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88集
由 正鈞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今天要和大家談談「再說琅琊閣所認知『錯誤的真如』知見」。
還是要繼續地談一談,琅琊閣的主張「大乘見道在初地」之過失。前一集之中,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引用了世親菩薩所造的《唯識三十頌》其中的第26到30頌,其第27、28頌講的是:【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在『通達位』如實通達。其相云何?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這位論主作了解釋說:【「通達位」才是「大乘見道」,這時候才「爾時住唯識」。之前的「加行位」為「非實住唯識」,也就是「未大乘見道」。】然而,這裡的加行位,在《成唯識論》之中闡述的,是在說明進入第七住位之前的加行,要先在心中建立一個好像存在的東西,施設其為真實唯識之自性;為什麼要這樣作?因為在修學增上慧學的這個階段,還只是「大乘順決擇分」中修學。然而,要能夠漸漸地伏除能取、所取,因為此時知道能取、所取空,但於求證法界實相的過程之中,由於仍然未能夠實證真如的緣故,而不能夠現觀萬法唯識的實相境界,所以仍然不離開有所得的境界;正是這個緣故,而說不是真正的已經住在唯識性中。
而這樣子的伏除二取,是在真見道位之前就要完成的;另外一個階段的伏除二取現行的加行,那是入地之前的事。因為一般而言,即便是已經真見道,確定能取、所取非真,然而因為習氣性障的緣故,事相上還會落在能取、所取之中;而到通達位之時,因為必須要證「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所以這個階段的加行,是必須要永伏性障如阿羅漢,那就是伏除二取現行的加行,因為這樣子的「離二取相」才說是「爾時住唯識」。但這是入地之前所要作的加行,與真見道位之前所要作的加行,其內涵的層次是不同的;所以真見道之前所要作的加行,是「煖、頂、忍、世第一義」等四加行,見道通達入地前所要作的加行,是以「非安立諦三品心、安立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等,其內涵的層次真的是大不相同的。至於入地時,或者是斷盡我執,然後再起惑潤生,或者是保留最後一分我執而說是留惑潤生,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唯識三十頌》中所說的加行位,一直到通達位,其中真見道位之前的加行與入地之前的加行,兩者的內涵層次是不同的。而大乘見道所應斷的異生性是極為寬廣而難斷,絕對不是一世、一劫就能夠斷盡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真見道後一直到通達位,其時劫是很長久的;這同時就已經指出了:通達位之前的多生、多劫,菩薩一定已先見道了。因此,即便是入地之前仍有其加行的過程,也不應該把它跟真見道位之前的加行畫上等號而說這個時候還有加行,所以是「未大乘見道」。
再者,前一集之中也提到,《唯識三十頌》其中的「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在通達位如實通達」,除非這個人是閱讀經文上有一些障礙,否則世親菩薩分明已經說了,菩薩得要先「住見道」,住見道就是已經真見道了,住見道之後又繼續一劫又一劫,也就是相見道;這樣經過這繼續一劫又一劫,才能夠於見道如實通達,就說是進入「通達位」。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說明這一段的時候,把大乘見道區分為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難道說您聽到這裡,還不承認大乘見道有三個分位嗎?還是一定要說真見道之前不必有加行位等四種加行,《唯識三十頌》中的加行位說的是入地前的加行?你還要這樣執意地一條路走到黑,而說通達位就等於大乘見道,等於住唯識,等於初地嗎?
然而,琅琊閣的這位論主,顯然是「吃了秤砣鐵了心」,還繼續努力地「舉證」經論中的內容,來迎合他的主張;但是我卻要說他只是「一招出錯,滿盤皆輸」。再來看看他舉證的其他經論中的內容,他舉證了《成唯識論》中的內容:【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然而,這位論主所引用的這一段文字,卻把《成唯識論》中完整的內容切割成一小段又一小段,這個過失我們姑且不談它。而這一位論主舉示了這一段文字之後,除了提示「極喜地就是初地」之外,並未進一步地簡略地解釋其義理,他的心態可能是說:「這還有什麼好解釋的?不就明擺在那裡嗎?」所以他就這樣下了結論說:【所有經論的「大乘見道」都在「初地」,《成唯識論》所說的「大乘見道」當然也在「初地」,《成唯識論》從未說「大乘見道在七住」,蕭平實公然誹謗《成唯識論》。】(〈增上班讀經人:「大乘見道在初地」經文彙編01-24〉,琅琊閣。)
然而,這一段是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之中,宣說《唯識三十頌》中唯識五位的第四位:修習位;《成唯識論》中說的是:「此十一障,二障所攝」,十一障是「異生性障」一直到「俱生微所知障」等十一種障,說的都是由煩惱障、所知障這二障所攝,然後就接下來說明其內涵;在這裡為大家舉示《成唯識論》中說明煩惱障的部分,進一步來解釋之後,大家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我要說,琅琊閣這一位論主是「一招出錯,滿盤皆輸」了。
《成唯識論》中所說的是:【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成唯識論》卷10)前面已經說過,這是在闡述唯識五位中第四位的內容,這表示說,此時這一位菩薩是已經過了菩薩見道通達位了;所以這裡的「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就是在說菩薩在見道通達而進入極喜地以後,就可以像阿羅漢一樣,煩惱障不再現行了,而叫作「降伏性障如阿羅漢」;可是為了佛菩提道的繼續進修,必須要「起惑潤生」,或者是「留惑潤生」,所以才說:「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菩薩也得要斷盡我執,對入地之後的菩薩而言,是要連煩惱障的習氣種子也要除去的,才能夠進入八地啊!但這時是因為如來所授予的「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之所持,所以才不至於入了無餘依涅槃。所以「於極喜地見道初斷」這幾個字,不能夠像琅琊閣的這一位論主,把它讀成「於極喜地見道、初斷」,然後迎合自己的主張,就說《成唯識論》這一段文字,也在說「大乘見道」當然也在「初地」,真的只能說是叫作荒腔走板。
而接下來說的所知障部分,其「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仍然是在說菩薩在見道通達而進入極喜地以後的狀況,而絕對不應該把它讀成「於極喜地見道、初斷」,那是會有很大的過失的。這一位琅琊閣的論主,繼續又「舉證」《成唯識論》中的內涵:【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於多百門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成唯識論》卷9)玄奘菩薩再次舉示:「菩薩得此二見道」,這仍然說的是「真見道、相見道」,得了這二見道就已經是圓滿其功德,這才是「生如來家、住極喜地」,而說是得通達位,而以「真見道、相見道位、通達位」三者合說為「見道」。
之後,這位論主依然是未進一步簡略地解釋其義理,直接下了結論而說:【讀經人曰:不管是大乘真見道還是大乘相見道,都是初地(以上)的事,不關禪三流水線什麼事,非陽台放水能放出什麼碗糕。】然後再度置氣而說:【凡是令沒有初地證量的人自稱大乘見道,是令人大妄語(如蕭平實),業在大妄語地獄。】(〈增上班讀經人:「大乘見道在初地」經文彙編01-24〉,琅琊閣。)前一集之中已經提到,中國古來有那麼多禪師證悟,證悟即是見道;所以依據這位論主的結論,是不是也要說這些禪師全部都入地呢?或者是說這麼多禪師都大妄語?若是這些禪師都是大妄語的話,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公案流傳下來,而為求悟的學人奉為圭臬呢?如此一來,這位論主的說法是對、是錯?已經是再清楚不過了。
那麼,置氣的話且不再述說,這位論主所「舉證」的是《成唯識論》卷第9中的內容,是 玄奘菩薩在述說《唯識三十頌》中,唯識五位的第三位通達位時所作的一小段結論。而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55曾經開示過:從初現觀一直到究竟現觀等六種諦現觀,其中的第四現觀,正是在開示入地前的非安立諦三品心的加行。所以 玄奘菩薩說:「此真見道位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因為這非安立諦三品心的加行,一定要有真見道的功德為基礎,真見道就已經是明心了,若不是已經明心,就無法於「非安立諦三品心」能夠有所現觀,因為 彌勒菩薩在此所開示的是「諦現觀」。彌勒菩薩開示這第四現觀時,也提到了這非安立諦三品心的現觀亦是見道;而這樣子別別相上的現觀,即是相見道位。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把大乘見道施設為真見道、相見道、通達位三個分位,那不就是與 彌勒菩薩開示的是相契合的嗎?而 平實導師在正覺同修會之所開示,與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之中所開示的義理也是相符合的。現在這一位論主所作的結論是,「不管是大乘真見道還是大乘相見道,都是初地(以上)的事」,那麼這樣子看來,反而是這一位論主所說的,是違背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義理,是誤會《成唯識論》之中所開示的義理;這也再次地顯示,這一位論主的主張卻反而是完全違背經論中的內容的。
再者,大乘的真見道、相見道,若「都是初地(以上)的事」,那麼顯而易見的,初地是進入通達位,就會立刻變成妄語了。為什麼呢?因為真見道、相見道都還沒有完成啊!三者,初地以上還要再修學真見道位、相見道位的功德,那麼唯識五位中的第四位「修習位」,那應該放在何處?那是不是說修習位都要往後安置了?那麼,再者佛法中的究竟位是不是也就無法成就呢?那結果是佛菩提道的修證次第,就要重新訂定了。
在這裡還要請大家再思惟一個問題,假如在法義辨正的過程中,某一方面只舉出了經論的內容,也不稍加解釋,哪怕只是依文解義地說明,有時候出現了一些意氣用事的詞句,那就更是不知可否了;然後,就直接下了結論說:「你看,我說的沒錯啊!經論中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時候,您就可以明白,到底對方的原意在不在於法義辨正;那麼,這一方所說的到底是可信不可信,相信您絕對是有智慧可以加以判斷的。
今天暫時說到這裡。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