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四)

第036集
由 正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演述的主題,主要是以 蕭平實導師著作《涅槃》為藍本,略說對於想要實證解脫果的人而言,得瞭解佛法中的「法」與「次法」的關聯性。我們接續上一集所說「內明之論」。

內明之學就是諸佛的教導,宗旨都是在說明 如來世尊所開悟的內容。我們恭讀《瑜伽師地論》中的開示,論中說:【諸佛語言,名內明論。】(《瑜伽師地論》卷第38)根本論的意思是說,諸佛所開示的佛法內涵,都是在論述內明之學。也就是說,諸佛是究竟圓滿的覺悟者,而諸佛示現在人間就是來宣演祂們所證悟的內容,從淺顯的隱說乃至深廣唯識,宗旨都是依於實相心第八識而說,引導眾生也能夠成就解脫乃至佛菩提,沒有戲論;甚至鋪陳次法,也是為了讓不同心性、不同福德的眾生,能夠順利進入正法的智慧。在佛典經文中出現的「明」通常代表智慧,「內明」表示自內的智慧,就是依第八識如來藏為主軸所開展的智慧。前一集引用根本論所說內明論的兩種運作法則:「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就是顯示「因緣果報,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如實反映異熟果報」;等同說「未曾造作的業,將來也絕不會有果報呈現的法相」。能夠這樣理解法鏡或者內明之論,得以讓學佛人內心安隱,對於不可預料的天災人禍,都能安然面對,無須恐懼了!

類此的說法,在《大寶積經》中也有開示,經文如是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57)經文的意思是說:「假使經過了一百劫那麼久的時間,之前所造作的業因種子並不會消失,若因緣際會相遇的時節成熟,造作者還是要自己承受應得的果報。」這段經文內容,呼應前面根本論所解釋「內明」的兩種法則、兩種法相:其一就是正確地顯現因緣果報的法相;其二就是顯現過去已經造作過的業種子,未來果報不會消失;而沒有造作的業因也不會有錯亂的果報異熟。這兩段經、論所說主旨完全相同,指稱「內明論」與「因緣果報」的關聯性真實無訛,都是以出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依,只是以不同的文字呈現。因為有真實如來藏,任何作為都功不唐捐,才得以究竟圓滿佛菩提!

還記得之前所引《大方便佛報恩經》的內容,佛陀所說:由於知恩報恩的緣故,能長劫化短,縮短修行時間圓滿佛道。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時程調柔心性,廣修六度、十度波羅蜜種種萬行的經歷過程,異熟果報都能無訛的如影顯現,一世又一世跟著 佛陀,如同鏡子般呈現,絲毫沒有差池。接著,於經文中 如來世尊教導我們「真實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義理」是如何說呢?讓我們再恭讀《本事經》的經文:【若父母先無,信戒聞捨慧,子令其修習,名真實報恩;恭敬給所須,唯現世安樂,令修信戒等,究竟證涅槃。】(《本事經》卷4)經文中說,如果家中的父母親,本來就沒有對三寶的清淨信,也沒有清淨戒,也沒聽聞過諸佛的正法;若父母的心性慳貪,不愛樂布施,也闇鈍沒有勝妙的智慧,當子女的人就得要想辦法,方便施設讓家中父母修學熏習正法中的信、戒、多聞、捨慳以及智慧等種種功德,這才算是真實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因為子女若能恭敬供給堂上二老的日常所需,這僅僅是這一世生活上的安樂;若能使兩老修學對三寶的清淨信,熏習清淨戒,乃至修學正法勝妙的智慧等等,讓堂上二老最後還能證得究竟的涅槃,這才能稱作真正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啊!

也就是說,父母養育之恩極為深重難報,父母時時心中都是護念著子女,從來不曾忘失要讓子女得安樂。作為子女者,應當如何報答如此的深恩呢?如果堂上二老不懂 佛陀、不懂 佛陀的法教,也不懂什麼稱作僧寶,自然不會生起對三寶清淨恭敬之心。為人子女者,應該施設方便善巧,一有機會就婉言解說、勸請開導。若父母略微顯現有一點點興趣或者會提問,當子女的就要把握機會讚歎獎勵,要表現出很歡喜欣慰的樣子。因為父母肯定是希望看見子女歡悅的模樣,逐漸地兩老愛屋及烏,慢慢地生起對三寶的清淨信,願意信受三寶或者三歸依。以這樣同樣的態度,要不厭其煩、和顏悅色地嘗試引導父母能產生清淨戒,乃至讓父母願意聽聞正法,進而願意修學勝妙的智慧,最終還能證得究竟佛果,這樣才能說是真正的報答父母的深恩!因為子女若能恭敬供給衣服、飲食、臥具等,這種種安樂,只是這一世幾十年的生命所需而已,普羅大眾都能做得到,也是傳統文化的人倫孝道,跟宗教無關。而佛法中,如果能引導父母進入正法,熏習勝妙的解脫智慧,可以讓堂上二老永斷於生死,免除三界輪轉之苦,最終還能得證涅槃,這才是真實報答父母的重恩,而且這也是只有正法佛法中才能有的功德受用。

而佛法智慧,全仰賴 如來世尊、僧寶或者善知識的教導,是故三寶珍貴,有重恩於眾生啊!如來也說起過去生在菩薩位時,祂如何心懷報恩的情意,寧可自己捨身命而不犯身著僧衣的假比丘,以報答佛恩的經歷,真的很感動!

在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如來曾經是大威武的金毛獅子,那時遇見一位辟支佛沙門威儀清淨。金獅見了修行人,心生歡喜並且恭敬,日日親近沙門聽聞誦經以及聽聞佛法。當時,有一個大獵師起了惡念,想貪取金獅的毛皮,可是獵師知道弓箭補網都沒辦法靠近勇猛的獅子身,於是喬裝成沙門的模樣,披著袈裟,身內覆藏毒箭。當金獅見到沙門,立即歡喜親附,並且低頭舔舐比丘的雙足。當時,假比丘輕易地以毒箭射殺金獅,金獅身中毒箭,身體劇痛、齜牙哮吼,正要撲向假比丘,心中卻想起:「這是身披壞色衣的沙門啊!是佛陀賢聖弟子的標幟,我若取他的命,等於毀壞諸佛賢聖的代表。我若不能忍下痛楚而傷害他,自己就成了惡人,跟這個人相同,然而惡人輩是諸佛以及賢聖所訶責的呀!這個時候不能忍,自身就增長煩惱,若煩惱增長就是長養生死,必然會長時間流轉於生死中,也會出生在各種困厄苦難的處所;若出生在難處,自然會遠離善友,沒有善友就聽不到正法,世世被疑網愚癡籠罩,就遠離成佛之道,所以我不應該起惡心啊!」金獅最後終於安忍痛苦而喪命!由於金獅熏習辟支佛沙門的開示,也能如理思惟,確實如說修行,恭敬於三寶,寧可捨命不害身披袈裟的假比丘,以此報答 佛陀的深恩。這也顯示出由於親近善知識的緣故,可以使發心的菩薩們懂得染淨法的差異,遠離世間顛倒見,得以快速成就佛菩提。而當時的大金獅為了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被惡心獵者殺害乃至喪命,最終還是不起惡心,這是菩薩知佛恩,報答三寶恩的緣故啊!

讓我們恭讀《大方便佛報恩經》,經文如是說:【至心聽法,恭敬說者,尊重於法,是名菩薩知恩報恩。】(《大方便佛報恩經》卷7)經文的意思是說:菩薩要以至誠心聽聞佛法,並且恭敬說法的人,還要尊重於法,這就是稱作菩薩知恩報恩。因為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懂得「法」與「次法」的關聯性,首先要調伏自身的貪瞋癡煩惱,知道這些煩惱是因為接觸種種境界受所引發;而這些境界受是因為攀緣心隨著境界而轉,沒有善護諸根。所以,菩薩因為善知識的教導,懂得棄惡修善;同時要抱持著時時刻刻聽聞佛法的心態,還要如說修行,才能快速地成就佛菩提。因為這樣一來就知道法與說法者都是有恩於眾生,所以恭敬於法以及恭敬於說法者。聽聞正法產生正知見,能令此世、未來世都能身心安樂。此外,菩薩得勤求十二部經,持續增益自身的修行,也能夠將諸佛的正法流布世間,能夠自利利他以報答諸佛的重恩;能夠有能力自利利他報答佛恩,就等於顯現出菩薩的福德是足夠的,所以菩薩要精勤修學十二部經的內容智慧。

所以,從另一個層面說菩薩勤求佛法,是為了讓眾生對佛法生起信心;菩薩以內明為基礎,也要精勤修學因明、聲明、醫方明以及工巧明,這些稱為佛法的五明之學。菩薩若具備五明之學,可以獲得一切種智,也能使眾生欽羨菩薩說法時的勝妙智慧,而對佛法生起信心,進而能廣攝眾生進入佛道。

五明中的「因明學」,就是研究邏輯推理、論辯技巧,可以藉此辯駁外道的不善、偏邪異論,令尚未相信佛法的人,得以了知各種不合邏輯思惟的過失,藉此也獲得調伏眾生的善巧方便,更可以讓眾生清楚分別佛法中義理之言與世間言說的差異。

再說「聲明學」,聲明就是語言表達、著述的能力。菩薩能以清淨莊嚴的言詞,正確、清楚地宣說了義佛法;於辨破邪見之時所顯現的智慧也可方便調伏眾生,讓眾生對佛法生起信心,已信的人更加堅定信仰,也鋪陳未來能夠成就四無礙辯。

接著「醫方明」是指醫藥治病之學,讓眾生能夠離開各種身心病痛之苦,身體健康。若能離苦,眾生就能心生歡喜;歡喜的緣故,就會願意念著佛菩薩的慈悲,就會對佛菩薩生起信心。

接著是「工巧明」,就是日常生活的各種謀生技藝等。菩薩於人間行道需要生活資糧,若得一技在身容易得財,有財富就可以利益眾生;若能廣有才藝多識諸法,也可攝受更多的有情眾生。

所以說,菩薩聰穎,世世勤求五明之學;若不能勤求五明之學,終究不能獲得一切種智,不能成為無上智者。所以說,諸佛都是在人間成就佛道。於《大乘莊嚴經論》中說它是總說五明之學。論中如是說:【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大乘莊嚴經論》卷5)論中的意思是說,菩薩修習五明之學:內明之學,是為了先求得自己能夠勝解佛法的義理;修習因明之學,是為了調伏那些執著於外道的人;修習聲明學,是為了令眾生能對佛法生起信心;修習醫方明,是為了能夠廣泛對治各種疾病;學習工巧明,是為了能夠攝受一切廣大的眾生。我們總結以上所說,菩薩發菩提心是為了成就佛菩提,而修習五明之學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達世間、出世間的萬法,獲得一切種智。尤其,菩薩們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每一世都值遇不同眷屬,遭逢不同的心路歷程,從次法開始次第進修,先自利、同時利他廣攝大眾,才能圓滿菩薩「知恩報恩」的心願,而這也是菩薩具有福德的具足顯現!

各位菩薩!我們說明到此。

敬祝大家:色身康泰、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點擊數: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