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善法是善根發起的基礎

第093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說「人天善法它是解脫道的次法」這個內容。

在上一集中我們談到,佛陀有正遍知的稱號,但是阿羅漢沒有正遍知,經中 佛陀說,聲聞、緣覺就算以無量劫的時間,觀察一世的色陰,都不能盡知色陰到底是從哪裡來的,色陰到底如何生、色陰如何滅;他們只知道要把對色陰的我見與我執煩惱斷除,並且可以通過修禪定發起四禪以後,去斷除色想,然後去修四空定,但是卻不能觀察色陰生是從何而生,色陰滅又從何而滅。這個部分,它就是屬於佛菩提道中,親證五陰的實相——如來藏阿賴耶識,獲得般若實相的智慧為基礎的菩薩,從他所證的現量依止於至教量,必定能夠從智慧得知色陰它是由阿賴耶識所生,由阿賴耶識入母胎攝取受精卵,藉母血中四大養分的長養,變生出有情的五根身。這個道理,只有實證如來藏阿賴耶識的菩薩,可以依據現量、至教量與比量來作驗證。而菩薩如果歷經入地以後修學道種智,對於色陰從如來藏生以及從如來藏滅的觀察,他會隨著所知障一分一分地滅除,以及無生法忍道種智的增進,就能夠像掌中果一般漸漸明瞭;到達佛地的時候,就是究竟明瞭沒有任何障礙,因此稱為正遍知。

曾經在 佛陀座下有一位比丘,他自己在大眾中思惟著一個問題,想著他那個色身的地水火風四大,要如何能夠永滅不再出生啊?這位比丘就快速地往天道去,問了四天王說:「這個色身的四大地水火風要如何才能永滅?」四天王就回報比丘說:「喔!我不知道四大要如何才能永滅,喔!我上面還有天叫作忉利天,他們有大智慧,那個天能知道四大要如何滅。」比丘聽了以後,就快速地從四王天往忉利天去了,也是問所有的天王:「這個身的四大地水火風,如何能夠永滅?」忉利天的天王回報比丘說:「我不知道四大要如何滅,我們上面還有更高的天,叫作焰摩天,他們有大智慧,那個天能知道。」於是比丘又去到焰摩天,問了,還是說不知道。就這樣輾轉去到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都回答說:「我不知道四大要怎麼樣能滅。」又上去梵天問啦,還是一樣回答說不知道啊!然後就叫他說:「你去問大梵天王吧!大梵天王他統領一個千的世界,能造化萬物,是眾生的父母,他能知道四大要如何永滅。」這位比丘就找到大梵天王以後,就問他這個色身的四大地水火風,如何能夠永滅?結果大梵天王顧左右而言他,說他統領一個千的世界,能造萬物,是眾生的父母。比丘連續問了他三次,大梵王都是這樣不能正面回答。最後大梵王拉著比丘的手到一個隱蔽的處所,對著比丘說:「現在所有的梵王都說我智慧第一,什麼都知道,所以我不能告訴你說:我不知不見到底四大要如何能夠永滅。」他又告訴比丘說:「你這個大愚癡人,你竟然捨棄了如來,來到諸天中你想要推問這件事情,你應當向世尊請問這件事情啊!依照佛說的,你好好去受持就對了。你應當去問佛陀才對。」

於是這位比丘又快速地從梵天回到 佛陀的處所了,向 佛禮拜以後,請問 佛陀這四大要如何滅的問題。佛陀就告訴他:好像有一個商人,一隻老鷹停在他的手臂上,商人帶著這隻老鷹上了船隻進入大海中,商人在海中把老鷹放了飛到空中去,往東西南北方向就飛去了,看這隻老鷹能碰到陸地,就停在那個方向的陸地上去吧,如果都碰不到陸地,那就再回到海上回到船上。比丘就像這樣,往欲界天一天一天地上去,甚至於到了梵天,想要問四大地水火風如何能夠永滅,都沒有辦法得到答案可以依止,所以又回來依止 佛。

那位比丘他本來就是依止 佛陀修學的,修學了一點點禪定跟神足通,對於解脫道的實證方面——要讓四大永滅不再受生的部分——他卻想著要去問天人;沒想到天上一路向上問到了大梵天王,所有的梵天王都認為大梵天王他是統領一千個小世界,那些世界萬物以及所有有情眾生,都是大梵天王造作的,所以大梵王一定知道要如何讓四大永滅。那被這麼推崇的大梵王,雖然沒有辦法回答比丘的問題,但是大梵王卻知道只有 佛陀能夠解答這個問題,能夠教導比丘如何讓四大永滅。為什麼呢?因為大梵王他自己就是在人間的時候,也是歸依三寶,遵照 佛陀的教法去實施十善業道的;受持佛戒、調伏心性,修學禪定與四無量心,他才能夠具足施、戒、修這三種福業的,生到色界天成為大梵天王。所以,依止 佛陀修學的比丘,隨著 佛陀進入佛法大海中,具備了人天善法了,要進一步地證解脫果,當然是要繼續依止 佛陀了——向 佛陀請法,由 佛陀教導——才能解除疑惑實證解脫。

從解脫道的法來看人天善法,那人天善法就是解脫道所不能或缺的次法,人天善的次法具足了,你才能到達解脫法的實證。所以這位比丘具備了人天善法,向 佛陀請問如何能使得四大地水火風永滅,佛陀就回答他說:【何由無四大,地水火風滅?何由無麤細,及長短好醜?何由無名色,永滅無有餘?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此滅四大滅,麤細好醜滅;於此名色滅,識滅餘亦滅。】(《長阿含經》卷16)佛說:「什麼情況下沒有四大,地水火風可以永滅呢?什麼情況下沒有粗細色身的差別,以及身量的長短或者色澤的妙好或者醜陋呢?什麼情況下沒有五蘊名色,五蘊永滅了而不再出生呢?這些問題,主要在六識,六識無形無色,沒有量可以算計,但是有識的光明作用;六個識滅了不再出生,四大地水火風就會滅;沒有四大色身的形色,粗細好醜也就滅了。這個名色滅了,表示六識滅了,領受、了知、造作、了別等心行也都會滅。」

佛陀的開示告訴我們:色身有形有量,天界的微細天身以及人間的粗糙色身來相比,雖然有著身量與顏色的高廣妙好可得,但是都是屬於四大地水火風聚集所成的。也就是說,四大聚集所成的色身都是被出生的,必定有壞滅的時候,不能常住;有生即是苦,就算生到了天界有著妙色身,仍然是生死法。所以那位比丘在有形有色的色身上,發現到只要能讓四大地水火風永滅了,應當就能夠滅苦;可是,色身是有情名色五蘊法中的色,這個名與色在三界中,除了無色界以外,色界以及欲界有情都是名色五蘊具足的。無色界仍然在三界中,所以就算他能夠修證禪定到達四空定,往生到無色界的四空天去了,還是屬於生死法,沒有解脫的實質可說。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解脫道的成就要到達什麼呢?名色永滅。名色中的任何一絲絲法都沒有剩餘,才是徹底的解脫於三界。名色五蘊最微細的狀態,就是無色界天意根、意識與定境法塵了,它完全屬於四空定的境界,但是仍然屬於五蘊法中識蘊、受蘊、想蘊與行蘊,不能符合名色永滅無餘的這種解脫狀態。要到達名色永滅,才能使得四大地水火風永滅無餘;而名色能不能永滅,關鍵點就在於識蘊六識。六識無形無色,但是有無量的功能差別,指的就是在六塵中見聞覺知,受用六塵,在六塵中思考、分析、歸納、記憶、創新、造作等等。那造作的業如果是與人天善法相應的業,下一生的果報就是在人間或者在天世界,就有人間的四大聚合身相以及受用人間五欲的六識身;或者是天世界與福業差別相應的各種四大聚合天身身相,然後受用天世界五欲的六識身。

假如造作的是與殺生、偷盜、邪淫這十惡不善法相應的惡業,那下一生的果報就是生在三惡道了,就有畜生道的四大聚合身相,然後受用畜生道五欲的六識身;或者鬼道的四大聚合身相,受用鬼道五欲的六識身;或者地獄道的四大聚合身相,受用地獄道五欲的六識身。起心動念造作善業或者造作惡業的,是無形無色的六識身,六識身所相應的善惡心念,甚至於非善非惡的無記心念,一旦造作成就了業道,這些業的內涵影響了四大色身在六道的果報;在六道中生死輪迴,名色中的四大地水火風當然也就滅不了。所以,如果想要將名色中的四大永滅,得要將六識滅了,也就是名色中的名。名色中的「名」指的就是識蘊六個識,以及六個識現行以後相應的受、想、思功能作用。在六根觸六塵中,生起六個識的受想思聚合起來,稱為什麼呢?受蘊、想蘊、行蘊。由於識蘊、受蘊、想蘊、行蘊,它都是無形無色,是依據六個識的功能差別行相來稱呼它的,與這個有形有色的色蘊不一樣,因此叫作「名」。

要將六個識滅除,首先要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見,認識清楚三界的善惡因果關係,都不離生死的輪迴軌則以及如何遠離生死的不生解脫道理。接著要具備人天善法的善根與實修以後,斷除與六個識相應的我見煩惱,接著斷除我執煩惱,也就是貪、瞋、癡三毒煩惱。與六識相應的生死煩惱都斷除了,六個識都不會對五蘊名色生起我與我所的貪念了,安住在無我、無我所,也無我解脫的清淨寂滅境界;都不會再造作任何引生三界生死的身口意行,捨報以後識就會滅了。識滅了就不會再有四大地水火風的出生,也就是名色永滅無餘,因此四大地水火風就永滅了。

佛陀將這個道理教導給座下的弟子眾以後,專修解脫道的弟子依教奉行,思惟觀行四聖諦、十二因緣法,最終能證得「我生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的阿羅漢解脫果。這個解脫果一定是什麼呢?識滅、四大地水火風永滅,名色永滅無餘。阿羅漢必定是要能夠遍知五蘊、十二入、十八界,才能夠到達名色永滅的解脫果;但是阿羅漢卻不能遍知四大聚合所成的色身,到底是從何處出生的,滅了又是如何能滅。所以當大梵天王被推崇是造物主,是出生眾生的父母,當被問到四大要如何永滅這個問題,依照道理說,大梵天王他應當要能夠回答才對啊!因為能夠造作萬物,能夠出生眾生的,一定知道要如何運用四大地水火風啊!否則你又如何能夠造作萬物呢!又如何能出生眾生的四大色身呢!也就是說,一切有情的四大色身,都是由地水火風聚合而成的,無論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但是,到底是如何能夠出生微細高廣的天身?要如何能夠出生披毛帶角的各類畜生身?要如何能夠出生五臟六腑具足、頭腦結構精密、充滿神祕筋骨脈絡的人身?要如何能夠出生承受種種逼迫苦惱,業風一吹死而復活的地獄身?這些六道有情四大色身出生的道理,應當都是一樣的;但是這個道理,只有 佛陀究竟了知能夠正遍知。

經中有記載著,追隨 佛陀修學的八地菩薩,在地水火風色法的法性上有以下智慧功德:【佛子!菩薩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謂觀世間成,觀世間壞;……知眾生大身、小身各若干微塵成,知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脩羅身、天身、人身各若干微塵成,得如是知微塵差別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經中說:「佛子!菩薩安住在第八地,以無生法忍真如大方便善巧智所發起的無功用覺慧,思惟觀察諸佛的智慧所行境界。這個智慧境界就是:觀察世間如何成就的,觀察世間如何壞滅……。了知眾生的大身、小身各是由多少微塵所成就的,了知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修羅身、天身、人身,各是由多少微塵所成就的,得到這樣了知微塵的差別智。」

你看八地菩薩已經有這種了知微塵的差別智了,更何況是佛陀;但是八地菩薩還不能稱為正遍知,因為八地菩薩還有變易生死存在,還沒有到達行陰盡以及識陰盡,所以只有佛陀可以稱為正遍知。佛陀既然是正遍知,當然知道要如何能夠讓地水火風四大永滅,因為佛陀究竟了知各種類別有情身的名色五蘊,以及共業有情受用的器世間,成住壞空的種種因緣以及差別細節,所以導引有情眾生修學人天善法,遠離三惡道的業因與業緣。修學人天善法的過程,使得有情眾生從果報差別中,信受因果軌則,長養善根,進而了知到欲界不清淨的過失,色界、無色界仍然不離生死,才能有清淨具足的善根能夠修學解脫道。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生天的法,必然會讓生天的天人有報得的宿命通,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生到天世界,也知道自己的天福為什麼比其他天人差,或者說自己的天福比其他人更好。

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有幾位天人在夜分的時間中,次第來到 世尊的處所。佛陀告訴天人說:你們是因為修福所以能夠受用天身,很快的在五欲中得到安樂。一位一位的天人各有不同的形象容貌以及身光,還有不同數量的天女眷屬,他們各自都知道自己的容貌、身光與眷屬,為什麼比其他天人還不如,雖然受著天福天樂,但是卻因為知道原因而感到憂愁懊惱。有的天人說,他們前世修行的時候,雖然對於父母師長、在家出家的修行人,他們都能夠生起忠孝的心恭敬禮拜,也布施床座與種種保暖的鋪設,還有供養飲食,但是當時沒有聽聞佛法,所以現在所獲得的果報不如其他天人,他們常常自己訶責自己修福的因不圓滿。比他更好的天人說什麼呢?他前世對於父母師長、有德的修行人,能夠忠孝恭敬禮拜、供養敷具飲食,有聽聞佛法,但是卻不能瞭解義理,所以現在所獲得的果報不如其他天人,常常後悔責備自己修福的因不圓滿。天福果報最好的天人說,他真實快樂沒有憂惱,因為他前世修福的時候,對於父母師長、有德的修行人,除了忠孝恭敬禮拜,恭敬供養這些敷具飲食,聽聞佛法還瞭解其中義理以外呢,並且如說修行。由於這個因緣,他說他所受的天果報是這樣的,他自己說了:【身形端正,光明殊妙,眷屬眾多,勝餘諸天。以修此行故,得果滿足;以滿足故,得最勝果報;勝果報故,一切諸天無有及者;以無及者,心得快樂也。】(《雜寶藏經》卷3)這位天人的身形相貌與光明非常的殊勝美妙,天女眷屬眾多,勝於其他所有天人。因為他所修的天福,除了世間的福以外,還加修聽聞佛法得到法義的勝解,並且如同所領解的法去修行自己的身口意,所以所獲得的天的果報圓滿具足;他所獲得的殊勝天果報,這些一切天沒有誰能與他一樣,所以他的心境沒有憂惱,只有快樂。經他這麼一說,其他的天人也都深深地信受了,信受說:聽聞佛法得到法義的瞭解,以及再進一步的依據佛法的義理如說修行,是這麼的殊勝,所獲得的果報現前都可以看到有這麼大的差別。

那麼這些天人呢,依於報得的宿命通,在修因以及受果報上獲得了完全清楚的因果關係,所以信根能夠增長,對於 佛陀所說的法產生了清淨信的功德,能入於他的心,發起精進根與念根,經過如說修行法義的內涵(依照法義的內涵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進一步去驗證,就有了決定性的勝解,所以他的擇法覺分就漸漸生起了,也就是他的慧根也就會成就了。換句話說,要具足善根以後,才有可能在聽聞 佛陀說這些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法,才能夠漸漸地進入解脫道的修證中,你才有辦法說願意來斷我見,往斷我見的方向前進,然後才有辦法說見道證初果;甚至以這個基礎,再往修道斷我執的方向前進、精進,精進過程裡面薄貪瞋癡、證初禪、斷五下分結,最後能夠斷五上分結證得阿羅漢解脫果。所以從前面這個過程裡面,我們就知道:人天善法本質上就是實證佛法所必須具備的善根發起的一個基礎次法,這是非常明確的。

我們今天就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