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性的發起和增長(二)修諸善根

第022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根據 平實導師在《涅槃》書中開示:「求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應先發起菩薩性。」提出了以「菩薩性的發起與增長」,作為總結「求證涅槃者應學之次法」。

平實導師在《涅槃》書中說修習大乘佛菩提道的學人都要學習六度波羅蜜多,就是要:【使自己在勤行六度的時候,不知不覺發起深厚的菩薩性,願意永劫荷負如來家業,願意盡未來際照顧眾生的法身慧命,永遠不入無餘涅槃。】(《涅槃》下冊,正智出版社,頁215。)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波羅蜜多的修習,前一波羅蜜多的實修,是修學後一波羅蜜多的基礎;必須一個波羅蜜多接著下一個波羅蜜多,次第實修上來。導師說:【這樣發心而世世勤行菩薩道以後,菩薩性漸漸地發起、漸漸地具足了,他就願意全心全力護持正法、救護眾生,那麼他在大乘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上的實證,自然就為期不遠。】(《涅槃》下冊,正智出版社,頁215。)

這就如同說:要求證大乘見道,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第八識如來藏之前,先要信解「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信受了這些以後得要去實行,但是還沒有出離的動機,只是懂得因果,懂得三界境界而已。接著要懂得厭離三界,所以第二個階段要聽聞、觀行:「欲為不淨、上漏為患、出要為上。」但到這個層次都理解、都實修以後,仍然不能確保在真見道時信受不退,還要有降伏自心的過程;這個降伏自心的過程,要藉著修定來降伏,就是要藉著修習無相念佛、拜佛功夫,來鍛鍊很好的動中未到地定的功夫。必須具備這些條件,才有因緣可以見道,並且在見道之後不會退轉。而六度波羅蜜多的次第修學,就含括了上面這三個階段,才算是具備了見道不退的條件;以大乘佛菩提道來說,最初的見道不退,就是指真見道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第八識如來藏心而不退轉。之所以不退轉,正如 平實導師所說:「已經發起並增長了深厚的菩薩性的緣故。」

然而,我們在《般若經》中也看到一些聖教,像【若菩薩摩訶薩勇猛精進修諸善根,為欲莊嚴諸佛淨國,及為清淨自他心土,雖為是事而不自高,是為菩薩摩訶薩為嚴淨土植諸善根,雖用迴向而不自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4)還有【若菩薩摩訶薩修諸善根未極圓滿,終不能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90)以及【若菩薩摩訶薩修諸善根未總圓滿,終不能得一切智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34)等等這些的經文,都是菩薩摩訶薩勇猛精勤修諸善根,是為了要莊嚴自他的佛國淨土。如果菩薩摩訶薩修諸善根不能具足圓滿,終究是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不能獲得一切智智的佛菩提究竟智慧。

甚至,釋迦牟尼佛還告訴 文殊師利菩薩說:【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世尊說祂過去因地行菩薩道時,想要修證安住於不退轉位菩薩的境界,就要先修諸善根,然後再修學般若波羅蜜。

從這些聖教可知,「修諸善根」可以讓學人趣向安住於不退轉位的菩薩境界;而當善根全都修習圓滿了,就能具足一切種智,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佛果。那麼我們在大乘佛菩提道上修菩薩行、勤行六度的過程中,同樣也要「修諸善根」以助益菩薩性的發起和增長,成就不退轉菩薩的證境。

那什麼是「善根」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裡所指的「根」是什麼?我們在修學過程中常會聽到一個人被描述為「根性猛利或根性遲鈍」,簡稱為「利根或鈍根」;經中也說 如來「隨眾生根器所宜,而為說法」;這裡的「根」指的是什麼?其實它指的是「五根」,但不是講眼、耳、鼻、舌、身的五色根,而是指信、進、念、定、慧這五根,分別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還有慧根。說到這五根,應該也有人一下就想到了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的五力。的確,五根和五力都是信、進、念、定、慧,都是屬於三十七道品的助道之法,也都是無漏法,因此《法華經》中就合稱為「無漏根力」。

五根和五力之間其實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不妨先從世間法的根與力,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差別。例如植物,你把它的種子種在泥地裡灑了水,蓋上一層薄薄的土又灑了點水;剛種下去時,你是隨時可以把它拿走的,也許小小一隻螞蟻就能把它搬走了!可是如果經過十天,它的根長出來了,那螞蟻就動不了它,表示它有根了,已經定植在那裡,那就是根的作用;再等到芽長出來時,那根不但更長而且有更多的分叉來抓住泥巴,它定植的力量更大了,那大螞蟻來了也無可奈何,再也搬不動它了。

所以,《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裡面這麼說:【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1)平實導師在《實相經宗通》也有開示:【五根與五力不同,五根是表示說有這個根,未來它可以生長出苗來,但是目前還沒有生長出來,所以沒有功德力用——還沒有力量可以作用所以還不是五力。如果生長出來以後就有力量而有功德,那就叫作五力。同樣是信、進、念、定、慧,但是分成五根,那是前面的階段,後面的根苗長了出來以後就變成五力。】(《實相經宗通》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240-241。)簡單地說:種子必須先長出根來,才會發芽成為苗,苗生長大了才有力量來抗拒風雨等等外來的力量。像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的聖教說:【由此諸力具大威勢,摧伏一切魔軍勢力,能證一切諸漏永盡,是故名力。】(《瑜伽師地論》卷29)意思是說,當這五個無漏根增長成為無漏力,就具有強大的威德力,能摧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這四種魔的勢力,而能斷盡一切會令我們漏失修道所累積功德的業行。

另外,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諸根者,信等五善根,三乘人各各有。……具足者,信等善根具足,如是人能出世間。信根得力,則決定能受持不疑;精進力故,雖未見法,一心求道,不惜身命,不休不息;念力故,常憶師教,善法來聽入,惡法來不聽入,如守門人;定力故,攝心一處不動,以助智慧;智慧力故,能如實觀諸法相。】(《大智度論》卷85)這意思就是說,三乘菩提都是令學人出離世間的無漏法,依學人抉擇修學哪一種菩提,就有相應於那一個菩提應有的信、進、念、定、慧五無漏善根。也就是說,修學二乘解脫道應具有的五善根,與修學大乘佛菩提道應具有的五善根,其內容與層次是有差異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當某一種善根具足,它善的力量就生起了;像信根具足了生起了信力,就對所修學的菩提之道完全受持,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懷疑;完全受持毫不懷疑,就願意努力精勤地修學,這就引發了精進根;當精進根具足了生起精進力,這時雖然還沒有親證所修學的菩提,也會勇猛精進「一心求道,不惜身命,不休不息」。

當精進力生起了,一心精勤求道就會引發念根;然後不斷修習憶念中,念根逐漸具足生起念力,對於真善知識的教誨念茲在茲,只會聞熏憶持善知識教導的正法,不讓其他外道惡法進入六根門頭,就如同一個克盡職責的守門人,不讓任何盜賊壞人踏進門一步一樣。堅定憶念正法的念力生起了,就會引發定根,心無旁騖一心在正法中修學;等到定根具足了就生起定力,就是於正法心得決定,不為外道邪法所動搖而堅持修習,表示已經有了初步判斷正邪的能力,慧根就發起了,智慧力一分一分生起;當慧根具足生起慧力,就有因緣能如實觀諸法相,對於所觀察的法不再有愚癡無明。

龍樹菩薩的說明,也可以知道說五根和五力之間,有著次第增長的相互關係存在;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修學的每一個階位,其實都同時有根也有力。例如當信力有了,精進根也就同時發起,乃至有了定力,慧根也會跟著發起。另外,對於某一個低層次的法生起了慧力,但同時對於上一層次的法,可能還只有信根,尚未生起信力。

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中,更從菩薩五十二階位修學的程度開示說:【這無漏性的根與力也是靠如來教導,才能熏習、才能增長,然後從五根轉為五力。在十信位裡面,五根都還不具足,更別談五力。】導師進一步說明:【在十信位裡面修的主要就是這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五根不修滿足,就解脫不了十信位。】也就是說,進入住位所需的五根具足了,才能脫離十信位轉入初住位。

說到這裡,大家都能知道信、進、念、定、慧是善根,是無漏根力;那麼五根和五力,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對象,才能談得上是能讓學人發起、增長菩薩性的五根和五力。例如五根中的「信根」,這個信根的生起、增長或者圓滿,是要信什麼?其餘後續生起的精進、念、定、慧這四法,也是一樣。彌勒菩薩在根本論《瑜伽師地論》中說:【於他大師弟子所證,深生勝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增上義故,說名信根。問:於何增上?答:於能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餘精進等,於能生起出世間法,及於能起展轉乃至慧,為其增上。乃至其慧,唯於能起出世間法,為其增上。是故信等,說名五根。】(《瑜伽師地論》卷29)

在這個論文中說的大師,是尊稱 釋迦牟尼佛;因為 釋迦世尊示現入涅槃之後,除了 世尊說法的經典以外,我們所值遇的真正善知識,就是修學並實證 世尊正法的其他佛弟子,他才是勝義菩薩僧。這段論文的意思是說:世尊入滅後,對於勝義菩薩僧所修、所證的法,有深刻殊勝的理解,就是具足了知,並且深心中生起了無染著的清淨信;這種清淨信具有能向上增長的作用,因此就叫它作「信根」。那麼這個信是對什麼有增上的作用呢?首先這個清淨信能夠生起出世間法,這是第一重要的。因為 世尊的三乘菩提正法,都是以出世間法為核心,其餘一切外道的法都不能令人出離三界世間,因為本質上都是不離世間的生滅法。那麼修學並實證 世尊正法的勝義菩薩僧,他的所修和所證,當然也必定是出世間法;對於這位菩薩僧生起清淨信的學人,必定願意跟隨他修學,將來也就有因緣能夠實證生起了出世間法。這樣有佛有法有僧,具足了三寶,可見這個信根,就是對三寶的清淨信。

彌勒菩薩又說:其次,這個清淨信增長成為信力,就能引生學人的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所以說它有增上的作用;而後續生起的精進根,也必須具有助益學人實修及實證出世間法;並且增上成為精進力時,能夠引生念根、定根、慧根;乃至最後的慧根增上成為慧力時,就能助益學人實修及實證而生起出世間法;這樣的信、進、念、定、慧五法,才能夠稱為五根。而五根各個增長圓滿了,本身就成為力,就有了實證出世間法的力量。

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中也舉例說:【對於佛法,對於大乘三寶的信根具足,是要有一個主體內涵顯示出來,然後為大家說明那個信根內涵的實質,讓大家知道說:原來我們在大乘法中,信根的圓滿而有一分的信力,是要對大乘法教的三寶有具足瞭解,而這個具足瞭解是函蓋二乘的三寶。……這樣才算是大乘法中、佛菩提道中信根的圓滿。】

至於什麼是大乘佛菩提道的信根?什麼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清淨信?又如何發起這種清淨信?以及如何令信根增長成為信力?就等下次節目再為大家說明。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