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與愧

第013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有慚與有愧」的相關法義。這個在佛法中是屬於非常重要的知見,因為這些法義與真正的修行有密切的關係,如果能夠對於這些法義有正確的瞭解,那對於我們在佛道修學上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先來看慚與愧的定位問題。首先,我們看在《瑜伽師地論》卷5中,對於七聖財有這樣的開示:【聖財所生樂者,謂七聖財為緣得生。何等為七?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聞、六捨、七慧。】所以從這裡可以瞭解,七聖財可以引生世間法或出世間法之樂,以及資助聖道之迅速成就,所以稱為聖財;有了聖財,在佛道上才有資糧能夠快速而少障礙地往前邁進,而其中慚與愧就是屬於七聖財中的兩個,所以對於修學者來說當然是很重要了。有了聖財就能夠逐漸引發種種妙行,並且能夠帶到未來世去,別人也無法搶奪;因此,有智慧的修學者一定會好好修集聖財。

而在百法明門中,施設了十一個善心所法,這些善心所能令修學者之善淨法增長與對治染汙惡法,能夠令修學者快速成就三乘菩提,而這十一個善心所法中有兩個就是慚與愧,因此,從百法明門中善心所的角度來看,慚與愧的重要性也是非常明顯的;相對的如果是無慚、無愧,那就是屬於百法當中的隨煩惱心所法,它們能夠引生與生長出種種的惡行出來,因此對於修學者來說,當然是會有嚴重的遮障。所以在百法明門五十一個心所法之中,施設了慚與愧、以及無慚與無愧,總共有四個心所法來開示與提醒修行人要特別去留意,因為這四個心所法與修行有非常直接與密切的關係。而心所法就是說它會與心相應,直接影響到心的運作,因此我們當然要增長「慚與愧」心所法的勢力,而相對的自然就會損減「無慚與無愧」心所法的力量。

另外,慚與愧不僅是佛弟子所注重的善法,在一般世間法中也是非常被重視的,因此慚與愧也可以作為區別人趣與畜生道的一個重要標準。譬如在《大般涅槃經》卷17中的開示:【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這裡面白法指的就是善淨法,能夠自利利他,而相對的黑法指的就是邪惡雜染之法,是對於自他都有傷害的。因此由上述聖教中之開示,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就可以知道生而為人基本上是會與「慚與愧」這兩個心所法相應的,差別只是多分、少分而已。而上述開示中之「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也顯示了有慚有愧才能改變錯誤的行為,令修學者能夠回歸正道,以免造作惡業傷害眾生而下墮三惡道,所以說能救眾生。

所以從上面的探討之中,我們就可以確認慚與愧的定位,也就是它們在修學中是屬於非常重要的善法或白法,也是屬於修道之聖財所攝,在聖教中許多的開示中都會不斷地強調,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它們所佔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慚與愧與清淨持戒也是一體的,對於任何違犯都能夠深生慚愧至誠懺悔,才能修好六度中的持戒度,因為要至誠懺悔,當然要能真的接受自己確實是有違犯的,所以一定會深生慚愧,不是因為被強迫而去懺悔,那如果是這樣就不會有懺悔的功德,而內心的染汙種子也不會有所轉變。

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慚與愧相關的法義。在《成唯識論》卷6中對於慚與愧有非常精準的定義:【云何為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云何為愧?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也就是說,慚主要是因為對於自己所行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標準,以及因為自己已經修學正法教,照理來說應當可以作得更好,因而內心產生羞恥心,也就是論上開示的「依自法力」;同時常有慚心者,通常對於有賢德之人、以及對於種種善法都會非常崇敬,也就是「崇重賢善」,想要以之作為榜樣讓自己作得更好,因此在道業上就會更加精進。而相對的「愧」主要是因為擔心自己的身口意行無法面對他人、對不起他人而產生愧疚;譬如菩薩常常會感到愧對老師的教導或期望、愧對護法菩薩、愧對家人對於自己修學正法的護持,乃至因為無法廣利眾生而愧對廣大的苦難眾生;另一方面也擔心因為自己作得不好而受到別人的苛責或懲罰,也就是「依世間力」而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監督自己。因為上述種種緣故,因此能夠「輕拒暴惡」,也就是能夠輕視及遠離惡友及染汙法。

所以綜合上面的說明,我們就可以知道慚與愧,一個是對自己所行感到不滿意、感到羞恥;另一個是對自己所行感到對不起或愧對他人。通常正法中的修學者是從內心真正地反省而發起了慚心所法,因此也一定會有愧心所法伴隨著,通常比較少是因為外在的壓力只有愧心所法而缺乏慚心所法。因此有了慚與愧就會有增長善淨行,而止息染汙與惡行的作用,所以說「止息惡行為業」;所以,慚與愧可以從不同的面向來策勵自己前進,所以其力量是很大的。

在《菩薩地持經》卷10中開示:【以慚愧故,不隨煩惱得勇猛力;得勇猛力故,修正方便善法增長。】所開示的也是這個道理,因為菩薩知道人身難得、正法難聞、善知識難遇的道理,就會知道一定要把握此世值遇正法及善知識的機會,有任何煩惱生起的時候就能生起慚愧心,透過觀行而令轉成善法,因此慚與愧心所法能夠產生很強的力量,而令修學者在佛道上能夠勇猛精進。

接著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44中關於慚與愧,有一段對於菩薩非常重要的開示:【言自性者,謂諸菩薩於罪現行,能正覺知我為非法,內生羞恥,是名為慚。即於其中,能正覺知於他敬畏,外生羞恥,是名為愧。菩薩羞恥本性猛利,況復修習。】這裡面開示要能「正覺知我為非法」,而這也是菩薩的「慚與愧」與世間人的重要差別之處,也就是菩薩要能夠生起正確的慚與愧,先決條件是要能夠「正覺知我為非法」,需要正確覺察自己現在所行是「法」或「非法」。而對於菩薩來說,他的目標是要能夠往戒、定、慧三學快速前進,並且要廣利一切眾生;因此如果自己所行對這個目標有所遮障或違背,那就是「非法」,包括接受錯誤的知見、或者採用錯誤的修學方法,乃至造作惡業傷害眾生等等。譬如信受六識論、以定為禪,或者不信因果乃至違犯戒律,於修行上之懈怠放逸等等,這些都是落入「非法」的範圍。

而事實上菩薩能夠發起慚愧善心所法的範圍是很廣大的,包括對於應作未作、不應作而作、覆藏己惡等,都會令菩薩生起慚愧之心所法,因此菩薩要能正確地、或增上地發起慚與愧,那就必須要有正確的三乘菩提知見,能夠這樣才能夠「正覺知我為非法」,而有「內生羞恥」或「外生羞恥」的行為出現。這與一般人之慚愧心,是單純相應於世間法上,相對的是更殊勝的;當然一般人能夠引生世間善法之慚與愧,也是非常值得讚歎的。而因為自利利他,發心廣大,同時有定力、慧力之配合,因此菩薩的慚與愧通常是很猛利的,也就是不會對於自己的過失姑息,或認為沒有關係,並且一定會很快去處理、改正或補救,所以說「菩薩羞恥本性猛利,況復修習」。因為除了這一世的熏習之外,菩薩生生世世以來也必定有在慚與愧的法上面用心,因此說是本性猛利。

以上所述,就是菩薩展現出來的慚與愧之自性或特性,當然這是與一般世間人有明顯的差異,而要能夠保持「正覺知我為非法」,則需要憶持不忘佛菩薩的教導,這就是一般正念的力量,能夠不忘教授,把正法攝持於心中而不忘失;與自己結合在一起,令自己的起心動念逐漸純正,並且時時留意,或正知自己的身口意行是否正確,如果有任何偏離佛菩薩的教導、或落入「非法」之中,則要生起慚愧心而趕快修正,或請求善知識教導,這樣在修學之路才能有效地快速成就。

在《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16中開示:【以正念正知故,即於一切菩提分法而不壞失。】也是在開示這方面的道理。因此行者對於正法有正念、正知,發現過失馬上生起慚愧心而改正,這樣就能夠逐漸作到於一切菩提分法而不壞失。也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菩薩的慚與愧就能夠稱為聖財與善心所法,因此精進的菩薩就能夠以慚與愧來莊嚴其心;相對的,外道或誤解法義的修行者,雖然也是想求解脫、想要精進修行,但是因為沒有善知識教導,缺乏正知見,因此無法作正確的觀察簡擇而正確地生起慚愧心來修正過失,因此無法安住於正法,乃至盲修瞎練而不知修正過失,因此在正法修學上無法作到正確的慚愧;那這就真的很可惜了,所以說要有「正念正知」才能夠如法而住。而我們稍微再提一下,就是要作好「正念正知」是需要有基本的攝心功夫,如果在歷緣對境中讓自己的心到處攀緣、落入種種的虛妄想之中,那要作好「正念正知」就很困難了。

有關慚愧心所法的重要性,在《增壹阿含經》卷33中開示:【世尊告曰:「彼云何七事水喻而似人?猶如有人沒在水底,如復有人暫出水還沒,如復有人出水觀看,如復有人出頭而住,如復有人於水中行,如復有人出水而欲到彼岸,如復有人已到彼岸。……彼何等人欲渡水者?於是,或有人信根精進,恆懷慚愧,斷三結使,婬、怒、癡薄,……是謂此人欲渡水者。」】這裡把眾生分作七種狀況,第一種是譬喻不善法深重者,第二種是譬喻善法不牢固者,以及第三種譬喻,雖有善法但不能持續增長者;一直到第四種人,就是屬於初果見道者,能夠最多七次人天就解脫生死,因為在聲聞解脫道,如果證了初果,就已經不再墮入三惡道中,因此稱為「出頭而住」,不會完全浸在生死大海之中而一直無法出離。接下來是二果、三果與四果,分別用於水中行、出水而欲到彼岸與已到彼岸來形容。因為二果人已經在貪、瞋、癡煩惱之對治有明顯的成果,因此其貪瞋癡已經淡薄,所以他在解脫道之修學是有很明顯在前進,但是尚未離欲界愛,因此稱為於水中行;如果到了三果已經斷除欲界愛了,已經離開欲界愛之水朝著四果前進了,那就稱為「出水而欲到彼岸」;最後四果阿羅漢已經斷盡煩惱障,因此稱為「已到彼岸」。

而這裡對於二果人,世尊說他是「信根精進,恆懷慚愧」,也就是二果人對於法是信心堅固的,同時因為知道自己尚未到達三果、四果,因此一直懷有慚愧心所法,也就是「恆懷慚愧」,因此能夠在解脫道上精進前進,也就是說因為配合正知見及慚愧心,他能夠正知自己的過失而馬上改正,因此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精進,所以他可以很快速地往前邁進了。從這裡可以看到,即使到了二果薄貪瞋癡,也就是見道而且貪瞋癡已經淡薄的修行人,他實際上是常懷慚愧心的,因為尚未完全離開欲界愛,修行尚未究竟的關係。所以從這裡可以知道,二果人都這樣了,何況一般人尚未見道,更不應得少為足而生起慢心。另外我們也可以注意到,這裡是用「出水」來形容三果人,也就是他已經離開欲界愛之水而行,因此是在水面上行走而不是在水中,而在水面上乘舟前進,當然要比在水中行走快速而且輕鬆許多,所以這也是在提醒我們,深重的欲界法之貪愛,對於修行來說是會有很大的障礙。

接著我們來看在《大乘起信論》卷2中開示:【能止息方便,所謂慚愧及以悔過;此能止息一切惡法令不增長,以真如離一切過失相故,隨順真如止息諸惡,是名能止息方便。】這裡就已經連結到大乘法義了,前句開示因為慚愧而能悔過修正自己所行,因此能夠漸漸地「止息一切惡法令不增長」,雖然這是非常基本的道理,但是如同前面所討論的,這也需要配合正知見,才能生起與三乘菩提相應的慚與愧,而非僅是在世間法上面用心而已。第二句的「隨順真如止息諸惡」,就是要隨順真如心的體性而止息種種的惡事,同時也要止息對善法果報的貪著,要能這樣作就必須修學大乘八識論正理,才能夠正確地理解真如心的種種體性而隨順轉依之。

而事實上不生滅的本心、以及祂所具有不變異的真實如如體性,才能夠真正成為依靠與轉依的對象,變異法是沒有辦法成為轉依成功的對象,因為剎那生滅變異的緣故。所以在《瑜伽師地論》卷51中開示:「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也就是必須緣於第八識心體的真如境界來作為聖道,才有可能轉依成功的緣故。因為第八識心體的清淨體性、真實如如的體性永不變異,才能夠成為轉依的對象,同時第八識也是眾生的究竟依靠;也就是要轉依第八識離開一切過失的真實如如之體性。而如果自己轉依作得不好,就要生起慚愧心,因此而能漸除對於我與我所的種種執著。

我們再利用一點時間說明,今日所談之慚與愧,主要是與意識心相應,也就是意識心能夠反觀自己的行為,以及具有猛力的慧心所,能夠思惟、分析、整理,包括憶念種種法,所以能夠抉擇自己所行是否正確、是否有依教奉行、是否需要改進而發起慚愧心;所以能與慚與愧心所法相應的意識心,便成為修行的關鍵所在,因此修行者需要好好應用這兩個善心所法,讓自己的道業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快速前進。

最後我們來作幾個簡單的結論:第一點、慚與愧是非常重要的法,不僅是屬於善心所法,也是屬於七聖財所攝,因此絕對是修學者所不可以離開的法。第二點、要生起正確的慚與愧,必須要有正知見,知道自己是否有依教奉行而作必要之修正,這樣才能夠逐漸地安住於正法。第三點、見道之後要向究竟果位快速邁進,仍然需要配合慚愧心所法。第四點、以真如體性作為自己轉依的對象,並且經由比對,了知自己的染汙性而能生起慚愧心,這是大乘修行者可以採用的方便善巧,乃至到了成佛才是究竟的轉依。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