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也是講「圓滿成就諸法實性」

第077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系列視頻弘法節目,我們繼續評破琅琊閣張志成先生2020年4月7日貼文之錯謬。

上一集,我們論述完第六個子題:「狹義的圓成實性不具遍、常、實,如何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再來看看張志成先生在這篇貼文註4,舉出兩段論文來支持他【《攝大乘論》採用廣義的「圓成實性」定義,包含無為法的真如以及無漏有為法(清淨依他)】(〈《玄奘文化千年路》內容辨正(一):阿賴耶識不是「真心」,是虛妄分別心〉,琅琊閣。)的主張。兩段論文分別是《攝大乘論本》卷2:【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何等名為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以及同卷的【《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這兩段論文來作為他的主張的依據。因為他貼文緊接著就說:【有為法(依他起性法)包括所有八識心、心所法、色法,所以「無漏有為法」包括佛地無漏的八識心。】(〈《玄奘文化千年路》內容辨正(一):阿賴耶識不是「真心」,是虛妄分別心〉,琅琊閣。)前後文加上所引用的兩段《攝大乘論本》論文對照之下,他的意思就很明白:就是以前一段講四種清淨法的論文,作為圓成實性是無為法真如的依據;而以後面提到《阿毘達磨大乘經》中密意這段論文,作為「圓成實性」也是無漏有為法清淨依他的依據。但他這樣僅以片段論文,就斷章取義判定:【《攝大乘論》採用廣義的「圓成實性」定義,包括無為法的真如以及無漏有為法(清淨依他)。】已有重大過失了;更何況這都只是他自己錯解論文意旨,根本無法支持他的主張。

接下來,就來論述第七個子題:「《攝大乘論》也是講圓滿成就諸法實性的圓成實性。」首先,就張先生所舉以四種清淨法來解釋圓成實性的這段論文來說,其中第一個自性清淨,世親菩薩在所著《攝大乘論釋》中,解釋說:【自性清淨者,謂此自性本來清淨,即是真如自性,實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說一切法有如來藏。】(《攝大乘論釋》卷5)另一位無性菩薩所著《攝大乘論釋》也說:【自性清淨者,謂此自性異生位中亦是清淨。謂真如者,性無變故,是一切法平等共相;即由此故,聖教中說一切有情有如來藏。】(《攝大乘論釋》卷5)可見這兩位菩薩在解釋圓成實性是自性清淨時,都同樣表示:以自性清淨來說明圓成實自性,是指一切有情、一切法中都有如來藏,這是一切法、一切有情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平等共相;如來藏恆常顯示自性清淨的體性,所以稱為圓成實自性。而根據《楞伽經》聖教,如來藏也就是眾生的第八識,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論證:無始以來一直真實存在的眾生第八阿賴耶識、異熟識。

因為,正如我們前面所引證,《成唯識論》卷3有說:第八識的「心、阿陀那、所知依、種子識」,此等諸名,通一切位。這就表示,異生凡夫位的第八識,也有能把現行諸法熏習下來的種子都積集收藏起來,也就是心的有為功德;也有能執持種子及五色根使之不壞,就是阿陀那的有為功德;也有能給所知的一切善惡、染淨,乃至無記諸法,作為依持安止,就是所知依的有為功德;以及有能遍執持一切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法種子,然後再現行出生這種種法,就是種子識的有為功德;這是菩薩從因地修習到果地成佛的各個階位,始終都有的四種功德。所以,張先生舉出《攝大乘論本》所說四種清淨法中,第一個自性清淨,就已證明不能說只有無為法是圓成實性,也不能說只有成佛以後的有為法才具有圓成實性;因為因地阿賴耶識就已具足無漏無為法與無漏有為法,不是張志成所說的修到佛地以後才有。只是第八識的這些有為功德運作的當下,祂的自體卻始終是自性清淨的。

其次,張志成先生在貼文註4中,也引用了另一段《攝大乘論本》卷2的論文:【《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說?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緊接著註4之後,他在內文就寫著:【有為法(依他起性法)包括所有八識心、心所法、色法,所以「無漏有為法」包括佛地無漏的八識心。】然後就作一個小結:【因此,按《攝大乘論》的界定,既然「真實」可以用來形容「圓成實性」中的「無漏有為法」,那麼佛地無漏的八識心也可以被界定為「真心」。相對於「真心」,因地有漏的八識心可以稱為「妄心」,唯識經論中稱為「虛妄分別心」。】(〈《玄奘文化千年路》內容辨正(一):阿賴耶識不是「真心」,是虛妄分別心〉,琅琊閣。)很顯然也是僅憑這一小段《攝大乘論本》的表面文字,來論斷:有為法就是依他起性的法,而依他起性法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雜染的部分,就是因地有漏的有為法,是屬於遍計所執性;另一個是清淨的部分,就是佛地無漏的有為法,是屬於圓成實性。

且不說他這樣論斷,並不符合整部《攝大乘論》所闡述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和圓成實性這三自性的意旨;更已嚴重違背唯識經論中,諸聖教所闡述的佛法真義。即使僅就這段論文而言,無著菩薩以三自性間關係的密意,闡釋 如來在《阿毘達磨大乘經》中所說,一切法可有三種,卻被張先生解讀為一種是依他起性的有為法,說這有為法「包括所有八識心、心所法、色法」。然後再將這依他起性的有為法區分為雜染和清淨兩類,雜染的部分就是有漏有為法,攝屬於遍計所執性,這是一類;清淨的部分就是無漏有為法,攝屬於圓成實性,這又是另一類。意思就是說,遍計所執性的法和圓成實性的法,本質上都是從依他起性的有為法分析出來;他就以這個方式,將一切法分為三種。但是令人好奇的是,像他這樣將一切法作了三種分類,並且三種法的本質都是依他起性的有為法,那麼他所最屬意的「真實圓成實性——無為法真如」還在嗎?如果還在,又是在哪兒?是不是他也像 玄奘菩薩所破斥的那些部派佛教聲聞論師一樣,要再外於色心等法,去求那根本不存在,只是虛妄想像的實常法,然後說那就是無為法真如?

《攝大乘論》是 無著菩薩演繹 如來世尊所開演所知依、所知相、入所知相到最後的彼果智等,是從信解一切所知相的根本所依,然後經過悟入唯識性,次第修習戒定慧三增上學,直到成就究竟佛智,這十個大乘佛法重要義理的論著;因此論中稱這十個重要義理,都是「殊勝殊勝語」。例如其中前三個,第一是「所知依殊勝殊勝語」,第二是「所知相殊勝殊勝語」,第三是「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論文闡釋說:【云何能顯?由此所說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攝大乘論本》卷1)然後論文就分十品,詳細地解說這十個義理的實質內涵。由所舉的這前三個殊勝殊勝語中,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和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這兩個,就是在解說依他起、遍計所執、圓成實等三自性的意涵,以及悟入三自性的方法,闡述的內容相當詳實而完整。張志成先生怎麼可以單單以論中短短一小段論文,就武斷地判定是「《攝大乘論》對圓成實自性的界定」?這樣子斷章取義、斷句取義的結果,不僅他幫《攝大乘論》界定的圓成實自性完全錯誤,就連其中所說依他起自性和遍計所執自性的意涵,也都不是正確的!

其實《攝大乘論本》卷2對所知相的三自性,各別都有很明確的定義,像說依他起自性是:【若依他起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現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因為前面卷1中,已經闡明:所知依阿賴耶識,也就是種子識,是這三自性所知相的生起因。所以依他起是以阿賴耶識所含藏六根、六識,各自過去經由名言熏習而虛妄分別的種子為生起因,藉著其他助緣如六塵等而生起的法相,因此稱為依他起相。而這依他起相,既然是依於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為因,藉著他緣而生起似有實義的法相,所以是唯有識而無實義的法相,就沒有自己存在、自然安住的功能,都是剎那生滅的,所以稱為依他起自性。

至於遍計所執自性,《攝大乘論本》卷2的闡述是:【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云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遍計所執?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是說以阿賴耶識為因,藉他緣一時所生依他起的種種法相,原本都不存在任何實義;但是由於過去經驗或學習,意識對這些依他起的種種法相,就會依經驗或學習過程的計度,生起了顛倒的虛妄相,然後就執著這虛妄相以為真實,這就是遍計所執相。然而這遍計所執相,其實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意識對所緣依他起相的虛妄計度與執著,而在意識心中生起的幻象,所以稱為遍計所執自性。也就是說,遍計所執自性中的虛妄計度與執著,指的是意識乃至意根;那麼,張先生曲解論文中明文所說依他起自性和遍計所執自性的意涵,而在貼文中說:【凡夫的第八識:依他起自性的虛妄分別識,是雜染與清凈二分混合,但是以有漏種子為主體而作用,顯現出虛妄遍計所執自性,稱為阿賴耶識。】(〈《玄奘文化千年路》內容辨正(一):阿賴耶識不是「真心」,是虛妄分別心〉,琅琊閣。)這樣謬解第八阿賴耶識也是遍計所執自性,導致經論中聖教宣演的三自性重要法義變得混淆不清,叫令學人如何抉擇?如何修證?

第三個圓成實自性,《攝大乘論本》卷2的闡述是:【若圓成實自性,是遍計所執永無有相,云何成圓成實?何因緣故名圓成實?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是說圓成實的法體,本身沒有虛誑性、變異性;並且始終都是以無雜染的清淨性,來面對所緣的一切法,永遠都不會生起遍計所執的幻象;這是一切善法中最殊勝的法性,由於具有圓滿成就真實最勝義體性,所以稱為圓成實自性。這裡說圓滿成就真實一句,其實是無性菩薩在《攝大乘論釋》卷4的解釋,說:圓成實自性是以「圓滿成就真實為性」。這與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8開示說:【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意旨完全一樣,都是在說明第八識的圓成實性是同時具有「遍、常、實」的體性。

這一集先論述《攝大乘論》所闡述三自性的正確意涵,我們下一集再繼續說明。

阿彌陀佛!


點擊數: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