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的生命真相(四)

第092集
由 正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觀眾菩薩大家好: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今天這一集是以 平實導師《法華經講義》第四輯278頁到290頁的內容為主,因為內容非常的多,但時間又非常有限,只能作重點式的說明;所以請有興趣的觀眾菩薩,自行閱讀 平實導師的《法華經講義》,才不會有遺珠之憾。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經文:【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癡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妙法蓮華經》卷2)

我們白話語譯如下:佛陀告訴舍利弗說:「你講得很好啊!你講得很好啊!」為什麼這麼說呢?正因為舍利弗完全認同 世尊的說法,所以 世尊接著說:「就像你所說的這樣。」接著又呼喚了舍利弗:「舍利弗啊!諸佛如來也都是像這樣子,都是一切世間眾生之父。於種種的恐怖畏懼之事,以及衰損煩惱之事,各種憂患、甚至於各種無明黑暗遮蔽的所有愚癡無明,如來已經永遠滅盡而沒有絲毫的遺餘;而且全部都成了無量的所知所見,具足了十力、四無所畏,有難以信受的大神力以及智慧的力量,具足了方便善巧波羅蜜,也具足了智慧波羅蜜,對於三界一切眾生總是大慈大悲而永遠沒有懈怠或厭倦的時候,永遠尋求以各種善事來利益一切眾生,為了這個緣故而受生於三界這個老朽腐敗被火所焚燒的宅院之中,是為了度化眾生離開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以及愚癡闇蔽等等三毒之火,教育及化導而想要使眾生親證無上正等正覺。如來看見所有眾生們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燒所煮,也因財利五欲的追求而領受種種的苦痛;又因為貪著財利和五欲的緣故,在貪求時、追求時,現前就是正受這種種的痛苦,不幸的是追求而獲得之後還要再領受地獄、畜生、餓鬼道的種種痛苦;那麼如果生在人間又不免有貧窮困苦,假使生在人間乃至生在天上又不免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像這樣有種種數不盡的痛苦,而眾生不覺不知,沉沒在三界六道之中,在裡面痛苦地歡喜、痛苦地遊戲而不能覺察,也不了知痛苦的事實所以既不驚慌也不恐怖,而且根本都不對三界六道的境界產生厭離心,所以不求解脫於三界的八苦、三苦;這些眾生們就這樣在被火所燒的這個三界宅院之中,忽而向東忽而奔西來去馳走,雖然往往遭逢很大的苦痛,卻不覺得這是災患。」

各位觀眾菩薩!如來為何是一切世間之父呢?想想看,菩薩們努力隨佛修學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學完。譬如華嚴 善財大士五十三參來說,雖然 大士經由這五十三參——這五十三參是參訪五十二個階位的善知識——那麼他這樣參完而成為等覺大士,諸位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讓他成為等覺大士的這五十二位善知識是不是都跟著諸佛在學法?正是囉!善財大士這樣示現是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是告訴我們說:三大阿僧祇劫是跟隨所有的善知識學,就是直接以及間接追隨於 世尊學法。因為學法的過程中,不可能每一個人都一天到晚跟著 世尊。如果每一個人都跟在 世尊身邊學法,全部都親自跟著學,那 世尊如果一天排五個弟子開示,這一些徒眾們很多人等到 世尊入涅槃了都還排不上。這就是說,諸佛在人間示現是有很多因緣的安排,絕對不容易。

或許你們想:「妙覺菩薩最好了,就是閒著沒事,專等著人間因緣成熟就來成佛。」錯了!他等著要來人間示現成佛之前,真是忙得不亦樂乎,不是閒著沒事;因為他第一次要來人間成佛的時候,所該具足的各項因緣,以及所有的人事都要先安排好。他必須先安排一些等覺大士、十地菩薩、九地、八地等等菩薩眾,全都要預先安排好,然後來人間示現的時候才有這些人幫著他作事,這樣才有辦法示現圓滿的八相成道。所以妙覺菩薩都很忙,不是只等成佛。那麼,當 善財童子這樣子一一參訪善知識之後成為等覺菩薩了,這個過程一樣是隨佛修學,而他所參訪的所有善知識們也都是跟著佛學,何曾有一人不曾隨佛修學呢?所以,如來有直接攝受的眾生,有間接攝受的,也有輾轉攝受的,但是都以平等心視一切三界有情如子,所以說如來「為一切世間之父」。

但是如來與阿羅漢不一樣,如來無所怖畏。有一次阿闍世王把一頭大象灌很多酒,又在象牙上綁了鋒利的刀子,最後是在象尾綁了草、上了油、點了火,向 佛陀衝過來。那大醉象尾巴燒了火很痛,當然一直往前衝;牠已經心情迷亂了,向 佛陀衝來。那些阿羅漢們有神通的都飛到天上去,沒有神通的轉頭就趕快逃跑,只剩下阿難一位跟在 佛身邊動也不動;因為阿難對 佛有絕對信心,佛陀的威德他看多了。那麼大醉象衝了來,佛陀只是伸出指頭,那大醉象便驚嚇到糞尿齊下,癱在地上。後來 佛陀跟那大醉象講了幾句話,大醉象突然就清醒了、懺悔了,然後隨即死了。當場死了,好不好?好啊!因為牠馬上往生四王天去當天人了,你說好不好?對 佛一念之善就是這樣啊!凡是有善心於賢聖,暗中都會得到好處。由此看得出來,佛陀無所畏懼,可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飛到天上去了,就飛得高高的,在七多羅樹的高度看著 佛陀有沒有被撞。

那你說,大阿羅漢們有沒有畏懼?有啊!其實阿羅漢們本身不是怕死,那個畏懼是因為怕死的習氣種子還沒有滅盡,這個習氣種子要到七地滿心才斷盡。而如來的一切怖畏永盡無餘。此外,如來因為已經福德圓滿了,怎麼會有衰惱呢?但是為了度眾生,為了示現因地那一些事情必定會產生的因果事實,是可以示現的,但那只是一種示現。因為阿羅漢就可以離開因果報應了,當他入了無餘涅槃,那一切報應就及不上他了,全都到不了他身上了,何況是如來呢?所以如來的衰惱永盡無餘。

又譬如說憂患,是為什麼說而有憂患?阿羅漢也沒有憂患,因為他一心想著要入無餘涅槃。可是阿羅漢一旦迴小向大,行菩薩道而且永無休止時,他的憂患可就一大堆了,因為不許入無餘涅槃。好了,未來世該有些什麼福德、該修些什麼法道、該證些什麼智慧三昧和禪定三昧等等,都得考慮了,那他就有憂患了。也許你說:「那是阿羅漢還沒有入地啊!入地以後就沒有了。」其實不然,入地以後還有入地後的憂患,而各種憂患都要到七地滿心時才斷盡。所以七地滿心進入八地,這是一個大關卡,而三賢位要進入初地,也是一個大關卡,這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佛道中的兩個大關卡。那麼,入地以後要進入四地,那就是一個小關卡,為什麼有關卡呢?是因為福德。因為想要滿足三地心而入四地時,那要很大的福德,這也是一個關卡;但是不像三賢位入初地,也不像七地入八地那麼難。所以各有各的憂患,可是如來的憂患永盡無餘。

那麼,眾生都是無明闇蔽,阿羅漢的無明闇蔽消除了一部分,就是分段生死的現行已經斷盡了,可是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阿羅漢們可都具足存在;所以這也算是無明的一種,不能說他無明已經永盡無餘。譬如,我們常常說的畢陵尚慢。我們再講另外一個好了,難陀比丘尚貪,難陀比丘喜歡看早上女眾在後院刷牙洗臉、衣服不整的樣子,他喜歡看,可是他真的是阿羅漢,這是因為他很多世以來都是跟女眾在一起,大家都呵護著他,他跟女人在一起慣了,所以習氣一直留著。

可是難陀也最有慈悲心,他見了女人都想要幫忙,所以他未來成佛的時候會有很多人跟著他,因此在法上有所實證的人就很多。他很有慈悲心,就只是這個貪難斷;可是他不會起現行,只是習氣種子還在。那表示什麼?煩惱障所攝的微細無明仍然還在,所以這個無明闇蔽還在;而即使是入地了,乃至到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覺,都還有無明闇蔽。例如,如來四智圓明,其中有一個成所作智,那是八識心王每一個識都可以獨立去運作的,這八識心王一一心所法也獨立去運作的。等覺菩薩無法想像,甚至於妙覺菩薩即將成佛前的那一剎那,也都還無法想像,這表示仍然是有無明闇蔽,所以唯有如來的無明闇蔽是永盡無餘的。因此說,如來於諸怖畏、於諸衰惱、於諸憂患、於諸無明闇蔽,確實永盡無餘;正因為這一些煩惱都永盡無餘,所以能夠成就無量無邊成佛所應知的所知與所見,因此而具足了十力,具足了四無所畏與三不念,也就因此而有了大神力與大智慧力。所以,後面這一些都要先有前面的所修因,後面的這一些所證果才能夠成就。

那麼,具足了方便波羅蜜,這是在七地滿心時就圓滿成就了。阿羅漢證俱解脫以後要入滅盡定,得要上了法座,然後由初禪入二禪,二禪入三禪,一直轉進到無所有處定,才轉入滅盡定。然而,七地滿心菩薩念念入滅盡定,阿羅漢無法想像,但這個不是從修定來的,而是因為智慧得來的。且不說這個,單說三地菩薩可以轉變人家的內相分,二地滿心菩薩可以轉變自己的內相分,所有大阿羅漢們都不能想像;這是因為他們迴心大乘再證悟以後,還要繼續修學很久才能獲得的,除非是 佛加持;何況是七地菩薩的念念入滅盡定,他們怎能想像呢?

還有智波羅蜜,這是進入八地後,九地再繼續修,圓滿四無礙智而得力波羅蜜,然後在第十地滿心才能圓成的智慧波羅蜜,這時候才能夠說法如雲如雨、永不中斷,這都不是大阿羅漢們能夠想像的;因為不迴心的聲聞大阿羅漢們,光聽到七住位明心菩薩所說的實相般若,他就很費思量了,怎麼想也想不通,更何況是入地以後再進修兩大阿僧祇劫,成為十地滿心的智波羅蜜,如何想像?譬如說,同樣證悟的禪宗祖師們,一個人說一個樣,可是標準卻是同一種,只是沒有悟的人看不出標準在哪兒。為什麼證悟的禪師都認為他所答的都一樣呢?這表示其中是有一個標準在的,這就不是自由心證了。

譬如有人問:「如何是佛?」假使有位證悟的菩薩正在吃燒餅油條,就告訴他:「燒餅。」阿羅漢一定聽不懂;既然他聽不懂,就再說:「外送一根油條。」阿羅漢還是聽不懂,可是其他證悟的菩薩在旁一聽就知道了。所以智慧,同樣是智慧,好壞之間相差太多了。諸佛同樣是證得智慧,等覺菩薩也是智慧,十地、九地、八地、初地也是智慧,十迴向、十行、十住乃至七住位菩薩也是智慧;可是不同的智慧,其中的深妙與廣大就很不一樣。單單最淺的七住菩薩的智慧,不迴心的阿羅漢們就聽不懂了,那你說十地滿心的智慧波羅蜜多,阿羅漢們如何想像呢?由這裡看來,你就知道那一些人成天大聲地說「阿羅漢就是佛」,一定是三乘菩提全都不懂的凡夫。因為菩薩們的這一些位階,只差一階就差很多了。

所以如來智慧波羅蜜不可想像,因為十地滿心菩薩都無法臆測等覺、妙覺的智慧,而等覺、妙覺都不能臆測如來的智慧。雖然是這樣子,如來卻是「大慈大悲常無懈惓」。但是卻因為智慧與福德圓滿,所以恆生大慈大悲之心,一直都把三界所有眾生當作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看待。這個心態是常,而且永「無懈惓」;常就是永遠不改變,因此自始至終都是「無懈惓」。「無懈惓」是要幹什麼呢?是「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永遠都是為了尋求造作一切善事來利益一切有情,為了這個緣故而不斷地受生於已經腐朽的、很老舊的三界火宅之中。

如來明知道三界中是朽故的火宅,為什麼還要來示現受生?無非就是為了度化眾生超越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來度化眾生滅除愚癡闇蔽的三毒之火。因為欲界是三毒具足,色界有二毒,無色界有一毒,所以三界無非就是貪瞋癡。眾生有這一些痛苦,有三毒之火,如來就是為了度化眾生離開這一些痛苦、滅掉三毒之火,才要這麼辛苦來受生於人間,教化眾生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無上正等正覺,一定是第一義中才有,而二乘解脫道只是世俗諦。

這就是說,唯有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唯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無分別法,才能夠說他學的是佛菩提,否則最多終究只是二乘菩提世俗諦而已。什麼是無上正等正覺?一定是所證的這個法在三界中無有一法能上於祂,沒有一法能與祂相提並論。換句話說,這一個無分別法,祂就是三界的根源、宇宙的本源,是一切有情眾生的本地風光、本來面目。這樣的無分別法,三界中是沒有一法可以超越於祂,沒有一法能夠比祂更高,這樣才叫作無上。而這個法是本來就無分別的心,證得這樣的法,祂是平正而無法加以月旦或者增減,所以叫作正等。要有這樣的覺悟,才是真正的覺悟。那麼,三界有什麼法是這樣的法呢?就是無分別法第八識如來藏。所以必須證如來藏,才能夠說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但是證得這個無上正等正覺,並不等於已經究竟圓滿了,後面還要繼續進修。

時間關係,我們就講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點擊數: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