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琅琊閣所認知「錯誤的真如」知見(五)

第090集
由 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黒之琅琊閣」,今天要和大家談談「再說琅琊閣所認知『錯誤的真如』知見」。

接著繼續辨正琅琊閣所主張「大乘見道在初地」之過失。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此時又引出一個話題:【「正性離生」是「初地」的事,也就是「大乘見道」的事,……。】(〈增上班讀經人:「大乘見道在初地」經文彙編01-24〉,琅琊閣。)為了要證明這個部分,他先引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393之中的經文,其經文是:【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趣入』菩薩『正性離生』,曾無異想,但求無上正等菩提。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從得『初地』,乃至得第十地,曾無異想,但求無上正等菩提。】然後,又再度引用前一集所說《解深密經》卷第3之中的那一段經文:【彼既多住如是行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

所以,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先認定「大乘見道就是初地」,接著引用經文,卻又錯解其義,就認為說是「正性離生是初地的事」。最後的結論則是「正性離生是初地的事,也就是大乘見道的事」,也就是「大乘見道等於正性離生,等於初地,不關七住什麼事」。然後就認為可以用這樣來指責諸方:「你們自認已經大乘見道,那你們入地了沒有?你們得正性離生了沒有?」若有正知正見的菩薩,或者聽聞到他的說法與指責,正應當會哭笑不得!

這就好像說,上一輯之中,也就是上一年了,在辨正琅琊閣所引用經論法義的時候,也有論主引用《解深密經》的這一段經文,他是用「取首、取尾、去中間」的斷句取義的方式,當時那一位論主談到了另外一個主張,認為「見道一定要在勝定——也就是初禪到四禪之中,才能成就」。因為他舉證《解深密經》卷第3,世尊為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這一段經文:【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缽舍那,依七真如,于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于善審定、于善思量、于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所以他就主張說,佛法的聞思修過程之中,世尊此處開示的是「要在勝定——初禪至四禪之中」。當然前一年的法義辨正之中,我就很清楚地說明,世尊此處所開示的「勝定」不是在說世間的禪定,而是在說智慧上殊勝的心得決定,因為確定所證的真如,所以可以有「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

那麼這一次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一開始只貼他認為「大乘見道就是初地」的經論;同樣的,他又貼了《解深密經》卷第3,世尊為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這一段經文,而且改用「去首、去中間、取末段」的斷句取義之方式。我曾經起了一個念頭:「咦!怎麼這一次竟然不談禪定了呢?」沒想到繼續讀接下來的貼文,心中又冒出來了一個念頭:「唉呀!還是出來了,只不過這一次換了一個名相;改用什麼?改用『正性離生』了。」其實就是什麼?其實就是換湯不換藥,果然就是用車輪戰的方式來貼文。

現在要回過頭來說,談一談所說的「正性離生」了。這一位論主先錯誤地認定「大乘見道就是初地」,接著又引用經文,說初地已得正性離生,所以大乘見道必須也得要正性離生。可是他所引用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所說的經文,正好證明他是誤會了佛菩提道中的次第。先來看看:【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趣入菩薩正性離生,曾無異想,但求無上正等菩提。】佛告訴善現菩薩,說這一位菩薩摩訶薩從因地第一世發現明白了真實心,一直到發起初禪而得正性離生,於其中間心心無間,不曾起過一個念頭而否定他自己在因地發心之時,所證的實相心;因為這一個因地所證的實相心,正是與果地正性離生,乃至是入地的真如心是同一個心的緣故,所以才有將來的「無上正等菩提」可以成就。

而這裡的「初發心」,指的是發現明白了實相心,與菩薩初住位發起了想要求證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兩者是不相同的;因為已經發現明白了實相心,也就是明心,或者說是佛菩提道中的見道,所以 佛在這一段經文之中,也說這樣的菩薩就是「菩薩摩訶薩」。佛要為學人指示出什麼道理呢?正是「初發心乃至趣入菩薩正性離生」同樣都是「正」,「正」所指的是什麼?就是菩薩摩訶薩所證的實相心,只有依止於實相心而轉依,才可以說是「正」;譬如說,正道、正覺、正等菩提等。若所熏習修學的,是遠離、乖異這個實相心,就說是「心外求法」,而說其是「外道」了。

也許有的人眼根或是耳根比較敏銳一點的,然後注意到我解釋這一段經文,最後的「乃至是入地」這幾個字,覺得有點怪怪的,但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了;我說這就對了!那麼,現在就請各位把耳朵豎起來一下。這一段經文,佛所施設佛菩提道的階段,是「初發心與乃至趣入菩薩正性離生」,佛並沒有說初發心與乃至趣入菩薩正性離生而得初地,為什麼會是這樣子?因為「正性」說的是,自己所證的是真正的實相心,而且對其是心心無間,沒有絲毫的懷疑;而「離生」說的是離欲界生,發起初禪或者是證得二禪以上的定力,而有資格可以不繼續在欲界受生。因此,菩薩進入初地,一定得要趣入菩薩正性離生,而趣入菩薩正性離生,就不一定會是菩薩之進入初地。換而言之,菩薩之趣入菩薩正性離生,通常是在菩薩之初發心以及進入初地之間。

這有一點像 平實導師所曾經開示的:「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得初禪的三果人。」也許這一位論主或是有其他人聽到或是看到我這麼說,立刻就會提出疑問:「你有什麼根據而這麼說?經典之中有這樣的記載嗎?」然而,從法的親證而逐一瞭解一一法互相間的關係來看,正是佛法中所說的「法住法位、法爾如是」,本來就是應該這樣的!但是,若是因人而異要有所施設的話,我現在就應該心平氣和而慢慢地來說:「有啊!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經典之中的開示。」同樣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的經文,卷第7之中有這麼一段 佛的開示:【舍利子!有菩薩摩訶薩先已修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初發心已便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證得不退轉地。】

佛開示的是再明白不過了,會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就進入菩薩正性離生,那是因為說這一位初發心的菩薩摩訶薩,在初發心之前就已經努力修學六度萬行,所以心性變得調柔而性障轉微薄,所以在初發心的同時也發起了初禪,因此就說「初發心已便入菩薩正性離生」。那麼這一段經文後面,還有「乃至證得不退轉地」的這一句話,菩薩不退轉的境界,從七住位以上、初地以上、八地以上,分別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既然這一段經文前面已經說到「初發心」七住位的位不退,「乃至」也就是說接下來仍然是心心無間,或者是曾無異想,現在就依於這樣子的不退轉的區分,所以進入下一個不退轉的境界,就是初地開始的行不退了;所以說「乃至」,也就說明了菩薩七住位以後一直到入地之間,菩薩都有可能進入正性離生。

這樣子說明以後,您是不是就能夠明白:「趣入菩薩正性離生,就不一定得是菩薩之進入初地。」因此,我剛才才說這一位論主先引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393之中的經文,正好證明他是誤會了佛菩提道修學的次第。也正是因為這一個緣故,所以隨後的「菩薩摩訶薩從得初地,乃至得第十地,曾無異想,但求無上正等菩提」,佛就說:菩薩從得初地乃至得第十地。而這是佛菩提道的另外一個階段,其中大略上的義理,自然就可以明白。所以,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最後的結論就是「正性離生是初地的事,也就是大乘見道的事」,也就是大乘見道等於正性離生,等於初地,不關七住什麼事;很清楚地就知道其主張是站不住腳的。

隨後,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又引用了《佛說十地經》卷第1之中的一段經文:【始發此心,即是菩薩超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種族尊貴無可譏嫌,已離世趣入出世道,住於菩薩本法性中,已善安住於菩薩處,隨順三世平等之法,紹如來種,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唯諸佛子!菩薩住於如是等法,名已善住極喜地中,以不動故。】這位論主所貼的經文沒有「始發此心,即是菩薩超異生地」這兩句,為了使文意較為完整,就補上了這兩句。然而,菩薩進入初地,一定得趣入菩薩正性離生,這是無庸置疑的。然而,論主舉示這一段經文,說的是菩薩之正性離生而入於初地,就離開了異生性,與這一位論主所主張的「大乘見道等於初地」,卻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為了再次強調「大乘見道等於初地」以及「地前菩薩未見真如」的主張,隨後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又引用了《攝大乘論釋》卷12的內容:【論曰。二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釋曰。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分別無分別為般若波羅蜜。謂此是般若波羅蜜。『若菩薩已見真如。在般若波羅蜜中。則無此分別』。故言離分別處。】這時候,就好像說網路上常用的一個用語,叫作「唉呀!終於撿到槍了」!然後這一位論主就很高興地自己加上一個括弧:「你看這裡說: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可是上網一查《攝大乘論》的譯本,有真諦與 玄奘菩薩所翻譯的譯本,而《攝大乘論釋》是世親菩薩之所釋,他的譯本也有各家所譯的譯本。而琅琊閣這一位論主所引用的《攝大乘論釋》是真諦所譯;然而,這一位論主先前所貼上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三十頌》中「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世親菩薩就已經說了,通達位入地之前就已經見道了,怎麼這個地方的譯本,還會有「地前菩薩未見真如」的這個說法呢?

再者,這一位論主另外所貼的《解深密經》卷第3之中的經文,也就已經顯示出在入地之前,就已經可以「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所以真諦所譯的《攝大乘論釋》,此處所說的「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並不可信。而 玄奘菩薩所譯的版本中,對此一段所説的是:【遠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者,謂如未見真如菩薩,於無分別般若波羅蜜多中,分別此是般若波羅蜜多。】(《攝大乘論釋》卷9)顯然 玄奘菩薩所譯的內容才是可信的。那麼,這一位論主還要一昧地主張而堅持說「地前菩薩未見真如」嗎?還要這樣堅持嗎?

所以,於語言文字想像其意思,然而卻都是一個一個不相關的片段,那不可以稱為說是佛法上的實證,充其量只能說是什麼世間的知識而已;而看起來好像是一個一個獨立的名相,卻能夠將其貫穿起來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義理,這才有把握是走在佛菩提道的康莊大道之上。

今天就說到這裡。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