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我(上)

第115集
由 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繼續收看正覺教團弘法視頻「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主題是「諸法無我」。

上幾集的節目當中,會在三法印的諸行無常中著墨這麼多,主要是因為琅琊閣在部落格談及:【「諸行無常」的「行」,不是有些道場(如正覺同修會)界定的「行蘊」或是「無明緣行」的行。「諸行無常」的「行」是指有為法。「諸行」也就是指一切有為法。】(〈《中論》淺談(1):《中論》的核心思想和解脫原理〉,琅琊閣。)

我們以此立論為因緣,才有機會能將「諸行無常」之「行」的意涵法義,由淺易至深廣地來鋪陳顯示。論述中可以明白知曉,「諸行無常」的「行」是有為法,是依緣而生,也依緣而滅;有生有滅之法,是緣生無常之法,即是現象界的一切有漏法。所以依諸行的本質而說是無常,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故應滅盡諸行;諸行若滅盡,就能在二乘解脫上有所實證。在《增壹阿含經》就曾說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再加上諸行無常所衍生的「諸行是苦」,合稱為「四法本末」,是有本有末的,能成就阿含解脫道無我涅槃法。亦可更進一步,在五陰無我之中,取證有另一個真我常住不壞,是恆常、不變易法,稱為本識、涅槃本際;只是在二乘法中,阿羅漢們都不必親證這一個真我本識罷了!

因為滅盡一切法以後,仍然有實際常存不壞,不是斷見外道的滅後空無。因為常見外道都是落在五陰之「行」中,特別是落在識陰本身,或是識陰的變化相之中,都是生滅法,都是二乘菩提所破斥而應該滅盡的。像這樣雙具「蘊處界無我與涅槃實際的真我」,具足了現象界的無我與實相界的真我,令一切外道無法來攀附,也不能加以否定,如此才是學習「諸行無常」——陰界入諸法之運作皆是無常——的真實道理。佛弟子若能更進一步在「諸法無我」,也就是「五陰、十八界、六入諸法無真實我」上面來精進用心,修學佛道的過程,必有勝妙的功德受用。

眾生多是誤計五陰中色、識、受、想、行為真實的我,都是因為不如實知五陰的內涵,以及不如實知五陰皆虛妄的緣故。誤計五陰自我真實的人,對真實我產生錯誤的認知和見解,名為我見不斷;其中誤計色身為不壞我,有誤計識陰為不壞我、識陰的自性為不壞我,有誤計三受、五受為不壞我,有誤計能思想、能覺、能知的想陰為不壞我,也有誤計行陰為不壞我,這些人都有過失,都墮於常住不壞我中,都已成就我見,不離無明。都是因為不如實知五陰的內涵,以及不如實知五陰中的一一法都是虛妄的緣故,錯將五陰中的某一法,譬如意識細心,建立為常住的真實法,違背 世尊之聖教:「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雜阿含經》卷9)這種錯誤說法的代表,就是歷代應成派中觀師的一貫主張所說,意識覺知心是常住不滅的;這種誤會佛法的情況,在現今都還非常的普遍。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0當中說到:【若人能觀諸法無我,能執、所執皆永寂滅。】經文對我們的開示是:如果有人能現前觀察諸法無我,那麼能執與所執就能永遠滅盡,就能證入寂滅的涅槃境界。必須證得五陰中的一切諸法無我,現觀五陰我生滅無常、無有真實的體性,所以無我,這樣才能滅盡能執與所執,證得涅槃境界。乃至證得大乘的真如,現觀第八識真如是真實我,並確認祂沒有眾生的我性,從本以來就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的中道無我空性,這是 龍樹菩薩在《中論》的核心概念:「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則為總破一切法。」(《中論》卷1)若能與 龍樹菩薩的所說相契合,才能證得大乘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佛地究竟的無住處涅槃。

阿含諸經諸法無我當中的顯說的部分,在《佛開解梵志阿颰經》中說:【何謂五陰?一、色,二、痛(受),三、想,四、行,五、識。此五覆人,令不見道。沙門自思,覺知無常;身非其身,愚癡意解;心無所著,色陰已除,是第一喜。沙門思念,自見身中五藏不淨,貪欲意解,善惡無二,痛陰已除,是第二喜。沙門精思,見恩愛苦,不為漏習,無更樂意,想陰已除,是第三喜。沙門思惟,身口意淨,無復喜怒,寂然意定,不起不為,行陰已除,是第四喜。沙門自念,得佛清化,斷諸緣起,癡愛盡滅,識陰已除,是第五歡喜也。】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五陰之所以稱為陰,正因為色、痛(也就是受)、想、行、識這五個法,會遮蓋眾生解脫與實相智慧;眾生墮入這五個法當中,就會被這五法遮障而不能夠生起智慧,所以陰就是遮蓋、暗冥的意思。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佛陀開示說:「此五覆人,令不見道。」所以五陰中的任何一法,都會障礙學佛人的智慧。

因此,如果不能現前觀察五陰的無我性,也就不能現前觀察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錯誤地計著五陰自我為真實,這是從古至今就普遍存在的現象;直到 平實導師開始弘法,破邪顯正、矗立正法幢,這種錯誤的狀況才漸漸被導正,諸法無我之正理,因此才能顯發出來,讓學法者可以依憑向學,實證解脫道及佛菩提道。在《佛開解梵志阿颰經》當中說:【心識為行,行受名色,但因緣寄託,生母腹中。】意思是說,識陰六識心的存在跟運作,都是行陰所攝;識陰六識為體,其存在跟運作就是識陰的行陰。藉著識陰造作善惡諸業,或是熏習種種無記業,使得眾生心識樂於其中,不樂於自我的滅失;因此生生世世就有無量無數的心行,就跟著產生無量的識陰運作的種子,就使得識陰不能夠安住不動,而不斷地出生以及運作。因此就一定會有死後繼續入胎,來求得繼續擁有「名色」,也就是色身以及受想行識;那這樣的結果,就是在人間或是在三界中,繼續出生來世五陰而輪轉生死,不斷地受諸苦樂的果報。

對於這一段經文描述眾生不斷生死輪轉的狀態,是值得我們去探究的。眾生生死輪轉的最大原因是什麼呢?其實都是因為無明所籠罩。眾生總是錯認五陰中的某些法是常住實有的自我,不知道五陰以及五陰輾轉出生的萬法,都沒有真實常住的我性,都是緣生緣滅的無常法,這就是二乘解脫道中所應親證的智慧。「無常即非真我,故說無我」,修行人應該以這樣的智慧來破除無明;無明如果斷除了,就不會再錯認五陰為常住的真實我,亦不會錯認五陰輾轉出生的任何一個法是真實常住的我,即能夠確認五陰之法都沒有真實常住性的時候,我見自然就斷除。我見斷,三縛結隨後就會跟著斷除,接著才有可能進一步斷除我執,才能接受把五陰的所有陰、十八界的所有界、十二處的所有處、六入的所有入全部滅盡,而永遠不再有陰、界、處、入的出生,成就為無餘涅槃。

這個見地對於沒有確實斷除我見的人,是不可能真實地接受。若有了這個見地,並且把對於五陰、十八界、十二處、六入的所有自我貪愛都斷除了,才能夠解脫三界生死的束縛,這一個才是真正的解脫道、阿含道,以及聲聞佛法的真正道理。因此,若仍有一絲一毫保持五陰中的某一法繼續存在的念頭,乃至建立識陰的意識心另外有細心或者是極細心常住的念頭,就是我見未斷的凡夫,永遠都不可能是預入聖流、分證解脫的初果人。因為意識心的所有變相——粗心、細心、極細心,永遠都是意識妄心,不可能轉變成常住不壞的本識真心。古今皆有人(自以為)不墮入意識心中,卻認為能覺知、領受的是真實法,這種觀念認知有大過失,因為這是墮在識陰的覺受及心所有法當中。因為這樣的錯誤計著,堅定地認為色身與受覺是常住不壞,而自以為已經斷我見,但是這是落入五陰中的受陰,並沒有出離我見。

佛陀在《長阿含經》卷10開示:【阿難!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名、色與受俱,計以為我。】這個意思是說明,不懂五陰真實內涵的人,對於名色一定會與受陰同時同處的道理不知道,這都是誤計真實常住我的人;當他知道名、色都是虛妄法以後,卻轉而把受陰執著為常住不壞的真我。另外,有人可能會說:「受不是我,但我是受。」或者說:「受不是我,我也不是受,但受法是我。」或者還有人會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但是我們要知道,受陰跟色陰是同時同處的,是和「名」中的其餘諸法,也就是和想陰、行陰、識陰同時同處的;離開色陰以及想陰、行陰、識陰等等的法,受陰就不可能存在了。

而且受陰中的苦、樂、捨受,捨受就是不苦不樂受,或者說有五受:苦、樂、憂、喜、捨受;這三受或者五受的受陰,都是依於色陰以及識陰才能夠出生以及存在的。而且這三受、五受都是常常變異,不是常住不變的;當有樂受的時候,就不會有苦受以及不苦不樂受等同時存在;有苦受的時候,也不會有樂受以及捨受等同時存在;有捨受的時候,就不會有苦受、樂受;這三種受都是常常滅失、而且互換不停的,樂受常常會消失成為捨受,或是苦受也常會消失而被樂受取代。

今天就先到此告一段落。

阿彌陀佛!


點擊數: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