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92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今天我們要再接續來探討以及辨正「我見、假我、真我、無我」這些名相的本質。
琅琊閣的主事者以及寫手都不信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法身,就是涅槃本際;更不相信阿賴耶識心體就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就是真如心,只是憑空想像蘊處界法無自性空就是真如。現在要接續上一集,舉證大乘經了義所說的,證明阿賴耶識就是法身如來藏。
在經中有一位嚴熾王,向大薩遮尼乾子請問:「具足無量無邊功德的如來法身,要依什麼法來觀察?」大薩遮尼乾子回答說:【當依一切眾生煩惱身觀,……何以故?此身即是如來藏故。大王當知!一切煩惱諸垢藏中,有如來性湛然滿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是故我言:「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9)這段經文中說:「應當依一切眾生的煩惱身來觀察……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眾生的煩惱身,就是由如來藏所變生的緣故。大王當知!一切貪瞋癡等煩惱諸垢藏中,有清明瑩澈的自性清淨涅槃如來性本來具足,猶如金石礦所含的金性,猶如木材中的火性,猶如地下所含的水性,猶如乳中的酪性,猶如芝麻中所含的油性……,因為這個緣故,我說:『煩惱身中有如來藏。』」
這段經文說的道理,就是指出每一位眾生的自心如來藏,藉著所含藏的貪瞋癡等煩惱,與所造的業為緣,變生各自眾生的五蘊身以後,並沒有離開這個煩惱身,仍然與眾生的五蘊煩惱身同時同處,隨順眾生於貪瞋癡煩惱的緣造作身口意業。雖然含藏著諸多生死垢的業種與煩惱種,但是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如來性,仍然不被減損而清明瑩澈、具足無缺,好像金石礦中的金性,雖然被烏黑的礦砂所混雜,而金性不減。
所以勝鬘夫人說:【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如果如來藏的如來性不是本來具足的,不是不生不滅的,那麼就形成無中生有的有生之法,有生必定會有滅嘛,那就不真實了;不真實的法,如何可以稱為如來法身呢?眾生煩惱身中的如來藏,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因為《入楞伽經》中 佛說:【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入楞伽經》卷7)佛陀說阿梨耶識,也就是阿賴耶識,祂就稱為如來藏,這個阿賴耶識與具足無明的七識心共同在一起,好像大海中的波浪經常地掀起,沒有中斷的時候;波浪從大海的表面生起,不能離開大海,是大海的一部分。同樣的,七識心從阿賴耶識中生起,不能離開阿賴耶識;雖然如此,阿賴耶識遠離無常的過失,遠離眾生虛妄所執五蘊我的過失,有本來清淨無染的如來性。那其餘的七識心呢,指的就是意根、意識與眼、耳、鼻、舌、身五識心,這七識心都是念念不住的,都是有生有滅的法。
佛陀在這一段經文中很明顯的指出,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而意根、意識等七識心都是從阿賴耶識中出生的,被出生的七識心都是生滅法,眼等六識心只有在一期生死中存在,不能從過去世來,也不能從現在世去到未來世;第七識意根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時也會被滅,所以祂也是無常法。能出生七識心,而與七識心共同運作的阿賴耶識心體,是遠離無常的過失的,因為阿賴耶識心體在捨離前一世壞滅的五蘊的同時,就會緣於意根的作意,以及生報的業種現起中陰,沒有任何間斷;遠離識蘊六識斷滅以後,還要等待生報的五根具足的緣,才能再從因緣中生起的這種無常的過失。
阿羅漢意根的人我執已經滅盡,分段生死的阿賴耶性已經滅除的緣故,第八識不再稱為阿賴耶識,而稱為異熟識;捨報以後,五蘊十八界都不再於三界中現起,第八識也不再現行,唯有心體獨存,即是無餘涅槃本際,所以 佛陀說如來藏阿賴耶識遠離無常的過失。一期生死五蘊中的意識覺知心,不是從過去世來的,也不能去到未來世,都是從阿賴耶識心體藉因緣而生起、現起的;因此,法界中能夠貫穿三世實現因果律的,即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就是法身如來藏。如來藏不是因緣所生法,是本來就在、具足清淨自性而不生不滅的法,沒有五蘊中色受想行識的感知、領受、分別、歸納所形成的我性;因為從五蘊中所感知領納的我,是依附於生滅無常虛妄不實的五蘊而有的,這樣的五蘊我是有生的法終歸壞滅,不真實、不自在,是有過失的。
《阿含經》中,佛陀告訴弟子眾,色受想行識五蘊是無常苦法,是變易法,已經得到解脫聖法的佛弟子,不會見了五蘊說五蘊是真實我,不會說五蘊是真實我的所依,不會說五蘊與真實我同生同滅;因為真實我沒有五蘊的因緣生滅相,真實我不是依附於五蘊法感知領受之所得,真實我如來藏就是涅槃的本際,所以 佛陀說阿賴耶識如來藏遠離五蘊我的過失。阿羅漢聖弟子之所以能夠斷除我見、斷除我執,就是接受 佛陀所說的有真實、清涼、涅槃法,這個法遠離無常的過失,遠離五蘊我的過失。到了第三轉法輪時,佛陀就顯說了義法,涅槃本際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因地的名稱叫作阿賴耶識。雖然阿賴耶識含藏了我見、我執諸多煩惱與生死業,但是心體自身的不生不滅涅槃性與清淨自性常不變異,因此在契經中,佛說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雖然到成佛的時候改稱為無垢識,但心體的清淨自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才是眾生能夠成佛的自性。
如今琅琊閣寫手說:【死執阿賴耶識為涅槃、真如、法身、真我者,定為外道!】(〈南伽他:死執阿賴耶識為涅槃、真如、法身、真我者,定為外道!〉,琅琊閣。)這不是等於在責備 佛陀是外道嗎?說到成佛了,還寶持著第八識心體的清淨自性,以第八識為常樂清淨的真我嗎?況且,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所轉依的,是祂的真如清淨法性,緣於祂的涅槃法性而生起無漏的解脫智慧,依此真實我之無我而對治我執與法執;最後成就佛道時,是發起法身的圓滿功德。涅槃真如法身真我是究竟清淨的法,沒有貪瞋癡、我見、我執、法執,只有解脫的大用,何來死執這樣的煩惱病呢?佛陀是實證佛法者,如實不虛的以誠實語說出三藏十二部的經教佛法,佛弟子所信受的當然是 佛陀。琅琊閣以及寫手們因為不信受三寶的緣故,他們雖然說著、寫著諸多佛法的名義,但本質都是不信阿賴耶識即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即是墮於身見、顛倒見的小乘外道,就算作夢,他們也是夢不見什麼是如來藏的。
《入楞伽經》中 佛陀說:【若如來藏阿梨耶識名為無者,離阿梨耶識無生無滅,一切凡夫及諸聖人依彼阿梨耶識故有生有滅。以依阿梨耶識故,諸修行者入自內身聖行所證,現法樂行而不休息。大慧!此如來心阿梨耶識如來藏諸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不能分別。】(《入楞伽經》卷7)佛說:「假設如來藏阿賴耶識,僅是一切法空無的假名施設,那麼離開了阿賴耶識,就不會有五蘊諸法的生與滅可得,然而一切凡夫與諸位聖人,都是依於阿賴耶識才有五蘊生滅的生死相續可得。也因為是依於阿賴耶識心體的真如、無我、清淨自性,一切大乘修行人現前證得自心真如無我而轉依發起無漏智慧,現前受用般若解脫無罪之樂,行於菩薩自利利他之行而不休息。大慧!此如來心阿賴耶識如來藏的無我、無人等種種自性清淨的真如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以及種種外道等,都不能經過分別而得知的。」
佛陀這樣的開示,很清楚的告訴佛弟子,信受佛語隱覆而說涅槃本際如來藏的聲聞、辟支佛,雖然能夠斷我見、我執證得解脫道,因為沒有實證如來藏的所在,仍然不能分別哪個是如來藏,所以不能現前觀察領受如來藏無我、無人、自性清淨的真如境界。更何況不信受佛語,具足身見的琅琊閣以及所有寫手,如何能夠以其不信阿賴耶識即是不生不滅的如來藏的顛倒邪見,而分別哪個是真如,哪個是人我空、法我空的空性呢?連最基本的《阿含經》所說斷我見的道理中,佛陀隱覆而說的法真實、清涼、寂滅都不能解知,不能解知即是涅槃本際如來藏,即是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的阿賴耶識心體,卻膽敢誹謗實證佛教的正覺,所弘傳的斷我見、八聖道以及開悟證阿賴耶識心體是錯誤的,豈不是顛倒無知而狂妄到極點呢!
琅琊閣的寫手又說:【並且執著有一個非常高大上的、勝妙無比的「大我、神我、神性……」不放,從而更加堅定地認為「我自己現在這個我是假我,那個才是真我」,這樣就永遠都不能斷除我見了——因為他們一直會堅執有一個假我之故。】(〈南伽他:死執阿賴耶識為涅槃、真如、法身、真我者,定為外道!〉,琅琊閣。)佛陀在三轉法輪中,未曾說如來心、阿賴耶識、如來藏是大我、神我、神性,正覺也未曾將如來藏阿賴耶識解釋為大我、神我、神性。事實上的真相是,六識論的小乘外道,例如已故釋印順的門徒,誹謗正覺所宣說的法界實相如來藏即是外道神我;那我們正覺回應他們的誹謗所作的辨正,舉出唯識經論中佛菩薩的聖言量來予以辨駁,申論不信有法界實相第八識如來藏者,即是六識論者。六識論者所立論的細意識,或者極細意識不滅說,等同於外道所主張的神我,因為都是由意識覺知心所虛妄想像虛構出來的。在前面所舉證的《入楞伽經》中,佛陀的開示非常明確,與《阿含經》中所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的道理完全一樣,無論任何種類的意識心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有生有滅的法,所有外道所想像能生萬法的神我,都不離意識的境界。因此琅琊閣寫手這裡所說的,就是同於六識論者,誹謗阿賴耶識如來藏就是外道神我、大我、神性,也誹謗 佛陀在執著如來心、阿賴耶識、如來藏不放。從這裡更可以看出,越無知的人真的是膽子越大。
琅琊閣不信受有真我如來藏,當然就不知道依於真我所變生的法,假名施設而說的假我是怎麼一回事。以下就先辨正一下,真我到底存不存在?《大乘入楞伽經》中 佛說:【內證智所行,清淨真我相,此即如來藏,非外道所知。……猶如伏藏寶,亦如地下水,雖有不可見,蘊真我亦然。心心所功能,聚集蘊相應;無智不能取,蘊中我亦爾。如女懷胎藏,雖有不可見;蘊中真實我,無智不能知。】(《大乘入楞伽經》卷7)佛陀說:「自內所證無我、無貪瞋癡之法,依之而發起的無漏智慧所觀行的法相,就是清淨真我的相貌,這個清淨真我就是如來藏,不是樂於我論而虛妄計著的外道所能了知的。……如來藏就好像埋藏起來的寶藏,也好像隱藏在地下的水,雖然有而不可得見,五蘊中的真我也是同樣道理。識蘊中的心識,以及心所法的見聞覺知功能,僅與聚集所成的五蘊相應,沒有出世間的佛菩提智慧,不能認取五蘊中的真我也是同樣道理。好像婦女身懷胎藏,雖然有而不可得見;五蘊中的真實我,如果沒有佛菩提的智慧,是不能知道乃至親見的。」
這一段經文中,佛陀很顯了的說明,每一位眾生的五蘊中皆有如來藏,大乘的菩薩行者,自內所證生起無漏智慧的所依,就是如來藏真如無我的清淨自性;菩薩依此無漏智慧觀行如來藏不生不滅、真實不虛,於六塵如如不動、離見聞覺知,此真如行相即是獨一無二的清淨真我如來藏。如來藏在因地即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所在的菩薩,深深的信受 如來所說的,識蘊六識心一向與六塵相應,不離見聞覺知;而覺知心倘若沒有信受三寶,信受真實善知識所弘傳的如來藏妙法,建立正確的大乘法佛菩提正知見,如說修行六度波羅蜜,依止善知識親證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並且得到佛菩薩與善知識的攝受,發起無漏的般若解脫智慧;如果沒有這樣的依次發起聞思修智慧的過程,是不可能親自證見五蘊中的清淨真我如來藏的。
因為如來藏一向離見聞覺知,真實如如而不反觀自我,於六塵及五蘊無貪、無瞋、無癡;而識蘊六識心卻一向與見聞覺知相應,一向執著五蘊為我,與貪瞋癡相應。雖然如來藏運行著五蘊法而和合似一,但是經由自內所證發起的無漏般若智慧,卻完全可以觀行如來藏的真如無我清淨行相;如果沒有經由親證發起般若智慧,猶如 佛陀所說,是不可能知也不能見此五蘊中的真實我如來藏的。佛陀也說了,這個如來心阿賴耶識如來藏的種種出世間的清淨境界,一切的聲聞、辟支佛與諸外道,都是不能經由分別而了知的;甚至於說,一切墮在身見中的人,如來藏都不是他們的境界。
五蘊我與我所,是依附於領受分別五蘊為我所產生的,這就是無明、顛倒、愚癡;緣這樣的無明,所有的身口意行,都會順於貪愛執著五蘊而造作,緣於一切違背貪愛所產生的逆境,因此產生瞋恚煩惱;這樣的貪瞋癡就是執著五蘊我的煩惱,稱為我執。而真我如來藏不分別、不領受五蘊為我與我所,所以沒有顛倒,也沒有無明,不起任何心行寶愛五蘊,故無貪;也不起任何心行表達不能忍受五蘊沒有被寶愛,故無瞋;如來藏無貪、無瞋、無癡,沒有執著五蘊的任何煩惱心行,所以說是清淨無我的真我,因此 佛陀才會說,墮在五蘊身見中的人,如來藏不是他們的境界。因為意識覺知心被我見、我執所遮障,如果又不信受阿賴耶識就是不生不滅的真我如來藏,怎麼可能會生起善法欲想要求證呢?而如來藏無貪、無瞋、無癡,心體是無為的,不會對五蘊起念有所造作,那是本來清淨的解脫法,實證佛法的賢聖弟子不可能會去執著清淨的解脫法;同樣的,親證如來藏的菩薩,又怎麼會去執著這個無我的真實我呢?琅琊閣的寫手說,執著有個如來藏真實我,會導致我見不能斷,這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將在下一集接續辨正,為什麼這是沒有道理的。
那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