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所經的「求名」過程

第027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

上一集我們講到 妙光菩薩他的八百個弟子之中,有一個人的名號叫作「求名」,因為他那時貪著利養,雖然也讀誦眾經,卻不能通達而多所忘失;可是他也因為「種諸善根因緣故」,所以後來可以值遇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然後一一勤作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也就是說,這位求名菩薩,在求名的過程裡面,其實他也很努力在供養諸佛。所以,有時候看見那些求名、求利、求眷屬的法師們,他們每天早上也在上供,我們心裡面可不要想說:「這個人那麼自私,還供什麼佛?」可不要這樣想,因為他供佛供久了,福德累積起來以後,他的心性就會慢慢轉變。他還得再供養很多佛才能證悟明心,他當然還得要繼續供養啊!他繼續供佛,才可以讓他未來世漸漸成就見道的因緣。

因為大部分的人,特別是五濁惡世中的人,都是還在求名求利的階段,所以他們還要繼續在表相佛法中「種諸善根」,才能使他們未來世「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一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才有機會遇到善知識時願意信受然後證悟。所以這樣來看,佛教界還有很多人繼續誹謗我們,也就是正常的了,因為他們眼前的階段是還在求名階段中。

從這裡來看,從求名求利的因地階段到後來能夠成佛,是要經過無量百千億諸佛的。這表示說,求名菩薩在那個階段時,跟見道是不相應的。請問:現在那些還在求名求利的大師們,是不是還要再經過「種無量善根因緣,得值百千萬億諸佛」才能見道?當然是嘛!所以這樣解析清楚以後,諸位心中就可以釋懷了,不必再憤憤不平說:「明明是了義正法、究竟正法,為什麼他們還要亂寫文章作負面的批評?」因為他們還在求名啊!心裡面想:「聽說現在正覺是全球佛教第一把交椅,我只要把他打倒了,我就出名了。」所以他就亂寫文章。反正他本來就沒有名氣,法義辨正輸了也沒什麼損失啊!這就是他們的想法,你就知道他們就是求名者。

求名的人還得要「以種諸善根因緣故,得值百千萬億諸佛」以後,才可能明心見道。那麼諸位想一想,我們被他們亂罵一場,也就是小事一樁。所以,要習慣於被人家扭曲、被人家誹謗,否則要什麼時候才入地啊!難道還要在三賢位裡面原地踏步嗎?

那麼,文殊菩薩講了這一些,我們大家都應該有一些收穫了吧!從今而後,心平氣和,人家怎麼罵,我們都可以無動於衷。因為當他們辱罵的時候,譬如說您正在發我們正覺教育基金會的傳單,或者正在發口袋書的時候,人家當面來斥責,這時第一個念頭就要想說:「他將來還要值遇百千萬億佛以後才能見道。」心裡面這一句話、這個念頭過後,接著起來的是什麼呢?是憐愍心。能憐愍他的時候就不再是「不可為」了,因為我們心中憐愍他,所以越發要努力把這一些訊息發給眾生們。所以他越罵,我們就越要發給他的朋友們。當他周遭的所有人都認同咱們的看法,剩下他孤家寡人一個,他就漸漸會轉變,這就是在幫助他。平實導師就藉著這麼一段看起來好像很平常的經文,而將很多道理教導我們。

接下來,經文說:【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薩,汝身是也。】(《妙法蓮華經》卷1)經文接著說:「彌勒啊!你應當知道,那時的妙光菩薩難道是別人嗎?就是我文殊師利啊!那時的求名菩薩就是你彌勒啊!」

前一集我們所說的伏筆,這時揭曉了!你看,其實 文殊菩薩早就知道 彌勒菩薩已知 佛陀要講什麼經,只是 彌勒菩薩他不該自己講,因為還有前輩在啊!那位前輩以前還曾經是他的大師父,再怎麼樣也輪不到自己來為大眾說明。這就是佛教倫理學中的一部分。彌勒菩薩已經是當來下生作佛,是一生補處的最後身菩薩,他難道不知道嗎?他自己往世也親見過,當然知道;只是他故意放在心裡面不可以講,因為應該出面講的,是無數劫以前 日月燈明佛放光的時候,與自己同時在座的那位妙光師父才有資格出來講。想想看,往昔 彌勒菩薩在妙光菩薩的座下是修行最差的一位;再想想看,妙光菩薩座下那八位王子都已經成佛了,最後一尊就是 燃燈佛,就是為 釋迦佛授記成佛的那一尊佛。從這裡來看,應該為大眾解說這個放光因緣的人,一定是 文殊師利菩薩,不該是 彌勒菩薩自己。

所以,文殊菩薩前面的話中埋下的伏筆,到這裡揭曉了:彌勒菩薩很清楚,這個時候他必須要裝迷糊,出面為大眾來請問,然後由 文殊菩薩來說明。等覺、妙覺菩薩們都不會邀功,也不會表現說:「這個我知道啦!如何、如何。」能夠成為當來下生成佛的妙覺菩薩絕對不會造次,因為入地以後就不會造次了,何況是等覺與妙覺菩薩呢!從這裡就看得出來,文殊這幾句話,意在何處呢?是在表示說:「你們不要看輕彌勒菩薩,雖然他請我來說,其實他早就知道了。」教導大眾別看輕 彌勒菩薩,文殊的言外之意就在這裡。可是古今以來宣講《法華經》的人大多不知 文殊的言外之意;而我們經由 平實導師的講義才能知道那個弦外之音,也才是能真正領受了《法華經》的人。

接著 文殊菩薩又說:【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是說:如今你看見了 釋迦牟尼佛放出這樣的瑞光,與當時你我所見是沒有差別的,所以我才會這樣想:「今天釋迦如來應當會說大乘經典,名為《妙法蓮華》,也是教導菩薩法,是諸佛之所護念。」

接下來的經文說:【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那麼 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想要重新宣示他所說的這一些道理,就用偈重新再講了一遍,這些偈又叫作「重頌」。前面講了這麼長的口語化的說明就叫「長行」,長行可以講得很長。然後接下來就是重頌,他覺得有必要以偈重新再講一遍,因為可能有一些部分,有的人聽聞時沒有注意就忽略了,所以想要再重新講一遍,總不可能用口語再複述一遍,所以就用偈頌的方式重新來講,這叫作「重頌」。長行和重頌都是「三藏十二部」的十二部裡面的兩種類別,屬於經文的不同格式。

那麼以下這一大段偈滿長的,我們就分段來為各位菩薩說明。文殊師利菩薩這麼說:【我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有佛人中尊,號日月燈明。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無數億菩薩,令入佛智慧。佛未出家時,所生八王子,見大聖出家,亦隨修梵行。】這是說:「我憶念過去世,無量無數劫以前,那時候有佛是人中之至尊,佛號叫作日月燈明。日月燈明佛演說佛法,廣度無量的眾生,有無數億的菩薩,都在佛幫助之下進入了佛道之中。日月燈明佛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所生的八位王子,看見大聖者出家而且成佛了,所以也跟隨著修習清淨行。」

這段經文雖然不難懂,但 平實導師進一步為我們講出一般人不容易看出來的經文背後所要傳達的義理。在佛法中,雖然所證的法都一樣是如來藏,可是不同證量的菩薩,所說出來的法深淺廣狹卻有很大的差別。就以所能函蓋的時間長短的層面來說,您看這裡 文殊菩薩說的是過去世無量無數劫的事,而我們所能說的通常只是這一世過去兩三年、過去五十年間的事,真的無法相提並論。所以,如果從他們的所說來反觀我們的證量,就會覺得自己沒什麼可以傲人的。雖然如此,卻也不需要看輕自己,因為我們將來就得要跟他們一樣。他們是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見道、已經具足無量梵行,我們往世發心的時間晚,邁步出發的時間也晚,當然就會晚一點到,這也是正常的。所以該把他們作為我們效法的對象,但是也不必自卑。

文殊、普賢菩薩他們這一些大菩薩們其實都是在示現、是在表演,他們都知道接下來 佛陀要演出什麼無生的戲碼,也知道該怎麼配合。因為他們在各個星球世界中都已經配合演過很多場了,所以他們都不必再排練。他們配合演戲時想要度的人就是我們,所以我們經過他們演了一場戲以後,也就得度而證悟了,但不要悟後就隨即自我膨脹,自認為很了不起,我們跟他們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大家要有這樣的觀念,這個觀念一定要放在心裡;當你心中永遠有這個種子存在的時候,不管哪一世你悟了,都不會起慢,你就可以很平順地把佛菩提道一步又一步順利走下去。對佛法的弘揚沒有如實的認知,才會悟錯了以後還要生起大慢心。

所以要有正確的認知:大菩薩們就是大菩薩,我們固然確實可以證悟,但不必因此生慢,絕對沒有必要。因為我們只是觀眾,他們是來演戲讓我們學習的;這一場戲演完了,他們又到另一個世界,重新再演一遍,再度另一批人。他們都不會留下來,度完了這裡的眾生就跟 世尊又換另一個星球繼續度人。我們是觀眾,看完那一場戲,這五、六十年一場佛法大戲看完了,懂得戲裡面的內涵了,然後我們就要試著學一學,像他們那樣未來一世又一世就在這裡繼續好好去演給有緣的人看;能夠演到什麼地步就演到什麼地步,我們要這樣學。我們演完三大阿僧祇劫以後就會跟他們一樣,要有這樣的認知,就不會想說:「我們不是跟他們一樣悟了嗎?為什麼老是要推崇他們?」這個念頭就再也起不來了,因為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什麼。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分,佛道就容易修行。

可是呢,你跟著繼續演戲,但是因為還沒有離開胎昧,所以有時候 文殊、普賢、觀世音菩薩會來看你,有時候嘮叨幾句,你就得要接受。被嘮叨過,表示人家有憶念你,人家還記掛著你。所以有時候你未來世忘了,他來跟你嘮叨幾句,你可別說:「我是個僧寶,你這在家人模樣的菩薩來跟我嘮叨什麼?」不要這樣想。他們雖然都示現為世俗人的模樣,卻是不折不扣的出家人;他們說的話,咱們要聽。這個種子也要種進心田裡去。

那麼話說回來,也許有人說:「這部經典是後人創造的,怕人家求證,所以都說什麼無量無數劫以前,你哪裡去求證?」他的質疑好像也有道理,但問題是經典裡面說的那個法——它要告訴你的法,譬如說,如何斷盡五個上分結成為阿羅漢,如何修習因緣觀成辟支佛,如何明心、如何見性成為菩薩,都是可以實證的,不曾騙我們;乃至說到了初地、二地、三地、五地,都還有人可以實證;那也不是空中樓閣,也不是畫餅充飢,我們為什麼不信呢?不能因為我們眼前還作不到,只能夠證得入門的部分,就推翻人家高深的證境。既然經典裡面所說,證阿羅漢、證辟支佛、證菩薩果,都是可證可行的,乃至末法時代的現在都還是如此,我們為什麼不信呢?真的沒有道理不信,所以人家說無量無數劫,我們就信無量無數劫。

如果心中對此還有懷疑,表示這個人是新學菩薩,不是久學菩薩。新學菩薩是學佛以來可能只有一萬劫、可能五千劫,都還是新學菩薩。那久學菩薩呢,第一大阿僧祇劫至少要走過三十分之六,那是幾個大劫?真的沒辦法算。所以凡是學佛以來,一萬劫、五千劫的人都是新學菩薩。那請問:「人家說『過去無量無數劫前』的事情,到底可信不可信?」當然可信啊!因為光是要走到明心的第七住位,要過完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六,證悟不退了,才有資格進入第七住位不退,那才能稱為久學菩薩。

這一集就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成佛道!

阿彌陀佛!


點擊數: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