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一)

第112集
由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很高興又再次相見共敘法緣。歡迎您繼續來收看正覺教團的弘法視頻「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我的主題是「諸行無常」。

琅琊閣在部落格上面,在2019年10月19日發表一篇〈《中論》的核心思想和解脫原理〉,在當中就談論到:【佛法中任何法義體系,不管小乘大乘、阿含、中觀、還是唯識、其立論必需與「三法印」——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相符,……。】文中談及:【「諸行無常」的「行」,不是有些道場(他有特別指明是正覺同修會)界定的「行蘊」或是「無明緣行」的行。「諸行無常」的「行」是指有為法。「諸行」也就是指一切有為法。】(〈《中論》淺談(1):《中論》的核心思想和解脫原理〉,琅琊閣。)

這是琅琊閣諸君,總是以他們自己對於佛法、經論聖典的淺薄認知,及錯誤的解讀作為基礎,再利用網路的不負責任性及匿名,別有用心地隨意來評論正覺同修會所弘揚的三乘菩提之正法內涵,卻從不敢正面有次第地法義辨正,結果最後都證明,他們的所說都是錯謬的邪思妄想。如今這樣的事情,又重複再度發生,我們也只能耐心地再次引經據典,為其解說辨正,以免廣大學佛人在佛道修行上,受到他的邪見傷害,而在佛菩提道來退轉。

言歸正傳,回到主題來。琅琊閣說:【「諸行無常」的「行」,不是有些道場(如正覺同修會)界定的「行蘊」或是「無明緣行」的「行」。「諸行無常」的「行」是指有為法。「諸行」也就是指一切有為法。】就其論點來說,琅琊閣諸君是不是認為,有為法或是一切有為法,與行蘊或是十二因緣法的行支,內涵完全不同呢?或是說,行蘊或是因緣法行支的某一部分,不能界定為是有為法或是一切有為法?那我們就來探究剖析看看,行蘊內涵以及行支內涵,與有為法或是一切有為法的含攝異同,如此就能夠知道,琅琊閣諸君的論述是否正確?及其背後隱藏的司馬昭之心。

佛於這個《增壹阿含經》卷28如是來開示:【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所以身、口、意的運轉作用即是行陰。五陰中最難理解的就是行陰,而學佛人及佛法學術研究者,都往往會落入含攝在五陰中的行陰而不自知;因為行陰的行相有粗有細,含攝在三界九地不同的境界中,故行陰多是片面少分被了知,難以窺知全貌。所以行陰的如實理解,在三乘觀行實證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們就從含攝在五陰中的「行」來探討。第一個,色陰的行:學佛人大多能知,但是往往會有錯會的地方,也就是說,欲界色身的行來去止、屈伸俯仰等等的運作,都屬於粗的色行陰,而一般人都僅限於這樣的身行認知;但色行陰的範圍,卻不僅限於此而已,較微細者,如睡眠、昏迷的時候,還是有色行陰在運作,因為還是有在呼吸、心臟還在跳動、血液在循環流動、腸胃的消化蠕動等等這些;而最微細的身行陰,如修禪定至三禪中,色身沒有絲毫的動搖,但還有呼吸心跳,這都屬於身行所攝的這個色陰之行,是攝屬在三法印「諸行無常」的「行」之中。而這些法,難道不屬於琅琊閣所說的「有為法」嗎?

二、受陰之行:能領受、領納苦、樂、喜、憂、捨之覺受,都是意行所攝的,受陰之行亦是攝屬在三法印「諸行無常」的「行」之中。

三、想陰之行:《增壹阿含經》卷28云:【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也就是說,什麼是想陰呢?想陰所說的想的意思,很明白的表示「想即是知」。了知青黃白黑,了知苦樂,所以想又名之為知。這能從其他阿含諸經得到證明,譬如《中阿含經》卷7:「若有想,是想陰。」這個意思是說,假使有了知,就是想陰。而在《長阿含經》卷8中,更明白表示:【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直接就說有六種了知的功能:色塵的了知、聲塵的了知、香塵的了知、味塵的了知、觸塵的了知、法塵的了知。即對六塵,有六種想的功能,也就是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上,有見、聞、嗅、嚐、覺、知六種了知的功能;由六根觸六塵而出生六識,六識在各自的所緣境上生起了知。

更深細的角度觀察想陰,其範圍並非只侷限在有語言文字的了知而已。在阿含部許多經典中所說的想陰,其實是說覺知,說的是六識在六根的支援下,對六塵直接的了知;這種了知是語言文字生起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不是等到學會語言文字以後才有的。像嬰兒出生以後,意識出現時,就有了知的功能;所以嬰兒在還沒有學過語言文字,但當他肚子餓了,就自然能了知肚子餓了,懂得以大哭來被父母注意及照顧;這時的嬰兒,並沒有語言文字思惟及表達的能力,卻都已經具備想——了知。顯然還沒學會語言的嬰兒,也是有想陰的;所以想陰並不只是限定在有語言文字思惟上的了知而已。因為嬰兒學習語言,是在出生後一年左右才開始的,但我們絕不可以因為有語言了知的想陰,是在兩三歲以後才有,就說想陰是在兩三歲學會了語言以後才有的;其實是在母胎中,六識少分初現起時,就伴隨著少分想陰的存在。所以想陰其實是包含兩個部分的:1、有語言文字的靈知想陰;2、沒有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想陰。

離念靈知就是離語言文字的想,直接了知青黃赤白、香臭、甜苦、冷熱、硬軟等等的境界,這是在母胎中就已經少分存在了,所以想陰是包括六識的離念靈知自性的。想陰即是六識的了別性、了知性,所以離念靈知也是六識心的自性。譬如無想定中,滅卻了六識心而離見聞覺知,稱之為無想,因為那時六識已經滅失不存在了,所以無法了知六塵,而被稱為無想定。滅盡定也是一樣,正因為意識已經不存在了,根本沒有了知六塵境界的功能,連意根的受與想心所也滅除了,所以被稱為滅受想定。無色界中的非想非非想定,好像已經滅除了見聞覺知,意識似乎是不存在了,所以無法了知自己是否仍然存在,所以被稱為非想;然而,其實意識並非全滅,仍然有了知性、仍然有想陰,只是不起心動念反觀自己是否存在罷了!所以並非無想,名為非非想;因此就合非有想與非無想,而命名為非想非非想定。所以離語言文字而直接了知六塵的離念靈知,正是想陰所攝的六識的想,這些都是意行所攝的想陰之行,亦是攝屬在三法印「諸行無常」的「行」之中。而這一些難道不屬於琅琊閣所說的「有為法」嗎?

四、行陰之行:行陰運作的行相,有粗糙的,也有微細的,綜而言之,大約有身行陰、口行陰、意行陰三種差別;其中又都各有微細的差別不同。身行陰之粗者,譬如追趕跑跳碰種種體育運動,都屬於極粗的行陰;身行陰之細者,譬如安靜坐著觀賞戲劇、讀書、寫字等等。身行陰之最細微者,譬如眠熟時色身不動,又如靜坐時不動其身,或者悶絕時不動其身,乃至第三禪中色身沒有絲毫動搖,都屬於身行陰;為何說這一些狀態是身行陰之最細者,而不是已無身行呢?這是說,在這一些狀況下,仍有身行在繼續運作,譬如呼吸、脈搏、新陳代謝等等,所以說仍有身行的行陰存在。而這一些法難道不屬於琅琊閣所說的「有為法」嗎?

今天的節目,就先到此告一段落。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