佛陀就用這個辦法,勸誘大眾趕快證得解脫果,住在化現的大城中休息,等大家身心力氣恢復了,再把它滅掉;那時大眾的身心安息了,佛陀再把它滅掉時,這一看,怎麼沒有大城了?再一看,我怎麼不是八地呢?

世尊接著又怎麼開示呢?我們下一集再為各位說明。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