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佛法名相的琅琊閣

第019集
由 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節目,今天我們要談的子題是「誤解佛法名相的琅琊閣」。

2020年6月23日〈琅琊隨筆(42)〉貼文,評論 平實導師在同年6月20日同修會增上班上課時說到:成年子女回家吃飯這件事,認為 平實導師是針對張志成先生家務事的批評,而舉了一段《優婆塞戒經》的經文來指責 平實導師假布施、顛倒佛說。其貼文如下:【佛經裡面沒有說家長供養子女是理所當然之事,《優婆塞戒經》說佛弟子修佈施都應該先供養父母,否則是假佈施,蕭導師顛倒佛說:《優婆塞戒經》卷五:「若先不能供養父母,惱其妻子、奴婢,困苦而佈施者,是名惡人,是假名施,不名義施;如是施者,名無憐愍,不知恩報,是人未來雖得財寶,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琅琊隨筆(42):三地菩薩的本色——蕭導師2020.6.20增上班針對張志成老師的批評〉,琅琊閣。)

由這段經文很清楚可以看出來,是琅琊閣誤會了經文的意思了!戒經的意思是說:如果不能先供養父母,或者是惱害了妻、子、奴婢等人,讓這些人受到痛苦而行布施,也就是說,拿了應該供養父母的錢,或者使用了本來應該給妻、子等人的家庭用度而去做布施,這就是在損惱父母、妻、子等人,這種人就名為惡人,這樣的布施就叫作假名布施,不是義施。這樣布施的人,是沒有憐愍心,不知恩、報恩的人,這個人未來世即使因為這一世的布施而有布施的果報——也就是還是有因為布施的異熟果報,但由於是損惱別人,做了讓父母、妻、子等人受到不利益的布施,所以會因此常常不能守護好錢財而遺失,也常常不能自己使用,而且色身遭受病苦。所以,經文的意思是說:要能夠先供養自己身邊的人,其中父母親是長輩,是報恩田,當然得要先供養;而主要的內涵義理是不能減少對父母、妻、子等人應有的供養,把原先應該對他們的供養減省下來而拿去對其他人做布施,這才是這段經文的重點,否則未來得到的果報就不是純善的。

經由這樣的說明,相信各位菩薩已經可以很清楚瞭解,琅琊閣沒有確實理解經文的意思,反而指控 平實導師顛倒佛說。這麼簡單的經文意思都誤解了,對於比較深的經論是不是更有可能誤解呢?貼文中又說:【蕭導師講《瑜伽師地論》時,講到「貪愛」和「苦集滅道」時,說:「琅琊閣很苦,白天要工作,晚上還要寫文章,就是「苦」諦的例子……他很辛苦的要去看《正覺電子報》在破斥您,覺得我這裡又錯了,那裡又錯了,苦啊……但是我寫書破斥就是法樂無窮,不苦。」蕭導師上面對「苦集滅道」中「苦諦」的解釋顯示連解脫道的基礎名詞都還沒釐清,是一個標準的法盲。「苦諦」是指「三有」皆苦、皆不自在,即使是他「寫書破斥的法樂無窮」這種「樂受」,也是「壞苦」中的「苦」。】(〈琅琊隨筆(42):三地菩薩的本色——蕭導師2020.6.20增上班針對張志成老師的批評〉,琅琊閣。)

這段主要是琅琊閣在評論 平實導師對苦諦的解釋錯誤。什麼是苦諦?在《瑜伽師地論》卷64說:【云何苦諦?謂生苦等,廣說如前。若略說者,如說一切生雜染事,皆名苦諦。】彌勒菩薩開示說:「什麼是苦諦?所謂苦諦是指生等苦,廣說就如同《瑜伽師地論》卷27所說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等八苦。如果簡略來說的話,就像說一切生雜染的事,都名為苦諦。」所謂生雜染事是指與生有關的那些事都是有雜染的,如為了生存而有的種種事,而這些事都是雜染的——不是純善或純惡的。當然如果以三苦來看,生苦則含攝苦苦、壞苦與行苦等三苦。

什麼是三有?就是三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生於三界中,就會有種種的苦。所以三有還是以五陰為主,不論在欲界或色界都有五陰身,有身皆苦,即使無色界沒有色身,也還是有壞苦與行苦,而在欲界中則是三苦、八苦具足的。所以,雖然可以如同琅琊閣說的苦諦是指三有皆苦,而用三有苦來說明苦諦,但是三有的主要受體是五陰身或四陰身,尤其是凡夫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業——就是惑——因無明而造業,就有後有;有後有,就得受種種苦。因此苦諦要依於五陰來說,若無五陰就沒有苦諦可說,也就沒有三受或五受;而五陰則由如來藏藉無明、業種、父母等緣而有。歸結來說,苦諦雖含攝八苦,以眾生受生的因,及因為「生」引生的所有苦,都包含在苦諦中。所以,平實導師在增上班中所舉的例子並無不當,因為以當時存在的案例作說明可以讓同修們更容易瞭解。

接下來貼文又說:【蕭導師常說他講《瑜伽師地論》從來沒有講錯一丁點。可是他講到外六處愛和內六處愛,舉了一個令人噴飯的例子:「外六處愛就是"我好帥";內六處愛就是"我好聰明"。」「內六處是六根,外六處是六塵」——內、外六處是《阿含經》的基礎佛法名詞,十二處是說明認識生起的基礎,有認識、有覺知后才產生貪愛。「我好帥,我好聰明」是內六處之意處,外六處之法塵,引起無明觸,產生我慢的結果,屬於想藴所攝。】(〈琅琊隨筆(42):三地菩薩的本色——蕭導師2020.6.20增上班針對張志成老師的批評〉,琅琊閣。)

針對琅琊閣這段質難,在此要先聲明,這是琅琊閣曲解 平實導師所說之意。但我們先來看什麼是六入處。在《大集法門經》卷2說:【復次,內六處,是佛所說。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復次,外六處,是佛所說。謂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六處有内外之分,内六處指: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外六處則是指:色處,聲、香、味、觸、法處等六處。什麼是色聲香味觸法六處?眾生六根有扶塵根與勝義根之別,外六處就是外六入處,就是眾生外顯的眼耳鼻舌身的扶塵根接觸外五塵,及意根執著外五塵上所顯現的法塵處,也就是扶塵根攝受外法的處所。而内六入處是說,透過外六處觸了外法五塵及所顯法塵後,經由如來藏轉變為内六塵,而由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勝義根及意根接觸這内相分六塵,這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觸内相分六塵的處所,就稱為内六入處或内六處。所以,内外六處或十二處,並不是琅琊閣所說的内六處是六根,外六處是六塵;如此說,顯見他們並不相信有内、外相分的不同。

所以内六處、外六處其實是指六根、六塵等十二法,因為六根與六塵都是有處所的法,所以合起來稱為十二處,只是在運作時,須要根、塵觸,才能有六入的現象產生,接著才會有六識的現行,而了知所觸六塵法。所以由於有外六入處與内六入處,有情眾生才能了知外面的色塵、香塵乃至觸塵、法塵等法,才能在人間生存。若無内、外六入處,就不會有六識可以現行了知一切法。因為六識透過六入的現象而了知所觸六塵諸法,才會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以及對六塵境界的領受與了知,而有隨之現起的貪瞋癡煩惱。再說對内、外六塵的貪愛,不單只是對六塵諸法的貪愛,主要是對内我所的貪愛。一般人將自我的蘊處界當成内法,而將自我所受用的各種法,如山河大地、六塵等視為外法。然而,實際上以十八界的運作來看,六塵也是内法,因為能了知的六識覺知心,是在五勝義根與意根接觸内相分六塵之處,才可以現起與了知諸法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十八界法都是内法,而能了知的功能是六識心的見聞覺知性,這正是六識的内我所,正是六識的心所法。

而平實導師在上課時,舉「我好帥」之例,是在說明《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四種因緣而有集諦所攝的一百零八種愛行,其中的第一種因緣,也就是内外差別,是說明由於内外六處為依生起種種愛行。導師舉例說明的是眾生因為有内外果報,也就是功能好壞的差異,而有種種愛行現起,這些愛行的造作就是集諦。但並沒有如琅琊閣所說,「外六處愛就是我好帥,内六處愛就是我好聰明」的說法。看來這是琅琊閣有人在課堂上聽 導師講解後誤解意思,或轉述後讓這篇貼文寫手誤解原有意思,而有這種錯誤的質疑。

琅琊閣又說:【「我好帥、我好聰明」,是內六處之意處,外六處之法塵,引起無明觸,產生我慢的結果,屬於想藴所攝。】請問各位菩薩:這句話有沒有問題?顯然琅琊閣是不認同 佛說内外各有六根、六塵十二處,否則不論是好帥或好聰明,都不應該說這是内六處的意處及外六處的法塵,應該如上所說是内外六塵、内外六根的十二處才對。所以,不論是内六處的意處,或者是外六處的法塵,都是要經由根、塵觸之後,才會有受、有知,不但屬於想陰,也有受陰在内。但是重點是這個慢是與意識、意根末那識相應的,而且是透過比較之後的慢心,並不是對自我存在而有喜樂的我慢。如果有我慢現起,就已經是意根相應的煩惱現起了,不只是意識相應的煩惱而已。

琅琊閣又說:【蕭導師說是他自己「幫張老師一次開悟」,但是今日張老師不同意他的法義就說他「有薩迦耶見、沒轉依」。為何蕭導師毫無責任感,不責怪自己當日沒有做好「品質鑒定」,給出「冬瓜印」?正覺同修會裡面,罰錢的、罵人的、妄語的、鬥爭的、阿諛奉承的,統統都有「轉依」,反而說真話質疑蕭導師的張老師沒有「轉依」,我們的「明心見性」到底是什麼,大家可以想一想!】(〈琅琊隨筆(42):三地菩薩的本色——蕭導師2020.6.20增上班針對張志成老師的批評〉,琅琊閣。)針對這段貼文,我們來簡單講一下轉依這件事。「轉依」就字面的意思看,是轉變某一個法,去依止另一個法。在修行過程中須要轉變的是有染汙性的七轉識,要轉變七轉識自私自利、有我有人的體性,而隨順依止於第八識的清淨性、無我性、不分別六塵諸法、不執著六塵法的不念性。也就是要在證得真如心體後轉依真如性,確定真如心體確實存在,能生一切法,卻不被一切法所繫。

在《大乘入楞伽經》卷6云:【妄計自性故,諸法皆無生;依止於緣起,眾生迷分別。分別不相應,依他即清淨;所住離分別,轉依即真如。】這段經文大意是說:「眾生由於虛妄計執五蘊六塵諸法的自性是真實有的緣故,因此就流轉生死,但是五蘊六塵這些法都是本來無生的;因此對於依止緣起法而有的五蘊、十八界等法,眾生卻迷惑不知而作虛妄的分別。如果能夠不與分別六塵的貪染心性相應,而轉依不分別六塵的第八識心體的真如性,那麼能分別六塵的依他起性的六識心王也就清淨了;六識心王及意根如果能夠這樣轉依而住於第八識心體的離分別的智慧中,這樣轉依的人就是證真如的人。」也就是說,所謂的證真如就是轉依真如;而真如則是第八識心體所顯示出來的真實不變異性與如如不動的清淨性。

意識應該如何住於真如性中呢?就是轉依第八識心體的真如自性。轉依之後,意識依然還有自己的分別性,但已經變成不虛妄分別的清淨意識了,凡有所分別都是如理作意的正思惟;乃至修到究竟地的佛地意識心體,也還是有六塵中的分別性,但已經不是虛妄分別的了,凡有分別都是如理作意的分別,永離一切顛倒見,所以說「分別不相應,依他即清淨」。能如此遠離虛妄分別的話,所轉依的法性即是第八識的真如法性;能夠這樣子轉依第八識上所顯示的清淨真如法性,就是證真如,才是真正的證真如。

說白了,轉依是證悟後觀察阿賴耶識心體真實存在,又能出生一切法,卻不對一切法有所分別,因此對一切法都沒有任何的貪愛,也沒有厭憎,更不會執著一切法。所以轉依是悟後自己要去觀察真如性,隨順真如法性,這並不是證悟時一下子就能夠完成的;也不是善知識在印證弟子開悟的當下,弟子就能夠完全做到的,而且轉依也有層次上的差別。因此,悟後有沒有轉依是弟子自己應該要去轉變、檢查、確認的,平實導師在印證開悟時也一再咐囑大家:之後要確實觀行、轉依,才算真正的開悟。所以琅琊閣說:「蕭導師說是他自己『幫張老師一次開悟』,但是今日張老師不同意他的法義就說他『有薩迦耶見、沒轉依』。為何蕭導師毫無責任感,不責怪自己當日沒做好『品質鑒定』,給出『冬瓜印』?」這是誣謗的說法!其實任何一位同修,不論他是一次或幾次上山而開悟的,之後如果沒有真實斷除薩迦耶見,沒有轉依成功,還是會因為誤解 導師所說法而否定當初的所證。因此要責怪 平實導師沒有責任感,沒有在當時做好品質鑒定,而說 平實導師給的是冬瓜印,令人覺得這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因此要請問還在同修會的琅琊閣先生:身為弟子的我們,禪三下山後沒有依著 師父的教導及咐囑去如實做悟後修行的功課,卻要回過頭來責怪 師父沒有責任感,當初沒有把好關,這是一個弟子應有的行誼嗎?您不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嗎?猶如世間法上有一句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 平實導師從來不吝法地教導我們,能不能修學成就,就是自己的責任了;就如同時進師門中,有人如實努力在做各方面的功課,有人則去做經論研究、比對,幾年後兩個人的學習成果一定是不同的。所以要奉勸琅琊閣們:大乘法是心地法門,不要盡在經論的研究上下苦功,老實如實地在心性及功夫上用功,才是能讓道業進步的不二法門。這條路很漫長,僅有閱讀經論的聞慧、思慧是走不長久的,福德的培植、性障的伏除是必須相伴而行的。但是老實講一句,「尊師而後才能重道」,一般世間法尚且如是,何況是佛法中解脫道及佛菩提道的修行更是如此。若不知尊師,如何能尊重、承受 如來無上大法?

另外,同修會内增上班的同修們,絕大部分都是戰戰兢兢地在面對轉依這件事,即使有少數人因為習性的關係,而有看似有違證悟者的舉止顯現出來,也請琅琊閣諸位同修能包容,畢竟悟後起修得要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二十四才能入地,這時才會有如阿羅漢在解脫道上的功德,才能斷除相應的貪瞋煩惱,這是大家都正在努力的課題,相信琅琊閣的諸位也有同感。事相上的事,請不要一直糾結著,放眼前面之路,小心一步一步地邁進,不要因為事相上的事而影響自己道業的進展。

最後提醒各位菩薩:閱讀經論固然是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但是光有聞慧或思慧,而沒有輔以福德及心性的增上,這只是乾慧,無法顯發應有的功德,也不會有受用,這就很容易自己退轉或被轉而退;所以福慧並進、伏除性障,才能走穩佛道而快速增上道業。大家一起加油!

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837