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相應之法(三)

第025集
由 正慈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這個主題我們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法華經講義》這部書來為大家說明。

上一集我們說到《法華經》中這一段經文:【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妙法蓮華經》卷1)諸菩薩以實證如來藏為前提,相應於六度波羅蜜的實修之後,就能「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有這三個含義。凡是已經明心的人都可以檢討看看,自己所證的如來藏是不是無上法?超過祂的境界時,還會有什麼法存在嗎?都沒有了。那麼,證得如來藏以後,再來檢查自己所證這個法是不是正等?就是真正的一切平等。上從諸天天主、下到地獄有情,上從諸佛、下到凡夫眾生,是不是於一切有情中全都真正平等?這是可以現前自我檢查的。那麼,這樣以證得如來藏而發起的智慧,是不是真正的覺悟?而六識論者所謂的緣起性空,成為斷滅空的本質,是不是真正的覺悟?你一定能證實後面那條路走不通,在佛法中全無實證的可能,你自己可以現前檢查而確定下來,這就是應六波羅蜜的前提。這個「應」字,就是以第八識如來藏的妙真如性作為實證標的,否則無法與六波羅蜜相應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也因為證得如來藏,所以未來才能「成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一切種子的智慧。一切種子是存放在什麼地方?在如來藏裡面。一切種子總不會存在虛空中吧?如果沒有如來藏,一切種子都在虛空,那不就很好,別人修行成佛,我就把祂的種子拿來用,看誰運氣好,抓到成佛者的種子,結果將會是佛陀還會變成凡夫,凡夫們也會無因無緣就變成佛陀。這個道理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一切種子一定有個存取的處所,也不可能說我修學一切種子,讓我的種子轉變清淨以後,結果變成你的。你不修行,你的染汙種子後來卻會變成我的。這真是沒有公理,因果律就不能成立了。既然有一切種子,就一定有個含藏處和流注處;各人的種子各人有,各自收藏於自己的如來藏心中,不相混雜,這樣才需要修行,才能夠修行。那麼,一切種子的修證圓滿了,就稱為一切種智。還沒有圓滿之前,在諸地的一切種子智慧都叫作道種智;這就是還在因地,還在修道位中。

既然說這個「應六波羅蜜」的法,可以使菩薩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且將來可以成就一切種智。這個一切種智的證得,就是要從自己的如來藏中具足實證一切種子的智慧。既然要證得如來藏中的一切種子的智慧,顯然不能外於如來藏而求證。這就好比說,一個醫師想要瞭解人體,人體的所有器官都瞭解了,這是成為醫師的基本條件;可是應該要瞭解人體所有器官功能的人,竟然主張說沒有人體存在,這樣他有辦法瞭解人體嗎?不可能!可是世間竟有這樣的人說:「沒有人體存在,但是你將來要完全瞭解人體器官的功能。」就是有這樣的佛法大師。這種大師,有智慧的人會找他看病嗎?當然不會!可是,現在還有很多人在找那種人看病,無明病不僅醫不好,而且還越醫越沉重。而那些六識論的法師們,講經完畢有時還會迴向說:「迴向成就一切種智。」但是應該要知道,如果把如來藏否定了,是無法成就如來藏含藏的一切種子的智慧。

那麼回到這一整段經文,意思在告訴我們,日月燈明如來教導的是三乘菩提,不是唯說一乘。教導的既然是三乘菩提,顯然與 釋迦如來的弘法次第與內涵是相同的。接著 文殊師利菩薩敘述完 日月燈明如來的佛土相貌等典故之後,又說:【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響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位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已於千萬佛所植諸善本。】~(《妙法蓮華經》卷1)

文殊菩薩又繼續說:「日月燈明佛過去以後,還有一尊佛,一樣名為日月燈明;這尊佛過去以後又有佛,還是名為日月燈明;就像這樣子,一尊佛又一尊佛連續出世,總共有兩萬尊佛,都同樣一個名號:名為日月燈明佛。這兩萬佛在出家前,也都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啊!你應當知道,第一尊佛一直到最後一尊佛,皆同樣一個名字,名為日月燈明,也同樣是應供等十號具足;所說的法都是初中後善。到了最後一尊佛還沒有出家以前,祂生了八個王子:第一位王子名為有意,第二位名為善意,第三位名為無量意,第四位名為寶意,第五位名為增意,第六位名為除疑意,第七位名為響意,第八位名為法意。這八位王子威德強大,於各自所在皆得自在,各自都率領四大天下。這八位王子,聽聞到父王出家以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了,所以也全都捨棄了各自的王位,就來跟隨最後一尊日月燈明佛出家,發起了修學大乘的意志,永遠不斷地在修清淨行。而這八位王子後來也都成為法師,並且已經曾在千萬佛座下種植了種種善法的根本。」

這一段經文中說,一尊佛又一尊佛,接續在第一尊 日月燈明佛之後出現於世間,總共有兩萬尊佛,都是同樣名為 日月燈明佛。諸位有沒有想到要發願說:「我將來成佛,也要叫作釋迦牟尼。」是可以的,釋迦牟尼意思是說,比較偏向於能仁與寂靜,就是以善心對待眾生,而自心是如如寂靜的,就比較偏向這方面。也許你喜歡說:「我還是想當阿彌陀佛。」也可以啊!你就發願:「我將來成佛時的佛號要叫作阿彌陀佛,要當無量光、無量壽。」也很不錯!隨各人的所願,都可以考慮。

實際上,其實也沒有多少佛號可以用,所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以來,很多佛都是前後一樣的佛號。所以你如果憶念一尊佛,其實等於念很多尊佛;因為你念這一尊佛時,就會跟好多同一佛號的佛相應。

經文中 文殊菩薩說,兩萬尊佛前後相繼出世,都同樣名為 日月燈明佛,既然成佛了,一定都是十號具足;而成佛以後所說的法當然也絕對相同,同樣是初善、中善、後善,沒有高下。諸佛說法你無法去評比說:哪一尊佛比較高,哪一尊佛比較低。全部都平等。如果諸佛還有分等級,那就不能叫作無上正等正覺了。然而十方諸佛全都平等平等,無分高下,皆是福德與智慧究竟圓滿清淨才能成佛,所說的法也不會有差別,一定同樣初善、中善、後善。

又說:「又同一姓,姓頗羅墮。」這兩萬尊佛都是姓頗羅墮。接著,最後一尊 日月燈明佛還沒有出家以前,祂是當國王。祂出家前有八位王子,就是有意王子乃至最後一位法意王子。這八位王子都是轉輪聖王,因為各自都領有四天下。只有轉輪聖王才能夠統領四天下,一般國王是不可能的。這八位王子看見父王出家時,他們並沒有馬上出家,繼續各自統領四天下;可是後來聽說父王出家以後已經成佛了,於是他們信心大增,因此就把王位捨了,讓孩子繼承,他們也就跟著去出家。如果真的可以成佛,這比世間王位好太多了。那父親成佛,當然不可能讓兒子去當聲聞人,所以都教導他們「發大乘意」,所以他們發起菩薩性以後就一直不斷地修學清淨行,後來也都成為說了義法的大法師了。

這八位王子過去世都曾在千萬佛的座下種植了許多的善法作為根本。如果不是這樣,不可能捨了王位來出家;因為當國王時養尊處優,可是出家以後只有三衣一缽,日中一食,那真是不能相提並論。但是他們為什麼願意出家?因為善根足夠,過去世已經在千萬佛的座下種植了無量無邊的善法作為根本,才有可能捨棄這種世間人人稱羨的尊貴地位而出家。

文殊菩薩接著又說:【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妙法蓮華經》卷1)

「這時 日月燈明佛為大眾演說大乘經,這部經典名為《無量義經》;這部經中所說的,是在教授菩薩法而不是聲聞緣覺法,也是諸佛之所護念的經典。說完了《無量義經》之後,日月燈明佛就在大眾中結跏趺坐,進入無量義處三昧之中,身心都不再動作了。這時諸天從虛空中撒下了白色的花、大白色的花、紅色的花、大紅色的花,散於日月燈明佛之上以及所有大眾身上;這時候十方諸佛世界都有六種的震動。當時無量義法會中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乃至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等,所有的大眾都看見了這種以前不曾有過的勝妙境界,所以大家心中都非常的歡喜,合掌一心諦觀日月燈明如來。」

文殊菩薩這一段話是在回應 彌勒菩薩前面的請問,告訴他說:「過去無量劫以前連續不斷的兩萬尊日月燈明佛的最後一尊佛,曾經講過一部經,名為《無量義經》。」這部《無量義經》所說的當然是菩薩法,因為聲聞法中不可能有這種法。這個「無量義」是說一法具有無量義,那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在此經中名為「妙法蓮華」。可是你如果從聲聞法、緣覺法來講,有哪一個法可以具有無量義呢?都不可能。只有如來藏這個妙法,是一個法可以具有無量義;所以這個《無量義經》所教導的法當然是菩薩法,是諸佛所護念的經典,而修學菩薩法的人一定也是被諸佛之所護念。

那麼,就像 釋迦牟尼佛說完《無量義經》的時候一樣,日月燈明佛講完《無量義經》以後就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中,於是諸天開始散花供養。不但是 日月燈明佛乃至所有一切佛都是如此,如果《無量義經》講完了,準備繼續講《妙法蓮華經》時,當然會促使諸天去感應到 世尊現在想要諸天做什麼;諸天知道 世尊希望大家來散花莊嚴,當然就趕快來散花了。因為平常要去供佛的機會真的不很多,如今 世尊一念通知要散花,那就趕快來散花供養佛、供養法、供養佛子四眾。這就表示說,接著要講的經跟蓮花有關。所以散花的時候就感應到諸佛世界都有六種震動。這六種震動,比如說東踊西沒、南踊北沒、中踊邊沒等六種。

那麼,既然有這一種未曾見過的殊特景象出現了,大家當然就知道一定後面還有下文,而且一定會比剛剛講的還要勝妙。所以一部勝妙的經典開講之前,一定有勝境現前作為預告。這一預告,諸佛世界普同震動,就是互相呼應、感應的意思。大眾看見這個現象,當然就知道接下來要講的一定是最勝妙的法,這時大家就專心的期待,不知不覺之間就一心合掌了;這就是「歡喜合掌一心觀佛」。因為這種意象顯示出來:接著要講的就是妙經。

接下來 文殊師利菩薩又怎麼說呢?就留待下集的親教師為您說明。感謝您的收看!

祝願您:身心安樂、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