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施及功德

第040集
由 正超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為了幫助大眾能親近真正的佛法與實證佛法大意,所以本系列的節目標題是《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期望透過本節目的探討,讓各位菩薩能在真實的佛法修證上得以建立正確方向。

當各位菩薩在長期熏習三乘菩提正法知見之後,生起了勇猛之心,進而發起了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之後,發願一世一世修行佛菩提道直至成佛。因此,為了讓道業能更快增上,並讓自己能在修學佛法之時,福德資糧能世世無缺,所以對布施就更能精進地修集;然而,布施除了財施所得果報能於未來世資糧無缺之外,還有更加殊勝的法布施,這也是可以得到未來世財、法的二報。

世尊在《優婆塞戒經》卷第4之中開示說:【善男子!施有二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法施則得財、法二報,財施唯還得財寶報。】這裡 世尊將布施法分為兩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布施法的第一種既然叫作法施,當然是指布施「法」,而法的布施則有各種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不同的內涵。在世間法的布施部分,包括人、天善法,這是可以使人於未來世再生為人或天人的法;還有一種是可以使人得以營生的種種世間的工巧技藝等等;因此,世間法的布施,未來世所得的果報,只能在世間法的範圍之內受用,這不能成為出三界的因。而出世間法則是布施給人,可以使其親證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種種知見與義理,這個出世間法的布施才是真正的佛法布施了;法布施可以使眾生無畏於生死輪迴,一世一世地追求三乘菩提之道;同時,法布施的果報是可以兼而有財、法二者的果報。

但不管是世間法或者是佛法的布施,都必須要有一個原則,就是所說的法是要正確的。因為即使是世間法,若是教導給別人錯誤的方法知見,結果就有可能使聽聞的人喪失很大的利益,甚至因此錯誤知見而鋃鐺入獄,更甚至於可能因此而喪失生命;世間法已經是如此了,更何況佛法的布施。若是為了名聞利養的緣故,不知而強說為知,錯誤地教授解脫道、佛菩提道的種種知見與義理,這都是會殘害眾生法身慧命的;也就是說,這是會影響學人很多世,甚至是很多劫。因這個錯誤知見的熏習,久修而無法實證解脫於三界生死,甚至於會因錯誤的佛法知見進而誹謗正法,卻自以為在護持正法,故而造下未來世下墮三惡道的業果,淪轉三途難以出離。然而,如果能夠依三乘菩提正法修學,自己如法親證,進而為眾生述說解脫道或者是佛菩提道法;眾生聞法而有所增進,這也同時就成就了自己將來能進一步親證更勝妙法的因緣及果報。

接下來,世尊又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三種布施:【善男子!復有三施:一、以法施,二、無畏施,三、財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為壞邪見說於正法,能分別說實非實等,宣說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若有眾生怖畏王者、師子、虎狼、水火、盜賊,菩薩見已能為救濟,名無畏施。自於財寶破慳不悋,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牛羊象馬房舍臥具,樹林泉井奴婢僕使,水牛駝驢車乘輦輿,瓶甕釜鑊、繩床坐具、銅鐵瓦器,衣服瓔珞燈明香花,扇蓋帽履机杖繩索,犁鎒斧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稱求者意隨所須與,是名財施;若起僧坊及起別房,如上施與出家之人,唯除象馬。】(《優婆塞戒經》卷4)前面將布施法分為法施、財施兩類,現在增加了第三類叫作無畏施。

世尊開示說:若以佛法布施,其中一者是教人受在家戒、出家戒、菩薩戒,或者是出家修道,出家修道就要白四羯磨,也就是一白三羯磨,共有三次羯磨,每一次羯磨之前都要稟白。法布施的目的是為了眾生宣說正法,讓其可以壞卻邪見;但是,眾生在解脫道的邪見就已經是一大堆了,更何況是佛菩提道上的邪見更是多不勝枚舉。譬如說,大師們常常教導眾生:「要以覺知心的一念不生而入無餘涅槃。」可是菩薩們想想看,這樣一來,覺知心雖然已經一念不生,但涅槃之中就有了覺知心的存在,覺知心本身就是五陰的識陰境界;有了覺知心,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寂靜,這顯然是違背三法印的「涅槃寂靜」。真正見道的菩薩將這個道理為眾生說明之後,不但讓他們可以離開種種的邪見,同時又可以為他們開示:只有如來藏才是真實法,只有如來藏才能夠稱為是金剛心;這個心是真實而存在的,並且有種種的體性,又是不可毀壞的心。然而,五陰十八界都不是真實法,都是可壞之法;這是定性聲聞人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在入無餘涅槃時都要壞滅消失的法,所以不是真實的法。

因此,在作法布施的時候,還要為眾生說明「四倒」,好讓眾生可以不放逸地繼續修學正法。那什麼是四倒呢?各位菩薩都知道佛地的「常樂我淨」這四個字,相對於常樂我淨,就可以明白什麼是四倒了。沒有智慧的眾生把非常當作是常,把非樂的當作是樂,把非我而當作是真實我,把不淨的認為是淨。譬如說,意識心本身不是常住的,可是無知的眾生卻要執著離念的意識心為不生不滅,因此認為祂離開了貪瞋癡就是常;可是,即使他們真的離開了貪瞋癡,依舊是意根與法塵為緣而有的法,所以不是常住法。

這樣子「非常計常」就是「常倒」。意識覺知心雖然會與快樂的法相應,但也是會跟痛苦相應的心啊!就如同密宗外道,妄想淫樂遍身的四喜而認為是最大的快樂,卻不知道仍舊是苦中作樂,仍然是會消失的樂,並且不是真正的樂,這就是「非樂計樂」的「樂倒」。只有本來就離開世間的苦與樂的如來藏,才是究竟的安樂、究竟的安隱。意識覺知心祂不是真實的我,祂是會夜夜斷滅的,也不能往來於三世;即使是細意識、極細意識,仍舊是意識心,必然不是真實的我。真實的我是無蘊處界我性的如來藏,祂不會被任何一法所壞滅,乃至於十方諸佛合力,也沒辦法毀滅任何一個有情的如來藏,這才是真實的我。而計著意識心變相為我的人,都是「非我計我」的「我倒」。因為意識覺知心是根、塵二法為緣才能出生的心,所以一旦現行運作的同時,就一定會跟六塵在一起,不可能離開六塵而獨自存在;既然是跟六塵在一起,那一定會有染汙,必須非常努力地修行,到達佛地的時候才是究竟清淨的。所以,這些外道修行人會認為一念不生時的意識心是清淨的,這個就是「非淨計淨」的「淨倒」。這就是四倒。

而所謂的無畏施,是施無畏於眾生。眾生畏懼於王者富豪之勢,畏懼於獅子、虎狼等獸,或者畏懼於盜賊、水火等災難;菩薩則運用種種的方便,而使眾生離開種種的怖畏。譬如說,眾生於王者有所畏懼,如果到了現代而言,也許可能有官司要打,也許他欠了賦稅或者是罰鍰等等;那麼有能力的菩薩,就可以為他作世間法的布施,可以去幫他打官司,或者布施錢財給那些人,這樣子不就去除了他的怖畏了嗎?當然,整個過程當中必須要注意合法。而有的眾生畏懼於獅子、虎狼等野獸,有能力的菩薩,也可以挺身而以身力阻擋,或者是以其他的食物施予虎狼等獸,這樣也免除了眾生這一分的怖畏了;乃至於小至牽扶某一些需要幫助的人過馬路,這也是施以身力,也是無畏施。由於這一些緣故,所以才會說無畏施含攝於財施跟法施兩施之中。

為什麼法施又兼有財施的果報?在菩薩《優婆塞戒經》卷第5之中,世尊是這麼開示的:【眾生聞法,斷除瞋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成上色;眾生聞法,慈心不殺,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壽命長;眾生聞法,不盜他財,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多饒財寶;眾生聞已,開心樂施,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身得大力;眾生聞法,斷諸放逸,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身得安樂;眾生聞法,斷除癡心,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得無礙辯;眾生聞法,生信無疑,以是因緣,施主未來無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聞、慧,亦復如是;是故法施勝於財施。】

世尊在這一段經文中開示的意思是說,如果眾生聽了你說法,或者因為你送給他的正法的書籍,他讀過了以後理解了正法的道理,知道對眾生起瞋,在未來世會有很長久很不好的果報,所以他就願意開始斷除瞋心,開始一直對他人和顏悅色,而因此得到了好的果報;那麼,因為是由於你的幫助而產生了這種改變,所以這會使得你未來的無量世中得到了上妙色的果報。舉例來說,一個人假如因為你的法布施而開始斷除瞋心,那麼他的心情就會越來越安詳,身體當然也會越來越好,他在未來世的身體也是一樣會越來越好;那麼回報到你的身上,就會使得你在未來無量世中,身體也都會很好。所以,世尊說:施主在未來無量世中,能夠得成上妙色。

再者,此處為什麼 世尊開示的是「未來無量世中」,而不只是說「未來世中」?因為這部經是菩薩《優婆塞戒經》,是為菩薩所宣說的。既然講的是菩薩法,再加上施主為他說斷除瞋心法的同時,還會有第二位或者更多位的菩薩也在聽法,隨著每一個人斷除瞋心,得成上色的因緣成熟的時節,前後差別不同,施主輾轉得到的一分果報的時節也就不同了。而菩薩們聽了這個法以後,一定也會輾轉地再為其他菩薩們說這個法,乃至於未來無量世之中還會繼續宣說;這麼樣一來,第一位施主得到的一分果報時節,當然就是未來無量世之中了。

接下來說,如果眾生聽聞了你為他解說正法之後,理解到殺害眾生,在未來世會得到惡色身,那他信受了,從此以後,甚至到未來世,他都不再殺害眾生,而轉變為慈悲眾生;由於這個福德因緣的投射,那你這位法施之主,在未來的無量世之中,就會得到壽命綿長的果報,不會很年輕就中夭了。另外,如果眾生聽了你解說了佛法因果的道理之後,從此就不再去偷盜別人的財物;由於這個因緣,你這位作法布施的人,在未來無量世都會有多饒財寶的。如果說眾生在聽聞了你說法之後,明白布施的功德果報,那也就心開意解,所以就開始樂於布施,那麼就會使得更多人得到需要的財物而不必挨餓、受凍,身體也就有了氣力。像這樣的結果,都是因為從你的法布施教導而來,所以說,你雖然沒有布施財物,但是也照樣可以得到布施財物的福德,所以在未來無量世中,就會身得大力。

再來說,眾生在聽聞了正法之後,有了精進心,努力修學戒、定、慧等三無漏學,再斷除放逸,不再胡亂攀緣聲色犬馬,因此他的身心就得到了寂靜、安樂,不再因為追求五欲之樂而過度地耗損了身心而得到病苦。另外,眾生在聞法之後,斷除了愚癡心,由於這個因緣,讓你這位法施之主,在未來無量世之中就會得到無礙辯才;這是因為你這一世不斷地為人說法,或者流通正法,讓眾生在學了正法之後,生起了許多智慧;那麼因為布施智慧的果報,所以在未來世之中你就更有智慧,當然就會有無礙的辯才了,而且聽你說法的其他人也都會歡喜信受的。

世尊在這一段經文的開示最後說:「是故法施勝於財施。」這個道理有需要再為大家作進一步說明。前面經文相信一定也會有人想到說,既然法布施可以兼而有財、法二施的果報,當然一定是法布施比財布施更殊勝了,所以就發願將來也要能夠如法地作法布施。因為財布施的果報不能出於三界,只能在欲界之中受用果報;而法布施的果報,因其所布施的佛法內涵不同,有的是在於三界,也有可以出三界。若只是布施通於外道的禪定之法,那他的果報可以包括色界、無色界;若是布施解脫道以上的法,他的果報是可以出於三界,也可以隨著施主的願力而迴向欲界的人、天之中繼續修學佛法。

其次,財施的果報較為有限,而法施的果報則無窮無盡。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財施而得的果報,即使是施於如來而感得的無量報,就算是再算上花報的果報,但對於未來世的我們而言,有無量世的未來,那果報也會有受盡的一世。而法布施對於施主而言,自能溫故知新,更可以再斷自、他的無明,也正因為我們都有未來無量世的緣故,就更能使得自己的智慧增長而延續;而且聽法者也是如此,所以合在一起的情況,其果報轉增無盡。所以才說:因為財布施而感得的無量報,比起法布施的輾轉果報而言,仍然是相對有量,法布施的無量報更為殊勝。因此,世尊在最後作了一個總結,就是說:「佛法的法布施是遠遠勝過財物布施的啊!」所以,大家在聽了 世尊開示之後,就不應該只作財布施就滿足了,而是應該要隨分隨力地去作正法的布施才是啊!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