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佛乘為諸佛之祕要

第071集
由 正仁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

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說明了《法華經》〈方便品 第2〉中,佛說祂所弘揚的是唯一佛乘的大乘佛菩提道,所要度的是菩薩,不是聲聞人。今天我們要繼續說明以下的經文內容:【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妙法蓮華經》卷1)

這一段經文的內容有三個要點如下:第一個要點:「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在這第一小段的部分,是 佛向大眾宣示說:你們這一些大眾以及舍利弗,示現菩薩相以及示現為聲聞相的菩薩們;因為舍利弗等人都在初轉法輪時出家而示現為聲聞相,也因為是聽聞 世尊說法之音聲而悟入的,所以就說是「聲聞」,那一些阿羅漢們這時候還被說是聲聞,但法會中有更多的菩薩同時在現場聽聞,所以 佛說:「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稱呼了這些人之後,釋迦如來就宣示:「你們應當知道,我即將開始要演說的勝妙法,這個唯一佛乘的殊勝妙法,是諸佛的祕密法、是諸佛最重要的法。」這是第一個要點。

這一個法確實是諸佛的祕密法以及最重要的法,所以叫作「諸佛之祕要」,不許聲聞種姓的人知道。那些大阿羅漢們得要迴小向大以後,心中自認是菩薩,願意行菩薩道了,不再畏懼生死,不再害怕流轉生死了,願意為眾生再來輪迴生死,這時候 世尊才會幫他們開悟。不是菩薩心性的人就不讓他證悟,因為這個是諸佛的祕密法,也是諸佛最重要的法。所以,那五十位定性聲聞大阿羅漢們是沒有開悟般若的,他們只證得聲聞菩提,斷我見、我執,可以出三界生死,但是他們沒有開悟的般若,因為 佛不幫他們開悟。

實相般若開悟這個法,若是要給某一個人,一定要有一個相對的前提:你是這樣的人,我才給你這樣的法。你是聲聞人,所以我就給你聲聞法;你是菩薩,所以我就給你菩薩的法。意思是說,你願意當菩薩,我才會給你菩薩應證的法,菩薩的法就是開悟明心,找到如來藏、親證實相。這是諸佛的祕要,諸佛祕要只會給菩薩,而不給聲聞人。諸佛都不認為聲聞阿羅漢是祂們的真正兒子。

「諸佛之祕要」只給菩薩種性已經發起的人,不給聲聞種姓的人;因此聲聞人乃至成為大阿羅漢了,佛都還不肯給他們「諸佛之祕要」。這是說,一千兩百五十位大阿羅漢,只有一千兩百位大阿羅漢得到佛菩提;那剩下的五十位是定性聲聞,佛陀不給他們般若智慧。不給他們也是因為他們對佛菩提法上有增上慢,所以 世尊入滅以後,他們還剩下四十位大阿羅漢,才會集合其餘的聲聞人,把他們所聽聞的大乘經典結集成四阿含的解脫道法義,沒有佛菩提道的成佛次第和具足的內涵。除了原來的聲聞解脫道法義以外,大乘經典他們聽聞後也全部都結集了;可是結集了以後,結果竟變成聲聞解脫道的法,都沒有佛菩提,根本不應該命名為「阿含」。

四大部阿含中,如何成佛的次第與內涵都沒有,只有講到有個如來藏總相。至於如來藏要怎麼實證,也不知道,那樣的經典哪能叫「阿含」呢?「阿含」的意思就是成佛之道,他們自稱那是「阿含」——自稱是成佛之道;結果呢?等他們結集完了,菩薩們來聽他們結集的成果,聽到他們誦出全部的經典而說這個解脫道內容叫作成佛之道,那時候所有的菩薩都不能接受,要求他們重新結集,但是他們不肯。他們自認為已經把大乘經典都結集好了,但事實上卻都只是解脫道而沒有佛菩提道,所以菩薩們當場抗議說:「吾等亦欲結集。」也就是公開宣稱說「我們也要結集」。這就是般若系列以及唯識系列的大乘經典的由來,也就是再過半年後隨即產生的千人大結集,地點就在當時的七葉窟洞穴之外,完全是由菩薩來進行的。

所以那四十個不迴心大乘的大阿羅漢們率領的三果以下等聲聞人,結集出來的就只有解脫道的法義;因為他們沒有證悟,四十個大阿羅漢加上一些三果、二果、初果和一些聲聞凡夫,總共湊足了五百個人,結集出來的就是四阿含解脫道經典。他們沒有辦法證悟,因為他們不是迴小向大的菩薩,還沒有發起菩薩種性。而這個明心之法乃至眼見佛性等等法,這些實相般若都是「諸佛之祕要」,只傳給菩薩。成為阿羅漢以後,如果不迴小向大,不願再起一分思惑來受生於人間,佛陀就不傳給他們,因為這是「諸佛之祕要」,不是「聲聞之祕要」。

另外,「祕要」的意思是說:緣還沒有成熟的人,就不應該讓他證悟。想一想,連定性聲聞的大阿羅漢,已經貴為人天應供了,佛陀都不肯給他們;只有迴小向大以後,願意繼續受生於三界中永遠修行菩薩道利樂眾生的人,佛陀才會以教外別傳的機鋒加以指導。這就是這一段經文的第一個要點,佛陀宣示:這是諸佛的祕密法,也是最重要的法。意思就是說:「你們大眾聽了,不要隨隨便便就要求我釋迦牟尼佛幫你開悟;因為這是『諸佛之祕要』,只有菩薩性足夠了,才可以有因緣證悟這個法。」

接著,第二個要點:「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世尊說的這第二個道理,是說這一個五濁惡世的年代,眾生都很喜歡執著種種欲樂之法,所以五濁就稱為惡世。五濁就是見濁、煩惱濁、命濁、眾生濁以及劫濁。這五濁滅盡了、斷盡了,就是五陰盡,也就是佛地的境界。這五濁,簡單地說,首先是有「見濁」,見濁是錯誤的見解而產生了不如理作意的思惟,由於邪見而產生了汙濁的心性;而因為這個見濁,眾生就會有許許多多的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所以就產生了「煩惱濁」。依於這個煩惱的驅動,眾生就會去造作許多的身、口、意的惡業,而讓這位眾生由於惡業果報的作用,產生了未來短命、疾病、窮困潦倒、衣食缺乏等的「命濁」。但這種情形並不是只有一位眾生會有,而是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是會有同樣的命運,所以所有的眾生都有這個汙濁,這就是「眾生濁」。當所有的眾生都一起造作許許多多的惡業,由於這些無量無邊惡業的驅動,就會使這個器世間,產生了長劫以來飢餓、疾病、爭鬥、兵刀劫、水劫、火劫、風劫等現象,這就是「劫濁」,整整在長劫的時間裡,這個世間都是汙濁的。這五濁的時期就是最惡劣的時代,所以稱為惡世。由於是五濁惡世,所以眾生們只樂著於種種的欲樂境界;佛說像這樣的眾生,終究不會想要追求佛道的。

這就是說,像這一類五濁惡世中的眾生,連已經歸依三寶的人都還不會想要追求唯一佛乘的親證,何況是一般眾生呢!所以 佛陀就這樣說:「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而未來世的五濁眾生,不單單是不求佛道而已,而且還有惡人。為什麼叫作惡人呢?因為他們聽到 佛陀所說的唯一佛乘,心中起了迷惑而不願意信受,於是開始假借所謂考證、學術研究等等的名義,大聲疾呼大乘非佛說,或者是大力否定第八識如來藏,謗為外道神我;做了種種破壞正法的惡事,死後就下墮惡道。這些人都叫作心行顛倒,連基本的邏輯都不通了,而且自己都還不知道,何況還能學佛呢!所以,這些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接著當然就是「破法墮惡道」了。這就是這一段經文中提示的第二個要點。

最後是第三個要點:「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這一段是 世尊從正面來勸勉舍利弗等弟子們,佛陀對他們說:不同於前面的這些惡人,仍然還有一些人他們心中有慚有愧,而且他們的心地是清淨的,是立下志願要追求佛菩提道的人;所以 世尊吩咐舍利弗等人說:你們應該要為這樣的人廣泛地讚揚唯一佛乘、佛菩提道。

「慚愧清淨」到底是指什麼呢?譬如說有兩個人,某甲一天到晚說:「我做事從來不犯規矩,我一向遵守規矩,我永遠是保持清淨的。」而另外一個某乙說:「唉呀!我好慚好愧呀!我老是不小心就犯錯了,慚愧啊!慚愧啊!」請問這兩個人誰比較清淨呢?答案是某乙才是清淨的,因為他有慚有愧。某甲叫作無慚無愧,某甲從來不知道慚與愧是什麼,因為他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即使別人為他指證了錯誤,他也不認為自己有錯;他永遠要堅持自己對,所以他永遠不必懺悔,那他就是無慚與無愧。無慚無愧是什麼有情呢?就是畜生啊!只有惡畜生才是無慚無愧。人如果成為無慚無愧的時候,表示他未來世會跟畜生道相應。

三界世間是怎麼來的?是從心來的。心若是天人之心,那麼這個人死後,天界世間就會出現了;若心是色界的境界,死後色界境界就會出現;心若是畜生,畜生界的境界就會出現;心若是地獄,地獄世間就會出現。三界就是這麼來的,《楞嚴經》就是講這個道理:有什麼樣子的心,將來就會變成怎麼樣子,就會生到哪裡去;然後去到地獄以後,回來到鬼道時會變成什麼鬼;將來他到畜生道的時候就會變成某一種畜生。這就是因果的具足顯現。

所以有慚有愧的人,每天都覺得慚愧,這個人才是有清淨心的人。如果他從來都認為自己沒有錯、自己永遠都對,他都不會覺得慚、也不會覺得愧。慚就是發露向人,應該向誰去揭發顯露這個錯誤,他就跟誰去發露;愧則是發願後不復作,承認自己的錯誤後,並保證以後永遠不會再犯這個錯誤;這就叫作有慚有愧。無慚無愧的人,就會跟畜生道相應,未來世就會出生為畜生。

世尊說,將來有的人是具有慚與愧這兩個善心所的人,他們心地是清淨的,他們這樣的人就很適合來修證佛菩提道,這些人會立下志願精勤尋求佛菩提道的實證。所以 世尊就吩咐說:「舍利弗!你們眾人就應該為這一些人,廣泛地讚歎唯一佛乘的佛菩提道。」這表示什麼呢?這就是 世尊的第三個宣示:我釋迦牟尼佛來人間說法是為了唯一佛乘,而舍利弗你們等人將來也要為大家廣泛讚歎這個唯一佛乘。以上就是這一段經文中提示的第三個要點。

今天我們就說明到這裡為止。非常謝謝大家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