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89集
由 正鈞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今天要和大家談談「再說琅琊閣所認知『錯誤的真如』知見」。
還是要繼續談一談,琅琊閣的主張「大乘見道在初地」之過失。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又引用了《解深密經》的一段經文,要證明大乘見道在初地,其所引用的經文是:【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解深密經》卷3)如同前幾集之說,這一位琅琊閣的論主舉出了經論的內容之後,依然對之不稍加解釋,然後就直接下了結論而說:【讀經人曰:這一條經文在幾個字內就把“大乘見道在初地”明明白白講完了,還有幾十條這種經文。】(〈增上班讀經人:「大乘見道在初地」經文彙編01-24〉,琅琊閣。)記得上一年,在辨正琅琊閣所引用經論的法義之時,也有論主引用《解深密經》的這一段經文,所不同的是,那一位論主是取首、取尾、去中間,而這一位論主是直接就去首、去中間,但取末段;這一種把經論中完整的內容切割成一小段又一小段,然後只取與自己所要的部分,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與自己的主張相吻合,那這樣子叫作斷章取義或者是斷句取義,這是有很大過失的。
此時,我突然生起一個念頭,難道他們是用搜尋的方式,取得一些他們以為是迎合他們的觀點的內容,然後一段時間由某甲貼一段,另外一段時間又由某乙再來貼一段?不在乎到底會不會重覆貼文,反正就是用車輪戰的方式,繼續貼文就好;現在網路上貼文,對這一種事有一個相對應的專有名詞,但是若說出來其實並不很文雅。所以,雖然上一年之中已經辨正過這一段經文,不妨再提出來辨正,也可以更從這一段經文之中瞭解,前一集之中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55之中所開示的,正是與 世尊在這一段的經文之中所開示的是相符合的;而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把大乘見道施設成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三個分位,也與 彌勒菩薩開示是相契合的;再者,平實導師在正覺同修會所開示的,依然與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之中所說的義理是相符合的。所以,最後卻證明琅琊閣的這一些論主,其所主張的觀點都是違背經論中的義理。
話雖如此說,但琅琊閣的這一些論主斷句取義的手法,著實蒙蔽了一些學人的思惟,所以還得要把能夠顯示出 世尊所要開示的義理之完整的一段經文舉示出來,讓大家可以明白。《解深密經》卷第3:【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毘鉢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粗相?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好,從這邊之後才是這一段論主所要引用的經文:【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解深密經》卷3)
若單單只看琅琊閣這一位論主,用斷句取義的手法所引用的經文,你可能會相信他所說的「大乘見道在初地」的確就是 世尊之所開示;然而,這一段 世尊為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經文之中,它是有前提的。彌勒菩薩所請問的是:「菩薩為何依於止觀勤修行的緣故,而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 佛為 彌勒菩薩開示的前提是:「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缽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既然諸菩薩已得止觀,並且是依七種真如,又說明菩薩這個樣子的思惟,是由於有了這樣的殊勝決定心的緣故,才說是「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那麼請問,這樣階位的菩薩有沒有見道?當然是已經見道了!正是顯示已經見道證真,因為能夠「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佛所開示的,這樣的菩薩而已經有了殊勝的決定心,並且是善審定、思量、安立於真如性中;如此一來,佛不也同時明白地開示,這樣的見道證真,就已經是「證真如」了。
因此,菩薩在佛菩提道修學的過程之中,第一次見道而進入七住位,此時得根本無分別智。所謂的「根本」是說,以這樣子所親證的如來藏為根本,因為現見如來藏是本來不分別六塵萬法;因為出生了第一分見道而有的智慧,就施設為根本無分別智。而既然說的是「無分別智」,表示是由於親證的法義而得,而分別法義的是意識,如來藏依舊是不分別六塵萬法,是證得了那一個本來不分別而出生了智慧。既然是有了「根本無分別智」,表示菩薩是真的見道了,這樣就施設是菩薩七住位為真見道位,這個時候當然也證真如了;然後,加上以這樣的基礎,進一步依著往昔所熏習的「七真如」的知見,於所聞、所思、所修法中進一步分證,才能夠逐步地轉依真如,智慧也才能夠逐步地通達。
那麼這一些階位的菩薩:「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由於已經見道證真如,往昔又已經熏習過「七真如」的知見,所以一世又一世、一劫又一劫「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開始除性障,並且轉依如來藏的真如性;而這個「於時時間」所經過的多生多劫,正是「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的過程,也就是相見道位的過程,這若不是因為因地於真見道的時候,已經親證如來藏而現觀其真如性,此時就不能夠依止如來藏的真如性而轉依了。親證了如來藏就是大乘法的真見道,從那一世的真見道開始,要經過多生多劫的相見道位的過程,最後才能夠得通達位而入初地。
所以,這一些階位的菩薩之所得的智慧,以及其所轉依的境界,距離後面 世尊所開示的「見道通達位」,還要經過一大段的時劫才能夠成就;因為,於應當要「內正思惟」的部分都還沒有完成,更何況說於內正思惟之後所應當要棄捨的,也都還沒有完成。為什麼這麼說?因為 世尊所開示的是:「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粗相?善男子!言細相者,……」而 世尊所開示的「言細相者」的內涵就有很多、很多,而從「心所執(受)相」一直到最後的「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但是這一大段的「言細相者」等的經文,其中深細的部分,即便是能夠看懂這一大段經文的內涵都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更何況進一步還要能夠「內正思惟」,乃至是「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如今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一個過程正是悟後起修的階段,正是進一步分證「後得無分別智」的階段,也就是相見道位的階段,也就是前集所提到的,依非安立諦三品心等所要修證的內容的別別相的智慧。
最後相見道位的階段完成了,也就是「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因此,從真見道起,因為有了殊勝的決定心,並且是善審定、思量,並安立於真如性之中,菩薩可以依著往昔所熏習的知見,所以才說「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但見道畢竟未通達,而仍然在相見道位的過程,之後因於七真如而證的智慧完全通達之後,這樣子把先前真見道、相見道以及如今通達的三者,合稱為見道。而相見道位的階段,要修證非安立諦三品心、安立諦十六品心等的現觀,這個過程之中也發起了禪定,所以「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
那麼這一個過程要經歷多久?十住、十行、十迴向,一共要經歷一大阿僧祇劫,扣除已經完成的前六住位,也就是說從七住位開始,一共還要經歷過二十四個階位;而為什麼說七住位是真見道位的起點?琅琊閣的貼文就有這麼一段:【和正覺每次只能引《菩薩瓔珞本業經》的一條,還要用巨大篇幅硬把人家沒有說的,凹出“大乘見道在七住",高下不可以道里計!蕭平實慣用伎倆:講經時只提他硬凹的那條,假裝沒有看到幾十條“大乘見道在初地",……。】(〈增上班讀經人:「大乘見道在初地」經文彙編01-24〉,琅琊閣。)然而,已經舉證了這一些琅琊閣所貼出來的經論,在在都顯示他們是誤會經論中所說的內容;而前面所舉《解深密經》卷第3的內容,也說明了菩薩一定要在初地之前,就已經見道而證真如。
接下來,還是要看《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之中,佛為敬首菩薩所開示的一段話:【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學人滿足十信位之後,進入了十個住位,當然這是要從初住位開始一直到了六住位中,進而修學了菩薩六度中的第六度般若波羅蜜,此時「正觀現在前」;既然是修學「般若波羅蜜」,而又是「正觀現在前」,當然就已經是見道了,這是再清楚不過的道理。而 世尊接著開示,這樣子的善男子,因為值遇、蒙受諸佛、菩薩、知識的護持攝受的緣故,就說離開了前六住位而進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這不就已經說明大乘見道在七住位嗎?經文之中 佛已經分明開示,菩薩的第七住位開始,般若正觀現在前的緣故,就已經是見道了;怎麼還會有這一位論主所說的,「硬把人家沒有說的,凹出“大乘見道在七住"」的這一段話呢?難不成他還要說,律部的經文不是 佛所說的嗎?
再者,要請問這一位論主:「第七住位之後、初地以下的菩薩,有沒有見道?」難道說這一位論主,此時還要繼續否定 世尊的開示,而繼續堅持說「佛法中的見道是從初地開始」嗎?若繼續堅持,首先就已經成就謗僧的惡因,因為否定了「第七住位之後、初地以下的菩薩,已經見道的事實」。琅琊閣之中,因此而又有人主張:「佛法之中沒有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地的階位。」然而,不但是《菩薩瓔珞本業經》之中,已分明開示佛法之中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世尊示現成佛之初所開示的《華嚴經》,也明白開示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所以,真的是沒有辦法明白,為什麼琅琊閣之中會有這樣的主張?不但是已經成就謗僧的惡因,同時也成就了謗佛、謗法的惡因;乃至是說,還有人會認同這樣的看法而共同造作了謗佛、謗法、謗僧的惡因。
今天就暫時說到這裡。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