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降生前的人天二乘法(三)

第075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螢幕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的節目,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涅槃》的導讀課程。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我們說到:世尊在完成非想非非想定之後,卻開始了六年的苦行,目的就是為了要斷除「我」,要達到婆羅門思想所說的「般涅槃」,要斷除前面的四種我而達到了「妙樂所成我」。所以我們來想想看,當時苦行的 世尊是不是想要斷除食味所成我?因此祂每天只吃一粒麻。是不是想要斷除生氣所成我?所以 世尊靜坐不動,無氣、無息、無脈。是不是想要斷除意識所成我?所以 世尊靜坐著不思惟,沒有一念的意識,也沒有一念的反觀之心,所以當小鳥在祂的頭頂築了巢,祂也不知道;如此透過了身體與心靈最嚴格的苦行,就是想要斷除意識背後的潛意識我,而能證得涅槃妙樂我。

在苦行了六年之後,世尊自己說:「這樣子的苦行,過去的諸仙人不曾有過,想是未來的修行人也不會有了。」代表 世尊用自己的經歷來告訴眾生:不論是用身體或是心靈的任何苦行,用有為有作的身口意行,想要去斷除假我而得到涅槃的想法,是錯誤的,是沒有用的。代表了任何想在三界中境界法上的用功,來達到涅槃是不可能的。涅槃不是三界法運行的結果,涅槃不在三界之中,因為境界之法是相對的:放逸相對於勤苦、努力相對於懶散、黑相對於白、對相對於錯,世間的一切法必然落在境界的相對之中,從這一端到那一端,都只是輪迴不斷的境界法而已。所以必須以中道行、不落兩端之行,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那麼什麼是中道行呢?就是 世尊結束了苦行之後,世尊以手按地、夜睹明星——明心見性——而成就佛道。

我們來整理一下,世尊在家的時候,小時候隨著數論派的老師選友,學習了四吠陀經與五明等世間學問;離家後的 世尊先從學於數論派的兩位大師,然後發現那是禪定,並不是真正的解脫;最後依著《吠陀經》、《奧義書》的最高教授,想要利用最極端的苦行,來斷除「世俗我」而成就「妙樂我」,成就「般涅槃」;但苦行六年後發現那些都是無用的,任何程度的苦行都沒有辦法斷除我而得到解脫。所以祂接受了牧羊女Sujata的乳糜供養,最後依止了真正的中道之行,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完成了最後身菩薩明心與見性,成就了圓滿的佛果。由 世尊本人生平經歷的示現,讓弟子們看到了:要完成佛果之前,必須要先完成人、天二乘的修行,以此作為基礎,才能夠進修三乘菩提的解脫。

現在許多歐美的學者,看到了內、外道表相的相似與歸納,認為 釋迦世尊的佛法,乃是脫胎自當時婆羅門各派思想,所以把佛法納入新沙門主義而成為最大的一支,認為這一些新沙門主義雖然站在反對婆羅門的統治,但都不能離開原有婆羅門典籍所說的範圍。例如,與 世尊關係較近的數論派說五大(地水火風空),就是後來佛法中所說的色蘊;數論所說的五唯(色聲香味觸),就是佛法中的受蘊;數論說的五知根(眼耳鼻舌皮),就是佛法中的想蘊;數論所說的五作根(舌手腳、男女、大遺),就是佛法中的行蘊;數論所說的心根,就是佛法中的識蘊;諸如此類,如果是只看表相的歸納,真的會令人覺得佛法不過是原來婆羅門思想的延伸罷了。

然而各位都知道,佛所說的三乘菩提勝義諦,是與其他一切外道所不共的。在 世尊出世以前,印度的各種宗教哲學,雖然都沒有正確的解脫法義,但是卻常常是修學人天乘法,乃至於學習殊勝三乘菩提之前,所應該瞭解的。因為修行的道路充滿了似是而非的偏邪法義,若無能摧邪則不能顯正;如果不能知道歧路的所在,就不能夠看到正路的方向,這是一體的兩面。如果只是因為佛法中許多的法義名相與外道所說的相似,就說兩者是從屬的關係,那就是以偏概全了。

所以,在《普曜經》中說到:世尊度化了優為迦葉(也就是事火三兄弟) 成為阿羅漢之後,帶著他們一起遊行到摩揭陀國。此時 佛與諸比丘坐在樹下歇腳,正好頻婆娑羅王帶著臣民來拜見 佛,大臣們看見優為迦葉就坐在 佛的身邊,大臣們都認識優為迦葉是數論派中名滿天下的大師,心中就生起了疑惑:「欸!這是怎麼回事啊!為什麼佛陀會跟優為迦葉大師坐在一起?難道是迦葉大師拜了佛陀為師嗎?還是佛陀拜了迦葉大師為師呢?」大眾心裡生起了這樣子的疑惑。

此時,佛陀知道大眾心中的疑惑,就問優為迦葉:「優為啊!你本來是事奉什麼樣的神明呢?用水火祭祀那些日、月天眾梵天,祭祀了多久了呢?過去的日子,你如此精勤地修學外道法,是否已經成就了梵我呢?」優為跪在 佛前回答:「世尊啊!從我祭祀神明以來,已經八十年了,我事奉了水、火、風之神,還有日、月、山之神,心中無他念地、夙夜都不懈怠啊!但是八十年來終究是一無所獲,直到遇見了佛陀,我的心才得到了真正的安寧。」此時大臣們才知道,原來優為迦葉大師三兄弟,都成為 佛陀的弟子了。世尊告訴優為:「你起來吧!示現阿羅漢的神通給他們看吧!」於是優為迦葉就示現了一連串的大神通,最後又跪在 佛前說:「我是佛的弟子,佛是我的老師。」

此時,迦葉顯現過神通之後,世尊開始為大眾演說法義,開始破斥數論派的錯誤:「天下眾生有眼,但未必是色蘊;以此觀色蘊的無常,同理,痛、癢等想蘊、行蘊、識蘊也是如此的無常。」數論派認為眾生的自性有五大、五唯、五知根、五作根、心根,配合上五種自我,如此而成為一個眾生;但是 世尊卻一一地駁斥,數論派所謂的自性與自我。總結為五蘊,都是無常虛幻的,有五蘊則必有眾苦患之難;因為有五蘊就是有輪迴,數論派所說的,不論是哪一種自我,都是虛妄不實的。

從 佛陀自身的示現,我們可以看到,外道的法義雖然沒有真正的解脫,但是卻是一個佛弟子在多生多劫漫長的修學過程中,所應該瞭解、甚至是親身修學的。特別是菩薩道的行者,為了滿足人天二乘資糧,為了成佛而累積一切世、出世的福德;並且為了一切的眾生廣修一切種智,所以遍學所有外道知見修行,這是一切諸佛菩薩共同的作為。所以次法,就是人天二乘修學的完成,他必須經歷的順序是:「欲為不淨」,接下來「上漏為患」,然後才作得到「出離為要」。這些外道哲學論典,正是每一個佛弟子在「上漏為患」的修學之中,必得是清楚照見:喔!原來這一切外道的教法,皆是有容、有上、有漏,並不是真實的解脫;確認了這一點之後,才能夠走上佛法三乘菩提的「出離為要」。

因此,平實導師在教材的第118頁開示說:【要學人瞭解四禪與四空定的境界,只是色界與無色界的境界,都同樣是受生之處而非已離受生處的涅槃境界,所以色界天、無色界天同樣會有壽命生死而不離輪迴,能使學人知道涅槃的實證是應該要超越這些境界的,學人即不會因為無知而產生大妄語業,死後就不會因大妄語業而下墮三惡道中。但是實證聲聞解脫道而在死後取無餘涅槃時,並不一定要具足四禪、四空定方能解脫生死,因為慧解脫者與證四禪八定的俱解脫者並無差別,亦可在死後入無餘涅槃而解脫生死,生前亦是同樣證得有餘涅槃;所以慧解脫阿羅漢只需證得圓滿的初禪就足夠了(當然最好是有二禪的實證),但不需要具足證得四禪、四空定而取證滅盡定。】(《涅槃》上冊,正智出版社,頁118-119。)

以上所說,是諸佛度化眾生實證聲聞涅槃時的常行法式,正是佛教中所有善知識度人實證聲聞涅槃時,應該遵守的說法次第,這就是諸佛為度眾生出離三界生死而說四聖諦等「諸佛常法」之前,都會先演述而教導於學人的次法。

好,所以前面說到 佛陀本人是如此的示現,諸大聖弟子也是如此的經歷,各位再想想,為我們所廣知的大乘菩薩們,像是馬鳴菩薩原本是廣富辯才的外道,脇尊者為了度化馬鳴從喀什米爾來到了中印度,與馬鳴展開了漫長的論法;最後,馬鳴菩薩承認外道法的錯誤,才轉為修學佛法,而成為下一代住持禪宗的祖師。

龍樹菩薩從小就學習外道經論,甚至修學外道的神通有成,直到他僥倖度過了生死劫難後,轉而修學大乘佛法;接下來的一生,廣破斥外道——著作了《回諍論》廣破諸外道,晚年在社會上激烈的宗教鬥爭,加上佛門內的內鬥氛圍之中,最後示現了自戕銷業。

提婆菩薩原為錫蘭國的王子,廣學一切婆羅門典籍有成,所以信心滿滿地前往印度去辯論;卻為 龍樹菩薩所攝受,轉而破斥婆羅門思想,著作當中廣駁斥外道的思想,甚至最後在南印度被佛門外道所刺殺而身亡。值得一提的是,龍樹與提婆師徒二人一生所破,正是數論派、聲論派、勝論派以及其他相屬的外道正理論,顯示當時的佛門與外道的鬥爭極其激烈,甚至是危及生命,所以師徒二人都以身殉道。

無著菩薩與弟弟世親菩薩,都是出身自婆羅門種姓,少年時代就已經完整地修學完了婆羅門的教育,所以在他們的著作當中每每都能廣泛地先分析外道思想的是與非而廣予破斥。鳩摩羅什大師少年的時候,也完整地修學了婆羅門的教法,所以後來才能夠忠實地翻譯出像是《百論》來駁斥外道的邪見。

至於 玄奘大師,那更是不世出的奇才,不但對於佛教三乘菩提能夠全然地實證,對於諸般外道思想更是透徹地瞭解。在他前往印度取經的路上,他不但廣泛地向佛教的前輩學習,也同時向外道的諸師學習,所以 玄奘在那爛陀寺時,他代表了戒賢法師,出面廣破折服了各種的外道與二乘錯誤的思想,使得那爛陀寺的大乘唯識宗能夠維持住最勝的聲譽,也使得戒日王出面為他舉辦了十八天的無遮大會。在 玄奘回國之後,於百忙之中還刻意翻譯出勝論外道的重要典籍《勝宗十句義論》,這不是佛教的典籍,而是外道的典籍。勝論派中最重要的典籍有兩部:《勝論經》與《攝句義法論》,而 玄奘法師所翻譯的這個《十句義論》,已經完整地融合了前面兩本書綜合的法義。從這裡看出,身為中國人士的 奘師,竟然可以如此精研外道思想,即使是今日仍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