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種姓與菩薩種姓之差別(二)

第122集
由 正村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覺同修會所為您製作的三乘菩提系列電視弘法節目,這個單元是探討「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今天題目子題是「聲聞種姓與菩薩種姓之差別」,這是第二集的節目。

上一集節目中,我們有引用了論文來說明「菩薩種姓跟聲聞種姓有什麼差別」,在最後的文當中談到「種姓」這兩個字的文義。我們來看看 彌勒菩薩經文當中怎麼樣來解釋「種姓」這個名相,論文開示說:【又此種姓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又此種姓未習成果,說名為細,未有果故;已習成果,說名為粗,與果俱故。】(《瑜伽師地論》卷35)這段經文在說:所謂的菩薩種姓這個「種子」,在說是具有它的功能、具有它的勢力作用;由於這樣的作用,能夠增長熏習讓一個有情成為一位菩薩。那麼所說的菩薩種子的作用,就是要能夠讓有情有這個心性願意為眾生做利益的事情,而且不會求自身的回報與利益;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具有無私、無我而且利他的「菩薩性」。

經文又談到「種子」又稱為「界」,就是講這樣的菩薩種姓它具有一定的功能德用,這樣的功能德用是有界限差別,不同於聲聞種姓這一界——這個聲聞者,他的心性是純自利的功能德用——所以這兩種的功能是有界限差別的。另外,經文也說明菩薩種姓是在說明具有菩薩利他的心性。最後是談到,如果所熏習的菩薩種姓還沒有堅固,意思在說菩薩種姓還處於很微細薄弱,沒有經過久時串習成果的緣故。如果是一位已經串習成果,就表示這樣的菩薩,他的菩薩性非常粗廣、很勇猛堅固,他的菩薩種子已結果具有勢力、很雄厚的緣故。

所以菩薩種姓,都是經過多劫的熏習,才能夠漸次增長,絕對不是一時一世可以成就。一位大乘菩薩種姓者出現在人間,都需要歷經久遠劫的熏習,才能夠漸次增長他的菩薩性,也能夠依這樣的利他菩薩性雄厚勢力的推動,而能夠每一世發願要受生人間,來護持 世尊正法,讓正法可以在這末法年代繼續弘揚,由這些菩薩來繼續利樂這些的眾生得蒙正法的利益。所以大乘菩薩種姓者是非常的尊貴,而且難能值遇。正覺教團的法主 平實導師以及教團內的諸菩薩摩訶薩們,都是具有菩薩種姓的大乘尊貴菩薩們,菩薩們為了弘揚復興 世尊正法教,而發起大願世世受生在娑婆人間,就是要來利益末法的有情,這些菩薩們都值得所有佛弟子們隨喜讚歎,進而親近隨學。

第二項綱要的第三小點,要為大家論述「菩薩種姓者,是可以斷除二障,是無上勝妙於聲聞種姓者」。在 彌勒菩薩這段經論中,繼續開示教我們菩薩種姓有什麼勝妙的地方,經文是在說明:菩薩種姓是能夠斷除「煩惱障」跟「所知障」,能夠讓這二障都得到清淨,而能夠成就圓滿佛地的究竟清淨功德;可是聲聞、獨覺種姓者,卻只有能力斷除煩惱障,並無法實證所知障清淨,所以這兩類有情所證功德相差甚遠。所以經中才會說菩薩種姓者是「無上最勝」,這段論文開示如下:【若諸菩薩成就種姓,尚過一切聲聞、獨覺,何況其餘一切有情?當知種姓無上最勝,何以故?略有二種淨:一、煩惱障淨,二、所知障淨。一切聲聞、獨覺種姓,唯能當證煩惱障淨,不能當證所知障淨;菩薩種姓亦能當證煩惱障淨,亦能當證所知障淨,是故說言望彼一切,無上最勝。】(《瑜伽師地論》卷35)

這個意涵在說明:菩薩如果經過久遠劫的修學而成為一位菩薩種姓修學者,依他的願力出現在世間,是極為稀有難得。即使是一位還在凡夫位的菩薩種姓者,他的心量都遠遠超過一切二乘聲聞、獨覺修學者,更不是其他還沒有修學三乘菩提佛法的一切有情所能較量;這樣的菩薩種姓,是世間無上最勝妙修學者。

三乘菩提佛法修學,所應斷除的煩惱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煩惱障所攝的「下煩惱」,另外一種是所知障所攝的「上煩惱」。二乘聲聞、獨覺修學者,只有能力斷除煩惱障,讓心得到解脫清淨,但是無法實證所知障清淨。只有菩薩種姓修學者在明心證真之後,更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最後不但實證煩惱障清淨,更實證所知障清淨;也就是最後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圓滿了佛地的究竟清淨證境。所以經文最後才開示說:菩薩種姓者,相對任何諸有情來看待,都是無上最極殊勝的修學者。

由此,我們才會說:如果有大乘菩薩種姓者發起願力要來人間受生,是如何地稀有殊勝而且難值遇。這就是為什麼 平實導師帶領大乘正覺菩薩教團,弘揚 世尊大乘菩薩法教已歷經二十多年,可是能夠相應這樣的殊勝法教而來修學的人數,仍然遠遠不及於這些弘揚人天善法的表相佛法道場修學者。這就是緣於大乘菩薩法教不但背世俗,乃至與追求自身人天福報的人天法教也是相背離的。因為菩薩種姓者之所行,都趣向無私、無我的利他行,這跟欲界的有情處處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思維,是大相逕庭而難以相應,也只有久遠劫修學的菩薩道行者才能夠契合。世尊在經教中常會開示說:也只有轉變自己的眾生我性,能夠捨棄我性,依止佛法說的「無我法」,才能夠契合大乘佛菩提成佛法道;因為諸佛都是已經圓滿成就「人無我、法無我」,也就是已經盡捨眾生我性,最後才能夠圓滿成佛法道。

上面這段經文,談到成佛時所應斷盡的「煩惱障」跟「所知障」,這二障是在說在無量劫修學成佛法道上所應斷除的所有的煩惱。這當中含攝有貪瞋癡三毒煩惱的屬於煩惱障的「下煩惱」,以及對法界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所知不足,因此遮障有情眾生沒有辦法成就佛道的所知障「上煩惱」。有關於煩惱障、所知障這二障的詳細意涵,還是需要請大家另外閱讀電視弘法相關的單元,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中就不再為大家詳細解說。

第二個綱要的第四小項,要為大家說明「由四事的殊勝處來說明菩薩種姓為什麼是如此尊貴」。在下面這段經論中,彌勒菩薩是從四種菩薩事,來論述菩薩之所行遠遠勝妙於二乘聲聞、獨覺行者,這四種事就是善根殊勝的「根勝」,與菩薩利他行殊勝的「行勝」,以及菩薩具有種種攝眾的善巧方便的「善巧勝」,第四種勝處在說明「果勝」,就是只有菩薩道行者才有能力成就佛果的果勝。在卷35就這樣地開示:【復由四事,當知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獨覺。何等為四?一者根勝,二者行勝,三者善巧勝,四者果勝。】(《瑜伽師地論》卷35)

這四種勝處的內涵,彌勒菩薩有更詳細的開示說:【言根勝者,謂諸菩薩本性利根,獨覺中根,聲聞軟根,是名根勝。言行勝者,謂諸菩薩亦能自利亦能利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獲得勝義利益安樂;聲聞、獨覺唯行自利,是名行勝。善巧勝者,聲聞、獨覺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中能修善巧;菩薩於此,及於其餘一切明處能修善巧,是名善巧勝。言果勝者,聲聞能證聲聞菩提,獨覺能證獨覺菩提,菩薩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果勝。】(《瑜伽師地論》卷35)這個論文的意涵在說明菩薩道行者的所行,具有四種殊勝。第一是根勝,意思在說菩薩道行者於佛道的根器屬於利根人,而獨覺行者只可以說是中根人,那麼聲聞道行者只能說是下劣的軟根人,也就是屬於劣根者。這是因為菩薩道行者都經久遠劫的修學,已經次第增廣菩薩利他性,所以他們的(本性)這樣的利他菩薩行所行都無所障礙,也對這樣的菩薩行不生疑悔;可是二乘獨覺、聲聞行者,就沒有這樣的菩薩種子,是沒有經過熏習的關係,所以二乘人所思所行還是以自己得解脫、得安樂為考量,所以根器是拙劣的。

另外談到了「行勝」,在說明菩薩所行不但是要讓自己得法的利益,也同時願意利益他人,能夠利益眾生讓眾生也同得安樂;更能夠發起慈悲心,哀愍世間諸有情。但當菩薩行者看到有情們為了追逐五欲而造作種種的惡業,更因此會下墮惡道,見了之後心生悲憫心,菩薩們都會起心想要利樂度化這些有情,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對於人道乃至天道的眾生,也一樣為他們開示菩薩的殊勝法義,讓他們能夠聞法得到法的利益安樂。二乘的聲聞、獨覺行者之所行,就不同於菩薩所行,他們只是為自己求解脫得安樂,他的心量狹小,於有情不生悲憫心,不能夠令有情得到法的利益。

菩薩行者所行是如此的殊勝難得,當看到有情眾生面臨貧病苦的逼迫,都會發起悲心想要利樂濟助諸有情;當看到眾生為了貪求五欲而造作種種惡業將要墮入惡道,更發起了利樂之心,要教化這樣的眾生,告訴他們五欲有什麼樣的過患,教導他們怎麼樣能夠離苦得樂。菩薩們也看到末法眾生,因為惡知識邪見受到誤導而造作了毀謗佛正法、毀謗菩薩善知識,成就了謗佛、謗法、謗僧的惡業,心生悲憫心,菩薩們才會不畏懼辛苦長年地講經說法、著書立說,要來教化這些有情去除種種的惡邪見。

所以大乘菩薩種姓者,如正覺教團法主 平實導師以及教團內的菩薩摩訶薩們,過去多年來就是作這樣的菩薩事業,努力來教化眾生捨離惡邪見,更進一步破斥密宗喇嘛教流布全球的邪淫雙身法惡邪見。這都是菩薩種姓者難行而能夠去行的菩薩行,也是難忍而能忍的菩薩行。大乘正覺菩薩道行者,不畏懼外道喇嘛教大的惡勢力,能夠在末法時代教化眾生,讓學法大眾不受這些惡邪見所誤導,都是因緣於多劫來修學成就的菩薩種姓具有這樣的慈悲利他的勢力推動使然。

近百年來密宗喇嘛教流布全球,這樣的外道法教過去已經披著佛教的外衣,漸漸取代 世尊所說一代正法教,這樣讓佛正法教已經瀕臨滅絕的危機。但時至今日,也只有大乘正覺菩薩教團,在繼續捍衛 世尊一代正教,其他的佛教團體則很少有意願,願意一起挺身而出共同捍衛 世尊正教。由此可以知道,菩薩種姓者所行的這樣的菩薩行是何等的艱難,而顯示出這樣的菩薩性是如何的尊貴難得;這樣的菩薩行者,更是二乘聲聞、獨覺自了者他們所不願意、也沒有能力承擔負荷的。所以菩薩種姓者之所行,屬於自利利他、難行而能行的菩薩行,是遠遠殊勝於二乘行者只求自了、自利的聲聞行。

後面經文繼續談到「善巧勝」。二乘聲聞、獨覺行者,於五蘊、十八界、十二處與諸緣起,及有情受生於善處或非善處的差別,有種種善巧方便智慧;而菩薩道行者,不但具足這樣的二乘修學者所修的上面所說的善巧方便智慧,菩薩道行者還需要進一步修學菩薩所專修的「菩薩五明」的善巧方便智慧。菩薩五明講的就是:內明、因明、聲明、工巧明以及醫方明。菩薩應當修學「內明」,內明不是二乘聲聞、獨覺修學者之所能實證,所謂內明說的就是菩薩道行者為了能夠成就佛道,從因地開始就勤修六度菩薩萬行,在修學的六度(這些次法的)福德具足的時候,就有因緣實證自身內的法界實相心,也就是眾生身中都本具的第八識如來藏心;由於實證這個本心而發起勝妙的般若智慧,這樣的智慧光明,就是菩薩道行者才具有的智慧光明,就是稱為「內明」。

那什麼是「因明」呢?菩薩道行者也要修學因明,而且因為具有因明的智慧,才能夠跟外道們作法義論辯,透過「宗、因、喻」的次第,來建立所立論的宗旨,進一步再作辨因,最後經由正喻、反喻,舉出種種的譬喻,來論證自己所建立的宗旨正確無訛。菩薩種姓都是具有「因明」跟「內明」的修學者,因此才能夠破斥外道的種種邪論,來安立正道,教化大眾免於受外道邪見所誤導。這也是過去多年來,菩薩種姓修學者如 平實導師以及正覺教團諸菩薩摩訶薩們,都是同時具有內明跟因明,才有能力破斥密宗喇嘛教這些雙修法的惡邪見;由於所立論、所辯證正真無訛,令外道們到現在沒有辦法起而對論。至於五明當中還有「聲明、工巧明,以及醫方明」這三明,要留待下一集節目再為大家進一步作解說。

今天因為時間關係,「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聲聞種姓與菩薩種姓之差別」這個題目,先為大家解說到這裡,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下一集節目。

最後祝願所有菩薩:色身康泰、學法無礙、道業增上、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