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基本觀念(三)

第011集
由 正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製作的「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系列節目。今天我們仍然延續上一集的主題,叫作「學佛之基本觀念」。

在上一集節目當中,我們提到說想要得菩薩大法,就是要具足菩薩性,才能得這個菩薩大法。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談談菩薩性。大乘菩薩道與二乘解脫道,這兩者的修法有很大的不同。二乘解脫道主要就是要取證無餘涅槃,要出離三界生死;所以,平常除了維持色身的基本需求以外,其他時間就大多用在經行、禪坐,以及觀行、思惟法義上用心。就是要去確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虛妄、無常,要去努力斷三縛結、斷我見,證得初果須陀洹,乃至證得四果阿羅漢;捨壽時就把五蘊十八界全部都捨了,取證無餘涅槃,出離三界,從此不受後有。二乘法只要夠精進的話,那也許一生就可以取證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佛世的時候,證得初果到四果的聖人是非常多的。

可是大乘成佛之道,卻是要相當長久的時劫來修,才能究竟圓滿佛道;因為要把第八識如來藏中的煩惱障現行以及習氣種子隨眠全部斷盡,並且還要斷盡所知障隨眠。除此以外,還要修六度萬行,還要以四攝法來攝受無量無邊眾生、來攝受未來的佛土,也就是莊嚴未來的佛國淨土。所以,大乘菩薩道須要三大無量數劫來修,才能把所應該具備的福德與智慧修學圓滿,來到達大乘究竟位,也就是究竟圓滿佛道。所以在菩薩道的修學過程當中,為了要圓滿福德與智慧,菩薩就得要跟眾生一起同事、利行,一方面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一方面修集福德與智慧。

在許多經典當中也記載說︰世尊往昔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曾經受生為各種不同的身形、不同的身分來利益眾生、成熟眾生。就比方說,當過國王、婆羅門、商人等等;乃至受生畜生道,當大象、猴王、鹿王等等各種動物的身形,這樣去行菩薩行。因為菩薩得要在三大無量數劫當中攝受無量無邊眾生,來共同成就未來的佛國淨土。所以說,菩薩不能厭惡眾生,菩薩不能遠離眾生。

就像《華嚴經》卷40所說︰【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意思就是說,若菩薩能夠用大悲水來饒益眾生,那麼便能夠成就無上正等菩提,因此說菩提屬於眾生,如果沒有眾生,一切菩薩終究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修菩薩道、行菩薩行,得要把眾生擺在最前面;就像三歸依時所發的四宏誓願,首先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先要有這個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有可能圓成菩薩道。世尊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曾經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等等,種種的本生事跡,就是由於有大悲的願力。

各位菩薩!我們見聖思齊,學習佛菩薩的大悲精神,心心念念眾生,心心念念正法;就像正覺法主 平實導師,心心念念就是佛教正法的永續流傳,而不眠不休地在為眾生、在為正法做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經論中讚歎說︰一個初發心菩薩就遠勝過二乘聖人阿羅漢、辟支佛。那所謂的發心菩薩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說,他已經在履行六度波羅蜜了;另外一種是說,他才剛剛發心,還沒有開始實行六度波羅蜜。可是無論如何,一個才剛剛初發心要去行菩薩道的人,雖然他還沒有開始行六度波羅蜜,那就已經非常殊勝了。

就像《華嚴經》卷14賢首菩薩所說︰【若有菩薩初發心,誓求當證佛菩提,彼之功德無邊際,不可稱量無與等。】所以在經論中,也有一種比喻,說一個初發心菩薩雖然還沒有開始行六度波羅蜜,可是只要他一發心,就好比歌羅頻伽鳥。歌羅頻伽鳥,又叫作迦陵頻伽,就是好聲鳥、美音鳥、妙聲鳥的意思。這種迦陵頻伽,牠的音聲和雅美妙,勝過各種鳥類的叫聲。經論中說,一個行菩薩道的人,這個人雖然事未成就,可是他能勝過一切眾生,何況是成就!就像歌羅頻伽鳥在卵殼裡面,雖然還未發聲就已經勝過各種鳥類,何況是成就!菩薩也是這樣,雖然還未成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過程當中,不斷地演說諸法實相的音聲,能破諸外道以及魔民戲論,何況是成佛!所以在經論中,就以迦陵頻伽來比喻一個初發心菩薩,說他雖然還未開始行六度波羅蜜,可是只要他一發心,就好比迦陵頻伽一樣的殊勝。這意思就是說:菩薩種性非常尊貴。

我們再來看看經論中的一個典故說,有一位具有六神通的阿羅漢,他帶了一位沙彌準備出遠門,阿羅漢要這位沙彌揹衣缽行囊。在路上走著走著,沙彌心中起了一個念頭︰「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應當行大乘菩薩道。」阿羅漢師父知道了沙彌心中的想法,趕快把衣缽行囊拿過來自己揹,然後把沙彌往前推,推到自己前面走。走著走著,沙彌反覆思惟︰「佛道很難行,得要久住生死,受無量生死苦,我還是學小乘,早點入涅槃。」這位有他心通的阿羅漢師父知道了,又把衣缽行囊還給沙彌,叫他揹行囊,同時把沙彌往後推,推到自己的後面走。就這樣,前後來回推沙彌三次,於是沙彌說話了︰「師父啊!您年紀大了,行為好像小孩子。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要我走後面。」師父回答說︰「你初念發心作佛,這個心很貴重,這樣的人,諸辟支佛尚且應該要供養你,何況我這個阿羅漢。所以把你推到前面,走在我的前面。可是當你退心、後悔了,想要取證小乘;因為在小乘,你還沒有實證,距離我還很懸殊、很遙遠,所以你要走在我後面。」這位沙彌聽到阿羅漢師父這麼一說,立刻驚悟過來︰「師父知道我的心!我一發意就已經勝過阿羅漢,何況是成就!」於 是,這位沙彌堅固地安住在大乘法中。

各位菩薩!這個典故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它告訴我們︰菩薩種性非常尊貴,乃至一位剛剛初發心菩薩,就遠勝過二乘聖人。因為佛法的流傳、佛法的弘傳,得要依靠菩薩,就算是二乘解脫道,也是要依靠菩薩來弘傳。因為定性二乘聖人,捨壽就入無餘涅槃,這樣阿羅漢一個一個減少了,最後還是要由菩薩來弘傳二乘解脫道的法。因為大乘佛菩提道函蓋二乘解脫道,所以菩薩有能力弘傳二乘法;但是阿羅漢沒辦法弘傳具足三乘菩提的佛法,因為光是般若這一關他就過不去了,除非他迴小向大來修學佛菩提道。所以說,只有大乘菩薩才有能力弘傳佛法、住持佛法。

各位菩薩!我們修菩薩法、行菩薩行,首要之務就是要發起菩薩性,就像四宏誓願中先「誓度一切眾生」。因為,如果沒有先「誓度一切眾生」,就急著「誓斷一切煩惱」,就想趕快先斷盡一切煩惱修清淨行,那麼就會成為二乘的修法。當一切煩惱現行斷盡時,就會起涅槃想、起涅槃貪,捨壽入無餘涅槃,成為佛所訶責的所謂佛菩提的焦芽敗種,也就永遠無法成就無上正等菩提了。

我們再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如果對眾生沒有慈悲心,一心想要修清淨行,這時候如果有眾生妨礙到他修清淨行,可能會怎麼樣呢?也許他會因此而生起瞋心,覺得眾生很吵鬧,吵到他沒辦法修禪定,乃至發下了惡誓願;就像經中所說的一個典故,有關鬱頭藍弗的典故。就是在佛世的時候,有位外道修行人,名字叫作鬱頭藍弗,他想要修非想非非想定。可是在水裡游來游去的魚蝦類,以及在樹林裡飛來飛去的鳥類吵到他了,干擾到他修禪定,所以他發下了惡誓願。這使得他未來將會從非想非非想天下墮畜生道,當一隻飛狸去撲殺魚類與鳥類;可是也因為這樣,使得他未來將會下墮地獄。從這個典故當中,也讓我們省思到:對眾生要有慈悲心,不能因為眾生干擾到自己的修行,就對眾生起瞋心而發下惡誓願。也就是說,要慈悲眾生,並且善護口業,不能任意發下惡誓願;雖然出了一口氣,可這股勢力最終還是會反彈到自己身上來,就像丟回力鏢一樣,丟了出去,轉了一圈,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手上。

我們再話說回頭,正受三歸五戒時所發的四宏誓願,有它的次第性。首先誓度一切眾生,也就是先發起菩薩性。也許有人要問︰「菩薩性的印定標準是什麼呢?菩薩性有沒有一個印定的準則呢?」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看《菩薩善戒經》卷1是怎麼說的︰【菩薩性者有六種印,以是印故,一切眾生則得識知此是菩薩。何等為六?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所謂菩薩性有六種法來印定,由這六種法來印定,一切眾生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不是一位菩薩。哪六種法呢?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波羅蜜。那可見菩薩六度波羅蜜的重要性。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從實修六度波羅蜜去培養菩薩性、增長菩薩性。我們看這個佛道次第,佛道次第一開始是說遠波羅蜜多,再來近波羅蜜多,再來大波羅蜜多,最後圓滿波羅蜜多,也就是圓滿成就究竟佛果。

我們再看菩薩五十二個階位的修證,在七住位之前,屬於外門修六度波羅蜜,七住位開始就是內門修六度波羅蜜,入地以後的地上菩薩修十度波羅蜜。十度波羅蜜,還是六度再加上方便、願、力、智波羅蜜,這樣合稱為十度波羅蜜。乃至到了等覺位,仍然要修第一度的布施波羅蜜,這時包括內財與外財的布施。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菩薩一定要修六度,沒有不修六度波羅蜜的菩薩。所以,如果有人問說︰「菩薩性有沒有一個印定的標準呢?」我們可以簡單地說,就以第一度布施度為例子,看看自己是否具備菩薩性。就像《菩薩善戒經》卷1所說︰【以何義故,檀波羅蜜名菩薩性印?菩薩摩訶薩本性能得如是捨心,於諸財物若多若少,心不貪著;欲施、施時及行施已,悉生歡喜;隨所施物若多若少,心無疑悔;若少施時,亦無羞愧;若無財時,常讚歎施;見有慳者,能破其心;見行施者,心生欣慶;……知恩念恩,受恩能報……;是名檀波羅蜜菩薩性印。】

由於這段經文很長,我們以摘錄方式來講,主要就是讓各位知道,布施波羅蜜是菩薩性的第一個法印。這段經文大意是說︰那是什麼樣的一個道理,說布施波羅蜜叫作菩薩性的法印呢?菩薩的本性,他的本質就是要有這樣的一個捨心,也就是要修捨心,對於各種財物不論是多或少,心中都不會生起貪著。當菩薩想要行布施、正在布施以及行布施以後,都會生歡喜心;並且隨著所布施出去的財物,不論是多或少,心中都不會起懷疑或後悔,不會覺得好可惜。如果手頭不方便,只能行微少布施時,也不會覺得羞愧,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才布施那麼一點點財物;如果沒有財物可以行布施時,就讚歎布施這個善行。看見吝嗇的人,也能夠破除他吝嗇的心,勸請他行布施;看見行布施的人,也歡欣隨喜讚歎布施功德無量。接著經文說「知恩念恩,受恩能報」,即使受人一點小小的恩惠,也能夠加倍報答等等,叫作布施波羅蜜,這就是菩薩性的第一個法印。至於其他五度就依此類推,就由這六度波羅蜜來印定一個人是否具有菩薩性。

時間的關係,今天講到這裡,下一集繼續談「學佛之基本觀念」。

祝願大家:色身康泰、福慧增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