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方便、九種心住、六種力(一)

第017集
由 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

我們這一次的範圍大概有四個單元,主要的内容是在於以「七方便」來斷除我見。「七方便」包括:五停心觀,四念處的別相念處,四念處的總相念處,還有後面四善根(新的翻譯叫作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不過,因為在正覺講堂的話,相關五停心觀這一個修定入門,我們主要是以無相念佛為法門,所以我們還是會偏向以無相念佛為主,然後配合《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六種力」、「九種心住」,如何依於練習無相念佛、淨念相繼之後,有未到地定。那依於這樣子的定慧等持,同樣依於六種力、九種心住,而來依於 佛所說的,在祂示現涅槃之後,一切三乘弟子都應該住於四念處或是四念住而來證得三乘菩提的解脫果。

在進入「七方便」之前,我們先要就所謂的「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來作一個簡單的提醒。所謂的「法與次法」,我們有時候可以把它講成「菩提與助菩提」。在《六十華嚴經》(佛馱跋陀羅所翻譯的六十卷本的《華嚴經》在卷25)有這麼一段的經文:【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但七地具足助菩提法,一切諸地亦能具足?」金剛藏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諸地中皆悉具足助菩提法,遠行勝故,於此地說。」】

由此可以看到,其實在一一法,乃至一一的菩提法,我們都必須要記得一點,在十地乃至在地前的每一個階位,它都有它需要相應的六度萬行,所謂的戒、定、慧。可是在這樣子的位階當中,就好像一棟大樓,您要到八樓,您先要到七樓,這就是剛剛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說的,其實在包括七地以前(我們所謂的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到六地)對應於六度,(可是在七地之前)雖然七地是主修方便波羅蜜,可是七地之前的一一地照樣都是有助菩提法(助菩提分),因為在小乘當中三十七道品(有時候也翻譯成三十七助菩提分),這樣的意思就是:每一個上位的所證都必須要以下位為次法。換句話說,如果以七地來說,他必須以六地為次法或是為助菩提分,而對於上地的八地來講的話,七地所主修的、要圓滿的,其實就要成就八地的助菩提分,或是助菩提法。

我們還可以引用另外一部經,就是《悲華經》,它在卷5跟卷9,佛都有相同的開示。我們來看一下經文,《悲華經》卷5:【「……云何菩提?云何助菩提法?云何菩薩修行菩提?云何繫念得於菩提?」爾時,其師報言:「摩納!如汝所問,菩提者即是菩薩之所修集四無盡藏。何等為四?所謂無盡福德藏、無盡智藏、無盡慧藏、無盡佛法和合藏。善男子!是名菩提。摩納!如佛所說助菩提法,所謂攝取『助清淨、度生死』法門。善男子!捨財即是助菩提法,以調伏眾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隨其所願得成就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具足故;精進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一切諸事故;禪定即是助菩提法,其心當得善調伏故;智慧即是助菩提法,以知一切諸煩惱故;多聞即是助菩提法,得無閡(礙)辯故;福德即是助菩提法,一切眾生之所須故;智即是助菩提法,成就無閡(礙)智故;寂滅即是助菩提法……。」】後面經文很長,我們就不唸了。

基本上從《悲華經》卷5乃至卷9,約略相同的經文,我們都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在整個佛法當中,只有究竟無上正等正覺所證所依的這個法身、這個如來藏,是唯一的主法;唯一的不可能——既是主法,又是次法——既是菩提(所應證的菩提),又是助菩提分。除此之外,任何一個階位所證,乃至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說是菩提,也可以說是助菩提。所謂的法(主法),就是「菩提」;所謂的「次法」,就是助菩提或是助菩提分。那依於這樣子的理解,菩薩們應該要體會,我們現在所說的、所根據的,講堂所發行的這一部《法與次法》,嚴格講它只是要來幫助菩薩們在進入大乘修學、要來求得明心見性之前,先要具足這個斷我見,乃至斷我見之前所應該要具足的初分的戒、定、慧,而把這樣子稱為次法而已。而不要只是單單地把(好像說)我現在的次法,或是說整個佛法的次法,好像就只是根據於這一個六度的前五度,甚至是把一般的福德,當成做義工或是布施,就以為說這就是次法,這一點觀念有必要跟菩薩們釐清。

在那之後的話我們就來看看,我們這四個單元的主題,所謂的「七方便」。這一般來講「七方便」是小乘要斷我見的一個法門,這裡剛好又有一個方便,我們剛剛講到了「助菩提分」或是「次法」,就是方便。而這裡的七方便,我們先來看看哪七個?第一個,五停心觀;第二個,四念處的別相念處或是別相觀;第三個,四念處的總相觀;第四個,煖;第五個,頂;第六個,忍;第七個,世第一法。後面這四個以前的翻譯叫作四善根,新的翻譯叫作四加行。那回到「七方便」,我們說方便、方便,當然現代人有時候把方便就當成隨便了,嚴格講就當初的定義來講,這個方便其實指的「方」,可能是方向,可能是方法,當然我們也可以引申好像一個藥方。有一個方向以便於您達到某一個目的地,有一個方法以便於您解決某一個難題,有一種藥方以便於能夠治療、解除、消除某一種疾病;這個方便、方便,必定是有它的因果,有它的順序。

這裡所謂的小乘要來斷我見的「七方便」,實際上就是依於這樣子一個助菩提分,在三歸、五戒之後,先修五停心觀,有初分的定;乃至定成就之後,再依於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一個對治眾生凡夫的四顛倒「常樂我淨」:以無常為常;非樂,就是明明是苦而有樂顛倒;明明是諸法無我,而錯誤的認知諸法有我;……這樣子一個種種的只有到佛地的時候(《大般涅槃經》所說的必須要如來地),必須要成就了無住涅槃,才能圓滿實證的涅槃四德——真正的「常樂我淨」。嚴格講,這個四念處的話,它就已經專門來對治這一個所謂的凡夫四倒(這個四顛倒)

那這樣子的一個四念處,它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這後面我們會先說到。換句話說,您不可能是先四念處……身念處還沒作好就作後面的受念處,乃至您不可能心念處沒有作好,您說您能夠觀諸法無我。再順便提到一點,小乘幾乎所有修學的法門,大概在大乘當中都能夠找到對應的、同樣的名相;譬如說在《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裡面,清楚地就有說到所謂的小乘的四念處跟大乘的四念處的不同,乃至小乘有所謂的我們剛剛才說過的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菩提分這樣的三十七覺支,小乘有這樣子的三十七菩提分,大乘也有三十七菩提分。回到這個四念處來說,雖然我們這個單元所說的,只是小乘所謂的「七方便」。嚴格來講,大乘菩薩要來求明心(大乘的這一個真見道之前),我們也必須要依於三乘菩提各自相應的斷我見的方法,乃至先以四念處,用小乘的依於這樣子的觀身不淨、三十六相不淨的入門的方法,清楚地先斷除自己對於遍計執性——所謂的人、我、眾生、壽者相,取相為真、執夢為實——這樣子的一個引致於三界輪轉生死的習性。

先在這個地方,先從對於這個色身的執著貪愛,依於四念處的身念處來下手。那記得小乘的四念處,看起來好像是三十七菩提分的入門,然而大乘的四念處(所謂的大乘的三念處),嚴格來講函蓋了三乘菩提全部的修證。這句話怎麼說呢?以大乘的觀點來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能夠全部究竟圓滿實觀諸法無我,證得法無我智圓滿具足,完全斷除法我執,所謂的斷除一切的煩惱障(礙),這當然是一定只有諸佛如來才能夠作得到,才能夠究竟圓滿實證諸法無我。換句話說,若從大乘的觀點來講四念處,最後的一個諸法無我,也只有佛——諸佛如來——才有資格說祂已經圓滿大乘四念處的這樣子的法念處。

而這樣子大乘的身念處無妨也可以對應於小乘的四念處的入門,是要來斷除眾生對於五蘊當中這個色身(這個不淨色身),這個生處不淨、種子不淨,種種不淨的三十六相,所謂的髮毛爪齒、眵淚耵聹……,這樣子的一個肉身的貪愛為入門,來為解脫三界當中、欲界當中,依這個色身而取執(意識取它為我所擁有),而來造作更多的於外奔馳攀緣,而在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這種外我所上來繼續於身外的(執著身外有眾生),建立人、我、眾生、壽者相之後,根、塵觸而起貪,而起瞋,而起樂受,而起苦受,而造作所謂的觸、受、愛、取、有,種種相應於流轉三界生死的有漏善惡業。

我們再回到「七方便」的第一個五停心觀,我們先引用一下經文。在《大般若經》(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新譯的《大般若經》)卷536有這麼一段經文,我們來唸唸看:【若見有情貪欲多者,深生憐愍,方便令其修不淨觀。若見有情瞋恚多者,深生憐愍,方便令其修慈悲觀。若見有情愚癡多者,深生憐愍,方便令其修緣起觀。若見有情憍慢多者,深生憐愍,方便令其修諸界觀。若見有情尋伺多者,深生憐愍,方便令其修持息念。】

因為我們這次的重點,時間所限,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在一般菩薩應該都很熟悉的五停心觀,在這裡我們只點出來一般菩薩們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我們說「七方便」是以五停心觀入門,換句話說,凡夫在認知了輪迴是苦,而想要來解脫輪迴之苦,當然一定要先三歸、要五戒。因為只有佛法三自性——不生不滅法(圓成實性法);生滅法(五蘊十八界),這個純粹的功能性法;眾生在生滅法上面,不知生滅法是不生不滅法所出生,而在生滅法運作當下,馬上就墮入人、我、眾生、壽者相的遍計執性,著於生滅相;所謂的著相,卡到「陰」(五陰)。這樣子的 佛所說的三自性,可以圓滿地解釋眾生如何輪迴於三界六道,眾生又如何才能夠依於三乘菩提,而來解除這樣子的一個輪迴的煩惱;因為佛法三自性講對,把輪迴與還滅的解脫道理講對,我們當然歸依於 佛,而不歸依外道所說的錯誤的邪見,而增長輪迴的苦因。

三歸依之後,您當然就要開始來修學斷除輪迴的法。輪迴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煩惱都要斷除,才能夠脫離三界,遠離三界分段生死的煩惱。三界的煩惱既然分成欲界、色界、無色界,由下而上,由粗而細,由淺而深,這樣子的一個順序;您就好像一棟樓有三層樓,您要爬到三層樓,要超越最後的無色界的煩惱繫縛,您當然必須要先從一樓爬起,所謂欲界開始入門。那當然在找到能夠解脫輪迴的法之後,您信受了 佛所說的三乘菩提,您第一個三歸依了。然後您就要在欲界的煩惱上面,先在著相還很重,還很貪愛這些五塵、五欲,還不捨於人、我、眾生、壽者相的分別、取著的時候,您第一個要依於這個戒定慧——所謂的三無漏學戒開始。雖然著相,無妨著相——著人、我、眾生、壽者相,著苦、著樂相——可是無妨在著相的時候,因為信受輪迴,因為想要尋求解脫(當然我們是大乘人,所以要求解脫),絕對不是只有自身的解脫,應該要遠及無量的過去世,乃至遠及無量無邊的未來世,更不用說是今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一切親友。

那依於這樣子的發心,我們在三歸之後就行五戒。五戒之後最主要的要知道:五戒要對治的煩惱,就是欲界的最濁重的煩惱。哪五個?就是我們之前說過了:財、色、名、食、睡。這個財色名食睡五個最濁重的欲界煩惱,剛好就是對應於 佛所制定的五戒,詳細的情形我們就不說了。好!那三歸五戒之後的四種修,在正覺講堂每一本書的後面都有印製了 平實導師所擬訂的四種修,就是所謂的修學知見、修習定力、修集福德、修除性障。

其實我們這一次基於方便的講說來斷除我見,除了它的主體,除了是好像要來證得小乘初果之外,其實要請菩薩們要注意的,在「七方便」之前,它也有它所謂的次法。因為我們現在是以斷我見、以「七方便」為法,那「七方便」之前,您當然就已經要先具足三歸、五戒了,有要初分的在修學戒之後的一個定,乃至之後的一個慧。「定」,以正覺講堂來講,主要指的就是無相念佛,或是這邊「七方便」所說的各種依眾生的貪愛這個根性不同,而來相對應的五種方法,這五種法門——五停心觀。

這裡要順便提一下的,五停心觀其實就是它分別對治的,所謂的剛剛我們經文有說過的貪欲多、瞋恚多、愚癡多、憍慢多、尋伺多。要請菩薩們注意一點的是,這個其實就是當您斷了我見之後(所謂的見惑斷了之後),您在修惑的層次,如果是以這一個五鈍使、五利使來講的話,這裡所謂的五停心觀分別對應的,其實就是五鈍使,所謂的貪、瞋、癡、慢、疑。換句話說,貪欲多的修不淨觀、瞋恚多的修慈悲觀、(貪瞋癡)愚癡多的修緣起觀、(貪瞋癡慢)憍慢多的修諸界觀。這裡的諸界觀,指的是地、水、火、風、空、識,不相應於所謂的界善巧、蘊善巧裡面的,主要以十八界乃至說世界悉檀「三界」為善巧,而來了知佛法當中的入門的蘊處界緣起善巧、種種善巧。當然這兩者之間也不可能互相有隔閡,純粹只是從不同的層次來對治不同的煩惱和障礙而已。

那這裡《大般若經》剛剛引用的卷536所說的「若見有情尋伺多者」,這裡其實對應的,就是五鈍使裡面的貪瞋癡慢疑的疑。疑多的人,當然在佛法當中我們講疑,經常是指疑三件事情:疑實、疑德、疑業。實就是法界的實相畢竟是如何?解脫的道理究竟是如何?簡單講就是小乘的四聖諦。當然也有大乘的四聖諦(諦就是真實)。疑實這是一種疑。疑德,德就是說真實有德行,真實有證量、有果德;譬如說,於佛、於法、於實相有實證的善知識,這都是屬於疑實、德、業中的德。疑業就是對於自己要修行哪一些身口意業?作哪一些萬行的修行,才能夠達到也成為一個有真正果量的有德之人?乃至能夠完全實證第一諦實,這個真實、這個勝義諦,基本上來講,佛法當中講疑主要就是基於這三項。

那這樣子疑心多的人,他必定必須依於意識有所尋、有所伺。當然這裡的尋伺覺觀不是在禪定當中,初禪所謂的那個有尋有伺、無尋無伺,不是那樣子對於定境法塵,那一些法門上面的一個減捨。主要還是在講說於這個欲界的凡夫,因為根、塵觸就起煩惱,因為心樂於奔逸,流放奔逸於前五塵而有五俱意識,不樂於因為修定而成為定中獨頭意識,而樂於每一次的根、塵觸,就取外境為真、為實。我們經常說,不是只有您睡覺才作夢,您清醒的時候,您其實就已經是(這個根塵觸)您活在自己的內相分的影像世界裡面。而眾生不瞭解這樣子的諸法,這些當中顯現的生滅相相應的人、我、眾生、壽者相,實際上是自己依於法我執、人我執而產生的一些虛妄想;而把這一個電視螢幕這個影像當真,把這一個廣播電台的這些聲音把它當真,而取色塵、取聲塵為真、為實。而每一次只要睜開眼睛、張開耳朵,就落入了這樣子一個劇情,而不只是當起了演員,甚至還當起了編劇,當起了導演。像這樣子地取相為真、執夢為實,這樣子的心猿意馬、樂於奔逐,於流逸奔塵的習氣,當然就必須要依於「七方便」當中的五停心觀。那各自依不同的習氣的偏向,而來依於佛、依諸大菩薩所施設的這樣子的五停心觀,而來停止自己的心猿意馬,至少能夠進一步的在有戒之後,又能夠進一步的修定。

而在正覺講堂的話,五停心觀當中,我們是以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的〈念佛圓通章〉裡面,所引申出來的這個無相憶佛、無相念佛、無相拜佛,來作為一個入門的修定的法門。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演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