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之心理解剖與心理矯正

第048集
由 正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觀眾:大家好!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上一集我們談到心靈黑箱與情緒陷阱的問題,是由於我們通常以為情緒是因為外在環境所引發,不知道其實是由心中認知,以及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而引發情緒,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內心的運作不瞭解而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的緣故。

記得我讀國中的時候,國文老師出了一篇作文題目,叫作「自剖」。當時對於「自剖」的題目,我感到震撼,印象非常深刻——原來每個人都可以進行自我解剖;而這種自剖正是認識自我心理結構,完成心理解剖與心理矯正,乃至發現真正「我是誰」的重要過程。但是那時年幼的我,也只能介紹我的名字、我的家庭、我的嗜好專長,還有我的志願等來代表「我」的表面內容。最後我不禁疑惑地問國文老師:「那這個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會出生?又為什麼每個人出生以後,長相、個性、家庭背景等等都各不相同呢?」國文老師也只能回答說:「唉呀!你別想太多了,好好讀書吧!」就這樣一直到學佛以後,才解開這長久以來對生命的疑惑,發覺除了這些表面認識的我之外,這個我的心理層面是相當複雜的。

在 佛陀的法教中早就告訴我們:我們的心理層面可以細分成八個心,每個心又各有不同的心理結構,卻又分工合作而成為一個完整的心的運作過程。時間有限,我們這裡主要說明和這五集當中有直接關係的第八個心與第六個心;其中第八個心,禪宗稱為本來面目,唯識學裡稱為第八識如來藏,是每個人的生命實相,本來完整圓滿的心;以及第六個心又稱為第六識,或稱為意識,是具有認知功能的心。

接著,我們先來簡單分析解剖一下意識的心理結構是如何?在這個圖形中,我們可以看到意識的心理結構,由強烈情緒、負面情緒、正面情緒,以及文字、聲音、影像、了知等不同的心理功能所構成。最上面為強烈情緒、負面情緒、正面情緒三個結構,一般人通常只看到顯現在表面的強烈苦樂、負面的苦、正面情緒的樂的現象;只想追求快樂乃至狂喜的正面情緒,而極力逃避痛苦與憂慮的負面情緒,因此往往顯現出慣性反應的認知選擇。

但是在第二集我們說明了無論是強烈情緒、負面情緒與正面情緒,都可能由善心所或者煩惱惡心所組成。因此應該仔細分辨善心所或煩惱惡心所的不同,而正確選擇善的心所,即使善心所引發負面情緒;正確解剖切除煩惱惡心所,即使煩惱惡心所引發正面情緒。只有依據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的不同進行理性的認知選擇,才能夠真正避免情緒陷阱,讓自己心靈平靜而安住於無情緒干擾的狀態。那為什麼要除去痛苦、快樂、憂慮與喜悅的感受,讓自己安住無情緒的狀態中呢?因為只有安住在無情緒的平靜狀態中,才能夠進一步鍛鍊心理能力後,進行心理解剖以及更微細而徹底的心理矯正,這個也是滿足次法的重要過程。

我們由圖形可以知道,意識的認知心理結構,並不是只有強烈、負面、正面情緒的功能而已。在心情平靜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與觸覺等五種感官知覺,以及意識認知的心理功能。意識認知的心理功能,其實是具有結構的。例如,我們「認識」一個人,首先是透過他的名字、長相以及聲音來認識一個人。可見在無情緒的狀態下,意識的心理結構中仍然存在著文字、聲音、影像的認知結構。因此我們會發生某種遺忘的現象,就顯示出意識心理功能具有的解剖性以及心理結構。圖形中,在正面情緒下面有文字、聲音、影像與了知,顯示出意識認知在無情緒的狀態下仍然具有的心理結構。

但是,如果我們缺乏心理解剖能力,無法切除日常生活中慣常使用視覺、聽覺等等知覺的心理功能,於是這五種心理知覺便形成一股慣性力量,無時無刻在我們腦袋中塞爆一堆文字的敘述、影像的顯現,以及音聲的纏繞不已,心中似乎一刻也不得安寧,甚至加重內心深細難知的自我中心、自我執著等煩惱惡心所。

依據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動中定力的鍛鍊,可以切除塞爆腦中一堆文字的敘述、影像的顯現以及聲音的纏繞,而直接以無語言、文字、影像的方式來憶念佛,所以稱為無相念佛。並依佛教三乘菩提完整修學之正念,正確認知心靈黑箱與情緒陷阱的問題,以運用內觀的方法解剖情緒內涵,進行情緒善惡心所的認知選擇以去除情緒波動,達到心情平靜的無情緒狀態,這是運用心理解剖進行心理矯正的第一步。但是在去除情緒干擾之後,還有極長的心理解剖與心理矯正能力必須鍛鍊,也就是必須對前七識的心理結構加以分析解剖,正確認知前七識的心理結構是可解剖而暫時存在假我的心,都不是禪宗的本來面目;並且正視情緒是由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組成的本質問題,善加區別引發情緒的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對個體生命成長究竟是有利或者不利,不因情緒問題干擾意識認知而作出錯誤的選擇,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長期進行心理矯正,以修除更深細難知的自我中心、自我執著等煩惱惡心所。

因此,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的定力鍛鍊,除了正確認知選擇排除情緒干擾而安住於無情緒的狀態後,並且要進一步將意識心理結構中的文字、影像、音聲切除,目的在於排除文字、影像、音聲干擾,以便進行心理解剖與心理矯正。此外,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所進行的心理解剖,是必須再三正確觀察認知前七識的心理結構是可解剖,並且是暫存假我的心,以具備滿足次法應有的正知見條件;另一方面同時進行的心理矯正,則是在日常生活中伏除自我中心、自我執著等煩惱惡心所來修除煩惱性障,並且利益他人以及持守戒律不傷害他人等,進行生命品質的純淨與提升,以便具足次法所應有的修除性障以及培植福德的條件。

換句話說,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的重點不在於追求強烈的極喜或正面情緒的保留,或者逃避強烈的極悲或負面情緒。因為如果意識心理功能無法排除正負面情緒以及文字、聲音、影像的干擾,那麼所謂發現無形無相的禪宗本來面目的存在,極可能是自己的幻視、幻聽、幻覺而已。因為即使有能力在飄蕩的心情中排除情緒的干擾,但是卻沒有進行排除文字、聲音、影像的心理解剖與矯正,就沒有能力自我伏除更深細難知的自我中心、自我執著等煩惱惡心所,那麼仍然沒有具備矯正的能力,必然也不可能正確發現無形無相、如如不動的禪宗本來面目。

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與西方正念療法有何差別呢?正念療法往往強調不帶價值判斷,只專注於現在自己的想法、情緒、姿勢、感官覺知等當下經驗,藉此控管情緒。但是不帶價值判斷的正念練習,正好無法判斷引發情緒的善惡心所的重大差異,因為判斷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的重大不同,正是在避免落入短暫追求正面情緒的情緒陷阱的必備前提。這種缺乏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的認知判斷,可以達到短期轉移注意力而獲得暫時性的正面情緒效果,但無法真正避免情緒陷阱,也不是運用心理解剖方法達到長期心理矯正的目標。儘管如此,西方正念療法仍不失可以作為進入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的前方便準備工作,因為本是從佛教正念擷取運用而來,有其可取之處,所以西方正念療法雖然不能取代中級正念訓練,乃至深層正念訓練探究生命實相的完整修學過程,但可以作為進入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的初級練習。

在本圖的心理解剖過程中,若是解剖矯正情緒波動而到達無情緒的狀態,甚至也空掉文字、影像、音聲的心念,心中已沒有任何雜念生起,一般稱為「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概念,在現代腦科學與有些心理學的研究中,另以「純意識」來表示一種「無界限的內在覺知且沒有念頭想法」的意識狀態。這種狀態本身是可以被意識到而在之後被加以描述的,例如體會到「沒有空間、時間、沒有來自身體的感受」。純意識之所以稱為「純」,是被認為沒有摻雜一般意識了別的過程與內容,可以說它是單純的自我覺知。透過某些冥想的心智鍛鍊,可以將注意力從外在物件導引到內在,進而更深一層遠離了感受、影像、想法等,而回到覺知本身。相較於初級正念療法這類仍需時刻觀察外部變化與內心感官反應的模式,純意識的體會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對意識結構有比正念療法更深一些的解剖,可以開始離開情緒與文字、聲音、影像的干擾。然而,純意識大都是在靜坐的過程中才能夠有所體驗,對於中級正念訓練——無相念佛——的行者,在動態中進行心理解剖以及心理矯正的鍛鍊,最後能夠在身心飄蕩變異中發現禪宗的本來面目;純意識的心理解剖,仍只是現代人放鬆身心的另一種享樂,而無法因此分析、歸納出心理結構,並不是可以運用來探求禪宗本來面目的心理解剖。在純意識中仍有很強的自我中心、自我執著的現象,在這樣的一念不生或純意識,心中雖然沒有任何雜念生起,卻仍然沒有完成心理矯正所應該矯正的所有範圍。一念不生的純意識狀態,對於意識自我認知的了知性本身並未進一步解剖。

為何在純意識狀態的身心放鬆下,還要繼續解剖而超越一念不生的心理矯正範圍呢?我們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莊子庖丁解牛談起。這篇由莊子撰寫以對牛進行生理解剖,詮釋心理解剖的概念,並且簡單地描述心理解剖的方法。在距今兩千三百多年前能夠提出具體的心理解剖概念,的確是令人驚訝的。莊子說「以無厚入有間」,就是以沒有厚度的刀入於有間隙的地方。「無厚」所指的就是運用心理的力量,去解剖有間隙的心理結構。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沒有厚度的刀」,所以「無厚」指的就是不屬於物質的心理功能的力量。「有間」就是莊子對於心理功能具備「有間隙」而有可解剖性的開創性描述。

莊子並且提出心理功能之間是有「間隙」而可「解剖」的科學性描述,在「心齋」中描述如何解剖去除聲音的心理功能作為無情緒的心理解剖過程。莊子認為心齋不只是不貪吃肉、不貪喝酒等戒除物質的欲望,還要把心中放空,空到可以容納萬物,不要有執著,這就叫作「心齋」。莊子的心齋以聲音為例,說明他如何進行聲音的心理解剖。不用耳朵聽,因為耳朵聽就會在心中生起聲音的心理功能,於是只用心聽而沒有聲音;乃至把心中聲音、文字、影像也空掉。既然內心可以把聲音放空,所以文字、影像也可以放空切除,顯然心中處於無情緒的心理解剖階段。這時莊子的心中已沒有任何雜念生起了,顯然已解剖矯正心的情緒波動,乃至也解剖去除文字、影像、音聲的干擾達到前述一念不生(純意識)的狀態了。

但是,莊子的心理解剖並沒有停止在一念不生(純意識)的狀態。莊子說:【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莊子•養生主》)即是以刀刃插入牛只有空隙的骨節和組合部分時,若碰到內心糾結的地方——族,可以觀察到它是很難解剖的地方。那時就要更格外謹慎小心處理,內心警覺小心戒慎恐懼,對於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認知選擇。我們認為莊子對於善心所與煩惱惡心所,雖然無法像佛教一般能夠清楚劃分,但莊子必然能夠有初步的善惡抉擇,才能夠遊刃有餘而不陷入情緒陷阱泥沼中,以心理解剖進行超越純意識的心理矯正。「視為止,行為遲」,代表在內心深層的糾結中要極專注善惡之間的差別,抉擇的行動不能衝動,而應該緩緩仔細推敲。「動刀甚微」描述對於善惡心所引發的干擾要仔細推敲而選擇,正確選擇才是有效的「動刀」;若是錯誤的認知選擇,即使再快速的行動,仍然不是真正的「動刀」解剖而去除應該矯正的錯誤認知。只要關鍵的善惡抉擇正確,雖然「動刀甚微」,最後的效果是內心糾結豁然開解。

此處值得注意的是,莊子的庖丁解牛雖然已經將無情緒階段的文字、聲音、影像解剖去除掉,而進行更微細的了知性解剖。但是在無情緒的極大範圍中,我們心中深層的認知仍然發揮作用,仍然會有突然飄起某些沒有語言文字、聲音、影像的想法而勾起情緒的漣漪;這時只有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認知選擇,才能迅速地再次切除情緒而繼續安住在無情緒的了知性中。因此只要正確地價值判斷與認知選擇,才能達到長期心理矯正的效果。若是不能正確認知選擇與價值判斷,那麼突然飄起的微細想法,也可能迅速擴大其影響,不但不能繼續安住在無情緒的心理解剖狀態,甚至退回到情緒的波蕩裡而失去心理解剖的能力。

莊子的庖丁解牛,並非只是「心齋」所描述的對於聲音、文字、影像的切除,莊子還更進一步提到「忘我」。為什麼莊子在去除文字、聲音、影像以後,還要進一步提到忘我呢?他所提的忘我又是什麼呢?與完整正念訓練又有什麼差異呢?

時間的關係,我們下一集再繼續與大家分享。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