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29集
由 正倖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您現在正在收看的節目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
南伽他說:【你這個正觀現在前到底是在幾住?】(〈2020.11.14南伽他師兄分享:蕭平實矛盾的「七住見道、解悟、退轉論」〉,琅琊閣。)見道是第七住,修習第六住位的般若波羅蜜,當他的般若正觀顯現在眼前時;又有好因緣而得值遇諸佛與菩薩等善知識所護念的緣故,就可以出離第六住而進到第七住位。若是沒有應身佛或菩薩護念指導,或是雖有菩薩護念指導,心中生慢、自以為是,不肯接受菩薩護念及指導,堅持己見,就無法真的進入第七住位中常住不退。這是還沒有進入第七住位中,怎麼會有第七住位的功德呢?
南伽他說:【「正觀現在前」到底算不算是開悟和見道?】(〈2020.11.14南伽他師兄分享:蕭平實矛盾的「七住見道、解悟、退轉論」〉,琅琊閣。)三賢位的修行是從初住位的布施,二住位的持戒,三住位的忍辱,一直到六住位的般若熏習,然後終於找到了真如,證悟不退了進入第七住位,叫作般若波羅蜜多正觀現在前,這樣就是禪宗的開悟明心!但是,如果不能對所悟的真如生忍,就不會有般若正觀的現前;或是善知識為攝受他,跟他說明真如就是第八識的行相所顯,他不能現觀或不能接受而不得忍,就是失去般若正觀,就只能退回第六住中,不能進到第七住,就是沒有般若正觀。有般若正觀的人,一定會進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所以明心見道而不退轉的人,才是有般若正觀的人,才能進入第七住;當然般若正觀現在前,就是第七住菩薩。顯然南伽他自己錯了還不知道,還來批評別人。
南伽他說:【因為《菩薩瓔珞本業經》說的「正觀現在前」是在六住位,對不對?如果「正觀現在前」就是開悟、見道,那你應該說,六住位就有開悟見道嘛,對不對?所以這樣的話,也只能兩頭都不能改,要改成六住位也不對,要改成七住位是明心見道,又違背了正觀現在前在六住位中的經文的本意。也就是說,蕭老師這個對於到底什麼叫開悟見道或者到底什麼叫真見道,都搞錯了!所以這就矛盾了,那怎麼改呢?我們不知道,所以我說這個是正覺同修會這個叫做自相矛盾的一個說法,這是第二個矛盾。】由於第六住滿心位發起般若正觀時,要得善知識或佛所護念,才能不退於般若正觀而進入第七住;退轉者就會回到第六住位中失去般若正觀,由此可見般若正觀現在前的人,一定是第七住。南伽他是有文字障,所以讀不明白經文的正義,是他自己的第二個矛盾,不是 平實導師的矛盾。
南伽他說:【蕭老師印證算是善知識攝護的話,那應該所有的被印證為七住開悟菩薩的這樣一些弟子,都不會出現退轉。】雖然蒙善知識攝受,但不能夠「深心信解」,他不信受、不能依教奉行、陽奉陰違,覺得自己很行,必然退轉。佛世不乏退轉者,佛說福慧不足者,正觀現前(開悟)後,有一生、二生乃至十劫而退者。新學菩薩學佛以來不過十劫、百劫,提早幫他們證悟以後大多無法安忍;這是無所得法,善根不夠的人無法安忍於無所得法,他們還沒有這個法的法忍,因此退轉。不要以為明心開悟了就不會退轉。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律部的經典,佛有講過十、百、千劫以前的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這些人過去多劫以前證得如來藏,但是由於沒有善知識攝受及開解,不能深入觀察理解而無法信受,不能奉持「此經」如來藏,於是心中有所懷疑,不能信受奉持必然退失。真正實證的佛法,福德不足、善根不深厚,雖有真善知識攝受,對如來藏不生信解,退轉是無可避免的。
張志成因為是被 平實導師善知識所護,所以能通過兩位監香老師的勘驗,進入增上班中;但是後來他又不信受,平實導師的護念就失去作用,於是他的般若正觀便失去了。你南伽他的狀況也跟他一樣,信不具足、慧不具足,又自覺很行,所以後來不接受善知識的護念而改以自己原有邪見取代,於是就退轉了,般若正觀當然也失去了;卻是自以為增上,進不了第七住位,退入第六住位中,就沒有般若正觀了。
南伽他說:【反過來,如果蕭老師的這個勘驗印證不算善知識所護,那麼憑什麼說正覺的這些弟子都是明心開悟的七住呢?他怎麼進入七住呢?是由哪一位佛菩薩真善知識攝護的呢?】正覺的明心開悟者,都是願意接受 平實導師的護念與攝受,因此般若正觀現在前,印證諸經諸論全部符合而一一相印,所以快樂往前進修。南伽他與張志成一樣,不接受 平實導師的攝受與開示,便無法與經論相印證,還來爭執說第六住位有般若正觀現在前,還自以為是善知識,可以指正 平實導師的錯誤,就好像癡人不知道自己癡,還來罵有智之人愚癡一般可笑。
南伽他說:【如果你說蕭居士是善知識,那麼你在善知識所護的情況下進入第七住,那就不應該退呀,為什麼會退呢?】如果不是善知識 平實導師所護,張志成與你如何通過兩位監香老師的勘驗而進入第七住?但是後來不接受善知識所護,認為自己比善知識更厲害,可以壓過善知識,於是改以自己所認定的離念靈知當作真如,當然就會退轉,這沒什麼奇怪!無始劫來就是有人不接受善知識所護,或是表面上接受了,但是被印證後覺得第八識是無所得境界,覺得很不滿意,就退回離念靈知的境界中,有各種境界覺得很殊勝,當然就退轉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對於所悟能不能安忍,不能生起忍法來,就會否定善知識的所護,就退轉了;你南伽他與張志成都是這一類人。
南伽他說:【那為什麼正覺會都說自己這種明心開悟,都認為自己是七住,甚至還有據說到初地了,……。】你南伽他公開指稱正覺之中有人自稱初地,請舉出人名來,我們會加以處理。因為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誰被 平實導師印證為初地;如果舉不出人名來,那你就是大妄語胡亂指控人,就是說不如實語,這才是你的第三個矛盾。
南伽他說:【正覺同修會的明心見道,到底是可能退還是不可能退?】在七住位明心了,能夠安忍於這個如來藏的本來不生,不會被人稍微恐嚇一下就退轉了,這樣才叫作位不退。七住以上菩薩得佛菩薩或善知識護持攝受者得位不退。此七住之位不退者即是明心之人,錯悟之人不在此中,因為他已經失去般若正觀了,仍在六住位以前進進退退,非不退菩薩。聽別人這麼恐嚇,一下子就退轉了,就不是位不退的七住菩薩了,於是跟著他們退回離念靈知而說是佛地真如,其實是連第六住位都住不了。在六住之前都還有退,全都是在外門修學六度波羅蜜多,都是有時進、有時退;所以,第一大無量數劫才會被稱作無量數劫,就是因為時進時退的緣故而造成的。到了第七住而不退回離念靈知意識境界了,才真的叫作位不退;而且大多數人明心後,也還得要善知識攝受才能不退轉。
不要以為明心開悟了就不會退轉,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律部的經典,佛有講過十、百、千劫以前的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這些人過去多劫以前證得如來藏,但是由於沒有善知識攝受及開解,不能深入觀察理解而無法信受,不能奉持「此經」如來藏,於是心中有所懷疑,不能信受奉持而退失,產生大邪見無惡不造。因為不相信如來藏,就無法確定有一個真實心執持業種,所以就不信因果了。舍利弗跟[淨目]天子、法才[王子]是經過很多很多劫以後,遇到 釋迦牟尼佛證得阿羅漢果,迴心大乘後然後悟得這個如來藏才算是真的不退。
所以在正法之中開悟以後會退轉才是正常的,統統不退才奇怪。統統不退的究竟是什麼法呢?是離念靈知,隨順世間人的我見與我執故。你南伽他所以為的悟,也不外於離念靈知,就只是識陰的境界罷了。真悟之人,若不得諸佛菩薩或善知識攝受護持者,不久退失七住;若自以為是而不接受真善知識攝受護持者,亦退失七住位;若慧力不足而遇惡知識者,必不信受佛菩薩所說經論,而信惡知識所舉未悟、錯悟祖師之開示語錄,亦退失七住位,即非位不退。故《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佛云:【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禪宗之禪——般若禪、祖師禪也),正觀現在前(開悟明心),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又云:【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凡不信受 佛說,而信受惡知識或未悟、錯悟祖師之開示語錄,不受當代真善知識之攝受者,皆必落入常見,退失無生忍。故 佛又云:【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
菩薩欲見道明心得無生忍,甚為不易;真善知識難值遇故,欲悟明真心如來藏非常困難;信力、慧力不足故,悟後大多生疑,不能忍於如來藏之無生,又復退回常見——以一念不生之靈知心為真。或有悟後不疑之人,因遇惡知識否定而退回常見之中,便失無生忍。如 佛初會中見道之無量數人天,尚且有八萬人退失,何況末法今時之寡信佛子而不退失?此等人於未來多世,仍將時進時退,直至信力、慧力具足,方得忍於阿賴耶識心體之本來無我、無生而得不退。信力、慧力不具足時,忽聞了義之法,不能安忍於如來藏之無生,反生懷疑,誹謗正法、抵制正法。生前不能覺知其果報,故不信謗法有果報;一旦死後果報現前,便失人身;若失人身,多劫難復,過去多劫所修、所集善根,一時皆失。謗法之人即是誹謗三寶,犯此戒者,一切皆失。
南伽他說:【《瓔珞經》裡面說的是「第七住是常住不退」,那麼正覺的「明心開悟」到底是不是七住?到底是有退還是沒退?】(〈2020.11.14南伽他師兄分享:蕭平實矛盾的「七住見道、解悟、退轉論」〉,琅琊閣。)什麼不退呢?信不退、位不退!要證得真如以後才能發起信心,沒有經過信不退的外門廣修六度萬行過程的人,你幫他證得真如後,他還是無法住在位不退當中,他還是會再退失的。因為信不退的基礎還沒有打好,基礎打好以後證得真如,才能真的到達位不退。就好像地下室的地基沒有打好就蓋一樓,結果剛剛蓋好,馬上就垮掉了。同樣的道理,你得把十信位所應該修的信不退的部分修好,然後進了初住位開始修菩薩六度萬行,這個外門的六度萬行具足圓滿了,就可以說你的信力就不退了;信不退,明心了,才能位不退。
大乘別教法門中的如來藏法門很深,不是普通人所能作得到的,這裡所說的發起信心至不退,也只是十信位滿足時的「信不退」而已。此外,不退的意思還有幾種:也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究竟不退。位不退的意思是證得自心如來,現觀第八識真如以後,由於往世的善根與廣大福德,自己能生忍安住而不退失。有的人是因為慧力的修習已經有了基礎,所以有能力自己分辨所證的第八識,是不是恆時地顯現真實性與如如不動性,所以能生忍而安住下來,能忍受見聞覺知、處處作主的自己,真的是虛假而無常住的真實性,就能接受第八識離見聞覺知的境界相,就是真如的境界相,心中能接受而安忍下來,從此不再承認見聞覺知心的自己是常住法,由此就可以安住在第七住位中常住不退,繼續以這個親證第八識所引生的般若總相智而向上進修,這就是位不退的菩薩。
也有人是因為他沒有文字障,所以他就自己廣閱三乘經典,以 佛所說的種種經典,來比對自己所證悟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看看是否完全符合 佛在經中開示的聖教;結果比對了以後,發覺完全相同,所以就發起無生忍,就安住下來了,就可以常住於第七住位中不退。有的人則是因為有福德,自己的性障也少,所以肯接受善知識的攝受;當自己有所疑的時候,就立刻請教善知識,善知識也能為他善解疑惑,令他生忍於第八阿賴耶識,讓他能夠現觀阿賴耶識的真如法性,因此就可以常住於般若現觀,常住於第七住位而不退轉於大乘無生忍,這也是位不退。這就是《菩薩瓔珞本業經》中 佛所說的:【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佛弟子四眾,於第六住位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正觀現前的時候,如果沒有大善知識攝受,令他排解疑惑的話,往往會因為信力的不具足而不能生忍,便不信自己所悟證到的第八阿賴耶識真的是真如心體,不信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因此就會退失於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 佛所說的:【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所以有的人還真的需要大善知識攝受,才能夠不退失於大乘無生忍的。甚至於有的人,雖然有大善知識在身邊,但是因為他自己的性障還很重,所以不肯接受大善知識的攝受,就自以為是,也就退失了。
退失的人,當然就不是不退的人了。但是退失的事,是常有的事;如果永遠都不會有人退失的話,那個法絕對不是真正的佛法,連 世尊親自攝受的時候,都還會有八萬人退失大乘無生法。對如來藏本來無生不能生忍,般若智慧就無法現前,這就是退失的人;但是退失佛菩提的人,都是以實相心以外的法來取代實相心,他們大多會自認為自己是修證更高,是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中,絕不會自認為是退失佛菩提的。
時間所限,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