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集
由 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覺同修會所為您製作的三乘菩提系列弘法節目,這個單元是探討「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篇文章題目是「諸佛都是以佛菩提道度化眾生」,這是本文的第二集節目。今天這一集節目題目子題是:「梵唄唱誦法會能成就佛道嗎?」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談到諸佛都是以佛菩提道來度化諸菩薩眾們,而菩薩們要成就佛道,要在因地能夠發起大願:希望在無量劫的佛道上,都能夠有因緣值遇諸如來;可以藉著值遇諸佛的因緣,可以禮拜、恭敬供養諸如來。但諸佛示現人間的因緣實在非常稀有難得,有時要經幾大劫,乃至十、百、千劫都沒有佛出世在人間。世尊在《法華經》這段經文,就在教導我們雖然沒有因緣能夠值遇佛示現人間,但菩薩們還是可以藉由禮拜、供養如來聖像等等方式,而獲得無量大福德果,乃至依著無量福德而最後能成就佛道。上一集節目當中,我們也引用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44的這一段論文,也作了相同開示,可以知道供養如來聖像能獲無量廣大福德,乃是諸佛及諸大菩薩們之所共說。

本文第三項綱要主要要探討「梵唄唱誦法會能成就佛道嗎?」世尊在《法華經》的這段經文,也繼續開示佛不在人間出世的期間,除了供養如來聖像之外,佛弟子也可以用演奏或以梵唄歌頌如來功德偈的方式來供養如來;以此方式來進一步累積廣大福德,最後能夠成就佛道。世尊這一段經文開示說:【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妙法蓮華經》卷1)平實導師在講義當中開示說:參與了這些梵唄的唱誦,即使自己是不太會唱誦,但如果能隨悅眾的帶領,而以歡喜心少分的隨喜唱誦,也能夠成就勝妙功德。這就是上一段經文所說:「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所以能少分的隨喜唱誦,以此為無量世修學佛道的緣起因,當然也依這樣的少分善根的緣故,能在未來生生世世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漸漸的具足了五根——也就是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乃至由五根發起而成就五力——就是信力、進力、念力、定力與慧力;這樣來次第修學菩薩道,當然最後能因為這樣的因緣而圓滿成就佛道。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初機學佛的人,當他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非常喜歡去跑道場,去積極的參加法會;那麼每一次法會結束之後,也都覺得滿心歡喜,讚歎受用了很多功德,心中感覺到法喜充滿。我們在聽聞到這樣的情形之後,也應當隨喜讚歎這位菩薩成就的功德,自己想到自己這一世剛開始進入佛法修學的時候,也都是走過相同的道路;也就是在日復一日參加了無數次的唱誦法會當中,走過了初期學法的階段。只是說在參加過多年的寺院、道場中的法會之後,佛弟子確實也應當開始去思惟:「我這樣的趕法會、跑道場,這樣的學佛方式,真正能夠契入世尊的法要嗎?這就是世尊示現人間所要開示悟入的法嗎?每一次我滿心歡喜參加了法會,法會之後都體會到法喜充滿,這個法究竟是不是真的能夠幫我解脫生死,讓我於生死開始得到幾分的解脫自在嗎?」

在正覺同修會弘法的節目當中,其中一個單元有談到「法與次法」,參加梵唄的唱誦法會是這當中所說的「次法」,藉由熏習這次法而於未來有因緣可以契入「法」——也就是契入 世尊所開示大眾,要教導大眾悟入的三乘菩提佛法。為什麼說參加梵唄唱誦法會,只是藉由這「次法」作為緣起,而未來有因緣可以契入 佛陀所開示的「法」?這當中也有它「理上與事上」的功德差別,而這當中到底成就什麼樣的「理」、什麼樣成就的是屬於「事」上的功德,所有修學佛法的人,都應當對這個要建立正確的知見,才不會在這一世幾十年的佛法修學歲月中唐捐其功,也就是在跑道場、在趕法會當中白白空過了一生。這是因為不明白這當中法會的事與理上的功德差別,這一生如果一直都是這樣子精進的跑道場、參加法會,最多也只是成就少分的事相上的福德。也就是當此世將盡的時候,這樣的佛弟子也會如同世俗人一樣,仍然是會感慨:「生命雖然無限美好,只是近黃昏。」也就是心中還是有著無限的感慨與無奈。因為感慨自己這一世參加了這麼多法會、跑了這麼多道場,卻於佛法全無所證而空過一生,如今要走了、要跟最愛的至親別離了,心中依然有著無限的不捨,也仍然對生死繼續起恐怖顛倒想。也就是於佛法仍然無所證的關係,無明俱在的緣故,這樣的佛弟子也只能繼續隨業受生、流轉生死,想來也真是可悲、可嘆啊!

在一世當中,菩薩們會起心想要來修學佛法,這樣的人都是基於往世所植的那一分善根福德,才會在因緣成熟時,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才是生命的實相?我這一生所為究竟為何而來?我來生又將去至何處?真正想要學法的人,都會希望我這一世捨報之前,希望能夠在佛法有所實證,也就是能夠於生死開始得到幾分的解脫自在;這樣的說法,也就是一般世俗人所說的:讓我們這一世的生命能因此更圓滿,走的時候更灑脫、更自在。

但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佛法修學者,都沒有辦法圓滿心中這樣的願望,而在捨報之前仍然是這樣的徬徨無助,仍然是這樣子充滿不捨,心中有著無限的無奈?這當中的道理,就是因為這樣的佛弟子他所依止的善知識——這個弟子長年在佛法修學歲月當中,這個善知識——沒有將 世尊跟諸佛菩薩所宣演的「梵唄法會真實法義」,清楚明白開示學人、教導學人。究竟要如何參加法會、如何於法會中「隨聞入觀」?如何於中間作法義的思惟與觀行?如何才能夠成就梵唄法會中事上與理上的功德?對於這些參加梵唄法會應有的正知見,學法者普遍是不具足了知。而道場法師最多也只是告誡弟子:法會中你們要認真至誠地唱誦,你們要用心唱誦、要專心唱誦,不要打妄想。但是到底怎麼樣來專心唱誦、怎麼樣來用心唱誦?師父從來也沒有開示,也沒有說個明白。隨學弟子當然也只能用想像的方式,只好法會當中直直的拜、傻傻的唱;然後就陶醉在自己跟大眾所謂的勝妙音聲中,去追逐唱誦聲塵中所出生的音律跟韻味,而於這當中感到快樂、感到法喜充滿。

在梵唄唱誦法會中,到底「法」在哪裡?到底法會成就了何種功德?也就是成就了經中哪一種「三德六味」?到底品嘗、聽聞,乃至現見哪一種殊勝法味?善知識從來也沒有開示一些善巧方便,來幫助學人有契入「法」的因緣。學人當然一直都會是茫然無知,也就因此而空過一生,沒有辦法藉由參加梵唄法會這樣的「次法」的因緣,來成為契入「法」的緣起因,來成就 世尊這段經文所說「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的殊勝功德。

雖然 世尊在這一段法華經文開示「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彌勒菩薩也在根本論當中開示:已得眾具自在菩薩,也都繼續以其一切化身,以梵唄歌詠讚頌如來功德。這一段論文是開示說:【復從如是一切化身,化出無量上妙音聲,歌讚如來廣大甚深真實功德。】(《瑜伽師地論》卷44)所以,為什麼經論當中諸佛乃至諸大菩薩都作這樣的開示,說要從因地凡夫位一直到諸地菩薩位都應當以梵唄歌詠讚頌如來功德呢?因為藉由這次法為緣起因,必然能成就理上與事上的種種功德而漸次的契入三乘菩提佛法,最後都能夠圓滿成就佛道。可感嘆的是時到末法的年代,已經很少有善知識能夠瞭解這中間的經文義理,乃至有人誤會了這些經文義理。因此在寺院、道場當中常年舉辦各種大、小的法會,卻不知道怎麼樣藉由這法會的次法為緣起因,來教導學人契入真實的佛法。所謂的法會,已經流於成為一般只重事相上種福德的唱誦法會;而經常舉辦法會的目的,甚至漸漸演變成只是用來積蓄增長道場資財,卻無有能力為大眾演述法要,讓大眾從法會當中得到法的利益。

那麼,怎麼樣才是梵唄法會當中可以成就的事上與理上的功德呢?怎麼樣來如法參加梵唄法會,才能夠成就我們的諸善根功德呢?所謂的諸善根,就是所謂的五根,乃至具足發起五力的功德。下面文中,我們再來為大家一一分別解說所謂的五根、五力。當我們在法會中歌詠讚頌如來功德,如是慶讚如來,當然讓我們在藏識田中種下一分對佛景仰、崇敬的信根功德;讓我們對佛寶乃至對佛所演述的法寶,以及對代佛說法的僧寶,生起對三寶的信心,這也就成就五根中的第一分信根功德。當未來世再值遇這樣的梵唄法會的時候,往世因為曾經參加梵唄法會所成就的信根種子就會再次流注現前;學人也常因為這樣的往世法緣種子的推動,而那一世再一次的回到佛法當中修學佛法。

自己也是在年輕的時候,接觸佛法的時候,在第一次參加梵唄法會當中聽聞到第一聲鐘鼓聲響起,當時心中就有著莫名的感動,心中有著回到真正的佛法家——真正的家——也就是佛法家庭的感覺。由這個因緣觸動自己往世的法緣,開始了知到自己不應當繼續在世俗的事相上去流轉生死;佛法才是我們生生世世所應當修學,而佛菩提道也就是要修菩薩道,才是我們生生世世真實的道業。由於這樣的緣故,自己才會開始了這一世長年的佛法修學,也奉獻自己一生的身心,於自度、度他的六度菩薩萬行當中而無所疑悔。

所以,梵唄法會可以成就學人五根中的第一分「信根」功德,讓我們生生世世於三寶、於佛法不會退失信心;讓我們每一世都緣著這個善根,在每一世受生人間,而世世常行菩薩道不會退失道心。至於參加梵唄法會中,如何能夠成就五根中的第二根「進根」功德,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要留到下一集的節目當中再為大家繼續宣講。

「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梵唄唱誦法會能夠成就佛道嗎?」這是這個題目的上集節目,下一集我們繼續探討這個題目。那麼就先為大家解說到這裡,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下一集節目。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