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是真實有

第109集
由 正超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本節目宣演的因緣,是少數幾位學人因福德不足,於悟後無法安住於第八識的無生忍而退轉,轉依於六識的常見與斷見,卻在琅琊閣部落格中廣作毀破八識正法的愚癡論義,成就一闡提的地獄重罪;故藉此因緣,正覺同修會的親教師團為救護這些福德不足的佛子,能在捨壽之前得於佛前殷重懺悔,以免下墮三塗承受極重惡業苦報,欲求出輪迴而無有出期。由此因緣,得以宣演本次節目,也歡迎各位菩薩能藉此節目得以更加增長正法知見。

相信各位菩薩在進入佛門而修學佛法之後,主要的目的除了為能實證解脫三界輪迴之苦外,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道——究竟成佛;所以想要修學佛法而有所成就,則毫無疑問地就要以本師 釋迦牟尼佛所宣演完整的三乘菩提法教為依歸。而三乘菩提法教則函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從二乘解脫道到大乘佛菩提道,皆是以第八識真如——如來藏阿賴耶識來貫穿整個三乘菩提佛法,為其核心要義。這在 玄奘大師所寫的唯識總綱要《八識規矩頌》裡面,就很清楚地將八個識的行相、業用、性別、識量、所緣、相應等,全包括在頌文之中,而八個識之間不可混淆或互為取代,因為八個識的內涵各有依其體性及功能上的根本差異,這是佛教界共同的一個共識。

如果有學人將第八識阿賴耶識誤以為是第六識的常住梵我、神我的思想,就可以知道此學人的佛法知見還很粗淺,根本是尚未正式入於三乘菩提的佛門之中,正是墮於外道的常見之中。更甚至者,有學人甚至還落在六識的斷滅見中,而將第八識真心——如來藏阿賴耶識誹謗為生滅之法,妄說阿賴耶識是可滅之法;卻不知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心體常住,性如金剛、永不能壞,乃至集十方諸佛威神之力為一力,亦不能毀壞任何低賤有情的阿賴耶識,故名金剛心。

這樣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常住的知見,散在各經教之中隨處可見。譬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裡面說:【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在《楞伽經》中 佛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一個阿賴耶識「藏識海」祂是一個常住的法,祂具有一個猶如大海一般的不生不滅的心體,這一個常住的藏識海含藏著一切染淨諸法,因眾生所造的業果不同而出生三界一切有情。並藉由眾生各自的五扶塵根將外五塵於五勝義根中,變現出似外六塵的內六塵「內相分」境界;眾生因為對內相分境界的執著愛取,即為受境界風所吹動的勢力,使得意根與六識種子不斷地被引流出來;這七識心的波浪將湧動不止息,使眾生愛樂三界中的虛妄法,而於三界之中流轉生死永不止息。所以 世尊很清楚地在經中說明,這一個阿賴耶識藏識海,祂是一個常住的心,祂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心,祂是真實存在的不生不滅法。

在不同的版本的《大乘入楞伽經》卷5中也有說到:【大慧!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一切二乘及諸外道,臆度起見,不能現證;如來於此分明現見,如觀掌中菴摩勒果。】這裡 佛陀清楚地告訴我們:第八識真心如來藏這個藏識心體,本性清淨無染,然而第八識心體所含藏的種子,因為被一念無明的四種住地的客塵所染,因此呈現出不淨染汙;這是一切二乘及諸外道們,不管如何地臆度猜測,進而生起了各種不同的見解,也不能現證這個如來藏識;然而如來卻可以現觀此如來藏識,如同掌中的菴摩勒果一般的清楚詳細。所以 世尊常在各部經中,以不同的角度來說明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的常住不滅的道理;這樣的道理,清楚地表達在《華嚴經》、《楞伽經》等等的經文中,都一再地告訴我們這一個阿賴耶識絕對不是方便施設,是真實之法,是成就佛道所必須要實證的法。

經中更是說明阿賴耶識恆為一切染淨之法的依止,且是三乘菩提實修的諸聖弟子們,能夠現前住於正定三昧的法樂之中,都是因為有這一個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為依止才能成就。這是聖弟子們現量親證的境界,絕非是以意識心來運用虛妄思惟的法理推演想像所能成就的;經中也說明這個阿賴耶識,為一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當中的清淨法及染汙法之所依;乃至諸佛淨土都是依於這個阿賴耶識所修、所轉依,而來熏修這個一切種子識的究竟佛果,以及一切種子功能是如何生成一切三界六道乃至十法界的道理。

然而,世尊在唯識種智各部經中,不僅說明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不生不滅之外,還清楚說明依於阿賴耶識,如何修學的次第才能夠成就諸佛究竟功德的一切種智。而各大實修親證大乘菩提的菩薩們,也依於 世尊所說而加以開演八識詳實的各種法義,如《大乘起信論》卷1中聖 馬鳴菩薩開示的論文:【答:實然!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非水體滅。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論中 馬鳴菩薩為了解答詢問之人,對於七轉識心生滅相續與第八識常住的問題,就先肯定對方所問而說:「你講的確實有道理啊!」馬鳴菩薩繼續回覆說:「這個水的波浪動相一定要有一個所依的水體(這個所依水體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才能夠有水的波浪現起,有水的動相,這個動相也就是七轉識的存在。所依的這個水體不存在的時候,水的動相就不可能存在的;同樣的道理,心的生滅相,心的生滅相就是這個見聞覺知的生滅相,一定要有一個所依的水體『如來藏』的存在,才能有所依而現起。」論中 馬鳴菩薩清楚地說明,眾生能依的七轉識,也必須要有一個所依的如來藏心流注種子才能現起,才能有七識心種種相應的心相顯示出來。如果第八識心的心體不存在了,種子流注的現象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沒有種子流注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有七識心的你存在。所以,心真如譬如水體,動相則譬如相應的煩惱七轉識;水體的動相滅了,是說心體的種子流注出來的七轉識滅了,而不是說水體心真如滅了,所以當水體的動相七轉識滅了,而像水體一般的心真如還是繼續存在。

接著 馬鳴菩薩又開示:【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大乘起信論》卷1)這一段開示更仔細說明:眾生因為無明力的緣故,有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因此使得七識心產生種種的動轉相,也使得第八識有種子流注生滅變異的動相;要等這些包括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斷盡的時候,才能夠離開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當圓滿佛道修行而成佛的時候,雖然能夠離開與染汙法相應的種種動相,但是佛地第八識無垢識心體仍然是不滅的,只是滅除了與無明相應的動相而已,就好像水的波浪動相雖然停止了,但是心體仍然不滅。

在論中所開示的無明力,主要是包括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眾生因為有一念無明的原因,因此使得七轉識執著於三界有為法;因為不知三界有為法皆屬生滅性、虛妄性,以為是真實的法而錯加以執取不捨,因而造作種種的身口意行,而產生一種讓眾生流轉於三界六道的力量,使得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生死受苦而無法脫離。雖然眾生有心想要出離,但是不曉得正確的方法,因此被這種無明力所拘束無法脫離,一直要到有因緣福德遇到真實的善知識,才能在其座下熏修第八識如來藏真實心的正法知見,及一念無明的四種住地與無始無明煩惱的斷除方法,才有辦法能夠與解脫相應而究竟修學成佛之道。這些三乘菩提般若的次第知見與修學的法門,皆是需要如實修學及現量親證,絕非是不依八識正法而實證三乘菩提智慧,卻以純意識思惟加上對佛學文字的研究,及佛教歷史的片段考察來推演,想要達成三乘菩提般若智慧的實證是絕無可能。

然而,現在有一群琅琊閣部落格寫手,因為深受國內一位佛教界六識論導師的著作所影響,而提出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錯誤思惟。於2020年10月26日的琅琊閣部落格中提出〈阿賴耶識不是「不生不滅的常住法」,是依四緣生起的「依他起性、生滅的有為法」〉作為標題,公開評論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念念生滅」、「相續常」的待緣生的依他起性有為法,不是「不生不滅、不變異常」的常住法】;甚至他們還斷句取義,引用《瑜伽師地論》卷51中:【復次阿賴耶識於所緣境念念生滅,當知剎那相續流轉,非一、非常。……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這樣的經論片段來佐證他們所稱阿賴耶識是生滅法的證據。這樣不觀察前後文的義理而片段取義,實非是學佛人應有的心行及行為,這不僅是謗佛,而且也是誹謗論主聖 彌勒菩薩,那更讓閱讀此文的佛子們,誤解為第八識阿賴耶識是生滅而非是常住不滅的正理。

為正視聽,我們將原經文引出來證明琅琊閣寫手是如何斷句取義。我們來看《瑜伽師地論》卷51:【問:「前說種子依,謂阿賴耶識,而未說有有之因緣廣分別義,何故不說?何緣知有廣分別義?云何應知?」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記,是故不說。如世尊言:『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由八種相,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謂若離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最初生起不應道理,有明了性不應道理,有種子性不應道理,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身受差別不應道理,處無心定不應道理,命終時識不應道理。】論中一開始 彌勒菩薩就已經明白地說明,阿賴耶識是諸法種子的所依,為何之前暫時不仔細分別地演述出來呢?這是因為阿賴耶識非常的深細難知,不是一般凡夫與定性二乘愚人所能瞭解的,就如同 世尊所說的這一首偈:「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這首偈大意是說:第八識阿陀那識的體性很深妙、很深奧的,而且是很微細的心,不容易找得到祂;這個阿陀那識所含藏的一切萬法的種子,猶如瀑流一般,不停地流注而產生了萬法;這個阿陀那識的深妙法,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二乘聖人所能知道的。在大乘法中來說,二乘聖人卻還只是個愚人罷了,我釋迦牟尼佛在凡夫之中是不演說這個法的,即使是在那些不證阿陀那識,不懂般若的二乘聖人,在這些愚人之中,我也是不為他們宣說這個深妙法的。因為這些凡夫與二乘聖人沒有深妙的般若智慧,如果我釋迦牟尼佛為他們開示演說這個阿陀那識深妙的法,他們將會因為沒有親證的緣故而作錯誤的分別與思惟;這樣一來,恐怕他們就會誤將第八識阿陀那識誤作為第六識的我,將會因此誹謗這個阿陀那識勝妙法為外道「神我、梵我」等世間我。

彌勒菩薩為了讓學人能夠瞭解阿賴耶識是很深細的心,所以在本卷一開始就將 世尊《解深密經》中所提的偈,就是先前提出來讓學人能夠知道,這個第八識阿陀那識是很深細很難證的心。然而 彌勒菩薩因大智慈心,為方便學人能在尚未親證這個第八識真心之前,以八種相貌來教授學人如何觀察修學確定阿賴耶識是真實有,而不是六識論外道所稱的梵我、神我的思想;所以,彌勒菩薩教授學人觀察:如果離開第八識阿賴耶識而說有這八種相貌的存在,是不可能存在這樣的道理。而這八種的相貌內容即是:1、離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2、最初生起不應道理,3、有明了性不應道理,4、有種子性不應道理,5、業用差別不應道理,6、身受差別不應道理,7、處無心定不應道理,8、命終時識不應道理。

也就是說,1、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依止執受,則沒有三界有情眾生的存在;2、若沒有這個入胎識住胎,則不會有名色出生,就不會有有情眾生於三界中出現;3、若沒有阿賴耶識,則不會有六根觸六塵而出生六識心的見聞覺知功能;4、若沒有阿賴耶識,這一切種子識則不會有一切萬法出生的根本因;5、若沒有阿賴耶識,這個山河大地器世間也無法運轉,也不會有七轉識的運作能了別自我及境界差別的能力;6、若沒有阿賴耶識,則五蘊色身就無法領受各種不同的境界差別;7、若沒有阿賴耶識,則無法入於無想定或滅盡定中,因為六識已經斷滅,應該就像死亡一樣,然而入此二定卻不是死亡;8、若沒有阿賴耶識,則眾生不會有捨壽死亡的情況。彌勒菩薩教授學人依此八種相貌,來觀察修學確定阿賴耶識是真實有而非是生滅法的錯誤思惟。

今天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說到這裡。

最後祝願所有的菩薩們:色身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