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品(二)

第037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製作的「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系列節目。今天我們繼續上一集講的「方便品」。

我們先看經文,《妙法蓮華經》卷1〈方便品 第2〉:【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佛力無所能測量者」,意思是說:「諸佛都有十力、四無所畏、三種解脫、種種三昧,以及所有佛地所應該有的其餘諸法,三界一切有情都沒有人能夠測量。」諸佛的威德力是世人沒辦法想像的,因為諸佛都有十力,而且還有四種無所畏,並且也有三乘菩提所應證的聲聞解脫、緣覺解脫以及菩薩解脫等三種解脫,並且具有佛菩提道中的無量三昧。

諸佛十力就是:一、處非處智力,二、業異熟智力,三、種種界智力,四、種種勝解智力,五、根勝劣智力,六、遍行行智力,七、靜慮解脫等持等至雜染清淨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盡智力。四無所畏就是:一、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障法無畏,四、盡苦道無畏。此外,還有諸佛所有的其餘種種諸法,也都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測量的,所以說三界世間「無能測量者」。

那什麼是三昧?簡單的說,三昧又叫作三摩地,就是定,或者說正受的意思。三昧有兩種,有時候是指「禪定三昧」;有時候是指觀行之後所產生的三乘菩提的「智慧三昧」,也就是佛法中的般若正受以及解脫正受。例如,大乘法裡面所謂的「一行三昧、金剛三昧」,這完全是般若智慧,它跟四禪八定的定境無關,但是也稱為三昧,因為心得決定而制心於這個智慧境界,決定住於這一處而不再轉變,也就是制心一處的意思。既然心得決定,從此以後就不再改變自己對於法界實相的認知,那就是制心一處,當然就是定,所以這個智慧也叫作三昧。這是由於觀行實相法界所產生的定心所,所以也叫作三昧。但如果心中有所懷疑,就不能得到決定性,那麼心不決定的話,就是沒有定,也就是沒有三昧。

所謂「三昧」,包括禪定三三昧以及無漏三三昧。禪定三三昧就是世間的三三昧,叫作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也就是四禪八定的修證,這是世間的三三昧。佛菩提道的進修,禪定是放在三地心才修的,三地主修忍波羅蜜,以及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當然明心開悟之後,也可以先修得初禪或二禪,這樣就有了自受用功德;但只要修到二禪,就可以體驗禪定三三昧,因為從初禪到二禪,就已經函蓋禪定三三昧。

禪定三三昧第一個就是「有覺有觀三昧」:這是初禪境界,有覺也有觀,覺觀無礙,不離欲界五塵覺觀。在初禪等至位裡面,五塵中已經沒有味塵與香塵,但仍然還有三塵「色塵、聲塵以及觸塵」跟意識覺知心相應。但是有覺有觀一定不寂靜,必須捨覺觀才能進入二禪。

禪定三三昧第二個就是「無覺有觀三昧」:這是初禪與二禪之間的中間定,又叫作「未到地定」,已經沒有覺,但是還有觀。也就是說,雖然了知五塵,但是不為五塵所動,僅僅是一心安住定境,對於五塵完全被動領納,不會主動向五塵攀緣。意思就是說,初禪修學具足之後再繼續修學,心向內安住不緣外五塵,漸漸安住自心內境,只有意識觀照定境法塵。前五識雖然還未斷滅,可是對於五塵已經不攀緣,也不起覺察粗心,不迎不逆完全被動領納,不會主動向外攀緣,就這樣安住。當意識觀定境時,雖然也了知五塵,但已經不為五塵所動,只是一心安住定境,就叫作「無覺有觀三昧」,這是二禪前的未到地定。

禪定三三昧第三個就是「無覺無觀三昧」:沒有覺也沒有觀,完全離開欲界五塵覺觀。二禪以上的等至位都是無覺無觀,也就是完全離開欲界五塵覺觀,但仍然還是有定境法塵存在。二禪以上的等至位都是獨頭意識,前五識不現前,稱為無覺無觀三昧,離五塵境界,不覺五塵,不觀五塵,完全離欲界五塵覺觀,所以叫作「無覺無觀三昧」。這時候就只有意識住在定境法塵中。意思就是說,這個無覺無觀三昧,並不是意識心斷滅了,不是全然沒有覺知,其實意識覺知心一直都很清楚的存在,能夠覺知自心內境,只是沒有五塵——沒有色、聲、香、味以及觸塵。所以,無覺無觀的意思,只是捨離欲界五塵的覺與觀,方便說為無覺無觀三昧,並不是完全沒有定境法塵的覺觀;也就是說,對於二禪等至位中的定境法塵,仍然還是有覺知。

不過,這裡講的無覺無觀三昧,千萬不能跟般若諸經所講的混淆。例如《大方等大集經》卷11說:【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維摩詰所說經》卷上說:【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又說:【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般若諸經所講的,是指第八識如來藏在六塵中離見聞覺知的意思。而現在我們這裡講的,是講禪定三三昧的無覺無觀,是講意識心離欲界五塵的覺觀,方便說為無覺無觀,但仍然還有定境法塵的覺觀,這完全是意識心的境界。另外一點,就是這個禪定三三昧,並不是證得解脫的根本因。若想要證得解脫,那就要從無漏三三昧,也就是「空、無相、無願三昧」的具足修證,才能夠證得解脫自在之力。

那什麼是「空、無相、無願三昧」呢?這也有兩種,包括二乘法蘊處界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以及大乘如來藏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在二乘法中,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緣起法,它的法性是無常必滅所以是空。既然蘊處界緣起性空,那麼蘊處界所擁有的世間眷屬、財物等等當然也是空;既然是空,也就沒有一相可得,也就是沒有任何一法具有真實存在不滅的法相,所以說「空故無相」。既然「空而無相」,也就不需要在心中有所希望了;那麼心中已經無所希望了,也就沒有願求。既然沒有願求,也就不必在有為有作的諸法上面去追尋了;那這樣子,對於我所的執著以及自我的執著也就斷除了。這就是二乘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

二乘法中的「空、無相、無願三昧」,對於大乘菩薩來說也一樣要親證。只不過大乘菩薩另外還要再從實相心如來藏的本來涅槃性、本來自性性上面,來親證無漏的三三昧。所以,大乘菩薩在證得第八識如來藏之後,現前觀察第八識如來藏空無形色,現觀第八識如來藏常住涅槃,雖然能生萬法,本身卻是空性,這就是「空三昧」。大乘菩薩由於證得這個空三昧,能夠現觀第八識如來藏無任何相,因此說「無相」。所以,親證第八識如來藏之後,就有了空三昧以及無相三昧。證悟後的菩薩再從這個空以及無相來轉依,因此他的心中就不會再產生那種為自己利益打算而出生的願求。假使菩薩有願有求,那也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佛教正法永續流傳而有願有求。這就是大乘菩薩所證得的無漏三三昧,叫作「空、無相、無願三昧」,又稱為「三解脫門」。

以上所講,就是二乘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以及大乘法的「空、無相、無願三昧」。主要就是,二乘法是從蘊處界來說,大乘法是從如來藏來說,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以上我們概略介紹三昧。

接著《法華經》說:【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妙法蓮華經》卷1)意思是說:諸佛之所以能夠到達佛地的境界,是在因地無量無數億劫追隨無量無數諸佛不斷地修學,具足勤行菩薩六度乃至十度,具足修行種種的佛道,所得的甚深微妙諸法,眾生很難以親見,也很難以了知。

《法華經》接著說:【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意思是說:諸佛這樣的智慧以及境界,那是要有一定的過程才能證得,就是於無量無數億劫之中,修行種種法道之後,坐於道場中才能夠成就的佛果,世尊說祂已經全部了知,也全部看見了。這裡所謂的「道場」,不是在講所蓋的那個大殿,而是可以在那裡參悟成佛的金剛寶座,那才叫作道場。所以如何去建立那個道場,得要有一個過程;而那個道場是否成熟了,要能夠觀察。也就是說,什麼時候是坐在那裡成佛的時節因緣,都要有智慧能夠觀察,叫作「道場得成果」。世尊說這個祂都已經全部知道,完全看見了。所以成佛得要有成佛的果德,如果有人宣稱成佛了,那麼您就要請問他:他的道場在哪裡?是如何成就佛果的?是否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三三昧、一切種智等等?

《法華經》接著又說:【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意思是說:像這樣佛地的大果報,種種的法性法相的真實義,世尊說祂以及十方諸佛,才能夠知道這一切事情,也就是了知一切法,並且具足了知一切法的本末因果。

接著經文說:【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妙法蓮華經》卷1)經文中的這個「法」,是指實相法如來藏。這個法沒辦法直接拿出來出示給眾生看見,只有具有慧眼的菩薩才能夠看見,沒有慧眼的人怎麼看就是看不見。這些以種種言辭名相所宣說的,都是在講實相心如來藏法,然而如來藏的實際理地的真實理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是語言文字所能到達,從來不跟語言文字相應,離見聞覺知、離覺觀,不是七轉識的心行所能到達,所以是寂滅的;而這個法顯示出來的真如佛性,也是一樣寂滅的。這個道理,除了已經證悟的菩薩們信力很堅固以外,諸餘眾生是沒有人能夠得到真實的證解。如果信力不堅固的人,當他得到善知識的幫助而證得如來藏以後又懷疑,甚至不久又自我推翻,那麼這個「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在他退轉以後而自以為增上的意識境界中就講不通了,也就是說,只要他退轉而自我推翻就講不通了!

時間的關係,我們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大家:福慧增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