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大悲常起不息

第078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觀眾: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如來大悲常起不息」的相關法義,因為信受如來成佛是盡未來際,是信受三寶的基本知見;雖然大家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我們仍然可以對這方面略作探討,將來面對有疑惑的眾生便有能力為其稍作說明。

我們先來看在《法華經講義》第四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說是法。」這意思是說,佛陀為大眾說明在過去的世間已經有無量諸佛滅度過,然而這無量諸佛滅度之後,並不是死亡以後成為斷滅,只是應化之身示現滅度而已,可是滅度之後都安住於方便法中,也都同樣為大眾演說佛菩提的勝妙法。】(《法華經講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74。)也就是說,諸佛雖然示現滅度,然而只是祂的應化身而已,不是真的成為斷滅了;由於佛世尊的法身不生不滅,也因為大慈大悲的關係,祂仍然會在其他的世界以不同的應化身示現成佛廣利眾生,這是佛法的基本道理。因為諸佛成佛所依的無垢識是不生不滅,所以成佛當然是盡未來際,如果成佛示現涅槃後一切皆成為斷滅,那成佛就沒有意義了,大家何必學佛呢?而且,因為佛在菩薩位時已經發了十無盡願,因此也不會住於無餘涅槃;因為所發的十無盡願是要度眾生猶如虛空一樣無盡,所以諸佛不可能「如薪盡火滅般」住於無餘涅槃。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佛地是純善性,種子究竟清淨,不會再有染汙的心行,因此也絕對不可能再因為煩惱無明染汙或造業而落入三界輪轉。如果成佛之後會再因為煩惱無明而落入三界輪轉,那同樣的成佛也沒有意義了;而佛之所以會示現在三界之中,純粹是為了利樂眾生之大慈大悲示現,並非真的是在五趣中輪迴,所以成佛一定是盡未來際。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0中開示諸佛有無盡之方便智慧大海,也就是說,諸佛有如大海般廣大與具足方便善巧之智慧是不會窮盡的,因為諸佛一定會依本願之故,盡未來際利樂眾生:【一切諸佛法身無盡智慧大海;……一切諸佛本願諸行無盡智慧大海;一切諸佛盡未來際,為一切眾生常作佛事未曾休息無有窮盡智慧大海。】所以諸佛以四智圓明、無盡的智慧,利樂眾生永無窮盡。而其根本就是因為諸佛之法身無垢識不生不滅,因為如日處虛空,本來不生,故亦不滅;所以說,諸佛利樂眾生是「無有窮盡智慧大海」。

而在《成唯識論》卷10中亦開示:【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但從種生,不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從這裡的道理,我們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此品」說的就是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就是無垢識;從初成佛開始,第八識就由異熟識改名為無垢識,因為是同一個心體。此無垢識「盡未來際,相續不斷」,能持佛地之純清淨無漏種子;而諸佛之無漏清淨種子已經究竟圓滿,因此第八識不再受熏而令種子變異,否則先成佛者其無漏種將因受熏而繼續增上,將會比後來成佛者更殊勝,這就違背了成佛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基本道理了。所以說「佛果圓滿,不增不減」,因此說是佛佛道同而皆是無上,並且是「盡未來際」的。而這個「盡未來際」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佛子決定要精進修行的重要關鍵;因為如果成佛不是盡未來際、不是永恆無上究竟的目標,那如何成就佛子修學的動機?所以說,在正理上一定是「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4)因此,一定是盡未來際成佛,這是大家一定要弄清楚的。另外,從《成唯識論》所開示的「持無漏種令不失」,實際上也顯示了能持種的第八識種子識是不生不滅的;否則,如果是生滅法,如何持種不失呢?因為生滅性的七轉識是沒有能力擔任種子識的,如果自己是生滅的心,那當祂滅失時種子不就跟著消失滅去了嗎?已滅失的法如何儲藏種子呢?所以一定是不生滅的本心,才能是種子識,才能「持無漏種令不失」。

所以從上面的說明,大家就可以信受成佛是盡未來際的,也因為這樣的緣故,大家才會發心成就佛道、利樂廣大眾生而精進修學;這也是菩薩能夠圓滿十信位而進入初住位的基本道理。所以佛世尊稱為「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諸佛都是究竟圓滿,所以說「勿前佛德勝後佛」;而這裡面的「正等」之道理也是一個關鍵,在《法華經講義》第二十四輯中 平實導師開示:【「正等正覺」,也就是說,三世諸佛同一所證,沒有誰可以變更諸佛如來所證的內容;當大家所證都是究竟而完全相同時,因此叫作「正等」。「正覺」是說,這樣的覺悟是如實而不虛妄的,而且是究竟了義的覺悟,所以叫作正覺。】(《法華經講義》第二十四輯,正智出版社,頁219。)這裡面就開示諸佛所證是完全相同,因為都是對於第八識自心如來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具足圓滿的了知與親證,故能成就一切種智、成就正遍知,因此稱為正等。所以成佛時究竟斷除二障,第八識究竟清淨而稱為無垢識。從這裡諸位觀眾也可以知道,因為「正等」,所以佛佛道同,所以所證都是究竟而完全相同,這也意味著眾生都本具不生滅性的如來藏心。佛子經由長劫修行,最後終於能對第八識自心真如究竟了知而斷盡一切煩惱與無明,故能成就究竟清淨的無垢識,所以稱為「正等」。

在《究竟一乘寶性論》卷1中也開示:【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也就是從諸佛皆具有的平等法身無垢識來看,可以知道因地眾生都有第八識如來藏;對如來藏究竟了知,把如來藏究竟清淨之後,就能夠成就佛地無垢識。所以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另一方面,「正覺」也表示覺悟的道理必須是正確的,因為錯誤的法是無法依之修學而成就,這裡面有一種是因為受邪師所教導,所以學的法本來就是錯誤的;另一種是老師教他的法是正確的法,而他自己理解錯誤或者不信受,或自身有障礙,因此無法成就。譬如,如果有人信受六識論或者心外求法等等,則其覺悟的道理便不是正確的,因此就絕對無法達成「正覺」。而佛地之正覺,也代表覺悟必須究竟圓滿,因此能成就正遍知、成就福慧二足尊。也就是雖然是明心證悟了,可是離佛地的距離還是非常遙遠的。所以我們從佛地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就可以知道必須要依本心第八識不生不滅的正知見修行,將來才能成佛,否則雖然號稱成佛了,但都只能稱為戲論。而成佛之道得依親證第八識自心如來,才能真正說是已經進入內門修學了,這也是將來成就佛佛道同的基礎。

所以相信眾生都有如來藏,才會真正相信成佛是無上正等正覺,也是盡未來際成佛的。因此,依據如來藏法義而能深信佛世尊確實存在,常住世間利樂眾生,這樣對佛的信受功德就能夠更加廣大;相對的,因為相信自己有不生滅的如來藏,瞭解「如來藏中藏如來」的道理,就會相信自己能夠成佛,相信自己本來具有不生滅法,將來成佛才能盡未來際。而萬法的根源是如來藏,也只有如來藏才有不壞的自性,所以有如來藏才能成就諸法之森羅萬象與法住法位,這也是諸法真如、一切法真如的道理。因此依據這樣的根本道理,才有三乘佛法被演說,令眾生依教奉行而修學成就。所以有佛與法,世間才有修行人因為深信佛與法真實存在,才會發願真實修行而有真實勝義僧寶;同時,因為有如來藏儲藏諸善惡業種與諸法種子,成就「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因此眾生也才能真實信受因果。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如來藏法義是成就「四不壞信」,也就是佛、法、僧、戒的基礎,對於修學者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長阿含經》卷10中亦開示:【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也就是說,已經證得慧解脫的比丘,因為他自己已經證得有餘涅槃,所以他知道如來的應化身是有能力、也是會示現入滅的;但是應化身入滅,並不是說如來就成為斷滅而不再示現成佛度化眾生了。因為如來在某個世界示現成佛,一定是要跟那個世界的眾生生活在一起而度化之,因此也要有與該世界相類似的色身,所以當然要以另一個應化身示現。譬如 釋迦世尊在此世界八相成道示現成佛,裡面便包括入胎、住胎與出胎,所以也是依父母緣而取得應化身;既然應化身是依因緣而出生,當然在化緣圓滿之後會入滅,而接著又到另一個世界示現成佛。而能夠這樣度化眾生永無窮盡的根本原因,當然是 如來有不生滅的無垢識,所以說終或不終,需要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說,因此才有這四句分別。在《大般涅槃經》卷30中亦開示:【善男子!如來世尊所有事業勝諸眾生,所謂種姓、眷屬、父母,以殊勝故,凡所說法人皆信受,是故如來不受化生。】也就是說,佛世尊在此世界會示現種姓尊貴,所以受胎生而不受化生。因此說法的時候,眾生就很容易相信;並且在入滅的時候會留有舍利,令眾生可以恭敬供養而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如果是化生就無法成就如此功德了,因為「化生命終如燈光滅,無遺餘故」。

因此慧解脫比丘知道如來示現的應化身在化緣圓滿時終將入滅,然而卻會以另外一個應化身示現於其他世界繼續利樂有情;而雖然示現的應化身終將入滅,然而無垢識不生不滅,因此佛仍將以無數的應化身利樂有情而無有窮盡。然而應化身終是所生法,在不同的世界需要不同的應化身,所以說應化身在化緣圓滿時就會示現入滅,然而諸佛法身卻是不生不滅的。而第八識種子識是萬法的根源,一切宣說的法義都不能違背這個道理,也絕對不會有任何法超越第八識;因此修行人在思惟或觀行法義的時候,必須依照八識論的正知見,而非錯誤的九識論或六識論。所以說《長阿含經》有「齊是為語,齊是為應」等開示。因此第八識又稱為「所知依」,也就是一切所知諸法皆由第八識直接或間接出生;而要正確探究一切諸法,也要經由實證所知依第八識,因此第八識也稱為根本依或根本識。而慧解脫的比丘,他一定知道將來入無餘涅槃的時候絕非斷滅,而是僅餘第八識本際獨存的「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的境界;這個時候七轉識滅盡,無有能取、所取,所以說「不知不見」,這樣的知見是成就慧解脫所必要的,否則便無法證慧解脫果,故說「如是知見」。

在《法華經講義》第四輯中,平實導師開示:【一個從凡夫位修行到達佛地的人,一定是十方世界來來去去不斷受生,長劫之中廣行菩薩道而奉事無量無邊諸佛,修得大智慧及大福德以後才可能成佛。……那怎麼會說成佛是一世就能示現成佛?怎麼會說成佛後入滅度就灰飛煙滅?】(《法華經講義》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77。)也就是說,從凡夫位修行至成佛必須在十方世界奉事及跟隨無量無邊諸佛修學,譬如在《法華經》中開示阿難尊者「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除非是最後身菩薩,否則成佛不可能是一世就可以成辦的事情,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圓滿菩薩五十二位階。當然這也顯示成佛所需要修學的法是非常廣大深妙,單單是滿足十信位就要以劫為單位了,乃至等覺位之百劫修相好;相對的,這也顯示了佛世尊之尊貴與難遇。所以有時候把一些數字或單位弄清楚也是很重要的,譬如上述所說之「六十二億諸佛」、「三大阿僧祇劫」、「菩薩五十二位階」、「百劫修相好」等等;這樣在抉擇法義的時候,就不容易被籠罩而相信「即生成佛」的錯誤說法。所以這也可以顯示出為何要在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中施設「數」這個法。

而另外我們要知道的是,與某一尊如來有緣的眾生,也不會只有在一個世界;因為世界會成住壞空,無量劫來眾生一直依其因緣果報而輪轉五趣及投生在不同世界;並且諸佛在菩薩位時,也因為奉事極多佛世尊的關係,而在諸佛世界來來去去,與十方許多世界之眾生結下許多因緣,所以佛世尊會不斷地在不同世界示現而度化與祂有緣的眾生,這是必然的道理。因為菩薩早就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了,何況已經成佛,所以說「諸佛如來不捨一切眾生故,於一切時為成熟一切眾生故,當知大悲常起不息」。實際上,是有很多佛弟子因為宿世善根,並且深信三寶、精進於菩薩六度諸行,而能常常獲得佛世尊之幫助與冥佑感應,也親自驗證了如來之「大悲常起不息」;包括此世界也有許多倒駕慈航的佛世尊,以等覺菩薩的身分示現,協助 釋迦世尊來利樂此土之有緣眾生。所以這些都是佛弟子所應當信受的,而這當然也是因為相信第八識是不生不滅的本心,因此信受成佛一定是盡未來際,並「於一切時為成熟一切眾生」而常轉法輪。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成佛是盡未來際,示現滅度的只是應化身,佛世尊仍會以不同的應化身繼續於其他世界廣度有緣眾生,這也是信受三寶的基礎。第二點,成佛必定是無上正等正覺,佛佛道同,而佛弟子們一定要去深入瞭解「為何成佛一定是無上正等正覺」的道理,如此可以增廣對於佛世尊的恭敬心。第三點,眾生因為有不生滅之如來藏才能成佛,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瞭解這個道理,我們就不能輕視任何眾生了。第四點,信受有不生滅之本心如來藏,是成就「四不壞信」的基礎,也是修學大乘法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