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離諸漏,心得解脫

第018集
由 正慈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述著的《法華經講義》這部書來為大家說明。

上兩集說到 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以及十六位王子的請求開始轉法輪,先三轉十二行法輪,將四聖諦的法義,各以示現、勸修、實證,這樣說了三遍,弟子們便得以實證解脫果成阿羅漢;然後再宣演十二因緣法,來幫助弟子實證緣覺的功德,這樣就圓滿解脫道的實證了。這個時候有六百萬億的無量無數人,因為不受一切法的緣故,就在諸漏中「心得解脫」。

我們上集有說到,諸漏指的是欲漏、有漏、無明漏,在見道之後的修道位中第一個要斷除的是欲漏,然後是斷有漏,最後是斷無明漏。首先我們來看「欲漏」是指什麼?就是對欲界法有所貪愛。因為對欲界中的五塵以及男女欲的貪愛,使解脫功德不斷的漏失。學人在見道位中,也就是證初果以後,這時已經有解脫的見地了,對於五陰的虛妄性確定而不懷疑,不會再認五陰中的任何一陰為真實。接著繼續努力修道,而對欲界愛所引生的貪瞋癡轉為淡薄了,就稱為二果人,這個境界稱為薄地,也就是薄貪瞋癡的意思。

而在解脫道中,真正說起來,二果人還不算是聖人,他的心境還留在欲界法中,欲漏還沒有斷盡。真正的聖人是從三果人以上,因為他們已經斷除了欲界愛,於欲界愛得解脫,也就是永遠離開欲漏了。但說到斷除欲漏,並不是自己認為已斷就是真的斷;也不是與配偶分房睡而沒有欲行,就是斷除欲漏了,不是的!是否真的斷了,要以親證為憑。什麼是親證為憑?就是從心中確實斷除了。當心中確實斷了的時候,初禪就會自動現前;必須以此為驗證,才是真的「梵行已立」的清淨行。所以,是要以「初禪」的發起為證,再以初禪的不退為驗,才能叫作已離欲漏。當然,欲漏的習氣種子不在此限,因為即使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欲界愛的習氣種子都還是繼續存在的,現在所講的是現行。這是「諸漏」的第一個部分叫「欲漏」。

已斷欲漏之後,接著是「有漏」,「有」是指三界有,就是要實質上去理解:「三界有」到底是什麼內涵?欲界有已經斷除了,那色界有是什麼?無色界有是什麼?要去瞭解;並且要能夠確定自己不會再受生於色界有、無色界有之中,這樣才是斷除了有漏。而這個斷有漏,是要在初禪發起之後,自己實際上去體驗、去進修第二禪,然後以第二禪的證境就可以推論三禪、四禪以及四空定境界中的名色有,對色界有及無色界有就可以推知出來了;然後自己可以確定不去受生,那就是真的斷有漏,這時五下分結便斷除了。

然而,斷了有漏,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受生?不見得!自己確定不受生了,其實還是會受生,還會生到色界或無色界的境界中;為什麼呢?因為無明漏還沒有滅除。那麼無明漏是欲漏、有漏斷除之後,剩下的最後一分有漏,另外稱為「無明漏」,又叫作「我慢」;這不是一般所說的與別人相比較而引生的慢。這是由於心裡面還有一個想,想又叫作了知,了知什麼呢?了知「我已不受生死」,他還有這樣的捨心存在,就會繼續出生在上二界中。如果他只有初禪,那他死後還會生到初禪天去;如果他具足四空定,死後會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是因為他還有捨心,死後就無法隨即入無餘涅槃,得要受生於上二界中,然後在那邊捨壽時才能取涅槃,這表示他的無明漏還沒有斷盡。

當他把這個捨心給斷除,我慢就不存在了。這個我慢,就是還有一點點自己感覺不到的「喜樂於微細意識自我的存在」,也就是微細意識自我的覺想了知還在;這個了知還願意繼續存在時,就是還沒有斷盡無明漏,這叫作我慢。所以,當他最後發覺到這一點,而把這一個我慢也斷盡的時候,就是無明漏斷盡了,五上分結才算是全部斷盡。所以,要解脫於生死沒有這麼簡單,必須經得起現量與聖教量上的檢驗。

因此,「諸漏」的內涵應該要瞭解,把欲漏、有漏、無明漏都瞭解了,並且都斷離了,那就是「心得解脫」,這樣的「心得解脫」就是《阿含經》中說的慧解脫者。這時,大通智勝如來這樣講完二乘菩提的時候,大眾於諸漏心得解脫,亦「皆得深妙禪定」。表示他們這時四禪八定都具足圓滿了,也證得滅盡定;並且他們原有的天眼通、宿命通和漏盡通都增進了,成就了三明、六通;也都具有八解脫,也就是對於欲界能背捨,對初禪、二禪乃至四空定境界也都能背捨;這樣對三界境界都能背捨,顯然就是三明六通大解脫。

這是第一次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法輪以及因緣法,就有「六百萬億那由他人」獲得這樣的境界。接著還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也是同樣的說法,因此當時有了「千萬億恆河沙那由他等眾生」,同樣是聞法以後「不受一切法」的緣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那麼這裡特別要瞭解一點,就是必須以「不受一切法,才是於諸漏心得解脫」。心中還有一法繼續領受,就不能得解脫,連捨棄自我的捨心都不能夠有,何況去執取細意識的自我呢!意識不論多微細,還是意識,只要細意識一存在,就是諸法全都具足了,哪能叫作「不受一切法」?所以得解脫是必須要「不受一切法」的,才能夠「於諸漏心得解脫」。

接著:「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妙法蓮華經》卷3)這時說的是聲聞眾,不是菩薩眾。因為緣覺的功德也是從聽聞 佛陀說法的音聲而證得,所以也是聲聞眾。這也表示「三轉十二行法輪」所說都只是聲聞與緣覺法,所以他們得證的果報都是聲聞的解脫果。那麼 大通智勝佛前後總共四遍的三轉十二行法輪與因緣法以後,當時的「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沒有辦法計算他們究竟是多少人,因此也了知 大通智勝如來度人是無邊的廣大。

接著經文說:【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為我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見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聽許。】(《妙法蓮華經》卷3)

釋迦如來接著繼續開示說:「當時十六位王子向大通智勝如來請求出家,他們剛出家時是沙彌的身分,而且是以童子身出家,而不是以聲聞身出家,所以都不受聲聞戒;可是這十六位王子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因為他們在往世無量劫以來曾經供養過百千萬億諸佛,而且都是清淨地修習梵行,而他們這麼久以來一直都是在求證無上正等正覺,不是求證聲聞解脫,所以他們同時向 大通智勝如來請求說:『世尊!在座這麼多的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他們都已經成就了聲聞果;世尊也應當為我們演說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我們大眾聽聞以後,都會共同來修學佛菩提道。世尊!我們無量大眾的志願,是想要具足證得如來的所知與所見,而不是只想在聲聞法上面具足所知所證;對於我們深心之中所祈求以及所憶念的法,佛陀您自己可以證明而確實知道的。』這時轉輪聖王隨從而來的,他所攜帶過來的大眾之中有八萬億人,由於看見十六位王子已經以童子身出家了,也就同樣地請求出家,而轉輪聖王也隨即聽許他們出家。」

這一段 世尊的開示是說,這十六位王子當時都還沒有成家,因此就以童子身出家,成為 大通智勝如來座下的沙彌。又因為他們過去無量劫以來已經很精進修學菩薩法,努力修行六度波羅蜜而不曾終止,這樣的異熟果報一定是非常好的,所以他們的果報就是「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就是六根很通達而且很伶俐,都不暗鈍,這是有他們的往世因緣。他們往世「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這數目是很多的。曾經供養過這麼多佛,被這麼多佛所攝受過,結果當然就是依教奉行而「淨修梵行」。這樣的因緣,到了這一世的果報就是「諸根通利,智慧明了」,不論學什麼法都很快。那他們既然是這樣無量劫來不斷地「淨修梵行」,所求的一定是無上正等正覺,而不是求證聲聞果急著要入涅槃。如此一世又一世都不證阿羅漢果、不入涅槃,繼續在三界中等待諸佛出現,想要親自奉事供養。

所以這十六位王子當時看起來好像仍然是凡夫;其實不然!只是因為那一世的法緣在 大通智勝如來出現之前還沒有成熟;而他們正就是為了配合 大通智勝如來,才在這個地方以這個因緣而受生的。那麼這十六位王子既然「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卻一直都沒有證阿羅漢果,表示他們是求無上正等正覺,世尊這段開示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這十六位王子看見 大通智勝如來,三轉十二行法輪及演說因緣法以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他們就知道說,接下來應該會演說大乘法了,因為諸佛常法是先講聲聞法,不會先說最勝妙、最難懂的佛菩提妙義。所以,先度一批人證得聲聞果,證明確實可以出離三界生死,由這一些聲聞眾出來證明 佛陀所說如實無二,那麼大家當然全部都信受了。當大家都信受了,最勝妙、最難解、最難證的佛菩提道,就可以開始演述了。這十六位王子此時知道演述大乘佛法的因緣成熟了,就向 大通智勝如來請求說:「世尊!這一些無量千萬億的大德聲聞都已經成就了,世尊既然您為這一些人演說聲聞法、緣覺法,讓他們證得解脫果而成為大德聲聞;我們這一些人是求無上正等正覺的人,所以世尊您應當為我們這些人演述無上正等正覺的勝妙法;當您演述過了,我們大家聽聞了,都會共同來修學。」這時候提出這個請求是很合理的。然後又特別加以說明:「我們這些人心中的志願,就是如來的所知與所見,我們不志願於聲聞人的所知與所見,而我們深心之中所憶念的法,佛陀您已經親自證實,已經很清楚地瞭解,我們是怎麼樣憶念於法的。」。

這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八萬億人」,當然就聽出這個道理來了,因為 大通智勝如來才這麼幾遍三轉十二行法輪以及因緣法,就有這麼多人證得阿羅漢果,並成為三明六通的大德聲聞了。可是這十六位王子竟然都不要那種法,可見這無上正等正覺是非常的珍貴,是至高無上的法。所以他們八萬億人也就跟著請求出家。

所以《法華經》不是依文解義的人所想的說:「很容易懂的,每一個字我都懂,意思也都懂。」問題是,有沒有瞭解到《法華經》的真實義?其實《法華經》不是容易理解的經典,必須依據當時的時空環境,才能瞭解其中的真實義。由這裡,我們就應該要對佛法作一個整體的思考,不要落在一個知解片段裡面,就把片段的知解拿來作為判斷佛法全部內容的準繩,這樣必然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而 佛陀演述《法華經》的目的,是要開示悟入諸佛的所知與所見,這個內涵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現在不會改變,過去無量劫不曾改變,未來的無量劫後仍然不會改變,因為諸佛的所知所見是永遠如一而不可能改變的。像這樣不會演變、始終如一的妙法,才能說是真正的佛法。

那這集就先談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願您:身心安樂、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