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法之實證——《般若經》所說空

第135集
由 正彝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正覺同修會的弘法節目,我們今天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副標題是「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那我們今天是要接著上一集的這個內容,也就是「佛法學術研究與實證佛法的分別」,我們就這一個內容繼續來為大家說明。

那從上集我們有說過,就是我們在這幾個單元裡面所提到的佛法之學術研究,指的是單純的以文字上的理解來發表學術研究的論述結果,並不與佛法的事實有直接的相關;也就是說,這是界定在單純的佛法學術研究上所作的這個說明。從上集的說明,我們知道佛法的實證,他必須要身體力行去實踐。就好比說我們在這一個時間,比方說我們要作一個實驗,可能是物理實驗、化學實驗,我們必須要準備種種的材料、設備,然後依於這一個實驗的步驟,比方說步驟一、二、三,乃至總共十個步驟,依於這樣的步驟,去作物理或者是化學的這個實驗;也就是說,步驟一產生的結果作為基礎,然後再進入到步驟二,一直依此類推到最後經過步驟十的這個實驗,而成就了這整個物理或者是化學上的實驗,最終得到實驗的一個結果。所以這個佛法上的實證呢,就可以稍微類比這樣子的一個世間物理實驗或化學實驗的這樣一個過程,也就是必須要身體力行去實踐的;如果沒有作這樣子的實踐,而發表自身對於這個實驗目標或實驗結果的這個論述,那當然就跟這個事實是沒有相關的,這個我們必須要作一個瞭解。

我們今天會用一段經文來跟大家說明,在佛法的實證與佛法的學術研究上,如果以這一段經文作為例子,那它會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那我們現在先來看這一段經文,這一段經文是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截取而來,這一段經文,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其實都有印象。《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時候我們也簡稱《心經》,我們所截取的這一段經文的內容,我現在為大家稍微唸一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從這一段經文來看,比方說在經文中有開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這裡有講到了這一個「色」,這個「色」指的是我們五陰中這個色法。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陰,那對於佛法有印象的人,應該都聽過或者是理解五陰指的就是我們眾生的這個五陰;也就是我們眾生在這個世間種種的運作,就是在這個五陰的境界當中運作。那這個色法,我們簡單來講,就是我們一般所理解的這個物質,那這個物質,你可以看到、你可以摸到,所以對多數的人來說,這一個色法它是存在的、它是有的。

那這裡所說的這個「空」呢,祂又是什麼呢?這裡說到「色不異空」,也就是說這個「色」跟這個「空」是不相異的,然後又提到「空」跟這個「色」也不相異;也提到「色」就是這個「空」,「空」就是這個「色」。那類比到五陰,這個色陰以外的其他四陰也是如此。因為你可以從自身上的理解以及體會,你多半比較能夠清楚去體驗到什麼是色、什麼是受、什麼是想、什麼是行、什麼是識。可是這個「空」呢,大家可能就比較沒有辦法去理解;因為你要跟大家講說,這一個色明明你能夠看到、你能夠接觸到,甚至食物這個也是物質,你能夠吃到,那怎麼會是空呢?所以這一個空,如果你把祂解釋成虛空、空無,那就有點矛盾了,就對不上來。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空對很多學佛人來講,這個空其實是不好理解的。也就是說,這個空很顯然絕對不是我們一般人在意識境界裡面思惟能夠得到的所謂的空無或者是虛空。

那既然不是空無、不是虛空,又是什麼呢?這個部分的確沒有辦法用意識思惟去思惟出來;因為你意識思惟的這個境界,你是沒有辦法能夠找到有任何一個所謂的這個空,祂是跟這個色法不相異,甚至說這個色法就是這個空,空就是這個色法。所以你沒有辦法用意識思惟去理解這個空,所以這個空很顯然不是意識思惟而來,也不是屬於意識思惟的境界。所以在佛法上的這個實證主要講的,如果說我們在《心經》裡面所開示的這個內容來說,佛法裡面我們如果要實證,首先要去實證這一個「空」。那這個空剛剛有提過,這個空不是意識思惟的這個虛空、空無,也不屬於意識的這個境界,所以很顯然這個空要想辦法能夠親自去體驗、實證,這是不容易的。

但是這個空,以這一個已經能夠體驗與實證的人來說,這個空確實是存在的。而佛法之所以能夠成就,也就是說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最終能夠成就佛地的果證,也是從實證這個「空」開始;所以很顯然這個空,祂是可以實證的,祂是具體存在的。只是說祂有所謂的「空性」,那也就是說,對於我們佛法實證的人來講,他並不會僅止於在這段文字上去思惟理解;他想的是什麼?想的是說:「既然有這個空,那這個空到底是什麼?我一定要把祂找出來。」這個是屬於對於佛法實證上有興趣的人,他會來如此地看待這一段經文。

那如果說對於佛法的實證,他沒有興趣,他只是對於佛法這些很深妙的、勝妙的這些描述,他產生了興趣;或者是覺得這個意境很高,所以他想來研究看看,那他的研究就會僅止於文字上的理解,依於文字上的理解來對於這個「空」,他作一些表述。那依於文字上的理解,如果說他在世間,他可能是在學術領域,那他或許就會去找很多的文獻,來想辦法透過文字上的理解,來瞭解什麼是《心經》裡面講的這個「空」;但是這也僅止於文字上的理解,所以並沒有跟空的實證有關,完完全全只是對於文字上的理解。所以這樣子的一個理解,僅止於文字上的理解而發表的這些論述,我們可以說是屬於佛法的學術研究的論述。那這兩個的差別,我想大家應該透過我們這樣的說明,就會比較清楚了。

所以也就是說,如果你對於佛法的實證有興趣,那應該就要想辦法去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來證明這個「空」的存在。能夠體驗這個空到底祂的體性如何?祂是如何運作?為什麼《心經》在這裡開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為什麼會這樣開示?它實際的道理是什麼?對於一個實證者來說,這一段經文就是實實在在的在描述這個「空」祂的體性。當你實證了這個「空」,你能夠現前觀察了,你就會發現原來《心經》所講的這個內容,是那麼明明白白的在為我們說明這個心——這個「空」的體性。那如果說你僅止於學術的研究,可能就會覺得說:「哇!這一段經文它的意境深遠,不是我們一般人意識思惟所能夠了知。」僅止於這樣子的一個想像。所以這是所謂的佛法的實證以及佛法的學術研究,在這個經文上,我們看待經文的這個態度的差異以及它所表述的實際內容。

好,我們今天這個單元,也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

阿彌陀佛!


點擊數: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