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63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我們講到了 世尊在《阿含經》裡,常對前來求法的外道們所說的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的「生天之論」的部分。
上一次我們講到要往生欲界六天,原則上得要先持五戒,具足當人的條件,再加修十善業才能成辦,而十善業就是一般大眾所熟知的十惡業的顛倒。而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是一切眾罪的根本;反過來,十善則是一切人、天乃至三乘菩提的根本。譬如《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也說:【言十善者,則為一切眾善根本,能攝一切諸餘善法。】《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9說:【十善業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勝果報因。】而上一集我們也談到,善惡其實並不容易了知,唯有佛才能具足了知;十善業也是如此,唯有佛方能具足了知並為眾生宣說。譬如《優婆塞戒經》卷6說:【是十善法,除佛無能分別說者。】因為諸佛以外,沒有人能為眾生分別說明其中的因果道理與所導致的業道差別。
接下來,我們來略說這十善業。《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於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然後接著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也就是說,如果十善業有所缺漏的話,是不能受生於欲界六天,僅能受生為人;得要具足且增上而修,才能往生欲界天。換句話說,十善業其實是比受持五戒更進一步,範圍更廣、更深;而五戒則是十善業的基礎。這兩者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意業的不貪、不瞋與不邪見;五戒的持守偏於表面上的不犯戒,但十善業還要注意心地層面的是否違犯,要有拔眾生苦、與眾生樂的心境與作意;當然這也隨自己修證層次的不同,所能做到的層次也有所不同。
此外,對我們菩薩道的修行人來說,十善業道不單單是消極層面而已,還有更進一步積極的層面。這意思是說,除了自己不造惡業,也要教導眾生不造惡業;此外,自己更要積極行善利樂眾生,也要教導眾生行善,也要讚歎行十善的人,乃至以自己所學的正確知見,告訴眾生行善、造惡的因緣果報的道理。
因此,菩薩在修行十善業時,對於身三善業,除了自己要離殺、盜、邪淫之外,並且要勸化眾生也離殺、盜、邪淫,也要讚歎眾生不殺、盜、邪淫;此外,還要進一步轉而更積極去救護眾生、去布施利樂眾生、修清淨梵行並守護眾生,也要教導眾生如此做。
對於口業的四善業:離妄語、惡口、兩舌、綺語,除了自己要持守外,也要勸化眾生持守,讚歎眾生能夠持守;此外,還要進一步將離妄語轉為說如實語,將離惡口轉為說柔軟愛語、慈語,將離兩舌轉為為眾生調和諍訟使和樂相處,將離綺語、無義語轉為說正語、義語,也應教導眾生如此做。
至於意上的不貪、不瞋、不癡三業,對菩薩修道來說更是重要。這不像五戒,只要身、口都不造業就沒事。菩薩修道目的在成佛,而成佛最重要的地方是「心」,而不只在身業及口業;心地清淨了,身口業自然就清淨了。若有意上的惡業,而沒有身口去造作,那這樣最多只有惡業而不會有惡道,持五戒可以保住人身,道理就在這裡。有業而無道就不會落入惡道,當然可以保住人身,這道理在「菩薩正行」單元裡也為各位講解過了。但是有惡業而無惡道,仍然是不可能成佛的,一定要連業行及業行習氣也都除掉,意的三業絲毫都不存在時,十惡業道當然已經全部斷盡,那就是心清淨了,解脫果乃至佛菩提果都可以證得。所以,前面講的十善業道成就後乃至可以獲得佛果,原因就在這裡。
對於這意的三業,也就是心三業,除了自己不要墮於貪瞋癡之中,也要教導眾生遠離貪瞋癡;之外還要更積極由不貪五欲轉為清淨利眾,要由不瞋恨轉為對眾慈愍調柔,要由不邪見轉為勤修正見正慧;也要勸導眾生、讚歎眾生離貪、瞋、邪見。這其中,邪見又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譬如《正法念處經》卷1中說:【如是十種不善業道不饒益業,一切皆以邪見為本。】什麼是邪見?《十不善業道經》說:【云何邪見?謂無施等、無彼後世、無供養事、無佛世尊聲聞緣覺、無罪無福、無所作業、無所受報。】也就是不相信有布施、持戒等的因果,不相信有三世、不信受三寶等等,這樣的人就是邪見深重的人,邪見重之人難免就會造下身口惡業而下墮三惡道。因此,要遠離十惡業、修學十善業,就要修學正見,而正見正是其他世間法所沒有的,只有佛法的三乘菩提中才能修學熏習正確的知見,遠離邪見,未來也才能證得解脫,遠離生死輪迴。所以《正法念處經》卷2中說:【若捨邪見、修習正見,一切結使不饒益法皆悉斷滅,則得涅槃,遠離生死。】而菩薩也因為自己修學熏習正知見後,能夠遠離愚癡、邪見,有了正見進而發起智慧,才能教導眾生離十惡業、修十善業。
持五戒、修十善是往生欲界天的條件,但這只是總相,那麼又是什麼樣的人能往生欲界不同的天呢?這些道理,世尊曾在《楞嚴經》中為我們開示欲界六天的天人是怎麼來的?為何他們會出生在欲界六天之中?這六天的差別又是什麼?底下我們就來為各位說明。佛說:【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8)佛說世間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追求常住法,不能捨離種種夫妻之間的恩愛之法。這裡的「不求常住」是說,他們所追求的都是有為法、變異法,都是會遷流變異的無常法。譬如說,如果要您每天都穿同一套衣服褲子、都吃同樣的飯菜,您要嗎?您一定不要,對吧!所以一般人還是喜歡無常法,因為變化就表示無常,常住的一定不會變異,所以不要。
因此,大家總是希望可以常常變化一下,原因是覺知心變來變去,不喜歡常住不變的法。所以常住不變的法,一般的眾生都不會喜歡,眾生喜歡的都是非常。如果真的喜歡常,對世間人來說還真是個大問題。譬如你吃了一顆糖以後,嘴裡永遠都是甜的,因為是常;所以從此以後,吃飯也是甜的,吃鹽也是甜的,不論什麼都是甜味;那麼您要這樣嗎?一定不要嘛!所以,即使在世間法上也還是要有無常才好。一定無常中有常,常中具有無常法,這樣才好。學佛法也是一樣,也要有常與無常兩者才好,所以無常也是必須有的。
如果不是無常,你將不能證得常住的如來藏「常」;如果現在就是常的話,那麼就必須永遠都沒有證得如來藏才是永遠的常,永遠都維持現在未悟的狀態才能說是常。然而現在證得如來藏而生起智慧,不就是與以前不同而有了變化,和以前相比時不正是無常嗎?而且,正因為有能見聞覺知、有無常的五蘊十八界,你才能證得離見聞覺知、常不變異的如來藏;所以還是得要有無常,才能證得常。從另一方面來說,如來藏如果內外都常,好不好呢?其實也不好;因為如來藏如果內外都是常,祂心中的染汙種子就永遠都不能轉變為清淨種子,常是不會轉變的才叫常啊!所以如來藏心的自性必須是常,心體中的種子還得可以轉易而暫時無常才好,還得要具足非常與非無常才好,所以還是要中道。
要什麼樣的常才是好的?要佛地的常才是好的,因為只有佛地才可能有常、樂、我、淨。除了佛地的常以外,必須常與無常二邊具足,應該無常之中有常,常中也有無常,成為非斷非常才是因地最好的境界,只有具足二邊才能修行成就究竟佛果。因為在非斷非常之中,非常的種子可以變異轉易為常;必須是一切種子都可以不斷變異,才能到達最後究竟清淨而不再變異的境界,這才是究竟的常,這時才是佛地究竟涅槃;所以,如果不是菩薩地的非常非斷,就不可能成就佛地的究竟涅槃。
所以,真實的常是究竟佛地,只有佛地的如來藏可以具足名為真如;如來藏內外都是具足常而圓滿,這才是真實的常,正是佛地常、樂、我、淨的常。如來藏心體是常住的,可是這個常住法,世間人不想追求,世間人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要無常的法。即使是學佛人,口中說要證得常住心,其實心中真正喜歡的還是意識覺知心的無常性。至於無常法中,欲界眾生最貪著而最難捨的,就是這裡經文說的「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所以有人學佛以後,心裡老是想:「我先生或我太太似乎不像以前那麼愛我了。」如果還是想要繼續愛得要死要活,那應該去信基督教,不應該來學佛。因為佛教教我們要把愛情轉為道情,成為同修,所以大眾都習慣稱呼自己配偶為「我家同修」。因為愛是一種執著,尤其是男女間的欲愛,這正是「情」,情越重就越往下沉;所以除了佛教之外,其他宗教的教義都無法使人往上昇的。
佛教固然也有人天善法,但人天善法只是個方便法,目的是要使眾生具足善根而引進三乘菩提中來。如果像有些山頭,把人天善法當作是究竟的佛法,等於就是將佛法世俗化、淺化了;那這樣又如何能使人修證解脫,乃至成佛呢?世尊在《楞嚴經》中說,「想」與「情」是不一樣的:「情」是幽暗而遲鈍的,會使人下墮而不能生天;「想」則是輕安而清明的,會使人上升。佛陀為了破除眾生的情執和貪欲,因此對情與想的比例輕重差別作了種種的開示,莫非希望眾生能夠多一些理智,也就是想;而少一些情執與貪欲,也就是情,才不至於下墮。
話說回來,欲界世間的人們喜歡的只是欲界恩愛法,但這正是「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所以說夫妻恩愛是欲界人間所喜歡的境界。既然「未能捨諸妻妾恩愛」,貪著於人間的強烈妻妾恩愛,當然就會永遠輪轉於欲界的人間,連欲界天也無法去;必須對人間的夫妻恩愛淫欲貪著降低了,才能往生欲界天中,但一般人乃至佛門中的大部分修行人都不懂得這種道理。
可是人間畢竟還有許多人是在心性上面用功修行的,於是對於淫欲貪著的六種差別就出現了,這六種差別就會導致受生於欲界不同的六天之中。第一種是「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邪婬」主要是指不正常的性關係,特別是指與配偶以外的異性交合。如果夫妻之間互相忠誠,從來不搞婚外情,就是「於邪婬中心不流逸」;看見人間有種種邪淫的事情時,心中不會流逸而嚮往,一直都是互相忠誠的,因此心地就光明磊落。由於這個緣故,「澄瑩生明」,心性開始澄清瑩潤而似乎有一些光明了。這就是儒家講的人倫之道,人倫中的三綱五常能清淨自守。能遵守人倫的三綱五常,就不會落在邪淫境界中,由於心性比人間的男女清淨了,因此「澄瑩生明」,似乎有一點光明出現了。當他有了一些光明性出現以後,這一世命終捨報之後,就可以跟日月平等相鄰而住,出生在四天王天中。日月是繞行於須彌山的,所以他住於須彌山腰,這一類人已經是欲界天人,就是四天王天的天人。
四天王天最接近人間,分別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由四位天王各自掌管一方;此處天人的天壽相對於人間,已經算是很長,但卻是欲界六天中最短的。人間的五十年,是四天王天中的一天,一樣是三十天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天人壽命有五百歲。四天王天天人的身高半由旬,大約是二十華里,比起人間也是高廣許多。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只能為各位說明到四天王天的情況。
祝福各位: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