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欲越少,果報越殊勝

第101集
由 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主要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的《涅槃》這本書來加以說明。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貪欲越少,果報越殊勝」。

由於一般的眾生不了知自己的種種見聞覺知境界,都是由自心如來變現出來的,因為有無明的緣故,就在六塵境界當中起了種種的貪愛,因而造作了許許多多的善業、惡業等業,導致在三界當中一直輪迴生死不已。只有少部分的有情,能夠少分、多分及究竟了知及斷除無明,於是有了聲聞、緣覺成就二乘菩提而了生脫死,乃至於菩薩成就佛道而成佛。因為這樣的緣故,於是有了十法界的說法出現,那就是四聖六凡法界,其中的四聖法界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法界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也就是說,一般的有情有無明、有所貪愛的緣故,所以就有了六凡法界的出現,表示這六凡法界的眾生的無明相對來說比較嚴重,只有極少部分的四聖有情能夠斷除無明,乃至於究竟斷除無明,表示這四聖法界的無明,相對六凡法界來說比較輕微。由此可知,這四聖六凡法界最主要的地方,就是有沒有了知無明的內涵,以及能夠少分、多分、究竟斷除無明。

如果連無明的貪愛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夠了知無明的內涵,乃至於能夠少分、多分、究竟斷除無明呢?所以在四阿含中,經常可以看到 佛在度人的時候,一定會先開示:【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長阿含經》卷20)不僅是諸佛度人恆常使用的法式,而且 佛還要讓眾生了知三界有很多的無明存在,讓眾生有出離三界的欲望,能夠發起修行的動力而出離六凡法界,因而趣向四聖法界,乃至於最後能夠成就佛道。從上面說明可知:這四聖六凡法界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對無明的內涵有沒有究竟了知以及對無明的斷除。一般的有情不了知無明的內涵,較嚴重者則淪墮地獄受苦無量,較輕微者則生天享福,於天福享福完畢,由於沒有福德來莊嚴,僅剩下惡業纏身,只好下墮,仍然是在三界當中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不論是無明較嚴重者,或者是無明較輕微者,乃至於介於這兩者之間,都不離六凡法界的範圍。

如果對無明的內涵能夠了知及斷除,始從聲聞開始,能夠斷除少分的無明,乃至於究竟斷除無明而成佛,就不離四聖法界。這告訴大眾一個真實理:斷除一分的無明,就有一分的明,所以無明斷除越少,對於無明的貪愛就會越多,無明就會越明顯,所得的果報當然不殊勝;反過來說,斷除無明越多,無明的貪愛就越少,「明」就越明顯,所得的果報當然是越殊勝,乃至於究竟斷除無明,那是佛地的境界,這也是法界不變的真實理。

既然已經知道明與無明是四聖、六凡的關鍵處,接下來就要了知無明的內涵,這樣才能少分斷除無明而有少分的明,乃至於究竟斷除無明而成就究竟明的佛。所謂的無明,就是對人無我及法無我的內涵不了知,因而有了無明,障礙有情出離三界以及障礙有情成就佛道。如果能夠了知這兩種無我的內涵,如實地去斷除,就能斷除這兩種無明,乃至於究竟斷除無明而成佛。其中不了知人無我的無明,就是一念無明,它會障礙眾生出離三界生死;不了知法無我的無明,就是無始無明,它會障礙眾生成就佛道。

所謂的一念無明,就是不了知五陰色、受、想、行、識虛妄所產生的無明,它所含攝的範圍,正如勝鬘夫人在《勝鬘經》卷1所開示的四種住地煩惱,其經文如下:【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也就是說,這四種住地煩惱,就是我見的煩惱、欲界愛的煩惱、色界愛的煩惱、無色界愛的煩惱。所謂的我見的煩惱,就是把自己五陰當中的覺知心當作是真實我,認為那是恆常不變的真實我,以這意識心作為真實我的見解所衍生的煩惱。

在佛門中常有人把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是真實我。譬如有人在她的書上這樣寫著:「意識卻是不滅的。」卻不知道意識心在睡著無夢時會斷滅,連世俗人都知道睡著無夢時意識會斷,而她卻主張意識是常住不滅的,顯然她沒有智慧。然而這樣沒有智慧的人,卻以佛自居,豈不是很顛倒嗎?又譬如有人主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真如佛性。」然而意識能夠清楚明白地了別六塵,就會有諸法出現而為吾人所領納及受用,一旦睡著了,意識也就滅了,還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知諸法嗎?顯然不行嘛!由此可知:這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為意識心所攝,而意識心乃是因緣所生法,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

又譬如有人主張:「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團心、妄想心、分別心,卻忽略了本自具足的靈知心,這才是真心。」然而這個本自具足的靈知心,是為意識心所攝,祂能分別諸法而了了靈知;可是祂在正死位,也就是正在死亡的時候,祂還能夠分別諸法而了了常知嗎?顯然不行嘛!為什麼?因為 佛在《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卷1中曾開示:【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也就是有情在死亡的時候,意識終究會斷滅的,所以能夠了了靈知的意識心不是真實我的常住法。

又譬如喇嘛教行者主張:「有念靈知心、離念靈知心、斷際靈知心等心,乃至於修男女雙身法中能夠覺知快樂覺受的心,就是真心。」都脫離不了意識心的範圍,正如 佛在《雜阿含經》卷9的開示:【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也就是說,不管是哪一種意識,包括了有念靈知心、離念靈知心、斷際靈知心、直覺、粗意識、細意識、極細意識、意識細心、第七意識、第八意識,乃至於修男女雙身法中能夠覺知快樂覺受的心,都為意識心所攝,不離意根、法塵相接觸而有的法,本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所以說,不管是哪一種意識心,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生滅不已的虛妄法,不是常住法。

如果修行人能夠在上面所說的種種意識心變相上,現前詳細去觀察而確認這個意識心不是真實法,就可以斷除三縛結,因而成就三乘初果的證量,未來就能夠七次欲界天、人間往返而究竟解脫,正如 佛在《中阿含經》卷36的開示:【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則得苦邊。】也就是說,初果人就是將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心為常住法的見解的無明斷除才能成就的;其中最差的初果人,未來只要七次欲界天、人間往返,於最後一次在人間出現時,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因而有了不同於六凡法界殊勝的果報出現,於捨壽時可以入無餘涅槃。雖然菩薩也可以證得聲聞初果,但是菩薩還是會繼續求明心見性,也就是要親證法界實相,以此來成就菩薩初果,因而有了三德來莊嚴;也就是菩薩證得法身所發起的功德,與證得法身所發起的般若功德,以及有了極少分解脫三界生死的功德,繼續往佛菩提道邁進,不會如二乘人一樣,於未來證得苦邊而入無餘涅槃。

所謂的欲界愛的煩惱,就是對於欲界六塵的種種境界起了貪著所衍生的煩惱。譬如眾生對色聲香味觸法塵起了貪愛,或者對於財色名食睡起了貪愛等等,因而造作了種種的善惡業,導致眾生在六道當中不斷地輪迴生死不已。由於五欲六塵不清淨的緣故,所以 佛在四阿含都開示「欲為不淨」。也因為五欲六塵不清淨緣故,不僅是二乘人求解脫、證涅槃之前所必須遠離的境界,而且也是菩薩在欲界所必須歷練而不執著的境界。如果有人連欲界的五欲六塵都不能暫時降伏,而說他能求解脫、證涅槃,那都是大妄語。

也因為三乘人對於欲界的五欲六塵必須遠離及歷練的境界,所以三乘人於斷三縛結、證初果以後,依於見道的功德,以及至少有欲界未到地定的禪定,但是未發起初禪,就會將欲界的貪瞋癡變得非常淡薄,因而成就二果斯陀含的證量,未來在欲界天、人間一往返就能究竟解脫,正如 佛在《中阿含經》卷36的開示:【多聞聖弟子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則得苦邊。】也就是說,二乘二果人於捨壽時,可以欲界天、人間一往返而究竟解脫;而不是如初果人,則需要七次人天往返而究竟苦邊。當二乘二果人最後在人間出現時,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因此有了一分比初果人更殊勝的果報出現,於捨壽時入涅槃。雖然菩薩也可以如二乘二果人一樣,薄貪瞋癡而證得聲聞二果,但是菩薩會繼續求眼見佛性——也就是用肉眼及慧眼來眼見佛性——以此成就菩薩二果繼續往佛菩提道邁進,不會如二乘人一樣,於未來證得苦邊而入無餘涅槃。

所謂的色界愛的煩惱,就是貪著色界境界所衍生的煩惱,也就是有一類有情貪著色界微細天身、禪定及神通等有為法所衍生的煩惱,這就是 佛在四阿含所開示的「上漏為患」。二乘二果人了知這個道理以後,不貪著色界種種有為境界,於是將五下分結斷了,因而成就三果的證量,未來就會往生色界天,就在色界天取證涅槃,正如 佛在《中阿含經》卷36的開示:【多聞聖弟子五下分結盡,生彼間已,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也就是說,二乘三果人證得三果時必然會發起色界的初禪,未來可以往生色界天,於捨壽時可以取證無餘涅槃。菩薩三果雖然也可以如二乘三果人一樣,未來可以往生色界天取證無餘涅槃,可是菩薩不往生色界天,也不取證無餘涅槃,繼續在人間受生、繼續往菩薩四果邁進。這告訴大眾:三乘的三果人不僅將五下分結斷除而成就的,而且也會發起清淨的梵行,也就是有了初禪的定力。所以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四輯曾開示:【阿含解脫道中,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也沒有不證初禪的慧解脫阿羅漢。】(《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1206。)由於三果人有了初禪的定力來莊嚴,因此有了比二果人的果報來得殊勝。可是菩薩三果仍然有二乘人所沒有的法身德與般若德,所以菩薩三果人的果報就是比二乘三果人來得殊勝。

所謂的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不肯把三界最微細的意識境界斷除所衍生的煩惱,導致於無色界的凡夫有情無法入無餘涅槃,這就是 佛在四阿含所開示的「出要為上」。三乘三果人了知四空定當中的微細意識仍然存在,只要將這微細的意識斷除了,就可以成就四果的證量;所以三乘三果人了知這個道理以後,於是將最微細的意識斷除,也就是將五上分結斷除,因而成就四果的阿羅漢可以自作證,正如《中阿含經》卷1的開示:【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這告訴大眾:四果人就是將五上分結斷除而成就的,因此有了比三果人更殊勝的果報出現。當中的二乘人斷除五上分結時,快者一生可以成就阿羅漢,可是菩薩卻是花了一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將一念無明斷除,可見菩薩阿羅漢的果報比二乘四果人來得殊勝。然而,三乘四果人也不過是斷除了一念無明的現行而已,還有一念無明的習氣種子隨眠尚未斷除。

接下來談無始無明。所謂的無始無明,就是無始劫以來,眾生就有的無明。這個無明,平時與眾生不相應,唯有菩薩開始參究法界實相時才開始相應。這樣的無明非常多,如過恆河沙數那麼多,它包括了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上煩惱等恆河沙數佛菩提道中之修所斷煩惱。這樣的無明,在菩薩明心時僅斷除了極極少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很多的無明還未斷除,所以菩薩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修行中僅能斷除極少的無明,在第二大阿僧祇劫中僅能斷除一小部分,在第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斷除極大的部分,唯有成佛時才能將無始無明究竟斷除;可見無始無明所含攝的範圍非常廣,它包括了一念無明在內。

這背後告訴大眾一個真實理:菩薩什麼的貪都可以捨棄,唯有一種貪不能捨棄,哪一種貪呢?那就是「法貪」,也就是對於法界實相這個法究竟證得的貪不能捨棄。一旦菩薩捨棄這個法貪的欲望時,就無法成佛;為什麼?如果不是這個法貪的存在,菩薩就沒有以這個法貪作為動力而來修行,就不可能從六凡法界開始行菩薩道。然而菩薩連最基本的六度萬行都不可能成就,更不可能於未來能夠明心見性,更何況於未來窮盡三大無量數劫精進修行而成佛;所以說,菩薩不能斷除法貪,以這個法貪作為動力而不執著,繼續去行菩薩的成佛之道,最後於等覺位百劫修相好以後而成為妙覺菩薩,於天上觀察因緣成熟而誕生人間,在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於天將明時眼見佛性,因而成就四智圓明的究竟佛,這時才究竟斷除法貪而成佛。

從上面說明可知:對於無明的貪愛越多時,所得的果報越不殊勝;反過來說,對於無明的貪愛越少時,所得的果報就越殊勝。譬如,聲聞、緣覺或菩薩斷了三縛結、薄貪瞋癡、斷五下分結時,分別成就沙門初果的須陀洹、二果的斯陀含、三果的阿那含的功德,乃至於斷了五上分結而成就四果阿羅漢的功德。像這樣的證量及功德,果報已經很殊勝了,更不用說菩薩究竟斷除無明而成佛,果報當然更是殊勝而不可思議了,這也證明了今天所要講的子題的內容,那就是「貪欲越少,果報越殊勝」。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