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與開悟

第072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這個單元,我們要來談談戒律。

琅琊閣在其〈戒律篇(4):佛教戒律概覽〉當中批評同修會說「由於沒有掌握戒律的精神,正覺的持戒出現很多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將菩薩戒當作開悟的必要條件」。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來作個說明。同修會在早期參加禪三的資格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受過菩薩戒,後來隨著因緣的演變,平實導師認為能夠明心的學員應該具備菩薩的心性,因此就規定「將菩薩戒當作開悟的必要條件」。同修會的學員來自各地,也沒有跟 平實導師共住過、或是長時間的相處,為了希望學員破參得法以後不會敗壞佛門,或是盜法、或是成為獨善其身的聲聞人,因此以菩薩戒來規範希望得法的學員;這是相當好的一個規定,這個規定是相當地符合大乘佛教的精神。

琅琊閣在他的文章說,佛陀時代【其後僧團日漸壯大,僧眾的修證和品德下降,佛陀開始「隨犯隨制」】。在2500年前 佛陀在世的時候,都會有僧眾犯戒品德低下的情形,面對末法時代眾生的正覺同修會,要求學員見道前必須受菩薩戒;同時為了善護學員的法身慧命,設置戒律院來幫助學員持戒清淨,卻被琅琊閣批評為「將戒律的律己功用扭曲為管控懲罰他人的武器」,這不是很奇怪嗎?正覺同修會何曾將菩薩戒作為管控或是懲罰他人的武器呢?

在《梵網經》卷2當中 佛說:【明人忍慧強,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此是佛行處,智者善思量,計我著相者,不能信是法。】經中 佛說:「明眼的人忍力跟慧力很強,能夠受持菩薩戒這個法;在還沒有成就佛道的期間,可以安穩地獲得五種的利益:第一、是十方佛常愍念守護;第二、是命終的時候,能夠正見正知入胎,內心歡喜;第三、是受生之處都是菩薩道友;第四、是功德聚集,可以成就持戒度;第五、是今世後世在性戒、福德、智慧可以具足圓滿。這菩薩戒是佛所行之處,有智慧的人能夠善於思量接受這個菩薩戒;錯誤地計著五蘊為我、並執著於五蘊相的人,是不能夠相信這個菩薩戒法的。」既然受菩薩戒有這五種的功德受用,一個想要在大乘法當中見道的菩薩,為了福德、智慧的圓滿,更是應該在見道前先受菩薩戒。

在戒律中 佛說:佛弟子如果想要當國王的時候,或是想要當轉輪聖王的時候,甚至是當各種官位的時候,應該先受菩薩戒;如此會有一切的鬼神救護國王身以及百官之身,諸佛也會歡喜。當國王或是百官,這些還是世間法,佛都認為應該先受菩薩戒,更何況是在大乘佛法當中見道成為七住位不退的菩薩,為何不應該先受菩薩戒呢?其實大乘菩薩五十二個階位,每一個階位都需要廣大的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因此《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 佛說:【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經中說:「受菩薩戒,就是進入佛界位於菩薩數中(也就是已經是菩薩的身分了),可以超過三大劫生死之苦。」因此受菩薩戒,是增加廣大的菩薩道的福德資糧;藉由受菩薩戒來幫助自己大乘見道,這合情也合理。然而琅琊閣認為同修會「由於沒有掌握戒律的精神」,所以「將菩薩戒當作開悟的必要條件」有問題;這其實是不瞭解大乘菩薩的精神,所以才會提出的說法。

對於先傳授菩薩戒,再傳大乘心法的案例,並不是正覺同修會首創;在唐朝 玄奘菩薩對希望求法的官員,即是先傳菩薩戒,再為這些官員傳授大乘心法。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7當中記載:【二年春正月壬寅,瀛州刺史賈敦賾、蒲州刺史李道裕、穀州刺史杜正倫、恒州刺史蕭銳因朝集在京,公事之暇,相命參法師請受菩薩戒。法師即授之,并為廣說菩薩行法,勸其事君盡忠,臨下慈愛。】在《三藏法師傳》當中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大約是西元651年),有四位刺史在公務閒暇的時候跟 玄奘菩薩請受菩薩戒,玄奘法師在傳授菩薩戒以後,為這四位刺史廣說菩薩的行法,並勸告他們對皇帝盡忠,對下屬慈愛。這四位刺史回去以後,共同修書對 玄奘菩薩表示感激,書中說:【昨因事隙,遂得參奉,曲蒙接引,授菩薩戒。施以未曾有法,發其無上道心,一念破於無邊,四心盡於來際,菩提之種起自塵勞,火中生蓮曷足為喻。】這四位刺史感謝 玄奘菩薩傳授他們菩薩戒。除了感謝傳授他們菩薩戒以外,還非常歡喜 玄奘菩薩傳授他們未曾有法,並啟發他們的無上菩提心。

什麼是未曾有法?四位刺史說:【始知如來之性即是世間,涅槃之際不殊生死,行於般若便是不行,得彼菩提翻為無得。忽以小機預聞大教,頂受尋思,無量歡喜。】四位刺史所得的未曾有法,是 玄奘菩薩為他們開示般若波羅蜜,傳授大乘的心法。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知道:玄奘菩薩在傳授大乘心法之前先傳授菩薩戒,因為這就是大乘菩薩的精神。至於四位刺史所得未曾有法,所謂「如來之性即是世間」,這個世間是眾生世間、有情界,是指一切的有情眾生;這句話是說,如來的本質就是有情眾生的本質。

在開宗明義中提出「眾生悉有如來藏」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當中 佛說:【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一切眾生本清淨,三世如來同演說。其性垢淨本無二,眾生與佛無差別,空遍十方無分別,心性平等亦復然。】(《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世間就是眾生,聖人所見佛與眾生的本質是沒有差別的;一切的眾生都是如來藏,因此本來就是清淨的,這是三世如來所共同演說的法。汙垢或是清淨的本質都是如來藏,兩者沒有差別的,因此眾生與佛的本質如來藏也是沒有差別;這個空性如來藏遍十方一切的有情眾生,每個有情眾生的如來藏都是一樣無有分別的,因此一切眾生的心性就是這樣平等。」琅琊閣一直認為 玄奘菩薩從不提如來藏,而且琅琊閣主張如來藏不是阿賴耶識,如來藏也不是大乘見道的標的;然而 玄奘菩薩所指導的四位刺史卻是說「大乘心法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這不是很奇怪嗎?

接著「涅槃之際不殊生死」,這句話可以參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如來藏者,輪轉、涅槃苦樂因」的經文作為說明。《楞伽經》中 佛說如來藏是眾生輪轉生死的正因,也是眾生取證涅槃的正因,也是眾生受生三界苦樂的正因。既然如來藏是生死輪轉、證入涅槃的正因,為何琅琊閣說生命的實相不是如來藏?「涅槃之際不殊生死」這一句話離開如來藏能夠成立嗎?

接著四位刺史說「行於般若便是不行」,行於般若為什麼又是不行於般若?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297當中 佛告訴帝釋天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若於布施波羅蜜多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習,是為住習布施波羅蜜多;若於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習,是為住習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憍尸迦!是菩薩摩訶薩觀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前、後、中際不可得故。】經中 佛說:「菩薩在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若是在六度波羅蜜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習,這樣子就是安住而且修習六度波羅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菩薩觀見從布施波羅蜜多一直到般若波羅蜜多的前、後、中際都是不可得的緣故。」為什麼說「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習」?因為如來藏與所生的七轉識之間有不一不異的關係。

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當中 佛說:【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楞伽經》當中常常以藏識海來譬喻如來藏,以識浪來譬喻七識心。經中的偈頌說:「如來藏大海是常住不壞的,由於六塵境界大風所吹動的緣故,所以眼等七識種種的識浪,就各自奔騰踴躍地生起,因此又轉生下一個識浪。」這七識浪是在藏識海面上所顯示的,是說因為有各種的緣,就在如來藏藏識海的表面上顯現出各種的七識浪花。然而,在深深的海裡面是沒有任何的浪花的相狀,因為全部都是海水;海浪由海水藉緣所顯現,可是深深的海水裡面沒有任何的浪花,浪花只存在大海的表面上,就像是七轉識只存在三界之中,如來藏的實際理地之中沒有三界之中任何一法的存在。

眾生修行六度波羅蜜,都是在三界當中的行相,就像是海面的浪花一樣,最後終歸消滅,所以「非住、非習」;可是修學六度波羅蜜,種子落謝在如來藏中,將來依著這個因,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又會與六度波羅蜜相應,因此說「非不住、非不習」。而如來藏中的真實體性中,也沒有六度波羅蜜可見,沒有三界中一絲絲的體性存在,就像是在深深的海水裡面沒有一點點的浪花存在一般。這就是《心經》所說「無六根、無六塵、無六識,無有十二因緣,無四聖諦,最後無智亦無得」。證悟得這個如來藏,跟著如來藏的體性去學習——既然如來藏當中沒有六度波羅蜜以及三界萬法的任何相貌的存在——修行般若時轉依如來藏,而這個如來藏當中沒有所謂的般若,因此說「行於般若便是不行」。

最後四位刺史說「得彼菩提翻為無得」,這句話跟前面「行於般若便是不行」是同樣的意義,因為會證得菩提,(有所得的心是七識心)當轉依無所得的如來藏的時候,其實是無得的。在《勝鬘經》卷1當中勝鬘夫人說:【世尊!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如來藏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以及壽者相,這四相就是三界當中的法。因此勝鬘夫人說,這個如來藏很難理解以及信受,凡是墮於我見、身見當中的眾生都不能信受,凡是有顛倒想的眾生也不能信受;凡是誤會了空的意思的人,這種凡夫也不會信受如來藏;因為親證如來藏的境界,不是這些人所證得的境界。琅琊閣批評說「『第八識如來藏』不是般若中觀經論中菩薩所證的『空性』」,或是說「玄奘一脈的純粹唯識祖師,不採用『如來藏』概念」;若是如此,如何能夠順利地解釋「行於般若便是不行」以及「得彼菩提翻為無得」呢?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當中 佛說:「是故受持菩薩戒,感世出世無為果。」又看見 玄奘菩薩為四位刺史傳授菩薩戒以後,為他們開示大乘佛法的心要,這四位刺史將來可以證得世出世的無為果,也就是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的果證。因此,從經論以及 玄奘菩薩當年的行誼來看,正覺同修會「將菩薩戒當作開悟的必要條件」,是正確而且恰如其分,是符合菩薩道的精神。琅琊閣所提「將菩薩戒當作開悟的必要條件」,其實是顯示了琅琊閣實在不瞭解菩薩道的精神所致。

最後,希望在聽聞這一集視頻的菩薩們,都能夠持戒清淨、早證菩提、菩提道上地地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