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方便、九種心住、六種力(二)

第018集
由 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

在上一個單元最後,我們講到了五停心觀,分別對應於一般眾生心性的五種這一個貪、瞋、癡的偏向,其實這樣子的偏向,就剛好對應於所謂的五鈍使、五利使當中的五鈍使——貪、瞋、癡、慢、疑。可是這樣的說法,只是一個眾生心性與相對應的修行法門互相之間的一個提醒,並不是說我們在沒有斷除掉五利使、沒有斷除掉所謂的見惑之前,就可以直接有修行到真正的所謂的修所斷惑這樣子的一個思惑,或是所謂的五鈍使。這一點是要先提出來的。

繼續延續上一單元所說的七方便,七方便第一個是五停心觀。在正覺講堂我們依於《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念佛圓通章〉,我們 平實導師來施設了一個無相念佛;無相念佛的殊勝,在於它其實不只是定力的法門。那如果我們後面再依據《瑜伽師地論》卷30,我們會依於「九種心住、六種力」,來解說對應一切方便當中要來求得守戒之後要來生起未到地定;相對應於七方便裡面的五停心觀的無相念佛,如果能夠淨念相繼,我們就說已經成就了斷我見所需要的未到地定。在《瑜伽師地論》卷30,我們待會要說到的九種心住跟六種力。其實嚴格講,不是單獨把無相念佛當成一個定力、一個功夫來說,而是已經要把它這種定力,在有戒、有定,也同時熏習了一些大乘、小乘相應於菩提分的知見之後,您要定慧等持。慢慢地要在生活當中,即使您無相念佛,或是說您是用五停心觀也都可以,即使您定力還沒成就,您就必須要在生活當中歷緣對境,而慢慢地想辦法去伏除自己的貪瞋癡,而來求得最後在四念處的別相觀、別相念處,或是四念處的總相觀、總相念處之後,而達到這個七方便最後的四個;也就是四善根,或是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而來證得小乘的斷我見。

依於這樣子的解說,我們先來看看《瑜伽師地論》卷30當中的九種心住乃至六種力,如何來搭配這個無相念佛而有定,而有一分的慧,乃至定慧等持。在生活當中,慢慢地以它來調伏自己的心性,而最後不只是有未到地定,還能夠依於這樣子的未到地定,譬如說憶佛念的淨念相繼;能夠隨時隨地因為定力功夫的法門成就,都可以在自己稍微作意,就可以遠離六塵境界的煩惱,直接進入自己平常就在熏習練習的無相拜佛、憶佛當中的心一境性。這才是我們要來修習七方便的第一個五停心觀,或是正覺講堂 平實導師施設無相拜佛,依《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內容,所施設的法門的根本的目的。因為有定、有慧才可能對治佛法當中所說的煩惱障。

其實我們可以引用《大般涅槃經》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大般涅槃經》卷31)只是我們會添加幾個字,讓菩薩們更容易記誦,我們說:「一切煩惱,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後面我們還會依據這樣子的三句而來提醒菩薩們,無妨在還沒有歷緣對境之前,在自己有初分的定、有初分的慧,即使無相念佛還沒成就,即使四念處還沒觀行成就,無妨就能夠依於這樣子的熏習、這樣的練習,而有一個我們施設一種叫作三胞胎的觀行,慢慢地來增長你的定力,也順便幫助大家在歷緣對境當中,當惡境界現起的時候有正知,乃至依於這樣的正知力,能夠慢慢地終於精進而串習成就。既成就無相念佛的未到地定淨念相繼,也能夠成就四念處的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至少到心念處的串習成就;依小乘的道理來說,而能夠觀心無常,觀六識心無常。所謂的小乘的斷我見,不以意識為我,不執意識所執、所取的這些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的其他法為我所。斷除這樣的邪知見,斷除身見、疑見、戒取見,而取證小乘的預流果、須陀洹果。

好!那我們在唸誦《瑜伽師地論》卷30「九種心住」之前,要先提醒菩薩們的是,同樣是 無著菩薩所寫的(當然《瑜伽師地論》是無著菩薩所寫),可是我們說他是聽聞 彌勒尊佛——當來下生尊佛——所說而寫下;那在 無著菩薩所寫,在他的胞弟(也是他的徒弟)世親菩薩所解釋的《六門教授習定論》裡面,同樣有講到一個名稱,大部分的人都會把它叫作九住心。請記得這個《六門教授習定論》裡面的「九住心」,其實是完全對應 無著菩薩聽聞寫錄下來的《瑜伽師地論》卷30這裡所說的「九種心住」,是完全對應的。

我們方便先把這一個《六門教授習定論》,這個論文簡單地說一下,時間許可也簡單地解說一下。《六門教授習定論》:【釋曰:於彼住中,差別有九,謂:最初住、正念住、覆審住、後別住、調柔住、寂靜住、降伏住、功用住、任運住。此等並依阿笈摩經,】《阿笈摩經》其實就是《阿含經》,這樣子的 佛所說之法而流傳下來。這個法傳,有時候又說阿笈摩、阿含是眾義之所歸,依於 佛所說的《阿笈摩經》,新的翻譯也就是《阿含經》。【隨句次第而為修習。若於最初學緣境時,其心堅執,名最初住。】這裡依字面的意思來說,就是剛開始修學,因為這是《六門教授習定論》要來修習定力;剛開始修習定力的時候,因為緣境界法的時候,我們要心得一境。這個初學緣境,就要先緣這個定境法塵,不管是依五停心觀,或是說依無相念佛,第一個一定要把這個心,簡單地講,就是要想辦法讓意識心,從五俱意識變成一個定中獨頭意識。這個心必須要堅定,要去執著於這個法門所相應的念。舉例來講,無相憶佛這個法門來說,你必須不斷地把這一個攀緣往外流逸奔馳於五塵的這個五俱意識心,依於自己對無相憶佛念佛法門的瞭解,而這樣的心要堅定、要執持住,一直由外而往內,這叫作名最初住。

【次於後時,令其正念流注不斷,名正念住。】(《六門教授習定論》)這裡的正念住,其實就是《瑜伽師地論》裡面,內住之後的「等住」。這裡等住的意思,相對等於這裡的正念住,其實就是指說:第一個您最初住,就是心能夠往內安住於這一個定境法塵。譬如說安住於無相憶佛念,那您不執著、不攀緣於外面的五根觸五塵的境界,您已經初分地能夠很勉強地、很努力地能夠讓自己的心猿意馬儘量繫縛於心。這樣子的最初住,也就是《瑜伽師地論》九種心住裡面的「內住」。在那之後你要想辦法讓這個內住,能夠時時地不管於什麼樣的情形之下,時間不同、變換了,空間不同、變換了,您還要能夠讓這個「內住」平等地保持得住(等住),這裡就是所謂的正念住。

那時間的關係,《六門教授習定論》後面的九住心的七個,我們就不多作一個對照,我們直接就要進到《瑜伽師地論》卷30。我們先唸一下這個論文:【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好!那我們先看一下第一種:【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很清楚的,您可以對照一下剛剛《六門教授習定論》所說,您就知道這個最初住,為什麼與《瑜伽師地論》的內住是完全等同的。那以無相憶佛念來說,就是您對於外一切所緣境界,就是凡夫只要根塵觸,只要清醒的,依這樣子的我愛執藏性,依意識的樂於攀緣五塵,這樣子的依於別境慧,還有這些煩惱、隨煩惱的運作,必定睜開眼睛、張開耳朵,馬上就落入於五塵境界的執著,都樂於流逸奔塵,不樂於當定中獨頭意識。這樣的心性,如果依於無相念佛來說的話,你第一個這個無相憶佛念(當然是一個念),這一個心是要住於內的。你要依於這樣子的法門,而能夠把自己的意識心,從緣五塵境界,從一個五俱意識,慢慢地、慢慢地能夠攝而錄其心——攝是往內收攝,錄是保持住這樣子的一個定境法塵淨念;要讓這一個憶佛念繫在於內,就是繫念;而且心要住於這個憶佛念,安住於此,這叫作「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當然也就是《六門教授習定論》當中所說的「最初住」。

我們再來看一下論文:【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麁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瑜伽師地論》卷30)簡單來說這裡的等住,其實嚴格講,乃至後面的安住、近住,其實都是要你我內住。其實這內住、等住、安住、近住,道理都一樣,只是針對不同的階段而施設不同的名詞。我們再回到剛剛的等住的論文。換句話說,當您已經開始了知無相憶佛、念佛的功夫法門,您在無相拜佛當中,您最初所繫縛心——這一個意識心,祂的流逸奔塵性,愛取相為真,喜歡根塵觸就往外緣,這樣的習慣性都是還很濁重的,所以叫作其性麁動,所謂的心猿意馬。所以您即使有時候能夠讓憶佛念帶著、保持著,譬如在一個清淨的道場,在身心安適調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情況下,冷氣也還蠻清涼的,聲音也蠻寂靜的,不干擾你的情況下,你好像能夠內住——內心住於這個憶佛念——不緣外塵;你拜下去,欸!狀況好像不錯。可是這樣的內住,您要能夠讓它等(住);換句話說,在更多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您要讓這個內住也能夠都平等地安住。換句話說,內住不能止於一時一處內住,你要想辦法讓這個內住,讓這個憶佛念,能夠在您其他的情況之下,譬如說離開道場,譬如說您暫時離開拜佛的一個狀態,您去洗個手;或是說您已經離開道場,您出去要去開個門,要去買個東西;那開個門、買個東西,憶佛念就掉了,就不內住了,就往外流逸奔塵了,這當然就不叫作等住了。

內住、等住的關係,菩薩們可以稍微思惟一下。這裡有稍微要解釋的,這裡說:「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換句話來說,當您察覺自己不能等住,等住於「內——內住」的時候,那您要有兩種方便,剛剛說過了:方是一個方法,以便於達到某個目的;某一個藥方,以便於解除某一種疾病,這裡當然就是修定的一些毛病。這裡所謂的相續方便,其實指的就是無間的,沒有間斷的,努力再努力。心的努力、身的努力,身心的投入,而認真的依於五根、五力來修學無相念佛這個法門;能夠信、能夠進、能夠念、能夠定、能夠慧,無相念佛成就來斷身見、我見。這個無間殷重加行,一個指的是時間的,一個指的是心地的;一定要認真的,不能有間斷的,能夠令心相續,住於一境,這個叫作相續方便。

澄淨方便指的主要就是《瑜伽師地論》裡面曾經提到的,凡夫經常都存在的所謂的一些諸多的惡尋思,包括五塵相應的貪欲,貪愛相應的這些欲尋思,這個欲尋思當然主要是指三界當中最低下的這個欲界相應的財、色、名、食、睡,這個五塵的這些煩惱;除了這一個所謂的欲尋思、恚尋思(瞋恚的恚),還有害尋思,針對所謂的這一個自己比較親近的有情,或是說自己比較厭惡或疏遠的,或是說不親不疏(不是愛也不是仇的)中的,分別於這樣的諸惡尋思;這樣子種種不好的尋尋伺伺,這樣子一個了知——流逸奔塵,您一定要想辦法要去對治它、要去止息它。這裡的澄淨,指的主要還是依於佛法當中「對治煩惱」的法門。

這裡的對治煩惱的法門,當然已經不是單純指的是定力的部分了,一部分也相應於,譬如說聞思修中聞、思的部分。在四聖諦或是在四念處,譬如說這樣的觀身不淨,譬如說觀三種苦、八種苦,而能夠有對於這樣子的苦諦,對於這樣身的不淨,有他一分的了相作意,而慢慢趨向於勝解作意,而讓心能夠慢慢地清澄、清淨下來。所以有人說這個澄淨方便,就是所謂的:止息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令心清淨。那在實際的操作上,其實我們也可以發現,在三歸五戒之後的四種修,當您要修除性障,其實就是這裡所謂的澄淨方便。除了要靠修學知見,剛剛有說的聞、思慧之外,除了要修習定力無相拜佛之外,您也更要修集福德,這三歸、五戒、四種修,是互相能夠增益、增長的。

好!那內住、等住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論文:【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瑜伽師地論》卷30)簡單來說,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內住之後的等住、安住,乃至後面的近住,其實都是要您保持內住。而在內住之後,您還要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能夠平等的內住,叫作有初分的等住。不能說離開一個方便讓你修定的地方,您就沒有辦法內住,就流逸奔塵了,這當然既沒有內住,也沒有等住了。而這裡第三個九種心住的第三住——安住,道理也是一樣,還是依於內住、等住而來說這個安住。只是說特別強調「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就必須要「復還攝錄其心,安置於內境」,其實也就是內住,這才叫作安住。這裡強調的就是說,當您察覺到有失念,於外塵又散亂了,這時候當然不是剛入門,剛入門的時候的內住,當然一定也有這狀況;而這裡強調的安住,是指在你內住、等住之後,當然一定還沒有無相憶佛念串習成就,那您可能在拜佛、憶佛已經甚至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甚至有一段時間了,那您憶佛念還沒有成就;可是您能夠依這樣子的了知,當心不安住了,心當然也不等住了,您就要察覺,然後再回到,回到何處?回到無相憶佛念的內住,讓它繼續在時間上無間的、殷重的、努力的、平等的安住下去。這裡面當然也要記得,有一大部分所依,是前面的相續方便跟澄淨方便。

好!這是九種心住的第三住安住,我們再來唸一下下面一個:【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瑜伽師地論》卷30)換句話說,經由前面的第三心住的安住之後,您終於能夠作到內住,而且都能夠平等而住,也都能夠察覺有失念,就立刻把這個心猿意馬回來安住於這個憶佛念。當然我們以前有提到了,只要不是憶佛念全部都是妄念,即使在思惟三乘菩提的勝法、正法的時候;可是明明您這時候是在修習定力,那只要不是憶佛念,全部都是妄念。可是妄念生起的時候,不管這個妄念是相應於五塵,乃至法塵境界的,只要偏離無相憶佛念,全部都是妄塵境界;而這樣子的虛妄境界,您千萬不要起貪,也不要起瞋。換句話說,一察覺馬上就回來,即使是一個惡境界現前,您也千萬不要跟著它,而產生了這樣子一個尋思,而遠離了憶佛念。那當然就既沒有內住,也沒有等住,也沒有安住了,更不用提這裡的能夠近住了。這裡的近,特別強調的是「親近」。

換句話說,已經要有一分的如影隨形,已經要有一分的將近要串習成就,已經有一分的、或是兩分、或是少分、多分的不需要意識作意,就能夠很自然地把這個憶佛念提起來。這個部分能夠達到近住,當然是也有很大的過程當中,要依於三歸五戒之後四種修的其他三種,包括前面所說的伏除性障所相對應的澄淨方便,還有修習定力的相續方便。當然相續方便,在禪淨班、進階班,這個親教師基本上都會根據不同的菩薩——他相對應的、所遭遇的——相對應他個人的一個不能深入,而來依於後面會提到的,到底是六種力中的哪一種力?是聽聞力、是思惟力、是憶念力、是正知力、是精進力?到底是哪一個力方面出了問題,來提供一個幫忙。

我們再來看一下近住之後的調順:【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瑜伽師地論》卷30)這裡的調順,迥異於前面的內住、等住、安住、近住的部分。如果我們是以無相憶佛,純粹是修定力,要來對應這一個九種心住,雖然說主要是修止,可是它實際上已經是要進入了一分在生活當中伏除性障、修除煩惱的部分。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吉祥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